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边坡稳定分析中,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有几种计算方法,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答:两种,分别为近似方法计算、渗流方法计算。区别是:
前者认为孔隙水压力等于静水压力,是一种近似方法;
后者是精确计算孔隙水压力。需要通过读入渗流软件计算结果才能实现。
2. 边坡软件中,如何考虑锚杆作用?
答:软件要求输入锚杆抗拉力、锚杆总长、锚固段长度、锚固段周长、粘结强度等参 数,当锚杆穿过圆弧滑动面时,则锚杆的有效作用力=min{锚杆抗拔力、锚杆抗拉力} 锚杆抗拔力=圆弧滑动面外锚杆锚固段长度*锚固段周长*粘结强度 锚杆抗拉力=锚杆抗拉力
3. 锚杆的抗拉力交互的是标准值还是设计值?粘结强度是标准值还是设计值?
答:标准值和设计值的概念是在锚杆设计时用的,由于软件不设计锚杆,而是应用锚杆提供的锚杆力的
分力作用在滑面上,使得抗滑力增加或下滑力减少,来计算边坡的稳定。
锚杆力=Min﹛抗拉力,锚固体周长*锚固长度*粘结强度﹜。在软件中,交互的数值在软件中被直接使用,软件不做任何修正。
4. 土工布或锚杆的抗拉力和水平间距的关系是什么?
答:软件是先用交互的抗拉力除以水平间距,得出单位宽度的抗拉力,以单位宽度的抗拉力带入计算。 如果土工布时满铺的,水平间距要输入1,抗拉力输入单位宽度土工布的抗拉力。 5. 边坡软件出现滑动面总在坡的表皮时,怎样处理? 答:此现象主要发生在边坡坡面部分为无粘性土的情况。 处理方法:(1)适当输入较小的粘聚力,再计算;
(2)在建模时,把坡地表层加一个薄区域,模拟面层处理 (3)用“给定圆弧出入口范围搜索危险滑面”方法计算
6. 软件是否考虑锚杆力法向分力产生的抗滑力?
答:软件可以考虑锚杆力法向分力产生的抗滑力,但要注意在“加筋”表中有个参数“法向力发挥系数”,
该值输0则表示不考虑法向分力产生的抗滑力。
7. 通用方法的有效应力法的公式中,条块受到的浮力U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公式为 :U=(h1+h2)/2×b×10 h1、h2-----土条左右侧的水高
b------土条宽度
8. 通常情况下认为:“简化Bishop法不适用于折线滑动法”,软件为何采用?
1
答:传统意义上经典简化Bishop法确实只能应用在圆弧滑面上,但是在岩土力学杂志的论文中有学者提
出了扩展简化Bishop法,可以用于非圆弧滑面安全系数的求解,理正软件正是参考了这种算法。
9. 软件如何设置,才能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安全系数?
答:计算目标设置成“剩余下滑力计算”,剩余下滑力计算目标设置成“计算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使用方法设为“扩大自重下滑力”时,使用的是传递系数法中的KT模型;安全系数使用方法设为“降低抗剪强度”时,使用的是传递系数法中的R/K模型。 10.
软件中用的传递系数法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中63页所用的方法是否是相同的?
答:和安全系数使用方法设为“扩大自重下滑力”时是相同的,都是传递系数法中的KT模型。 11.
计算结果中,筋带力输出的“材料抗拉力”和加筋界面上输入的抗拉力不相等,为什么?
答: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锚杆的水平间距不为1,软件计算时用输入的抗拉力除以锚杆的水平间距,换算成每延米的筋带力带入计算,因此输出的计算书中的筋带力表上的材料抗拉力=抗拉力/锚杆的水平间距,锚固抗拔力同理。
12.
传递系数法有两种模式,分别是“隐式解法”和“显式解法”,软件如何考虑?
答:“隐式解法”就是R/K法,在软件中安全系数使用方法设为“降低抗剪强度”时就是这种解法; “显式解法”就是KT法,在软件中安全系数使用方法设为“扩大自重下滑力”时就是这种解法; 由于显式解法是为了简化计算,而将隐式解法做了简化“假设Fs=1”,所以Fs≠1且偏离1越大是,误差越大。因此专家推荐采用隐式解法(R/K法)。 13.
折线滑动,指定滑面计算安全系数时,选择“是否进行局部极值搜索”,安全系数为何不同?
答:当 “是否进行局部极值搜索” 选择“是”时,计算时取的是交互的土层的C、φ值,
当 “是否进行局部极值搜索” 选择“否”时,滑面选项卡中的参数取值如果选择的是“取滑面”,计算时取的是交互的滑面上的C、φ值,如果滑面上的C、φ值和前面土层中的C、φ值不等,计算出的安全系数就会不同。 软基
1. 如果处置措施是粒料桩或加固土桩以外的桩类型(如碎石桩等),软件如何处理?
答:软件定义的粒料桩是指有排水功能的桩,凡是有排水功能的桩,都可以用粒料桩模拟。同样,软件
定义的加固土桩是指没有排水功能的桩,该种桩不能加快固结,因此凡是没有排水功能的桩,都可以用加固土桩模拟。
2. 如何模拟围海造地时,在施工期有海水的情况?
答:在地下水一项输入负值,该值在竣工的稳定计算不起作用。
3. “是否自动变换浸润线段高度正负”是何意义?
答:基本参数表中“竣工后左、右侧水位”相对高、低关系变化时,采用“自动变换浸润线段高度正
2
负”,可保证水位线的合理渐变关系。避免水位重复录入的麻烦。
4. 软基中加竖向排水板前、后计算竣工时沉降,为何对附加应力有影响?如何解决?
答:关键在于参数二中的一项“计算时考虑地基沉降引起的增高”。如果选择“考虑”,则认为在发生沉
降后要补足原标高,这样加竖向排水板使固结加快,在竣工时为补足原标高所用填料多于不用排水板的情况,故附加应力有变化。如果选择“不考虑”,则两者无变化。
5. 软基计算总是出现“最下面分层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比远>15.000%”
是什么原因?
答:原因是地基土层厚度输入的不够。 6. “排水体当量直径折减系数”是何意义?
答:“排水体当量直径”取公路软基规范35页 ,此折减系数直接乘在该直径上。 7. 如何在软基软件中导入勘察数据?
答:首先在勘察软件中,完成数据录入,计算完成各种成果表及表格成果入库即可。并将在工程勘察软
件安装路径下该工程备份目录下的“其他”文件夹中会找到一个“计算接口”的文本文件。在软基中辅助功能找到读入理正GICAD数据即可。
8. “是否转为总应力法”是何意义?
答:对于非常软弱的土,tggi与tgqi比较接近。当固结度较小时,会出现Uitggi<tgqi。这
时,有效固结应力法计算出安全系数比总应力法计算出的安全系数更小,这种情况下可用这个选项转化成总应力法计算。
9. “粒料桩、加固土桩的桩土应力比”是何意义?
