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制冷系统装配工艺指导书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制冷系统装配工艺指导书
 文件名:制冷系统装配工作指引 文件编号 页码 第 1 页 共8页 版本号 A/1 生效日期 制冷系统装配工艺指导书 修订记录 日期 编制: 页码 原版本/现版本 审核: 修订内容摘要 批准: 备注 文件编号 版本号 目 录 文件名:制冷系统装配工作指引 页码 第 2 页 共8页 A/1 生效日期 1. 目的.........................................................................3 2. 适用范围........................................................................3 3. 职能要求........................................................................3 4.系统管路的装配要求...................................................................3 5.压缩机的装配要求.....................................................................4 6.换热器的装配要求.....................................................................5 7.各种阀件的装配要求.....................................................................5~6 8.干燥过滤器的装配要求.....................................................................7 9.压力开关和压力表的装配要求.....................................................................7 10.毛细管路的装配要求.....................................................................8 编制: 审核: 批准: 文件名:制冷系统装配工作指引 文件编号 页码 第 3 页 共8页 1.0:目的 版本号 A/1 生效日期 机组制冷系统装配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工序,装配质量对于机组的品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该工作指引对机组制冷系统装配进行指导和规范。 2.0: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公司生产部从事制冷系统装配的工作人员。 3.0:职能要求 3.1经公司面试合格的系统装配人员 。 3. 2 接受本指引的培训。 4.0:制冷系统管路装配的要求 4.1 制冷系统用管路不能有灰尘、油迹和铜屑,不能有过大的变形和划伤(主要指弯管过程); 4.2 钎焊过程要充惰性气体(氮气)保护,以免系统产生过多的氧化皮; 4.3 系统在运输、运行过程中有震动,所以制冷系统管路用铜管可以有效的抵消这些震动,所以在布管时尽量避免采用小于200mm的管路; 4.4 为了压缩机的回油,吸气管最好在指向压缩机的方向有略微向下的坡度(1/100),而不许有向上的坡度,上升管长最好不要超过500mm; 4.5 压缩机排气管指向油分或冷凝器最好有向下的坡度(1/100); 4.6 制冷系统管路超过750mm应布置一个管夹固定; 4.7 制冷管路的布置要做到“横平竖直”,管路之间、管路和其它配件及结构件之间应保持8mm以上间隙,需要保温的管路在布置时应留足保温的空间; 5.0:压缩机的安装要求 5.1压缩机在安装前一定要仔细核对订单的型号、制冷剂和电气参数要求; 5.2压缩机在搬运、安装过程中一定要轻拿轻放,不能有严重磕碰现象发生; 编制: 审核: 批准: 文件名:制冷系统装配工作指引 文件编号 页码 第 4 页 共8页 版本号 A/1 生效日期 5.3涡旋压缩机(谷轮)和全封活塞压缩机(美优乐)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倾斜角度不得超过45°; 5.4 压缩机安装地脚螺丝时一定核对地脚配件的配对情况,我们选用的比泽尔压缩机,它配置的地脚减震弹簧是按颜色区分为不同用处的, 下表是比泽尔压缩机减震弹簧的安装要求: 压缩机型号 4EC-4.2(Y) 4VCS-6.2(Y) 4PCS-10.2(Y) 4NCS-12.2(Y) 4H-15.2(Y) 4G-20.2(Y) 6H-25.2(Y) 6G-30.2(Y) 6F-40.2(Y) 曲轴箱侧弹簧颜色 黄 黄 黄 黄 棕 棕 棕 棕 棕 电机侧弹簧颜色 绿 绿 绿 绿 红 红 蓝 蓝 蓝 5.5 压缩机地脚螺栓要上紧,但不可过分压缩减震装置,基本判定原则为:安装地板到压缩机底板间的距离大于30mm; 5.6 因布管原因要改变压缩机吸排气阀方向时(涡旋和全封活塞除外),在重新安装阀门时一定要更换密封垫(压缩机有配); 5.7 压缩机方向的布置要按图进行,在没有图纸说明时要坚持一下原则:油视镜尽量朝外,压缩机接线盒要方便接线,接线盒盖板要方便拆卸; 5.8 