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编制依据 ............................................................................................. 1 2.工程概况 ................................................................................................ 1 3.脚手架材料选择和质量规定 ................................................................ 1 4.结构施工脚手架 .................................................................................... 2 5.装修施工脚手架 .................................................................................... 2 5.1脚手架类型 ....................................................................................... 2 5.2悬挑脚手架 ....................................................................................... 2 5.3地上剪力墙处脚手架 ....................................................................... 4 5.4卸料平台 ........................................................................................... 4 6.防护架的搭设 ........................................................................................ 5 7.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和拆除安全注意事项 ........................................ 5 8.环境保护措施 ...................................................................................... 12 9.悬挑脚手架计算校核 .......................................................................... 13
页脚内容 目 录 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80-91) 1.2《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 1.3《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 104-97) 2.工程概况
天通北苑B01区028#楼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太平庄村北,总建筑面积为10853.026m2。地下一层,地上4--6层,7层跃层,砖混结构,局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筏板基础,地下一层层高3.10m,首层、标准层层高2.8m。顶层层高2.9m,跃层层高3.0m,建筑檐高19.90m,共五个单元,中部设一道伸缩缝。
3.脚手架材料选择和质量规定
结合本工程结构特点,挑选出刚度好、强度高的钢管,在选材方面需遵循以下原则:
3.1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钢管材质使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钢,其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88)的相应规定。用于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斜杆的钢管长度为4~6m(这
页脚内容 目 录 样的长度一般重25kg以内,适合人工操作)。用于小横杆的钢管长度为1.8~2.0m,以适应脚手架宽的需要。
3.2禁止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锈蚀的钢管。使用普通焊管时,应内外涂刷防锈层并定期复涂以保持其完好。
3.3应使用与钢管管径相配合的、符合我国现行标准的可锻铸铁扣件。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锈蚀和有裂纹的扣件。
3.4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和材质不低于国家Ⅱ等材标准的杉木或松木板,板宽200~300 mm,两端使用12号铅丝捆紧。禁止使用有扭纹、破裂和横透疖的木板。
