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泼水节作文800字范文
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下面我门来看一下傣族的泼水节有什么好玩的吧。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一般傣历的六月中旬,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举行。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风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其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味和民族色彩。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了,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把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他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索性一头扑到江水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傣族人民为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间,
互相用青松蘸水洒身,桔祥幸福的水互相泼洒,表示对李良的思念和对新年的祝福。
放孔明灯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热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泼水节期间还要进展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这些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成为辞旧迎新祝福桔祥的节日,成为傣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
说到傣族,想必大家一定不会生疏,而提到傣族的节日,大家脑子里一定会浮现出一个词——泼水节。没错,泼水节便是傣族的象征性节日之一,同时,它也是我今天要写的文章的主题。 泼水节是傣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积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其实也是傣族的春节,在每年公历4月11日举行,一般可以持续3至7天呢!大家可能不知道,泼水节是由一个美丽的传说演变而来的,而这个传说就让我娓娓道来吧!
很早以前,有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占领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恨意,准备将魔王杀死。一天晚上,一位姑娘用最好的酒肉把它灌得配酩酊大醉,使魔王吐出了自己的致命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大魔王,就怕别人用它的头发勒下自己的头。于是,机敏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从熟睡的魔王的头上拔了一根头发,将魔王的头勒了下
来。魔王的头上着起火来,没过多久,变成了一个大火球,滚到哪,火势就蔓延到哪,竹楼被烧毁了。为了扑灭邪火,其中一个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便不停地向魔王的头上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又开场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说了那么多,也该讲讲泼水节的风俗了。刚刚上面提到了泼水节就是傣族的新年,而每一天也都是有名字的。第一天叫“麦日”,是送旧的意思。第二天叫“恼日”,“恼”的意思就是“空”,这天不属于上一年,也不属于明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就是傣族的元旦,而第四天,那么是人们最为期待的'泼水节。 泼水节这天,男女老少都盛装出行,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再拿着花叶沾水,开场互相泼水,豪放的汉子举起一盆水,朝空中洒去,立即,便下起了倾盆大雨。文静的淑女,那么用细柳沾水,轻轻向别人洒去,你泼我,我泼你,一杂杂“鲜花”在空中绽放,它象征着桔祥幸福和安康。大家互相泼啊泼,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不过,你可千万不要因为被泼到而不快乐,泼水节泼水的寓意是希望彼此平安、幸福,被泼到的水越多,就表示你收到的祝福越多,不过活动完毕后记得穿衣,不然,你就会感冒……
傣族的泼水节已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没错,如今科技越来越兴旺,社会越来越现代化,但你你回头想相,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又剩多少呢!
中国的傣族是一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人口近百万。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
不同的节日风俗。让我们走进傣族,理解傣族的一些节日和风俗吧。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远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着,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家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有时机真想去体验一番,一定别有幽默的。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关于泼水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敏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姑娘轮流抱着魔王的头,其他姑娘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并把魔王的头扔进了江里。乡亲们又开场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此,为了表示对七位姑娘的思念和感谢。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桔祥的节日——泼水节。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妙、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我仿佛可以看到:人们打成一片,水花四处飞溅,假设你在行走,或许一盆水就会从天而降,假设你在盛水,准备攻击别人时,说不定水枪正向你喷水,这时候的你甚至会感到天地间只剩下一道水帘,你几乎永远都冲不过去,想逃避攻击,也无从躲避。“水!水!水!”人们大声呐喊着。广场上锣鼓喧天,到处是欢笑,快乐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非常壮观。随着笑声的增多,水量也变得充分,由泼变倒,变倾,变浇,在泼水节,让人们一起泼一盆桔祥、幸福的水,让快乐浸透我们的每一个毛孔。
泼水节是傣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一个快乐而幸福的节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