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染病护理》实训课上,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病案追踪—肝胆相照》。这一案例主要讲了以为农民拖拉机所拉的粪肥由于事故被倾倒进河中,导致该河两岸居民发生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等症状。最后经过CDC的调查发现时由于粪肥中的甲肝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经过努力,传染最终得到控制。
看完影视片,我感触良多,下面就谈一下我看完这部片子的感受。 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事宋老师。宋老师是一个乙肝病人,虽然是小三阳,但是只要一提起他是个乙肝患者,所有的工作单位都排斥他。最后找不到工作,走投无路无奈之下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村子当老师。但是当村子人都知道他是乙肝患者的时候,也都不敢让孩子来上学。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当今社会,可以说片中所反映的就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假如你身边有一个艾滋病患者,即使你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但还是会疏远他。更何况那些不了解艾滋病的大众。还记得《心术》中霍思邈医生说的话:做医生的三重标准第一重是治病救人,第二重是人文关怀,第三重是进入病人的灵魂,做病人的精神支柱。为什么许许多多的艾滋病病人会报复社会?为什么许多肝炎病人明知道自己的病有传染性,却还是到社会上去?我想从这部影视片中可以看出,是整个社会的漠不关心,对这类弱势群体的唾弃,导致了一部分传染病人心理上发生了扭曲的报复心理。是整个社会遗弃了他们,才使他们憎恨社会。当然影片中的宋老师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虽然被社会抛弃,但是并没有抛弃社会。
《心术》中霍医生的话不仅仅是做医生的标准,还是做护士的标准,更是做人的标准。如果我们都能多给这些传染病病人一些关注、一些关怀,也许传染病就不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人心。每个人活着,不光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有起码的底线,有起码的尊严,有快乐,有希望。对于这些传染病人,如果我们连他们起码的尊严、快乐与希望都给不了他们,那我们还能给他们写什么呢?
作为一名护理专业的医学生,我想在对待传染病人的问题上更应该重视起来。在工作中碰到传染病人应该保持一个正确的心态,并且给以心灵的慰藉,决不能歧视他们,若果做到了这些,我想患者至少会记得这个社会还有人去关心他们,这样又怎么会产生报复心理? 现代社会的许多人歧视传染病病人,我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知识的匮乏。普通老百姓不知道传染病的知识,不了解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所以才会对传染病产生恐惧心理。俗话说:人类之所以恐惧是因为未知。正是对传染病的未知,人们才会抵触传染病人。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对传染病人的歧视,即便是CDC的工作人员也遭到抵触。而与之相反的正面例子是河岸所有的村子中只有一个村子无一例甲肝患者。正是这个村子的人讲究卫生,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才会有零感染率的出现。所以说普及传染病的知识,对于消除大众对传染病病人的歧视,缓和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上便是我看完影片的感受。多给传染病病人以人文关怀,深入传染病病人的心灵,给他们以灵魂的慰藉,给他们精神的支柱,争取
做一名合格的医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