答:反映桩和土分担上部力的比值的参数,一般取3~6,桩分担的越多,此值越大。
也可参照下面的经验公式:
n0PucqPusfs
n0------桩土应力比
Puc------桩体单位面积承载力标准值 Pus------桩间土单位面积承载力标准值 q------桩体强度计算值 fs-----桩间土天然承载力标准值
10.
主固结沉降采用e-lg(p)曲线法计算时,“地基土层调整系数”什么意思?
答:采用e-lg(p)曲线法计算时,需要判断正常固结还是超固结,因为计算公式不同。而判断标准为
(P0〉=Pc),软件引入“地基土层调整系数β”,将该公式定为(P0〉=βPc), 可以凭经验修改,如果不予修改,给1即可。
3
11. 为何施加同等重量的超载预压和填土,固结度会不同?
答:固结度是“表示在荷载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t土层完成全部下沉量的百分数,一般用U(%)表示,或者写成U = St/S,其中S为土层最终沉降量,而St是经过t时间的沉降”,施加超载预压,只改变St,并不改变S;而增高填土,虽然填土的重量和超载预压一样,但同时改变St和S,所以固结度不同。 12.
“地基强度增量采用公式”的三个选项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最常用的是liliUcostan ---公路软基规范中建议使用的。
liliUcos2tan ----高工没有找到出处,待查。
liliUtan--浙江海塘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当分期施工,加荷速率较慢,或在地基中设置竖向
排水体时,地基能产生排水固结,此时地基强度增量可采用这个公式。
13.
软件采用的是哪种固结度理论?
答:是太沙基一维固结度理论。 14.
地基土参数中,有效剪C和有效剪Φ如何取?
答:有效剪切指标有两个取法
1) 直剪或三轴剪,固结快剪的指标,经过孔隙水压力修正后得到的指标 2) 直剪或三轴剪,慢剪指标
15.
“工后基准期结束时间”是什么意思?
答:在公路行业,一般为设计年限;
其他行业,由于软件能够输出两个时间点的“任意时刻沉降”,一个是施工结束时,一个就是这个基准期结束时,因此没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可以将此时间设成任意想得到沉降的时刻。 抗滑桩
1.初始弹性系数A、A1的含义和算法
答:计算土反力时,需要确定弹性抗力系数K=my+A、K=Cy0.5+A、K=K+A(分别对应m法、C法、
K法),其中A表示嵌固面处(y=0)弹性抗力系数,取法如下:
h m1 h1 m1 A A1 滑面
h2 m2 4
A = h·m1 A1= h1·m1
h---桩前上部覆土厚度 h1---桩后上部覆土厚度
m1------上部覆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由用户根据经验或试验获得,如无经
验,可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的公式计算: m1(0.22c) d2. 动水压力在什么情况下考虑?
答:在渗流场范围内的滑体,要考虑动水压力,计算参见抗滑桩帮助公式5.1-9、5.1-11 3. 抗滑桩计算内力时,滑坡推力,库伦土压力是否已经考虑安全系数? 答:内力计算时, 滑坡推力,库伦土压力已乘分项(安全)系数。 4. 锚索水平刚度算法
答:锚杆水平刚度系数应按试验得到,当无试验资料时,5.0版可用软件自动计算,4.5以前版本可按下
式计算:
KT3AESECACco2s
3lfECACESAla式中 A -------锚杆的截面面积;
ES ------杆体弹性模量; EC------锚固体组合弹性模量; AC------锚固体截面面积; Lf------锚杆自由段长度; La------锚杆锚固段长度; θ------锚杆水平倾角。
5. 能否应用滑坡推力模块的结果直接计算滑面的安全系数?
答:可以间接计算,即反复调整交互的安全系数值,使最终的计算结果中最后一个滑块的剩余下滑力为
0时,这个交互的安全系数即为该滑面的安全系数。
不可以直接用计算结果中的抗滑力除以下滑力来得到安全系数。 因为:该模块是为了计算剩余下滑力的。
它的计算公式Ei=KWiSin(αi)+ Ei-1ψi-WiCos(αi)tg(Φi) -cili
式中 ψi= Cos(αi-1-αi) -Sin(αi-1-αi) tg(Φi)
由于式中Ei-1是镶套公式,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式中的减项(即抗滑力)和加项(即下滑力)相
5
除得到安全系数。
因此,要直接计算滑面的安全系数,可以应用理正边坡软件进行计算。
6.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在软件中什么地方能够交互?
答:在抗滑桩模块和桩板式抗滑挡土墙模块中,“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可以在选项目后弹出的“计算参数设置”的“荷载系数”中“主动土压力分项(安全)系数”交互,该值影响滑坡推力计算和库伦土压力计算的内力值。
在抗滑桩综合分析模块中,“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可以在“其他”项目中“桩作用综合分项系数”交互。软件是将作用在桩身上的荷载统一乘以该值。
7. 滑坡推力计算中的“滑动稳定安全系数”和抗滑桩计算中的“主动土压力分项(安全)系数”,软件都用了,是不是会造成重复?
答:这两个安全系数不是一回事,滑坡推力中的安全系数是滑动稳定计算的安全系数,将这个系数带入公式算得下滑力。抗滑桩计算中的安全系数实际上是主动土压力作为荷载时的荷载分项系数,因此两个系数不同,软件都用没有问题。
8. 重力式抗滑挡土墙“推力作用点距离墙顶的距离”如何确定?
答:一般来说,作用点越高,算得越保守,具体可以由用户自己定,如果该结构比较重要,可以将作用点定在上墙的中点或上三分之一点上。
9. 土层参数项中“桩前是否有横坡”的两个选项有什么作用?
答:这个选项是为了计算地基的横向容许承载力用的,具体用法见《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中50页第2项。
10. 综合内摩擦角在计算中起什么作用?怎么取值?
答:在软件中该值是计算地面横坡较大时地基的横向容许承载力的公式中用到。具体取值方法,《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中8350页给出了个经验公式Φ0=arctan(tanφ+c/γH)。 11. 桩作用综合分项系数是什么意思?
答:这个值就是荷载的分项系数,用于户配筋计算,荷载有恒载和活载,有不同的荷载分项系数,但是软件在计算土压力时,是这两类在的综合作用,因此在配筋计算是,无法分出恒、活荷载了。因此引入综合分项系数作为恒、活荷载共同的分项系数。由于恒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是1.35,因此此综合分项系数一般不小于1.35。
12. 抗滑挡墙和挡墙的区别 荷载 挡土墙 坡线土柱 抗滑挡墙 无 抗滑桩综合分析 集中力、分布力、可以考虑恒载活载 作用力 土压力(库仑、郎肯、静止) 土压力(库仑)和滑坡推力(需要手动输入) 6 土压力(库仑)和滑坡推力(软件直接计算)
整体稳定 支护形式 基础 有 单一 有 无 单一 无 无 多种结合 2种 13. 抗滑桩综合分析中,什么情况才能考虑工况? 答:只有在路基形式设置成“路堑”时,才可以考虑工况。 挡土墙
1. “圬工之间摩擦系数” 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挡墙截面验算,反应圬工间的摩阻力大小。取值与圬工种类有关,一般采用0.4(主要组合)
~0.5(附加组合),该值取自《公路设计手册》第603页。
2. “地基土的粘聚力”意义,如何取值?
