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通用测试平台技术要求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通用测试平台技术要求
通用测试平台技术要求

1 功能指标

1.1 功能要求

1) 测试平台应具有自动检测、自动诊断、自动报警和安全保护等功能。 2) 应具良好的功能可扩展性。 3) 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结构紧凑。

4) 测试电缆插拔方便,测试接口应有防误接、误插的功能。 5) 测试平台应具有基本数据管理功能(保存、打印等)。 1.2 配置要求

1) 测试平台采用VXI总线技术。

2) 测试平台必须配备检定等效器,用于检定测试平台的功能。 1.3 软件编制要求

1) 测试平台的软件的编写符合GJB/Z 102-97《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中以下条款规定:

a. 第4条 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的一般要求; b. 第5.3条 软件需求分析; c. 第5.5条 安全关键功能设计; d. 第5.6条 冗余设计; e. 第5.7条 接口设计; f. 第5.8 条 软件健壮性设计; g. 第5.9条 简化设计; h. 第5.10条 余量设计; i. 第5.11条 数据要求; j. 第5.12条 防错程序设计; k. 第5.13条 编程要求; l. 第5.14条 多余物处理; m. 第5.15条 软件更改要求。

1

2) 测试软件应有友好的操作界面,具有自动模式和以应答式模式完成测试流程的功能。 3) 测试平台软件采用数据库管理,能方便进行编制测试流程。

4) 为方便测试数据的管理,要求能自动保存测试数据,并以Excel表格输出数据,以问答方式输入日期、产品编号、试验项目等参数。

5) 测试软件必须有检定测试平台的技术要求指标的专用流程

6) 应用软件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开发和运行。软件采用结构化、模块化设计,软件具有的功能如下:

a. 对每一测量项目均能设定合格范围,不合格跳转; b. 支持模块与系统自检;

c. 具有交互式处理功能,能以应答模式进行测试; d. 自动判断被测产品类型及状态; e. 能与Excel交换测试报表;

f. 操作说明书在该平台主界面的帮助菜单下。

2 技术指标

2.1 测量通道数

1) 模拟量测量:64通道(内含1路电缆识别通道;2路电容测试通道;3路火工品专用测试通道,火工品专用测试通道要求有保护电路,所过电流小于10mA,电压小于50mV。)

2) 数字量采集:32通道 3) 数字量输出:10通道 4) 时间测量:2通道

5) 数据采集:4通道(采样频率为:500M )

6) 继电器输出:3通道2Z继电器,由线圈供电控制,每个继电器含2路常开常闭端子,继电器工作电压28V,触点电流≤2A;

7) 任意波形发生器:2通道;

8) 通信功能:2通道RS422总线通信、2通道CAN总线通信、2通道RS232总线通信。 2.2 技术指标

1) 电阻测量:0Ω~20MΩ,准确度:±(5%读数±2个字),显示值显示小数点后2位; 2) 电压测量 :0V~50V,准确度:±(5%读数±2个字),显示值显示小数点后2位; 3) 电容测量:1~100μF,准确度:±(5%读数±2个字),显示值显示小数点后2位;

2

4) 电流测量 :0mA~2000mA, 准确度:±(5%读数±2个字),显示值显示小数点后

2位;

5) 时间测量:1ms~2000s,准确度:±5%读数,显示值显示小数点后2位,触发电平

高电平范围:5V~36V,触发低电平≤1V;

6) 通信测量:RS422串行通信接口,通过软件配置串口通信测试任务,实现串口调试,

双通道可以同时接收数据。软件支持各种串口设置如波特率、检验位、数据位和停止位等;发送的数据尾自动增加检验位,支持多种校验格式;发送/接收的数据可以在16进制和ASCⅡ码之间任意转换;支持数据按设定时序发送、间隔发送、循环发送,以及可从外部文件导入数据。CAN总线通信应实现USB-CAN转换,提供一个CAN通信接口。软件支持CAN通信调试参数设置。RS232总线通信采用TTL电平,1通道为3.3V,1通道为5V,软件要求同RS422。 7) 数据采集:采样频率最高500M,可对任意波形快速捕获。

8) 任意波形发生器:可以通过软件设置脉宽、幅值、偏置电压及波形选择,最大输出

幅值10V,最高输出波形频率2MHz。可以输出正弦波、三角波、方波、脉冲波等。

2.2.1 供电电源

1) DC 16~40V输出可调 10路 总电流≥10A 2) DC 32V 输出固定2路 总电流≥100mA 3) DC 12V输出固定 2路 总电流≥1A 4) DC 5V输出固定 2路 总电流≥2A 5) DC 3.3V输出固定 2路 总电流≥2A

3 性能要求

1) 测试平台工作电源:AC 220V 50Hz 3A。

2) 电源适应性:测试平台供电在额定电压±10%,额定频率±5%的上下极限值时能正常工作。

3) 根据GJB1344-92《军械装备测试设备通用规范》第5.3.5.2条要求,测试平台电源插头和电缆芯线与其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测试电压DC500V)值要求为:

a. 正常大气条件下≥100MΩ;

b. 温度40±10℃,相对湿度95±3%≥2MΩ。

测试平台其他需绝缘电路与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测试电压DC250V)值要求为: a. 正常大气条件下≥100MΩ;