4.结构施工脚手架
结构施工脚手架采用三角型外挂脚手架,详见外挂架施工方案。 5.装修施工脚手架 5.1脚手架类型
主楼装修施工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外脚手架;附属小楼结构施工采用悬挑脚手架,待回填土完成后改为双排落地外脚手架。
5.2悬挑脚手架
从首层楼板处挑出钢管,在外墙外侧处悬挑双排脚手架,结构施
页脚内容 目 录 工到第二层时,脚手架立杆从首层脚手架处接高,结构施工到第三层时,同第二层搭设。结构施工到第四层时,脚手架立杆从三层脚手架立杆处接高,直到顶层。每层搭设斜挑杆,斜挑杆与外挑架相连。外挂密目网,施工操作层处挂隔音屏。
悬挑脚手架结构尺寸为排距1050,柱距1500,步距1800,搭设总高度为21米,外架均采用单立杆形式,外排架内侧用密目网全封闭,连墙件为每层设置一道;水平方向为间距4.5m设置一道,采用硬性连接。立杆首层6米钢管和4米钢管间隔使用,使里外、左右立杆的接头错开,以上全部用6米钢管;大横杆采用4米和6米钢管,里外、上下大横杆用4米钢管调节,使其接头错开不在同一跨内。其余为6米钢管和短管,立杆和大横杆均用对接扣件连接,外墙悬挑脚手架的小横杆必须与脚手架立杆连接成整体。剪刀撑的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宜为45°-60°之间,水平投影宽度不小于2跨或4m和不大于8跨或8m,用6m长的双根钢管(两根钢管之间用扣件连接成一体)搭设剪刀撑,钢管接长时采用对接扣件。剪刀撑的斜杆应与脚手架基本构架杆件加以可靠连接,且斜杆相邻连接点之间杆段的长细比不得大于60。并在底层支设平面网。
页脚内容 目 录 5.3地上剪力墙处脚手架
在地上外剪力墙处,需在地上一层剪力墙内预埋内径φ50塑料套管,间距1200,往上每两层预埋一道。此处的外架小横杆从预埋孔中挑出,剪力墙里侧与楼面上的预埋钢管固定,剪力墙外侧外架的里外立杆与悬挑小横杆固定,大横杆再与小横杆、立杆连接成整体。并且每两层做一道悬挑拉接。
5.4卸料平台
5.4.1卸料平台:如上部结构材料运输需要,需搭设卸料平台,具体方法为:卸料平台为悬挑式钢平台,长宽尺寸为5000×4000,主梁采用[20#槽钢,次梁采用[16#槽钢,主梁和次梁之间用焊接连接,上铺50mm厚的木板,并以螺栓与工字钢或槽钢固定。卸料平台的一端1米长铺设在此处的梁板上,另一端悬挑出楼面4米,钢丝绳吊在外侧主梁上吊起卸料平台。
5.4.2安全事项
a)钢平台安装时,钢丝绳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物,钢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
b)钢平台吊装需待横梁支撑点电焊固定,接好钢丝绳,调整完毕,经过检查验收,方可松卸起重吊钩,上下操作。
页脚内容 目 录 c)钢平台使用时,应设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钢丝绳有锈蚀损坏应及时调换,焊缝脱焊应及时修复。
d)操作平台上应显著地标明允许荷载值。操作平台上人员和物料的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的容许荷载。应配备专人加以监督。
6.防护架的搭设 6.1结构入口处防护架
入口处防护架与结构脚手架分别搭设,防护架所用材质与脚手架材质相同,材料入口防护架高4米,宽6米,长4.5米(从建筑物外边到防护架外边的距离);人员入口防护架架高4米,宽4米,长4.5米。立杆间距1.5米,每排设4根立杆,步距1.8米,每排架设剪刀撑,外排架设扫地杆和斜支撑,防护架上满铺双层木脚手板,每排架立挂密目安全网,首层顶板处设双层水平网一道,并且达抗冲击要求。
7.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和拆除安全注意事项 7.1脚手架的搭设作业遵守以下规定:
7.1.1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玛钢扣件,不得使用铅丝和其他材料绑扎。脚手杆件不得钢木混搭。
7.1.2搭设场地应平整,立杆下面需垫木垫板。脚手架杆件若落在回填土上时,基础要平整夯实,立杆下面要垫5×15×200cm的通板,
页脚内容 目 录 并在脚手架外侧设置排水沟,以保证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避免脚手架整体或局部沉降。
7.1.3在搭设之前,必须对进场的脚手架杆配件进行严格的检查,禁止使用规格和质量不合格的杆配件。
7.1.4脚手架的搭设作业,必须在统一指挥下,严格按照以下规定程序进行:
1)按施工设计放线、铺垫板、设置底座或标定立杆位置。 2)周边脚手架应从一个角部开始并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一”字形脚手架应从一端开始并向另一端延伸搭设。
3)应按定位依次竖起立杆,将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连接固定,然后装设第l步的纵向和横向钢管,随校正立杆垂直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继续向上搭设。脚手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大于10cm,以防止杆件滑脱。