答:整体稳定验算时滑移面所在地基土的粘聚力,由地勘报告得到。 3.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土压力计算。影响土压力大小及作用方向。取值由墙背粗糙程度和填料性质及排水条件决定,
无试验资料时,参见相关资料《公路路基手册》591页,具体内容如下: 墙背光滑、排水不良时:δ=0; 混凝土墙身时:δ=(0~1/2)φ
一般情况、排水良好的石砌墙身:δ=(1/2~2/3)φ 台阶形的石砌墙背、排水良好时:δ=2/3φ 第二破裂面或假象墙背时:δ=φ 4. “墙底摩擦系数” 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滑移稳定验算。
无试验资料时,参见相关资料《公路路基手册》,592页表3-3-2
基底类别 粘性土 软塑状态(0.5≤IL<1) 硬塑状态(0≤IL<0.5) 半坚硬状态(IL<0) 砂 5. “地基浮力系数”如何取值?
答:该参数只在公路行业《公路路基手册》中有定义表格,其他行业可直接取1.0,具体《公路路基手
册》定义表格如下: 地基类别 密实潮湿的粘土或亚粘土 摩擦系数 0.25 0.25~0.30 0.30~0.40 0.40 基底类别 砾(卵)石类土 软质岩石 表面粗糙的硬质岩石 摩擦系数 0.40~0.50 0.40~0.60 0.60~0.70 浮力系数 0.7~0.8 0.85~0.9 0.9~0.95 地基类别 均质而透水性小的岩石 裂缝不严重的岩石 裂缝严重的岩石 7
浮力系数 0.35 0.35~0.50 0.75~0.95
含水饱和的的亚粘土或亚粘土 细砂、中砂及砾砂
6. “地基土的内摩擦角”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防滑凸榫前的被动土压力计算,影响滑移稳定验算;从勘察报告中取得。 7. “圬工材料抗力分项系数” 意义,如何取值?
答: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采用极限状态法验算挡墙构件正截面强度和稳定时用材
料抗力分项系数,取值参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表5.4.4-1。
圬工种类 石料 片石砌体、片石混凝土砌体 块石、粗料石、混凝土预制块、砖砌体 混凝土 8. “地基土摩擦系数” 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倾斜基底时土的抗滑移计算。参见《公路路基手册》P593表3-3-3。见下表。 地基土名称 松散的干砂性土 湿润的砂性土 饱和的砂性土 摩擦系数 0.58~0.70 0.62~0.84 0.36~0.47 地基土名称 干的粘性土 湿的粘性土 摩擦系数 0.84~1.00 0.36~0.58 地基土名称 湿的砾石(小卵石) 干而密实的淤泥 湿润的淤泥 摩擦系数 0.58 0.84~1.20 0.36~0.47 受力情况 受压 1.85 2.31 1.92 1.54 受弯、剪、拉 2.31 2.31 2.31 2.31 干的砾石(小卵石) 0.70~0.84 如果没有经验,也可用经验公式tgφ。
9.
挡土墙的地面横坡角度应怎么取?
答:取不产生土压力的硬土地面。当挡土墙后有岩石时,地面横坡角度通常为岩石的
坡度,一般土压力只考虑岩石以上的那部分土压力,也可根据经验来给。如挡土墙后为土,地面横坡角度一般根据经验来给,如无经验,可给0(土压力最大)。 10. 浸水挡墙的土压力与非浸水挡墙有何区别?
答:浸水挡墙验算时,水压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用库伦理论计算土
压力时破坏楔体要考虑水压力的作用。计算破坏楔体时,有水的情况和无水的情况时计算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浸水部分土体采用浮重度。
11. 挡土墙软件(悬臂式)计算得到的内力(弯矩)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
答:弯矩结果是标准值。在进行配筋计算时,弯矩自动乘荷载分项系数得到设计值。 12. 挡土墙后有多层土时,软件提供的方法如何计算土压力?应注意什么?
答:假定土层平行,未出现第二破裂面的情况下,分别求出每一层的土压力及其作用点
高度,最后求其合力及作用点高度,由于计算理论上的限制,须注意多层土计算要求各个土层的土性基本接近,否则计算误差将增大。当出现第二破裂面时,软件采用按土层厚度加权平均的方式计算破裂角和土压力。也就是将土层的各种参数按厚度加权平均,然后再按匀质土计算主动土压力。
13. “挡墙分段长度”是何意义?
8
h0=答:用于车辆荷载换算。车辆荷载换算公式
QB0L,其中“挡土墙的计算长度L”由挡墙分段长
度计算得到;分段长度取值,为施工缝之间的长度。
14. 在《建筑基础规范2002》P42中规定,挡墙随高度变化,土压力要乘一个调整系数,软件如何实现? 答:由于单层土的土压力调整系数是内设的,因此只能用多层土来输入。选多层土,在土层中只输入
一层土,将土层厚度输成该层土的实际厚度,并输入土压力调整系数即可。 15. 挡土墙软件中对墙身有外力的情况如何考虑?
答:可考虑作用在挡土墙上的集中荷载,作用点的位置坐标x,y的原点为墙的左上角点,作用角度取值
范围为0~360度,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注意外力必须作用在墙体上。 16. 挡墙计算中,容许应力法和极限状态法分别对应的参数和取法是什么?
