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1、做为我国公民在⽣活中节能减排的做法主要有哪些?
①少买不必要的⾐服;②合理⽤电,合理⽤⽔,合理利⽤纸张;③减少粮⾷及畜产品浪费;④.减少使⽤过度包装物;⑤合理回收城市⽣活垃圾;⑥积极参加全民植树;⑦选购⼩排量汽车;⑧不使⽤⼀次性塑料制品。
2、“绿⾊建筑”是指哪类建筑?
对环境⽆害、能充分利⽤环境⾃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种建筑。
3、长期以来,由于⼈类对野⽣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和滥捕乱猎,许多野⽣动物已经灭绝。分布于新疆境内的哪三种珍稀动物早已在野⽣环境中绝迹?
新疆虎、普⽒野马和⾼⿐羚⽺。
4、针对⼤⽓污染主要有哪些控制对策和措施?
采⽤清洁能源及清洁煤技术,加强对汽车尾⽓的治理。
5、“⼗⼆五”环境保护主要指标是指哪四项指标?
化学需氧量、氨氮、⼆氧化硫、氮氧化物。
6、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是指哪三个同时?
同时设计、同时施⼯、同时投产。
7、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什么?
减量化、再利⽤、再循环。
8、我国西部⼤开发应该避免的问题是什么?
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
9、当前我国环境法提出的环境责任原则是什么?
污染者付费、利⽤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
10、环境保护的⽬的有哪些?
合理利⽤⾃然资源、保护⾃然资源,保障⼈类健康,防⽌⽣态破坏。
篇⼆
1、破坏臭氧层的元凶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制冻剂、洗涤剂、发泡剂。
2、重点城市空⽓质量周报,⽬前主要有哪三项内容?
污染指数、⾸要污染物、空⽓质量级别。
3、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是国家环保局根据《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标》⽽提出的,1997年我国⾸批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的城市有哪些?
张家港市、深圳市、⼤连市、珠海市、厦门市、威海市。
4、⽣态⽂明的核⼼是什么?
重视环境保护、重视⼈与⾃然的和谐相处。
5、“两型社会”指是哪两个型态的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6、突发环境事件不同于⼀般的环境污染,具有哪些特点?
发⽣突然、扩散迅速、危害严重及污染物不明。
7、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哪⼏⼤类?
废纸、塑料、玻璃、⾦属和布料。
8、环境保护法的原则是什么?
①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②污染者负担原则;③环境权利原则;④协调发展原则;⑤公众参与原则;⑥可持续发展原则。
9、由厨房⾥产⽣的污染主要是什么?
炉灶燃烧燃料产⽣的废⽓;烹调过程中产⽣的油烟;霉烂、变质及废弃的⾷物。
10、为什么说不能⽤塑料袋装热烫的⾷物?
因为热烫的⾷物会使塑料袋所含的有害物质溶出,损害⼈体健康。
篇三
1、绿⾊消费包括什么内容?
①节俭消费,减少污染;②绿⾊⽣活,环保选购;③重复使⽤,多层利⽤;④分类回收,循环再⽣;⑤保护物种,万物共⽣。
2、森林有什么功能?
吸收⼆氧化碳、产⽣氧⽓、防⽌⽓候变化、涵养⽔源、防风固沙、维持⽣态平衡等。
3、森林碳汇是指什么?
森林植被可以吸收并储存⼆氧化碳的能⼒。
4、⼤⽓污染物中,哪类物质对植物危害较⼤?
⼆氧化硫和氟化物。
5、社会主义民主要求⼈民对环境问题必须有哪些权利?
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6、许多⼈喜欢早晨锻炼⾝体,但从环境⾓度来看城市早晨的空⽓并不新鲜,为什么?
由于早晨空⽓中有时有逆温层,即⼤⽓上暖下凉,这种情况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在⼯业区污染更为严重。
7、⽔体感官性污染主要有哪些?
⾊泽变化、浊度变化、泡状物、臭味。
8、可持续发展包括哪三个⽅⾯含义?
⽣态持续、经济持续、社会持续。
9、PM2.5主要对⼈体哪些系统会造成伤害?
呼吸系统和⼼⾎管系统。
10、⼤⽓污染对⾃然⽣态的影响有⼏种?分别是什么?
两种,全球变暖和臭氧层变薄。
11、党的xx⼤在⽣态⽂明建设中提出的三个发展是什么?
绿⾊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12、我国的环境标志图形的构成及意义?
由青⼭、绿⽔、太阳和10个环组成。中⼼结构表⽰⼈类赖以⽣存的环境,外围的10个环紧密结合,表⽰公众参与,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类赖以⽣存的环境”。
13、⽣态系统平衡的破坏,有⾃然原因,也有⼈为因素。造成⽣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的⾃然原因有哪些?
暴⾬、⽔旱灾、地震、海啸、⼭崩,泥⽯流。
14、⾃然保护区可分哪三⼤类?
⾃然⽣态系统类⾃然保护区、野⽣⽣物类⾃然保护区、⾃然遗迹类⾃然保护区。
15、⽆污染旅游包括哪些内容?
少⽤⼀次性⽤品、不乱扔垃圾和废弃物、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具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