7.1.5在设置第一排连墙件前,“—”字形脚手架应设置必要数量的抛撑;以确保构架稳定和架上作业人员的安全。边长≥20m的周边脚手架,亦应适量设置抛撑。
7.1.6剪刀撑、斜杆等整体拉结杆件和连墙件应随搭升的架子一起及时设置。
页脚内容 目 录 7.1.7脚手架处于顶层连墙点之上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件2步或4m以上、且其上尚无连墙件时,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撑拉措施。
7.1.8脚手板或其它作业层板铺板要求
1)脚手板或其它铺板应铺平铺稳,必要时应予绑扎固定。 2)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时,在对接处,与其下两侧支承横杆的距离应控制在 100~200mm之间。
3)脚手板采用搭设铺放时,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且在搭接段的中部应设有支承横杆。铺板严禁出现端头超出支承横杆250mm以上未作固定的探头板。
4)长脚手板采用纵向铺设时,其下支承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1.5m(冲压钢脚手板)。纵铺脚手板应按以下规定部位与其下支承横杆绑扎固定:脚手架的两端和拐角处;沿板长方向每隔15~20m;坡道的两端;其它可能发生滑动和翘起的部位。
5)由于内排立杆距结构30cm,必须在此处的小横杆上满铺脚手板,并且将脚手板用14#铁丝绑扎牢固。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不得有空隙、探头板和飞跳板。
7.1.9装设连墙件或其它撑拉杆件时,应注意掌握撑拉的松紧程度,
页脚内容 目 录 避免引起杆件和整架的显著变形。
7.1.10工人在架上进行搭设作业时,作业面上宜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板并予临时固定。工人必须戴安全帽和佩挂安全带。不得单人进行装设较重杆配件和其它易发生失衡、脱手、碰撞、滑跌等不安全的作业。
7.1.11在搭设中不得随意改变构架设计、减少杆配件设置和对立杆纵距作≥100mm的构架尺寸放大。确有实际情况,需要对构架作调整和改变时,应提交技术主管人员解决。
7.1.12脚手板操作面的端头处绑两道防护栏杆,建筑物顶部脚手架要高出屋面女儿墙顶1.0m,高出部分要绑两道护身栏,并立挂安全网。
7.1.13在有电线杆的位置,如距离较近,工人在搭设此处脚手架时,必须注意不要靠上电线杆,搭设各种杆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电线杆处的防护架。
7.1.14本工程施工中150cm×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必须用钢管搭设围护架,并设双道防护栏杆,洞口中间支挂水平安全网,网的四周要栓挂牢固、严密。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绑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低于80cm的竖向洞口,应加设1.2m高的临时防护栏。
7.1.15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绑防护栏杆,下设挡脚
页脚内容 目 录 板。低于80cm的竖向洞口,应加设1.2m高的临时护栏。
7.1.16电梯井口必须设不低于1.2m的金属防护门,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10m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应封闭严密。电梯井内不得做垂直运输通道和垃圾通道。
7.1.17洞口必须按规定设置照明装置和安全标志。
7.1.18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楼层周边、雨蓬与挑檐边、斜道两侧边、斜料平台外侧边,必须设置1.2m高的两道护身栏杆,并设置180mm高的挡脚板。
7.1.19分层施工的楼梯口、梯段边及休息平台处必须安装临时护栏。顶层楼梯口应随工程结构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回转式楼梯间支设首层水平安全网,每隔3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
7.2脚手架搭设质量的检查验收规定: 7.2.1脚手架的验收标准规定
l)构架结构符合前述的规定和设计要求,个别部位的尺寸变化应在允许的调整范围之内。
2)节点的连接可靠,其中扣件的拧紧程度应控制在扭力矩达到<40-60N·m。
3)钢脚手架立杆垂直度应≤1/300,且应同时控制其最大垂直偏差
页脚内容 目 录 值:当架高≤20m时为不大于50mm;当架高>2Om时为不大于75mm。