答:涉及参数:砂浆强度等级、石料强度、材料抗压极限强度、圬工材料抗力分项系数 容许应力法:满足条件是“计算应力<=允许应力”。其中允许压应力是根据砂浆强度等
级、石料强度查表得出的,用户不能干预。查的是《公路路基手册》604页表3-3-21,由于该表石料强度只有25、30、40、50这4种,所以软件只有这4个选项。 极限状态法:满足条件是一个方程 “0dkRa”-----(《公路路基设计规范》38页公式5.4.4-2), f其中需要材料抗压极限强度、圬工材料抗力分项系数。圬工材料抗力分项系数取自《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17. 墙身砌体容许压应力、容许剪应力、容许拉应力、容许弯曲拉应力如何取值? 答:这些值可参照《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1》第6页表3.1.3-1取值 表3.1.3-1 石砌体容许应力(MPa) 水泥砂浆强度等级 M5 M10 M20 应力种类 砌体种类 0.8 1.3 1.8 --- 2.0 2.4 压应力 片石砌体 块石砌体 粗料石砌体 平缝 --- 3.4 3.7 --- 0.16 0.23 剪应力 错缝 --- 0.24 0.34 注:1).表列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之间的石砌体的容许应力可用内插法确定。
2).石砌体的容许弯曲拉应力值,可用剪应力值
3).容许拉应力,建议用户取0.6倍的容许弯曲拉应力值。
也可参照《公路路基设计手册》第604页表3-3-21和3-3-22
1) 圬工砌体的容许轴心承压应力
石料强度 砂浆标号 9
砌体种类
(Mpa) 片石砌石 块石砌石 50 40 30 25 50 40 30 25 10 1.5 1.3 1.1 1.0 3.1 2.6 2.1 1.8 7.5 1.3 1.2 1.0 0.9 2.8 2.4 1.9 1.6 5 1.1 1.0 0.8 0.7 2.5 2.1 1.7 1.5 2.5 0.8 0.7 0.6 0.6 2.2 1.8 1.4 1.2 1.5 0.7 0.6 0.5 0.5 2.0 1.7 1.3 1.1 注:干砌的容许压应力为表中2.5号砂浆砌体的容许应力的一半 2) 圬工砌体的容许直接剪应力,拉应力及弯曲拉应力 应力种类 通缝直剪 齿缝直剪 拉应力 齿缝弯曲拉应力 通缝弯曲拉应力
18. 混凝土的容许拉应力和容许剪应力如何取值?
答:可参照《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1》第7页表3.1.3-2取值 表3.1.3-2 混凝土的容许应力(MPa) 应力种类 弯曲拉应力 纯剪应力
19. 锚桩式基础中“锚孔壁对砂浆容许抗剪强度”什么意思?如何取值?
答:参见《铁路路基手册》P432-433,该参数用于计算单根锚桩抗拔力, 锚桩抗拔力=MIN{钢筋抗拉力,砂浆与锚孔壁之间的粘结力}
“锚孔壁对砂浆容许抗剪强度[τ]”是计算“砂浆与锚孔壁之间的粘结力”的参数,
无试验资料时,可取极限抗剪强度值τ进行换算,公式为[τ]= τ/K,K为安全系数,一般采用2.5。 锚孔壁对砂浆极限抗剪强度表 岩层类别 风化砂页岩互层,炭质页岩、泥质页岩 砌体 各种砌体 片石砌石 块石砌石 片石砌石 块石砌石 片石砌石 块石砌石 各种砌体 砂浆标号 10 0.11 0.22 0.56 0.11 0.15 0.2 0.28 0.16 7.5 0.09 0.18 0.45 0.09 0.13 0.18 0.25 0.14 5 0.08 0.16 0.36 0.08 0.12 0.15 0.22 0.11 2.5 0.05 0.1 0.06 0.08 0.12 0.17 0.08 1.5 0.04 0.08 0.06 0.08 0.11 0.15 0.06 砼强度等级 C30 0.55 1.1 C25 0.50 0.99 C20 0.43 0.86 C15 0.36 0.71 C10 0.28 0.56 极限抗剪强度值τ 0.15-0.2 0.2-0.4 0.4-0.6 10
细砂岩、粉砂质泥岩 薄层灰岩夹页岩
薄层灰岩夹石灰质、页岩、风化灰岩 0.6-0.8 20. 能不能用衡重式挡墙模拟重力式挡墙? 答:不能完全模拟,
由于衡重式挡墙的上墙或下墙高度不能完全为0,最小为0.01m,因此,同样条件,衡重式和重力式
挡墙不能完全模拟。
21.加筋土挡墙“筋带抗拔力计算调节系数”和“筋带材料抗拉计算调节系数”在软件中如何应用? 答:参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6-47页, 1) 单个筋带结点的抗拔稳定性按公式0TI0按下表取 荷载组合 Ⅰ、Ⅱ 1.4 Ⅲ 1.3 施工荷载 1.2 TpiR1验算,其中R1为“筋带抗拔力计算调节系数”,
R1
2)筋带截面的抗拉强度验算应符合公式0TI0系数”,按下表取 材料类型 Q235扁钢带 Ⅰ级钢筋混凝土板带 钢塑复合带 土工格栅 聚丙烯土工带 22.土柱换算问题(排车问题) 答:土柱换算的公式 h=ΣG∕Bl0γ
Afk规定,其中R2为“筋带材料抗拉计算调节
1000fR2fk(MPa) 240 240 试验断裂拉力 试验断裂拉力 试验断裂拉力 R2 1.0 1.05 1.55-2.0 1.8-2.5 2.7-3.4 其中ΣG跟排车有关。在路面宽度内可排的车数N的计算公式为: N=(L-(a-b) ×2+c)/(d+b×2+c) 式中L----路面宽度
a----车辆外侧车轮中线距路面边缘的距离,
公路Ⅰ、Ⅱ级取0.5m。《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27页
城市A、B级取0.6m《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13页图4.1.3-3
b----车辆外侧车轮中线距车辆边缘的距离,
取0.35m。《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25页图4.3.1-2(b) b = (2.5-1.8)/2=0.35
11
c----两车间距
取0.6m。《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25页图4.3.1-3 d----两轮中线距离
取1.8m。《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25页图4.3.1-3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13页图4.1.3-3 23.重力式挡土墙“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是如何算得的? 答:当只有第一破裂角时:
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墙身重量+土压力的竖向分力
当出现第二破裂角时:
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墙身重量+墙背与第二破裂面之间土楔重+第二破裂面上土压力的竖向分力 24.悬臂和扶壁浸水挡墙,踵板上的土重取得是浮重度,但软件有自动考虑浮力作用,是都错误? 答:软件没有错误,因为踵板上的水重软件在计算书中是独立输出的,在“地下水作用力”的Y分力部分。
25.挡土墙整体稳定计算是否适用无粘性土?
答:对于路肩墙,无论粘性土还是无粘性土软件都适用
对于路堤墙,由于无粘性土会出现稳定滑弧很浅的情况,因此需要人工干预,可以将C值交互一个5以下的小值即可。
26.“材料极限抗压强度”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
答:这个值是《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要求的值,可以取自《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2-85),《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2-85)是本老规范,已经被新规范《公路污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所代替。《公路污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中能只能查到设计值。 注:之所以《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还采用这个值,是因为《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这个新规范是2004年出的,出这本规范时《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2-85)还没有作废。而当《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2-85)2005年修编时,将“材料极限抗压强度”给去掉了。 设计值 = 标准值 / 分项系数,而 标准值 约等于 极限值。 27.上土下岩的模型,软件如何模拟?
答:可以用墙后多层填土,在土岩分界处分成两层土,将下面那层土的土压力调整系数输成0即可模拟这种形式。
28.在公路行业的重力、衡重挡墙计算中,允许应力法计算墙身强度中,允许偏心距的系数为什么有的
工况是0.25,有的工况是0.3?