3

b. 温度40±10℃,相对湿度95±3%≥2MΩ。

4) 抗电强度:根据GJB1344-92《军械装备测试设备通用规范》第5.3.5.3条要求,测试平台交流电源插头与其壳体之间经受交流1200V(有效值)、频率50Hz、1min(漏电流设定为10mA)的抗电强度试验,应无击穿或飞弧现象;测试平台其它需绝缘的电路与壳体之间经受交流500V(有效值)、频率50Hz、1min(漏电流设定为10mA)的抗电强度试验,应无击穿或飞弧现象。

5) 电磁兼容性

测试平台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6) 可靠性与寿命

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500小时 系统平均故障修复时间≤30分钟

在测试设备经适当维修和更换易损零部件的条件下,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2年。 7) 维修性

测试平台应具有良好的维修性。

4 环境要求

1) 工作极限温度:5℃~35℃; 2) 工作范围:10℃~30℃;

3) 工作相对湿度:(20~75)%(30℃); 4) 储存温度:-25℃~60℃; 5) 储存极限相对湿度:≤90%(40℃);

5 其它要求

1) 电容测试通道在测试结束后可通过1K电阻自动放电; 2) 计时模块的触发方式(如电平触发、边沿触发)可分开控制; 3) 具有波形显示窗口,可显示4路波形; 4) 电源输出为双边控制,软件控制关断; 5) 具有计量检定功能;

6) 所选用关键器件尽量选用军品级器件。

6 接口定义

1) 供电输出为Y2 36芯的插座,用于给18路电源供电,接点定义见表1。

4

2) 测试输入Ⅰ”、“测试输入Ⅱ”均为Y2 65芯的插座,用于输入64路被测信号,接点定义分别见表2、表3。

3) “测试输入Ⅲ”为Y11X 55芯的插座,用于通信功能及数据采集,接点定义见表4。

4) “数字量输入”为Y2 65芯的插座,用于系统32路数字I/O模块未用到的29路数字量输入引出端,为用户功能扩充时使用,接点定义见表5。

5) “数字量输出”为 Y2 24芯的插座,用于系统32路数字I/O模块未用到的10路数字量输出引出端,为用户功能扩充时使用,接点定义见表6。

表1 前面板“供电输出”(Y2 36芯)信号一览表

编号 信号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性质 输出16~40V 电压 地 输出16~40V 电压 地 输出16~40V 电压 地 输出16~40V 电压 地 输出16~40V 电压 地 输出16~40V 电压 地 输出16~40V 电压 地 输出16~40V 电压 地 输出16~40V 电压 地 输出16~40V 电压 5

备注 电流5A V1 + V1 - V2 + V2 – V3 + V3 - V4 + V4 - V5 + V5 - V6 + V6 - V7 + V7 - V8 + V8 - V9 + V9 - V10 + 电流5A 电流1A 电流1A 电流1A 电流1A 电流1A 电流1A 电流1A 电流1A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V10 - V11 + V11 - V12 + V12 - V13 + V13 - V14 + V14 - V15 + V15 - V16 + V16 – V17 + V17 - V18 + V18 - 地 地 输出5V 电压 地 输出5V 电压 地 输出3.5V 电压 地 输出3.5V 电压 地 输出32V 电压 地 输出32V 电压 地 输出12V 电压 地 输出12 电压 电流500mA 电流500mA 电流50mA 电流50mA 电流1A 电流1A 电流1A 电流1A 6

表2 前面板“测试输入Ⅰ” (Y2 65芯)插座信号一览表

编号 信号名称 (测试输入Ⅰ) 1 2 3/4 电缆识别电阻A端 电缆识别电阻B端 电容1测试端口 测量及短路保护/2 开路/1 1、2两点开路为测试电缆1的标志 电容1测量指令来自SZⅡ(22/2) 18通道输出;放电保护指令来自SZⅠ(35/15) 15通道输出 性质/通道号 备注 5/6 电容2测试端口 测量及短路保护/3 电容2测量指令来自SZⅡ(23/3) 19通道输出;放电保护指令来自SZⅠ(35/15) 15通道输出 7/8 火工品1测试端口 测量及短路保护火工品短路保护指令来自/4 SZⅠ(36/16) 16通道输出 9/10 火工品2测试端口 测量及短路保护火工品短路保护指令来自/5 SZⅠ(36/16) 16通道输出 11/12 火工品3测试端口 测量及短路保护火工品短路保护指令来自/6 SZⅠ(36/16) 16通道输出 时间1测量指令来自SZⅡ(24/4) 20通道 时间2测量指令来自SZⅡ(25/5) 21通道 13/14 时间1测量 起点 15/16 时间1测量 终点 17/18 时间2测量 起点 19/20 时间2测量 终点 测量/7 测量/8 测量/9 测量/10 测量/11 测量/12 测量/13 测量/14 21/22 用户分配 23/24 用户分配 25/26 用户分配 27/28 用户分配 7