4)纵向钢平杆的水平偏差应≤1/250,且全架长的水平偏差值不大于50mm。
5)作业层铺板、安全防护措施等需符合上述的要求。
7.2.2脚手架的验收和日常检查按以下规定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允许投入使用或继续使用:
1)搭设完毕后
2)连续使用达到6个月;
3)施工中途停止使用超过15天,在重新使用之前; 4)在遭受暴风、大雨、大雪、地震等强力因素作用之后; 5)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显著的变形、沉降、拆除杆件和拉结以及安全隐患存在的情况时。
7.3脚手架使用规定
9.3.1作业层每1m2架面上实用的施工荷载(人员、材料和机具重量)不得超过以下的规定值或施工设计值:施工荷载(作业层上人员、器具、材料的重量)的标准值,结构脚手架取3kN/m2;装修脚手架取2kN/m2。
7.3.2施工设备单重不得大于1kN,使用人力在架上搬运和安装的
页脚内容 目 录 构件的自重不得大于2.5kN。
7.3.3在架面上设置的材料应码放整齐稳固,不影响施工操作和人员通行。按通行手推车要求搭设的脚手架应确保车道畅通。严禁上架人员在架面上奔跑、退行或倒退拉车。
7.3.4作业人员在架上的最大作业高度应以可进行正常操作为度,禁止在架板上加垫器物或单块脚手板以增加操作高度。
7.3.5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和连墙件。确因操作要求需要临时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采取相应弥补措施,并在作业完毕后,及时予以恢复。
7.3.6工人在架上作业中,应注意自我安全保护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发生碰撞、闪失和落物。严禁在架上戏闹和坐在栏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
7.3.7人员上下脚手架必须走设安全防护的出入通(梯)道,严禁攀援脚手架上下。
7.3.8每班工人上架作业时,应先行检查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问题存在,在排除和解决后方许开始作业。在作业中发现有不安全的情况和迹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检查,解决以后才能恢复正常作业;发现有异常和危险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有架上人员撤离。
7.3.9在每步架的作业完成之后,必须将架上剩余材料物品移至上
页脚内容 目 录 (下)步架或室内;每日收工前应清理架面,将架面上的材料物品堆放整齐,垃圾清运出去;在作业期间,应及时清理落入安全网内的材料和物品。在任何情况下,严禁自架上向下抛掷材料物品和倾倒垃圾。
7.3.10在冬期施工期间,霜雪天后要及时对脚手架进行清扫,并要采取防滑措施。
7.4脚手架的拆除规定
脚手架的拆除作业应按确定的拆除程序进行。连墙件应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杆件都拆除之后才能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和误靠已松脱连接的杆件。拆下的杆配件应以安全的方式运出和吊下,严禁向下抛掷。在拆除过程中,应作好配合、协调动作,禁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的作业。
7.5脚手架对基础的要求
在搭设脚手架时,必须加设底座、垫木(板)或基础并作好对地基的处理。
8.环境保护措施
8.1在搭拆脚手架时,搭设各种杆件要轻拿轻放,严禁向下抛掷,在外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操作层处加设隔音屏,以减小噪音。
8.2在外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以减小在结构和装修施工阶段由于在一些工序施工过程中粉尘飞扬的现象,降低粉尘向大气中的
页脚内容 目 录 排放。
9.悬挑脚手架计算校核 9.1计算参数说明: Lb:立杆横距(m) La:立杆纵距(m) Gk:恒载标准值(kN)
Gk1:构架基本结构杆部件自重(kN) Gk2:作业层面材料自重(kN)
Gk3:外立面整体拉结杆件和防护材料(kN) Hi:立杆计算载面以上的架高(m)
gk1:以每米架高计的GK1的计算基数(kN/m) gk2:以每米立杆纵距计的GK2的计算基数(kN/m) gk3:以每米架高计的GK3的计算基数(kN/m) n1:同时存在作业层设置数 Qk:脚手架施工荷载标准值(kN) qk:施工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基数(kN/m) N:立杆验算载面处的轴心力设计值(kN) NGK:脚手架自重标准值在立杆中产生轴心力(kN) NQK:可变荷载标准值在立杆中产生轴心力(kN) R:立杆计算载面
页脚内容 目 录 ψ:轴心受压杆的稳定系数 lo:轴心受压杆的稳定系数,l0=μh μ:计算长度系数 h:步距(m)