答:《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规定了第一种和第二种荷载组合,允许偏心距的系数为0.25,第三种荷载组合(偶然荷载)时,也就是考虑地震荷载时,允许偏心距的系数为0.3。因此如果有考虑地震荷载作
12
用时,此参数为0.3,其余为0.25. 渗流
1. 渗流软件中利用有限元法进行稳定流计算,为什么会出现不同截面计算的流量不同?流量截面一般设在
哪?
答:本系统采用非饱和土理论计算渗流,因此在浸润线以上的土体中仍有流量发生,故不同截面计算的
流量不同。一般设在偏近上游水位处。
2. 渗流软件中下游水位低于0水位如何交互?默认例题中为何不能显示?
答:因为只有水位线与坡面线相交时,水位线才能显示出来。
若要交互水位低于堤坝外侧的坡面线时,处理方法有下列两种: 1) 不绘出水位符号,只要交互边界条件正确就可;
2) 将背水坡的坡面线向下多交互几段,使得坡面线可以与水位线相交即可。 3. 渗流软件中土层的含义
软件用的是非饱和理论,软件中土层一项代表“界限孔隙负压”。 该值用于判断是否到了负压区,其中圆砾为-0.8,粘土为-15。 软件取用如下:
压力水头 大于0 界限孔隙负压值之间~0之间 交互的渗透系数-(小于界限孔隙负压值 0 交互的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 交互的渗透系数×压力水头) 界限孔隙负压值4. 软件算出的比降值为何比手算的大很多?
答:比降值是两点间的总水头差和两点间距离的比值,由于软件是有限元计算的,输出的值由剖分长度决定,由于剖分长度很小,通常变化剧烈的地方,显示出的比降值会比较大。而手算通常是大比例的,变化相对平缓,因此通常会小于软件计算的。可以将软件的剖分长度给大些,比如10,比降值就有可能降低。
5. 公式法计算心墙式土堤,下游无水的情况下,为何改变上游水位高度,比降值没有变化?
答:因为公式法是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开发的,在该规范E.5.2.1章中,下游无水的比降公式是:
J11m22和 J1m2 ,其中m2是下游坡的斜率,是常量,因此比降没有
变化。
6. 非稳定流中,“单位存储量”是什么意思,如何取?
答:单位存储量是单位体积的饱和土体,当下降1个单位水头时,由于土体压缩和水的膨胀所释放出来
13
的贮存水量。在毛昶熙的著作《渗流数值计算与程序应用》8页有个取值表 各种岩土的单位贮存量Ss的值 岩土类别 塑性软粘土 坚韧粘土 中等硬粘土 松砂 密实砂 密实砂质砾 裂隙节理的岩体 较完整的岩体
7. 计算出的流量为负值是怎么回事?
答:是输出的流量方向和实际水流方向相反了造成的。调整“流量截面点号”的坐标,使流量方向和实际水流方向一致即可。
8. 在渗流软件中,对读入的DXF文件有哪些要求?
答:①在绘图平台(AutoCAD、中望CAD、浩辰CAD均可)上用line线绘制;
②绘制时注意以米为单位绘制,即图上1个绘图单位,软件按1米读入; ③采用精确定位功能绘制,保证线与能够连接准确形成封闭区域;
④尽量简化模型,.dxf文件读入限值为:不超过100个封闭区域、每个区域最多不超过300个点。 9. 心墙坝模型如何简化?
答:心墙坝中心墙的绘制:心墙的实际做法一般不到顶,但是建模时,建议将心墙一直延到坝顶。 10.
存在非常薄的弱透水层(如防渗膜)时,模型如何简化?
单位贮存量Ss(m-1) 2.0×10- 2 ~ 2.6×10- 3 2.6×10- 3 ~ 1.3×10- 3 1.3×10- 3 ~ 6.9×10- 4 1.0×10- 3 ~ 4.9×10- 4 2.0×10- 4 ~ 1.3×10- 4 1.0×10- 4 ~ 4.9×10-5 6.9×10-5 ~ 3.3×10- 6 < 3.3×10-6 答: 当存在非常薄的弱透水层(如防渗膜)时,建模方法如下:
当某一区域非常薄时,剖分会出问题,建议用以下方法折换成厚1米以上的土层计算。
折换方法:
KBK1/B1
式中:
K —— 折换后土层的渗透系数;
K1 —— 弱透水层(如防渗膜)的渗透系数; B —— 折换后土层的厚度(要求大于等于1米); B1 —— 弱透水层(如防渗膜)的厚度;
注:
此种折换方法源于《土工原理与计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4
11. 存在不透水岩基时,模型如何简化?
答:存在不透水岩基时:可以不输地基,如果数据还要接到边坡中计算稳定,建议输一层地基,渗透系数输为0。
12.
当下游无水时,模型如何简化?
答:下游无水模型的输入:由于只有一个水头不能产生渗流,因此下游无地面水也要交互一个水头。这个水头可以交互地下水位,但要注意,如果交互地下水位,最好交互下游坡脚附近实际打孔位置,如果距离远,干扰因素就可能增加,影响计算精度。
13.
地基部分两侧延伸长度如何取?
答:地基部分两侧延伸长度的取法:一般说应该取到地基水平向几乎没有水流的断面的位置,但实际情况很难这样取,如果地基土为单一土层,将地基断面上指定为已知水头就行了,但如果后面要接到边坡中计算稳定,最好两侧延伸长度不要为0,给个几米就行了;如果地基土较复杂,可以不交互断面水头,向外延伸20米以上;如果地基中有承压水,需要在断面上承压水地层断面上交互水头条件。
弹性地基梁
1. 弹性地基梁(文克尔模型)和弹性地基梁(梁与地基共同作用)中的文 克尔模型有何不同? 答:弹性地基梁(文克尔模型)是把梁和地基共同考虑,用地基的基床系数和梁的弹性模量和惯性矩折算
成一个梁的弹性特征值,用这个值带入刚度矩阵计算。
弹性地基梁(梁与地基共同作用)中的文克尔模型是把梁和地基分别考虑,先分别求出地基和梁的平衡方程,再通过梁节点竖向位移和地基沉降相等,可以求得梁与地基共同作用方程计算。
2.
弹性地基梁(郭氏表法)中, 输入“满布恒载标准值”和输入“梁上分布荷载”相同的值,计算结果不同,为什么?
答:因为郭氏表法仅支持满布荷载和集中力荷载,当选择梁上分布荷载时,程序将此荷载按照等效原则分
解成若干个集中力查表求解。而这两种方法对于满布荷载来说并不等价,所以计算结果有所不同。
岩质边坡
1.“锚杆和岩石的粘结强度frb”是取钢筋和砂浆的粘结强度还是砂浆和岩石的粘结强度?
