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娃娃》说课稿
辛集中心小学二年级①班 张勇
一、说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24课,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二、说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本课的第一课时。这节课以读为主,以读定教,通过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情朗读,从而体会文章所蕴涵的道理.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为训练的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采用多种手段感受阅读的兴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读书,能主动地读书。
三、说教学目标:
二年级的学生能借助拼音识记生字,熟读课文,有简单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较好掌握了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课文能读通顺,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整体的了解。知道风娃娃干过哪些好事,哪些不好的事。
1
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特制定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生字词,能正确认读。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个人读,集体读、品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四、说教法、学法:
对于二年级的课文,面对的学生已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并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本课中我运用情境导入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读思议结合等方法教学。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学习。
五、说教学流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你们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听好了: “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谁来说它是谁?
2、师揭示课题。
3、学生读题.
2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把书读好,那就开始吧!
2、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情况。 ①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读生字。 ②指导用生字说词说句。
3、学生再次读课文,想想:风娃娃到了哪些地方?为人们做了哪些事?
三、精读品味,体会情感:
(一)师:风娃娃做了这么多的事,这些事中哪些是好事,哪些是坏事?
(二)品读“好事”部分:
1、学习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说说风车转得很慢的时候的景象.师:风车是怎样转的?水是怎么流的? “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
(2)想象:这时,火热的太阳正炙烤着大地,假如你就是田里的那些小秧苗,你最需要什么?
(3)风娃娃是怎样吹动大风车的?课件出示句子。
(4)学生表演:吹动风车
(5)想象:听到水声,我们仿佛成了小秧苗,可爱的小秧苗,你对风娃娃说句话吧。
3
(6)指导朗读。
2、学习第3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图,风娃娃听到了大家的感谢,高兴地来到了河边,它看见了什么?请小朋友们自由读第3自然段找出具体描写纤夫拉船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a、你从哪看出纤夫很辛苦?纤夫为什么要喊号子?(用“一边„„一边”说话。)
b、辛苦的纤夫会想些什么呢?
(3)出示句子:风娃娃帮纤夫做了什么?( 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吹起来.给“急忙”换个词?)
(4)风娃娃帮了纤夫的忙,如果你是纤夫,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5)指导朗读.
3、说话训练:
拓展:风娃娃还做了哪些好事?
4、学习第4自然段:
(1)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以后是怎么想的?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用“______\"画出来。你觉得她的想法对吗?(学生交流。)
4
(2)指导朗读。
(三)品读“坏事”部分:
1、学习5—7自然段:
师:风娃娃又来到什么地方?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请大家读一读第5—7自然段,
2、交流汇报。
3、明理:风娃娃是诚心想做坏事吗?好心做了坏事,你觉得风娃娃要怎么做才不会让人们责怪?
4、小结.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师:风娃娃这么喜欢帮别人做事,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喜欢帮别人做事,请把你帮助过别人的事说一说。
五、课外延伸:
了解风在生活中的好处和坏处.
板书设计:
5
16 风娃娃
田野 吹转风车
好事 河边吹动帆船
坏事 广场吹跑风筝
吹跑衣服 吹断小树
做对人们有用的事!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