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体育教育教学案例案例
《由“散架了”说开去》
莲花中心校 张立艳
案例 《由“散架了”说开去》
莲花中心校 张立艳
二年级,滚翻课,先是让学生自己练习,然后根据学生练习情况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动作要领:滚翻时要低头、团身……等等一系列动作,然后学生接着练习。虽然我讲的很细致,可同学们低头和团身的动作还是完成的不好。在巡回指导一个小组时,一个小男孩儿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他散架了。”当时我一愣,他又说:“老师你看,他散架了。”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垫子上的一个小男孩在做滚翻时没有团身,整个身体都打开了,我笑着说:“这不叫散架了,这叫没有团身。”学生问我:“老师,什么叫团身?”我说:“团身就是你们说的像球一样在垫子上滚动,不要散架了。”同学们都恍然大悟,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接下来的练习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散架”。受了学生的启发在接下来的几个班里我都采用了这种形象的语言描绘,没有向以前一样一板一眼的讲解动作要领,结果效果都很好。
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深刻的认识到对于儿童来说,应该采用儿童语言,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容易接受那些难懂的体育术语,把这些枯燥的术语变成形象的儿童语言,让孩子们能够听
懂能够理解。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的老师,什么样的语言是课堂中好的语言,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从教多年我对体育教学工作一直持严谨的态度,不敢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对知识的传授更是一丝不苟。但有时自己的认识也有偏颇之处,总认为体育教师的肢体语言远比语言表达更重要,忽视了低年级的儿童语言特点。为了适应低年级教学,就必须改变自己的习惯教法,走到学生中间,在玩耍和说笑中,建立感情,逐步摸索到儿童语言的一些特点,抓住儿童的生活用语反复实践。这样,教学效果应会明显好转。以“立正”动作为例,要领是按队列要求“三挺一蹬”,但对一年级新生不能使用这种术语,而是要使用慢声的“脚跟靠拢,脚尖分开,身体站直,两手下垂,两眼前看。”从脚一直说到头。入学一个时期后,等学生的脑子里已形成一个“立正”的概念,再改为以下要求:“立正动作很好记,身体正直手下垂,脚尖分开一拳远,脚跟靠拢要对齐,挺胸抬头向前看,看谁做得最神气。”这种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强化作用,而且使用鼓励性和比赛性的语言,去诱发孩子们的上进心理,教学效果就比较好。到中高年级后再提出“三挺一蹬”的要求,学生会自然地接受。
评析:
有些人认为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并不十分重要,其实“语言”同样是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同一教学内容,有的教师讲授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很快掌握动作的技巧,有的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却并没有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实践证明,在体育这一以人为本运动为主要内容较为特殊的教学科目中,语言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现在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准确、清晰,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和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
语言是体育教学中组织教学,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简洁、明快、严谨、深刻、有感染性的语言形式,经科学设计,巧妙应用,对营造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感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小学低年级教学运用语言童语化方法,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并且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体育教育反思《教会学生勇敢》
莲花中心校 李凌丽
体育教育反思《教会学生勇敢》
莲花中心校 李凌丽
一年级教学,近几天一直在教广播操和练习队列,教的我身心疲惫,几次课堂上差点晕倒,但我还是咬牙坚持下来,完成了教学任务。自己虽然很尽力,但几节课下来学生就产生了厌烦的心理。想来想去,临时改变了教学计划,何不带领孩子们玩一玩体育器械放松放松,平常他们只能远远的、充满期盼的望着高年级的同学在玩。上课了,我对同学们说,这堂课老师带领你们攀越障碍。同学们一听,乐得都跳了起来。带领学生来到了有起伏的云梯面前有秩序的开始攀爬。爬之前我估计一下学生的攀爬能力应该是没问题的,一开始,胆大的同学都很顺利的爬了过去,可是队伍中一个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还没有排倒他,他就皱起了眉头,等到他上的时候,还没有爬到最顶端就已经浑身发抖,嘴里不停的在叫。当时我也很紧张,刚要伸手把它抱下来,转念一想,不行,就这样把他抱下来,
下次他还是不敢上,这样会使他形成恐惧的心理,对他以后的发展不利,对后面的孩子也有影响。我一边扶着他,一边鼓励他说:“别怕,有老师在不会摔着你的,勇敢些,老师会保护你的。”在我的鼓励和保护下他终于爬了过去,并且高兴的跳了起来。一堂课下来,其他几名胆小的学生都在我的保护与鼓励下完成了攀爬的动作。在保护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康复的手臂虽然隐隐作痛,但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我和他们一起笑了。
反思:体育教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完成教学任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而且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也要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学生必须具备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品质,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发展身体和较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技术。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身体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而且要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排除害怕和恐惧心理是培养勇敢品质的前提条件;其次是正确的保护和帮助是克服学生恐惧心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再有就是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感染,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可减少学生害怕的程度。练习中对学生出现胆怯、害怕,教师帮助找出原因,学生是可能通过理智加以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的。教师亲切的关怀,热情的鼓励,都有助于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对于出现胆怯的学生要善于诱导,不要低估他们自身的运动能力,对他们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鼓励。一旦他们尝到运动的“满足感”,就会逐步消除胆怯。
体育课中,我教会了学生勇敢。
体育教育教学案例
《我的后脑勺没长眼睛啊》
莲花中心校 李凌丽
体育教育教学案例
《我的后脑勺没长眼睛啊》
莲花中心校 李凌丽
连续几节跳绳课,学生跳得是热火朝天,与之情景不符的是每隔几分钟就有人或捂着脸或捂着手来告状,都是一个内容:某某用绳抽到我了。满腹的委屈,有的竟然号啕大哭。看到他们被抽红的脸或手以及委屈的泪水,教师很是心疼,总是一边安慰受伤的孩子,一边要批评那些用绳抽人的孩子。
又是一节跳绳课,基于前几堂课的经验,教师先给学生打了预防针,告诉学生要注意安全,不要用跳绳抽到其他同学。跳绳活动刚开始,一名小男孩就哭着来到老师身边,他的脸上被抽出了一道檩子,并都出现了血印,看来受伤不轻。
生:“老师,他用绳抽我。”
当时老师的火就上来了,刚刚讲完要求怎么就有人犯错误呢?老师把那位抽人的孩子叫到跟前劈头盖脸地一顿批评。
师:“老师刚讲完要求,你为什么又用跳绳抽人,怎么这么不听话。”
[学生心声]
“老师,我不是故意伤他的,谁知道他站在我的后面,我的后脑勺又没长眼睛呀,我已经和他说对不起了。”
孩子说完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一句话让老师哑口无言。
[我的思考]
一句话让我顿然醒悟,是啊,学生后脑勺真的没长眼睛,有些孩子真的不是有意的。
究其事情的原委,体育课上出现的一些伤害事故确实是由于一些孩子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并且缺少自我保护的方法造成的。实际上这与作为教师的我们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注重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以及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这样我们的体育课才能更加安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