答:是取砂浆和岩石的粘结强度。但要保证钢筋和砂浆之间的抗拔力要大于砂浆和岩石之间的抗拔力,如
果不够,要加大锚杆长度以保证钢筋对砂浆不破坏。 2. 锚杆如何在计算中起作用?
答: fT --- 下滑力 fR --- 抗滑力
fN --- 正压力
15
fRM --- 锚杆的抗力
a --- 角度,结构面倾角+锚杆入射角 b --- 摩擦角
fT’--- 重力产生的下滑力
fN’---重力产生的正压力
fT = fT’ - fRM * cos(a); fR = fN * tan(b) + cL; fN = fN’ + fRM * sin(a);
地基处理
1. 为什么软基算沉降有e~p曲线法,而地基处理的沉降计算没有e~p曲线的方法?
答:地基处理的沉降是根据土的压缩模量计算,软基可以用e~p曲线的方法,因为二者对桩、土的处理不同,地基处理是将各种处理方法(各种桩)和原地基土进行折换,并形成复合地基的压缩模量进行沉降计算,这样e~p曲线没法如此折换。软基之所以可以有e~p曲线的方法,是因为软基通过桩土应力比将上部的附加荷载分别分担到桩和桩间土上,这样,桩间土可以用e~p曲线的方法,如果软基采用“复合模量Es法”,就跟地基处理的方法一样了。 2. 压力扩散角是如何确定的?
答:换填垫层法的压力扩散角取法依据是《建筑地基处理规范》第9页表4.2.1,与垫层厚度、基础宽度和垫层材料有关,在软件中有计算工具帮助计算,可人工修改。其他处理方法的压力扩散角取法依据是《建筑地基基础规范》表5.2.7,与基础顶部距软弱下卧层顶部距离、两层土的压缩模量和基础宽度有关,复合地基的扩算角由软件自动算出,可以人工修改。 3. 需要基础外无桩的形式,如何交互?
答:在“造价、工期及其他”选项卡中,将基础边缘外的排数(横向)和基础边缘外的排数(竖向)都输入0即可。 隧道衬砌
1.“围岩弹抗系数”是取单位弹抗系数还是弹性抗力系数?
答:软件采用的就是围岩弹性抗力系数K, K与岩石的类别有关,还与洞径大小成反比。 单位弹性抗力系数K0,要经过下式修正后,交互到程序中计算,软件不自动修正。 K和 K0的关系是:
K= K0/r
r-----圆形孔洞半径,非圆形隧洞,取洞宽一半。
16
(PC1500取得是单位弹抗系数) 2、裂缝计算中的“荷载效应组合”的出处?
答:这个参数值是出自《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规范41页7.2.2条有相关规定。在软件中
只有选择《水工砼规范》才出这个选项,选择《砼规范GB50010-2002》就没有这个项目。 水力学
1. 渠道计算,用mining公式时,不需要参数“当量粗糙高度K”,但为何软件还要交互?天然河道如何
交互?
答: 计算谢才系数,如采用manning公式,是不需要交互“当量粗糙高度K”,但是软件还有个功能就
是:验算假定的水流状态是否正确,即根据公式Re*K/(4R)判断假定的水流状态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新的判断验证或重新计算,这就需要参数“当量粗糙高度K”。
软件依据《水工设计手册》给出的“当量粗糙高度K”表都是人工材料。天然河道或沟渠的情况
复杂,软件无法找到经验数值。需用户根据实际河道情况和多年观测的水流数值推算。
降水
1. 如何能使自动布井自动布在坑内?
答:基坑轮廓线顺时针布置时,自动布井就能自动布在坑内。 基坑支护
1. 基坑因各边土质条件不同,基坑深度不同,则产生土压力不同,软件在整体计算中如何考虑?
答:划分成不同计算单元即可。
2. 5.2版比4.31版计算结果有差异,为什么?
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五点:
(1)4.3版的验算过程中没有考虑土钉本身的抗拉强度,而5.1版中是考虑了。所以如果该工程正好是由
这一条件为控制,所算结果自然不同,如要对比两个版本的计算结果,应该把5.1版钢筋直径加到足够大;
(2)4.3版土条宽度是软件内部设定的,不能交互,而这一设定值是0.5,所以如要对比两个版本的计算
结果,应把5.1版中土条宽度也设成0.5;
(3)4.3版只用了全量法,所以如要对比两个版本的计算结果,5.1版中也应用全量法;
(4)4.3版没有考虑“搜索最不利滑面是否考虑加筋”,所以如要对比两个版本的计算结果,在5.1版
中该选项应该选否;
17
(5) 由于新规范中调整了钢筋的抗拉强度,这也是原因之一。
3. 基坑软件整体计算,单元分区中是否加锚杆,对计算结果有影响吗?
答:没有影响。锚杆只在单元计算里起作用。如要在整体计算中起作用,要在建模时在锚杆的位置加弹
性支撑。
4. 在基坑支护设计中,遇到主动区土体加固的情况,在计算中能否将主动区与被动区土体的C、Φ值分开
输入?
答:根据C、Φ值换算出被动土压力调整系数,在其他规范算法中输入此系数。
5. 基坑软件排桩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计算时,地面超载何时对排桩计算不起作用?
答:通常是当超载距坑边距离较大时,通常为距排桩1倍桩长以外的超载,由于应力的传递影响不到桩,
所以对排桩内力没有影响。
6. 基坑软件中锚杆的刚度如何取?
答:有四种方法: (1) 试验方法 (2) 用户根据经验输入
(3) 公式计算方法(见规程附录)
(4) 软件计算。具体做法是先凭经验假定一个值,然后进行内力计算、锚杆计算得到一个刚度值,
系统可自动返回到计算条件中,再算;通过几次迭代计算,直到两个值接近即可,一般迭代2~3次即可。
7. 单元计算中,内支撑的支锚刚度如何计算?
答:水平刚度系数kT计算公式:(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C)
式中:
kT —— 支撑结构水平刚度系数;
—— 与支撑松弛有关的系数,取0.8~1.0;
E —— 支撑构件材料的弹性模量(N/mm2); A —— 支撑构件断面面积(m2);
L —— 支撑构件的受压计算长度(m); s —— 支撑的水平间距(m),在软件中交互;
18
sa —— 计算宽度(m),排桩用桩间距,地下连续墙用1。 特别说明:
(1) 软件的做法是:用交互的“支锚刚度”先除以交互的“支锚的水平间距”再乘以“桩间距”(如
是地下连续墙乘1),换算成作用在每根桩或者单位宽度墙上的刚度,进行支护构件计算。因此,如果用户交互的“支锚的水平间距”和“桩间距”都是实际的间距,那交互的支锚刚度就应采用公式的前半部分,即kT2EA计算; L(2) 该公式只适用于对撑的情况,其他类型的支撑请自己折减或用基坑高级版计算。
8. 锚杆内力为何没乘重要性系数?