压缩机上的高低压、油压及油压差接口一定要按图或资料搞清楚,在拆除原堵头时一定要小心,不能把压缩机上丝扣弄坏,选择合适(按资料)的接头,在上紧前在螺纹上缠绕一些生胶带,先用手上一、二扣后再用扳手上紧,不能上偏而损伤螺纹; 5.9 如果压缩机已安装就位,而且已排除压缩机内保护气体,如较长时间不安装管路应及时将阀口封住,以免水分和杂物进入压缩机; 编制: 审核: 批准: 6.0 换热器的安装要求 6.1 风冷冷凝器的安装 文件名:制冷系统装配工作指引 文件编号 页码 第 5 页 共8页 版本号 A/1 生效日期 6.1.1 风冷冷凝器安装时要注意出风方向:出风方向一定要和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是相反的(逆流换 热); 6.1.2 风冷冷凝器安装时要注意不要碰倒翅片,钎焊时注意火焰方向,不得将翅片烧黑; 6.2 水冷冷凝器的安装 6.2.1 水冷冷凝器安装时要注意不得随意磕碰,不得损伤其防腐层; 6.2.2 水冷冷凝器在钎焊连接进气管路时,注意不得将铜屑、杂物掉入冷凝器进气口,注意火焰方 向不能讲防腐层烧黑; 6.2.3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水是下进上出,在连接水管路之前不得将冷凝器封板除去,以免杂物进入; 6.3 壳管式蒸发器的安装 6.3.1 壳管式蒸发器在钎焊膨胀阀时注意火焰方向,不得将蒸发器保温层烧伤破坏; 6.3.2 壳管式蒸发器的盐水进口注意和膨胀阀的入口相对逆流的; 7.0 各种阀件的安装要求 7.1 膨胀阀的安装 7.1.1 膨胀阀的安装方向只要不倾斜安装,朝向上下左右都可; 7.1.2 进入蒸发器或分液头的尺寸尽量短,最好不要超过650mm; * 如果分液头水平放置,那进入分布头弯管的直管段长度不小于6倍的管径 7.1.3 膨胀阀的安装方向和位置要考虑维修调试的方便,要方便平衡管走管; 7.1.4 平衡管感温包最好安装在水平管路上,应安装在45分到15分的90°扇面上,当然安装在顶 编制: 审核: 批准: 文件名:制冷系统装配工作指引 文件编号 页码 第 6 页 共8页 版本号 A/1 生效日期 部最好,如位置所限,安装在竖直管路上也是可以的; 7.1.5 膨胀阀平衡管应布置在膨胀阀感温包的下游(相对蒸发器而言),但不可离得太远; * 安装感温包最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感温包钎焊时要包扎湿布,焊接火焰不得朝向阀体,特别是感温包,否则会造成阀体变形和感温包爆炸; 2. 感温包安装时不能碰伤毛细管,毛细管要布置美观并用扎带固定好; 3. 平衡管的焊接要特别注意,不得堵塞造成膨胀阀不能正常使用; 7.2 电磁阀、单向阀和手阀的安装 7.2.1 电磁阀、单项阀的安装 7.2.1.1 电磁阀、单项阀的布置安装时一定注意方向,如果安装反了系统将不能正常运行; 7.2.1.2 电磁阀、单项阀在钎焊安装时,一定要缠湿布,钎焊火焰不得朝向阀体; 7.2.1.3 如果电磁阀焊接时拆卸焊接,一定要注意将拆卸零件放置好,不得损伤O型密封圈; 7.2.1.4 电磁阀阀体焊接完成后,等阀体冷却后才能重新安装,在冷却期间一定要对阀口进行遮盖,防止水汽和杂物进入系统; 7.2.1.5 电磁阀焊接完成后的安装一定要小心仔细,放置密封圈的面一定不能有灰尘和杂物,密封圈清洁后最好涂一些冷冻油再安装,密封圈一旦有变形不得使用; 7.2.2 手阀的安装 7.2.2.1 用扩口螺母安装的手阀一定要保证铜管扩口质量,要用两把扳手拧紧; 7.2.2.2 焊接接口的手阀,焊接时一定要缠湿布,钎焊火焰不得朝向阀体; 8.0 干燥过滤器的安装 编制: 审核: 批准: 文件名:制冷系统装配工作指引 文件编号 页码 第 7 页 共8页 版本号 8.1 一体式干燥过滤器的安装 A/1 生效日期 8.1.1 干燥过滤器的安装一般是放在系统装配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因为如果装配过早,系统不能马上抽真空干燥的话,干燥过滤器的滤芯就会吸附过多的水分而是性能有所降低; 8.1.2 一体式干燥过滤器最好在系统保压前安装,在钎焊时要包湿布保护,以免干燥过滤器过热损伤; 8.2 可拆式干燥过滤器的安装 8.2.1 可拆式干燥过滤器可以在抽真空前才安装滤芯 8.2.2 在放入滤芯后再上紧端盖时要小心放置密封垫,螺丝上紧要对称逐步上紧,防止压偏和造成泄露; 9.0 压力表和压力开关的安装 9.1 压力表的安装 9.1.1 在安装压力表前要检查压力表是否归零,注油是否正常; 9.1.2 在连接压力表前要分清高压、低压和油压接口,避免接错; 9.1.3 在连接压力表扩口螺母时要用两把扳手,在连接前可在铜管扩口上涂少许冷冻油; 9.2 压力开关的安装 9.2.1 在安装压力开关前要检查压力开关设置是否准确; 9.2.2 在连接压力开关前要分清高压、低压和油压接口,避免接错; 9.2.3 在连接连接压力开关扩口螺母时要用两把扳手,在连接前可在铜管扩口上涂少许冷冻油; 10 系统毛细管路的安装的要求 10.1 安装前要检查毛细管路接口是否准确; 编制: 审核: 批准: 文件名:制冷系统装配工作指引 文件编号 页码 第 8 页 共8页 版本号 A/1 生效日期 10.2 毛细管在两端接头位要缠出缓冲圈(可用Φ35铜管缠三圈以上); 10.3 毛细管的布置要美观,悬空管要用扎带固定; 10.4 毛细管最好避开触碰到震动较大的部件,比如压缩机; 10.5 两端接头上紧前检查扩口管的质量,上紧时一定要用两把扳手; 编制: 审核: 批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