fc: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
9.2脚手架整体稳定性计算
参数说明:立杆横距:lb =1.05m 立杆纵距:la=1.5 m 横杆步距:h=1.8m
假定每3层一挑,总高度14.4m a.恒荷载标准值Gk
Gk= Gk1+ Gk2+ Gk3 (5—11) Gk1=gk1Hi
gk1由查表5—7得出gk1=0.1122 故Gk1=0.1122×14.4=1.62kN Gk2=n1Lagk2
设定同时存在作业层数n1=3 采用插入法:gk2=0.3515 kN/m 故Gk2=3×1.5×0.3515 =1.582kN Gk3= Hi gk3
=14.4×0.0768 =1.106kN
页脚内容 目 录 故Gk=Gk1+Gk2+Gk3=1.62+1.582+1.106=4.308 b:施工荷载标准值Qk
Qk=n1La qk
( n1=1, La =1.5m)
故:Qk =1×1.5×1.5075 =2.2612 kN C. 风荷载标准值取定 Wk=Laψwk (5—19) Wk=0.7μsμ2 w0 (5—10) 取定:w0=0.35(kN/m2) μs =1.0 (查表5—16)
μ2 =1.64 (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故Wk=0.7×1.0×1.64×0.35×1.2 =0.4822kN/m2 取定:ψ=1.0
故:Wk =1.5×1.0×0.4822=0.72kN/m2风荷载在杆件中产生的弯矩
Mw=0.12Wk h 2 =0.12×0.72×1.82 =0.281kN/m2d.由于组合了风荷载, 整体稳定性验算如下: N′=1.2 (NGk+NQk)=1.2×(4.308+2.2612)=7.883kN 查表:5—23 fc=205N/m2 查表5—5, ra/=1.5607
查表5—21, w=5.00×103mm3, i=15.8mm
页脚内容
目 录 连墙杆件、2步3跨,查表5-20,μ=1.5 根据λ,查表5—22,得ψ=0.243 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 9.3钢管脚手架的支撑承载能力
支撑杆的计算简图如上:
N=1.2NGk+1.4NQk =1.2×4.308+1.4×2.2612 =8.34kN 由于两个撑杆的长细不满足要求。 故在中间部位增设纵向,横向水平杆。 长细比随之减小一半。 λAB=125.3 λCB=115.5
查表5—22, ψAB=0.421, ψCB=0.480 支持杆强度验算
a. 水平杆件CA杆的验算。 连墙杆件二步三跨 ψ=1.0
NW=1.4SWψWK=1.4×1.8×2×1.5×3×1.0×0.60=13.60 kN NL= NW+ NS =13.60+5.77=19.37kN >8.5kN (单个扣件能承受
页脚内容 目 录 8.5kN)
故水平拉杆需用三个扣件固定。
注:实际施工中,悬挑的撑拉杆间距与外立杆间距相同,也为1.5m,但在计算中按二步三跨取值,偏安全。
9.4钢管脚手架支撑承受能力(Hi架体高度=12.6m) a. 恒载标准值GK GK= GK1+GK2+GK3
GK1=0.1122×12.6 =1.413kN GK2=1.582kN
Gk3=12.6×0.0768 =0. 968kN GK= GK1+GK2+GK3 =3.964kN b. 施工荷载标准值QK QK=2.2612 kN (同前)
b. 悬挑结构撑拉杆的计算简图如下:
页脚内容 目 录 N1=1.2NGK+1.4NQK
=1.2×3.964+1.4×2.2612=7.92 kN tgα1=1650/5400=0.306 α1=17o
tgβ1=600/5400=0.111 β1=6.3o
NEF=N1/cos17o=7.92/0.956=8.29kN 因为轴心受压杆件,μ=1.0
ΛEF=μlEF/i=1.0×5646/15.8=376.3>[λ]=150 ΛDF=μlDF/i=1.0×5433/15.8=343.9>[λ]=150 由于两个撑杆长细比不满足要求,
则在中间增设两道纵向、横向水平杆,长细比随之减少2/3. ΛEF=125.4 ΛDF=114.6
查表5—22 , ψEF=0.42, ψDF=0.486 支撑杆的强度验算:
NEF/ΨEFA=8.29×103/0.42×4.89×102=40.36N/mm2 目 录 NS=3kN (实际2.78 kN) Nl= NW + NS = 16.60 kN >8.5 kN 故采用两个扣件。 9.5地基承载力验算: 按照N/Ad≤kfk 最高双排架Hmax=11.4m N=1.2NGk+1.4NQK=1.2×4.054+1.4×2.26=8.03kN 通长垫板 250×50×4000 每块垫板上支承三根立杆,故: Aa=(1/3)×0.25×4=0.333m2>0.25m2所以取定Ad=0.25m2 由于是混凝土面,调整系数K取1.0 N/Aa=8.03/0.25=32.11KN/m2 fk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取值40 kN/m2 故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页脚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