答:说明书104页公式5.1.1-1显示,
dQdks
0dfycos
内力设计值只乘荷载分项系数,在配筋时会乘重要性系数。
9. 基坑软件单元计算中,排桩中的冠梁水平侧向刚度如何取值?
答: 采用近似计算; 冠梁侧向刚度估算简图:
冠梁侧向刚度估算公式:
1LEIK3 22aLa
式中:
K —— 冠梁刚度估算值(MN/m);
19
a —— 桩、墙位置(m);一般取L长度的一半(最不利位置)。
冠梁长度(m);如有内支撑,取内支撑间距;如无内支撑,取该边基坑
L ——
边长。
EI —— 冠梁截面刚度(MN.m2);其中I表示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
10. 排桩计算中,为何“位移内力工况图”中的土压力和“查看土压力”中
的土压力对应不上?二者区别是什么?
答:(1)“位移内力工况图”中的土压力是实际宽度的土压力(如桩间距是1.6米,这里显示的就是
1.6米土产生的土压力),“查看土压力”中的土压力是单位米的土压力,如果桩间距是1米时,两者一样。
(2)“位移内力工况图”中的土压力是合力的曲线表示,“查看土压力”中的土压力是真正显示的
土压力。
11. 为何抗隆起计算中的Φ,不是取交互的土层的Φ?
答:说明书131页写明,是用“支护结构底部滑裂面深度内土的加权摩擦角”,所以如果时多层土时,Φ
不等于任何一层土的Φ,如果是单层土,就是交互的Φ。
12. 基坑中“刚度折减系数”和桩配筋计算中的“弯矩折减系数”是否含义相同?默认值有无出处? 答:这两个系数没有关系,含义不相同。 “刚度折减系数”默认值0.85是参照《建筑桩机技术规范》
JGJ94-94P53第53页公式EI=0.85ECI0中的系数0.85取值,“弯矩折减系数”没有出处,是软件开放给用户凭经验调整内力设计值的系数。
13. 5.2版和5.4版水泥土墙计算方法有何区别?
答:1.“刚度折减系数”,5.2版由程序自动折减0.85,5.4版需要有用户交互。
2. SWM法材料弹性模量取法不同:5.2版是分别取水泥土和钢材的弹性模量,;5.4版是只取水
泥土的弹性模量。由于软件进行了水泥土和型钢的惯性矩折换,因此5.4版只取水泥土的弹性模量更合理。
3. 抗滑移和抗倾覆计算考虑了支锚的作用
4. 墙截面计算中最大弯矩位置:5.2版取错,取在了墙底,5.4版进行了修改。此问题影响“正
截面承载力验算”。
14. 基坑中排桩加预应力锚杆,如何控制预应力值?
答:A。规范中一般规定“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超过X倍(如0.65倍)的钢筋或钢绞线的强度标准值”。
而不是指预应力就应该是钢筋或钢绞线的强度标准值的X倍,是因为如果超过这一倍数,钢筋有可能破坏。
B.有些用户为了减少锚杆和锚索的长度,而施加预应力,是概念错误。施加预应力后,如果所受锚杆
力小于预应力,取预应力,如果所受锚杆力大于预应力,取锚杆力,所以施加预应力后,锚杆力通
20
常大于不施加预应力时的锚杆力。而锚杆长度是根据锚杆力得出的,因此加预应力不能缩短锚杆和锚索的长度。
C.那为什么要加预应力?主要是控制变形。
D.如果用户一定要使预应力是锚杆力的X%,做法如下:
(1)先不加预应力,进行几次刚度迭代,达到刚度一致,记录这时锚杆力,乘以X%,施加预应力1。 (2)在施加预应力1的情况下,进行几次刚度迭代,达到刚度一致,记录这时锚杆力,乘以X%,施加预应力2。
(3)在施加预应力2的情况下,进行几次刚度迭代,达到刚度一致,记录这时锚杆力,乘以X%,施加预应力3。
(4)以次类推,多次后,直到锚杆力、支锚刚度、预应力三者变化很小时结束。 注意:此时锚杆长度通常会增大。
15. 内力计算中选弹性法和经典法的结果相差较大,如何解释?
答:1)弹性法和经典法的结果结果相差较大是正常情况,因为是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2)两种方法计算中的主要的区别:
弹性法 支锚点 弹簧 被动区的土 弹簧 桩身刚度 考虑 内力计算方法 有限元方程 ([Kz]+ [Kt]){W}={F} 等值梁法 经典法 简化为支点 被动土压力 不考虑 3)两种方法不存在对错问题,一般来说,由于经典法的诸多假定,如锚杆处假设成支座,被动土压力定值,不考虑变形等,使得弹性法看起来更接近真实的受力,但如果没有经验,支锚刚度,土的m值(决定土弹簧的刚度)等取得不合适,计算出的内力就会有差异。
16. 整体计算中,输出的结果是标准值还是设计值?
答:内力输出的是标准值,配筋结果是按设计值计算出的结果。
17. 土钉计算,土层信息中“与锚固体摩擦阻力”和“与土钉摩擦阻力”有何区别?
答:“与土钉摩擦阻力”是用来计算土钉的抗拔力的;
“与锚固体摩擦阻力”是用来计算锚杆的抗拔力的; 分别对应的是支锚信息中的土钉和锚杆。
18.有止水帷幕时,抗管涌验算的“最短渗透流线”如何求? 答:“最短渗透流线”如下图
21
18. 软件在内力位移工况图上显示的“支反力”,是单位内力还是实际内力?
答:显示的是这根锚杆实际的内力。
软件在计算时,先计算出单位水平支点力,然后乘以前面交互的锚杆水平间距,再除以桩间距,得到这根锚杆的实际内力显示在图中。内撑同理。
19. 坑底有加固土时,整体计算中软件如何考虑?
答:5.5版以前的版本(含5.5版),由于软件不能自动考虑坑内加固土,如需考虑,按下面的办法做。 将坑内加固土部分单独分成一层。将这层的γ、c、φ交互原土层的数值,将这层的m值按加固土层的m值,这样计算土压力是用原土层的γ、c、φ,算土抗力是用加固土的m值取用,就可以解决此问题 6.0以上版本(含6.0版),软件可以自动考虑坑内加固土。
20. 说明书4.2.2.2箍筋配筋中有“b---以1.76r代替”的名词解释,这条出处?
答:出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5.15条。该条规定:圆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中,截面宽度b和截面有效高度h0应分别以1.76r和1.6r代替。
21. 基坑5.5版和6.0版整体计算,桩配筋部分有何区别?