编号 信号名称 (测试输入Ⅰ) 性质/通道号 备注 29/30 用户分配 31/32 用户分配 33/34 用户分配 35/36 用户分配 37/38 用户分配 39/40 用户分配 41/42 用户分配 43/44 用户分配 45/46 用户分配 47/48 用户分配 49/50 用户分配 51/52 用户分配 53/54 用户分配 55/56 用户分配 57/58 用户分配 59/60 用户分配 61/62 用户分配 63/64 用户分配

注:奇负偶正 测量/15 测量/16 测量/17 测量/18 测量/19 测量/20 测量/21 测量/22 测量/23 测量/24 测量/25 测量/26 测量/27 测量/28 测量/29 测量/30 测量/31 测量/32

8

表3前面板“测试输入Ⅱ” (Y2 65芯)插座信号一览表

编号 信号名称 (测试输入Ⅱ) 1 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21/22 23/24 25/26 27/28 29/30 31/32 33/34 35/36 37/38 39/40 41/42 43/44 45/46 电缆识别电阻A端 短路/33 电缆识别电阻B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量/34 测量/35 测量/36 测量/37 测量/38 测量/39 测量/40 测量/41 测量/42 测量/43 测量/44 测量/45 测量/46 测量/47 测量/48 测量/49 测量/50 测量/51 测量/52 测量/53 测量/54 测量/55 1、2两点开路为电缆2的标志 性质/通道号 备注 9

编号 信号名称 (测试输入Ⅱ) 性质/通道号 备注 47/48 49/50 51/52 53/54 55/56 57/58 59/60 61/62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量/56 测量/57 测量/58 测量/59 测量/60 测量/61 测量/62 测量/63 矩阵ROW00接继电器采样开关63通道 63/64 测试信号输入端 测量/64 矩阵ROW01接继电器采样开关64通道

注:奇负偶正

10

表4前面板“测试输入Ⅲ” (Y11X 55芯)插座信号一览表

编号 信号名称 (测试输入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数据采集1 数据采集1 数据采集2 数据采集2 数据采集3 数据采集3 数据采集4 数据采集4 模拟信号输出端1 模拟信号输出端1 模拟信号输出端2 模拟信号输出端2 继电器1控制端 继电器1控制端 继电器1控制端 继电器1控制端 继电器1控制端 继电器1控制端 继电器2控制端 继电器2控制端 继电器2控制端 继电器2控制端 继电器2控制端 继电器2控制端 CH+ 地 CH+ 地 CH+ 地 CH+ 地 VIN+ VIN- VIN+ VIN- 公共端 常开点 常闭点 公共端 常开点 常闭点 公共端 常开点 常闭点 公共端 常开点 常闭点 性质/通道号 备注 11

编号 信号名称 (测试输入Ⅲ) 性质/通道号 备注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继电器3控制端 继电器3控制端 继电器3控制端 继电器3控制端 继电器3控制端 继电器3控制端 RS422通信1 RS422通信1 RS422通信1 RS422通信1 RS422通信1 RS422通信2 RS422通信2 RS422通信2 RS422通信2 RS422通信2 RS232通信1 RS232通信1 RS232通信1 RS232通信2 RS232通信2 CAN总线通信1 CAN总线通信1 CAN总线通信2 CAN总线通信2 公共端 常开点 常闭点 公共端 常开点 常闭点 RX+ RX- TX+ TX- 通信地 RX+ RX- TX+ TX- 通信地 RX TX 通信地 RX TX CAN-H CAN-L CAN-H CAN-L TTL电平,5V TTL电平,5V TTL电平,3.3V TTL电平,5V 12

编号 信号名称 (测试输入Ⅲ) 性质/通道号 备注 50 51 52 53 54 55

表5前面板数字量输入插座信号一览表

引脚号 1 / 2 3 / 4 5 / 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21/22 23/24 25/26 27/28 29/30 信号名称 数字量输入 1通道 2通道 3通道 4通道 5通道 6通道 7通道 8通道 9通道 10通道 11通道 12通道 13通道 14通道 15通道 断电控制 同时转接去后面板“GDKZSC”:37/38 性质 备注 13

引脚号 31/32 33/34 35/36 37/38 39/40 41/42 43/44 45/46 47/48 49/50 51/52 53/54 61/62 63/64

信号名称 数字量输入 16通道 17通道 18通道 19通道 21通道 21通道 22通道 23通道 24通道 25通道 26通道 27通道 31通道 32通道 性质 备注 7

14

表6 前面板数字量输出信号一览表

引脚号 1 / 2 3 / 4 5 / 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其余 信号名称 数字量输出 23通道 24通道 25通道 26通道 27通道 28通道 29通道 30通道 31通道 32通道 空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电流测试控制端 共10个通道 性质 备注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