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主要内容
1.1审核费用应严格的遵循各地的相关工程造价部门所制定的标准和实行的文件来确定取费的费率,同时将其与招投标文件和所签订的合同等文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对工程造价进行预算审核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充分的保证取费文件的有效性,同时应保证取费表与工程的实际性质是相适应的,还应保证审核费用的费率是正确的,价差的调整材料与文件的规定内容也应是相符的。计算取费费率时,应保证取费基础是合理并且正确的。
1.2审核套用价值
1.2.1审核补充的定额单价。在此过程中,应重点检查编制的依据是否是正确的以及编制的方法是否是合理的,同时也要保证人工工日单价、机械台班单价以及材料的预算价值等内容都是合理的。
1.2.2审核换算的定额单价。在实际的审核工作中,我们应进一步的明确换算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换算单价的准确性,举例来说,换算的如果是机械中的部分或是定额中的人工和材料的费用,那么就必须明确其换算的方法和系数。
1.2.3审核套用的直接定额单价。应保证施工单位所选用的项目名称和项目内容与设计文件中的具体要求都是相符的,同时保证沥青隔气层下的冷底子油、卷材的防水层、预制构件的铁件以及工程项目的给排水设施都是没有重复套用的。项目工程与总包和分包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那么在预算综合定额时,也就常出现工程量重复的问题,而在套用最高限额的定额材料时,如果主材的价格是低于最高限价的,那么就应遵循实补价差的原则在直接费用中纳入预算价。
1.3审核工程量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工程量的误差划分为两大内容,即正误差和负误差,而前者就是指设计的室外高度小于实际的土方开挖高度,我们应严格的依据图纸中的具体要求进行计算。其主要表现为计算钢筋未扣保护层、未扣墙体中的圈梁和过梁所占的面积以及重复计算的柱、梁、板等交接位置处的受力筋等。而后者则是指在计算工程量时依据的全部都是理论尺寸,易出现遗漏的项目。因此,在对施工图纸的工程量进行审核时,我们应充分的了解工程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
的明确计算的范围,同时应认真核对计算尺寸和图标尺寸,有效的杜绝计算错误的问题发生。
二、工程造价预算审核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2.1工程造价与工程技术的结合不足
相当一部分的工程项目基本上均是异地设计院所设计的,并非是本地设计院,所以,由于地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导致了工程造价的加大。除此之外,许多设计人员设计理念保守,设计思想滞后,并且完成设计以后,造价工程师无法真正的根据设计图纸切身的参与到整个建设过程当中,无法对各方面的工程预算进行多角度的控制,最终导致工程实际与设计的严重脱节。
2.2工程造价预算不准确
由于近年来建筑市场受到了宏观政策的影响,虽然施工材料的价格得以有效的控制,但是因工程项目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建设周期较长,即便是在工程施工的初期详细的预测了市场风险和价格波动等情况,并且将一定的余地留给预算,但是仍无法切实的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无误,这便加大了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可能性。
2.3工程预算编制有待合理
许多预算编制人员由于责任心不足,不能对工程情况详实且深入的进行研究及调查,导致所编制的造价预算经常性的出现漏项及缺项的不良情况,难以对工程实施的费用支出进行正常的预测及全面的反映,导致工程造价预算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指导性作用。所以,建设施工单位为了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进度以及工程的质量,不得不对超预算审核加以选择。
三、完善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有效措施 3.1做好工程造价的预算编制工作
3.1.1在开始编制预算之前,相关人员必须深入的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掌握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特点,高度的重视施工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应全面的收集施工设计图纸、地形测量图纸以及各类标准图集等资料文件,详细的研究施工方案,进一步的了解并且掌握工程预算定额、计算方法、材料预算价格以及取费的标准等内容。
3.1.2预算人员在编制造价的预算时,应熟读设计图纸文件,准确的掌握设计文件中的设计意图,并且将审核图纸和阅读图纸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此为基础,才能保证所做出的预算编制分项的准确性,合理的套用定额单价,并计算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工程量,有效的避免错套、重记和偏记等问题的出现。
3.1.3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是需要的大量的设备和材料的,并且购买设备和材料的费用应占到工程总造价的65%以上,因此,工程造价的预算编制人员应能够熟练的掌握设备材料的价格、性能和种类等参数,同时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预测系统,对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对其差价进行适时的调整。
3.2做好项目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
作为一个工程项目,其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就是施工阶段,其就是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的延伸,同时也是施工合同实施的具体过程,所以,施工单位也应做好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预算控制工作,采取有效的签证、认真的预算审核以及严格的监督等措施手段,从而为施工单位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3.2.1预算控制人员必须严格的执行合同文件中与造价预算有关的各项内容。 3.2.2在合同、技术以及经济等各方面都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重视现场的签证工,严格的预算原合同价格中的各项内容。
3.2.3应派专人实时的跟踪工程项目施工的完成情况,确保各项费用的正常支付,避免出现超前支付或是过期支付的问题。
3.2.4当出現了超支的问题时,应及时的反映给相关部门,快速的制定出解决对策,从而尽可能的降低工程项目的造价损失。
3.3严格的进行工程造价审批,降低项目变更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都是包括项目的决策、设计和实施等阶段的,在工程造价的预算编制完成后,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也是不可避免的要出现项目变更的,常见的有因客观不可抗拒因素而导致的变更、因业主意愿而导致的变更以及因设计缺陷而导致的变更等。为了尽可能的避免项目变更带来的影响,相关人员就必须及时的对变更部分进行经济技术的论证,确定变更是否是必要可行的,在实施变更的过程中也应尽可能的节约造价,最大限度的避免造价超支问题的出现。
结语: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应该贯穿于整个项目活动从招投标直至工程保修期结束的始终,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贯彻成本控制思想,它是一个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问题,涉及项目全过程以及项目组全体成员,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对其进行全面、全过程、全员控制。惟有如此,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晓永。浅谈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J].山西电力,2009(06) [2]覃霞。浅谈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J].西部探矿工程。2011(9) [3]胡艳丽。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方法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