答:(1)5.5版的桩是按压弯构件理论但不考虑轴力计算配筋的,因为5.5版是准三维。
6.0版的桩是按压弯构件理论考虑轴力计算配筋的,因为6.0版是真三维,可以考虑内撑自重作用
到桩上产生的轴力。
(2)5.5版没有考虑环梁的扭矩,所以更没有考虑环梁扭矩对桩产生的弯矩。 6.0版能够计算出环梁的扭矩,所以也考虑了环梁扭矩对桩产生的弯矩。 (3)5.5版由于没有考虑内撑和冠梁的自重,所以不能考虑竖向位移的影响。
6.0版由于是真三维计算,可以考虑内撑和冠梁的自重,所以能考虑竖向位移的影响。 22. 用户反应6.0版整体计算,支护构件是钢板桩时,钢板桩内力过大,如何解释?
答:钢板桩模型假设中有两种形式,固结和铰接,当两个钢板桩之间搭接长度不大的情况下,应该看做铰接,当两个钢板桩之间搭接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看做是固结。目前6.0版软件用的是固结的模
22
型。以后会增加铰接模型。
23. 基坑6.0整体计算中,对于立柱的基础部分是如何考虑的?
答:软件没有考虑立柱的基础,在布置立柱时要给定立柱基础连接模式是“固结还是铰接”,软件整体计
算时就按照这个边界条件计算。至于基础部分,软件可以输出立柱的轴力、弯矩、剪力,通过这些数据,用各种结构工具软件都可以很方便的算出。
24. 内力计算值和内力实用值是什么关系?
答:内力设计值=内力计算值ד荷载分项系数” ד侧壁重要性系数” ד折减系数”
其中“荷载分项系数” 和“侧壁重要性系数”是规范中规定的,“折减系数”是用户自己交互的,如果不需要调整,可以交互1.
“内力实用值”软件自动复制“内力设计值”,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软件后续的计算取用“内力实用值”。
25. 地表沉降曲线的三个算法的出处是哪里?
答:算法出自《基坑工程手册》215页。
26. 基坑旁边有带地下室的高楼,地下室的部分是不向支护构件施加土压力的,这时软件如何模拟?
答:这时个有限土体土压力的问题。目前解决办法有下面2种
1) 将旁边高楼基础埋深位置划分个地层,在计算是通过主动土压力调整系数对主动土压力进行折
减。这种方法要求用户大约知道土压力的折减范围。
2) 目前只有北京规范有专门针对有限土体土压力的规定,可以选择北京规范,在超载中选择最后
一种超载形式(既带建筑物超载的模型),直接把建筑物按建筑物基础埋深位置加超载输入,软件就会自动按照有限土体土压力计算了。
27. 土钉计算时提示“错误:1段坡线dx,dy同时为零,为无意义坡线,请删除后再算!”是什么原因?如何修改?
答:这个提示是因为放坡的坡高等于基坑深度造成的。因为从坑底向上的第一级坡软件是认为坑壁的,它的角度用“土钉墙坡度”交互,第二级坡才可以交互成放坡。
如从坑底到地面只有一个斜坡,应该在“土钉墙坡度”项交互这个坡的角度,在“放坡级数”输0即可。
28. 土钉基本信息中“土钉荷载分项系数”如何交互?
答:《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2页公式6.1.1为
1.250jkuj
式中1.25即为此参数。
29. 土钉基本信息中“土钉抗滑摩阻力折减系数”如何交互?
23
答:《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4页公式6.2.1中有一项
1/2sin(jj)tgik
式中1/2即为此参数。
30. 土钉基本信息中“基坑底面以下的截止计算深度”如何输入?
答:当基坑底面以下有软弱下卧层时,该截止计算深度至少要指定到软弱下卧层的底深度以下。如果没有软弱下卧层,交互0即可。
31. 整体计算建模时,边界条件如何输入
答:一般不用输入,软件会自动采用基坑规范规定的弹性地基梁的方法增加边界条件。 附录1
边界条件交互例题一:(稳定渗流) 已知条件:
上游水位6米,下游水位没有,按地下水位计算,为-2米。
面边界条件输入
始点编号 1 7 图1-2 末点编号 7 0 0 -4 -3 类型 已知水头 已知水头 已知水头 随时间变化 不随时间变化 不随时间变化 始端取值 6 6 6 -- 末端取值 6 6 6 -- 不随时间变化 -- 24 -2 可能浸出面
-3 6 -5 6 -5 10 可能浸出面 可能浸出面 已知水头 -- -- 不随时间变化 -- -- -2 -- -- -2 边界条件交互例题二:(水位下降) 已知条件:
上游高水位6米,上游低水位3米,下游没水位,按地下水位计算,为-2米。
面边界条件输入 始点编号 1 7 0 -6 -2 -3 6 -5 末点编号 7 0 -6 -4 -3 6 -5 10 类型 已知水头 已知水头 已知水头 已知水头 可能浸出面 可能浸出面 可能浸出面 已知水头 随时间变化 随时间变化 随时间变化 随时间变化 随时间变化 -- -- -- 不随时间变化 始端取值 6 6 6 6 -- -- -- -2 末端取值 6 6 6 6 -- -- -- -2
25
边界条件交互例题三:(水位上升) 已知条件:
上游高水位6米,上游低水位3米,下游没水位,按地下水位计算,为-2米。 面边界条件输入 始点编号 1 7 0 -6 -2 -3 6 -5 附录2
末点编号 7 0 -6 -4 -3 6 -5 10 类型 已知水头 已知水头 已知水头 已知水头 可能浸出面 可能浸出面 可能浸出面 已知水头 随时间变化 随时间变化 随时间变化 随时间变化 随时间变化 -- -- -- 不随时间变化 始端取值 3 3 3 3 -- -- -- -2 末端取值 3 3 3 6 -- -- -- -2 软基中“是否转为总应力法”的公式分析
一.总应力法
稳定计算安全系数F:
26
SSFijPjPT (5.1.1-8)
SiWicositgqicqiLi (5.1.1-9)
WiWoiWli
所以
SiWicositgqicqiLi=WoicositgqicqiLi+Wlicositgqi (公式1)
二. 有效固结应力法
稳定计算安全系数F:
SFiSiSjPjPT (5.1.1-10)
SiWoicositgqicqiLi (5.1.1-11) SiWliUicositggi (5.1.1-12)
所以
Si+Si=WoicositgqicqiLi+WliUicositggi (公式2)
比较(公式1)和(公式2)
看出,两者不同处为:
总应力法-------tgqi 有效应力法-------Uitggi
φqi——当第i土条的滑裂面处于地基内(AB弧段)时,为该土条滑裂面所在处
地基土层的快剪(直剪)内摩擦角(度);
φgi——当第i土条的滑裂面处于地基内(AB弧段)时,为该土条滑裂面所在处
地基土层的固结快剪(直剪)内摩擦角(度);
对于非常软弱的土,tggi与tgqi比较接近。当固结度较小时,会出现Uitggi<tgqi。这时,有效固结应力法计算出安全系数比总应力法计算出的安全系数更小,这种情况下可用这个选项转化成总应力
法计算。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