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17周周测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第17周周测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17周周测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必记知识点:
1.固体的溶解度指的是:在 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

1)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 溶剂③状态: 质量:单位:

2)影响因素:①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3)含义:20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2.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3.溶解度曲线

:如KNO3
:如NaCl
:如Ca(OH)2

1)表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 的变化情况
2)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线”、“面”
点: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条件下的溶液是

溶液,交叉点表示相同

下相交物质的

相同,曲线上方的

点是有晶体析出(或剩余)的溶液,为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是溶液。

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越陡表示其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越 。(填“大”或“小”) 面:在曲线以上的面积表示的是溶液中有这种溶质剩余的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曲线以下的面积表示的是该溶液

溶液。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曲线上“点”“线”“面”的具体涵义。②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的相互转化方法③判断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判断分离混

合物的方法

判断温度变化之后,溶液浓度的变化

4.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

,气体溶解度越小)

,气体溶解度越大)

5.混合物的分离(1 法:分离可溶物+难溶物

2 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6.结晶的两种方法结晶(如KNO3

1
知识应用

结晶,如NaCl(海水晒盐)

1.下图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1)在温度为t1时,abc 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2P 点的含义是
3)在t2时,a 物质溶解度为__________;在此温度下,30g a 物质溶于50g 水中所形成的溶液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4)若在a 的饱和溶液中析出a

法,

若在b 的饱和溶液中析出b

法,

a 中含有少量的b 物质应采取

方法得到纯净的a

5)在t2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要变为饱和溶液,可采
,当abc三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升高溶液温度能使其达饱和的是_________
2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10g水最多能溶解4gNaCl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3.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
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变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

2
4KCl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右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KCl的溶解度大



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C.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KCl可得到
333%的KCl溶液
D.在50时,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l0g水中,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

5.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

220时,向50g水中加入15.8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要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6.右图是蔗糖溶解度曲线。请填空:
1)图中A点表示意义是 。(230时,向100g水中加入80g蔗糖,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质量是 g 3)曲线上B点溶液处于 (填“饱和”或“不饱和”)状

态,要使溶液由B点改变为C点状态,可采用的方法是或

7.右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t1oC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B(填“>、“<或“=

下同)。

2)将t3oC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oC,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



3t2oC时,100g水中溶解50gA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 gB也刚好达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3
8.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B________的溶解度曲线。

(2)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4)欲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5)如右图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

__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