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总目录

《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总目录

来源:爱站旅游
山东农业科学2011,12:115—124 Sl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山东农业科学)201 1年总目录 生物技术 花生子叶RNA提取方法比较与分析 …………………………杨晨徐凤花单世华等1(1) 籽粒硬度puroindoline基因在混合麦中变异类型的分子检测 …………………………高洁郭凤芝郭钢等1(6) 大白菜两个APX1基因的鉴定 …………………………李利斌徐寿春刘立峰等1(9) 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李海青柳絮李臻等2(1) 花生子叶不定芽的诱导和组织细胞学观察 ……………………………唐桂英柳展基单雷2(7) 利用II,IX基因分子标记快速鉴定糯性小麦 …………………………曹新有刘建军程敦公等3(1) 陆地棉两个GhBI—l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郑玲霍雪寒王芙蓉等3(4) 两个甘蓝CBL基因的基因组解析 …………………………陈伟范华刘贤娴等3(8) 甜樱桃乙烯转录因子PaE1L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吴艳艳魏绍冲张静等4(1) 棉花胞质不育恢复系2152R恢复基因分子标记的筛选 …………………………韩宗福赵逢涛李汝忠等4(5) 洋葱SRAP—PCR体系的优化研究 …………………………霍雨猛缪军杨妍妍等4(9) 植物甲羟戊酸激酶基因研究进展 ……………………………王宝莲 曲志才 楚秀生4(12)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cry2a 抗虫基因水稻的研究 …………………………吴振映柳絮王文英等5(1) 一个光敏色素B调控的水稻NBS—LRR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杨慧薛彦久王莹莹等6(1) 尾穗苋凝集素(Aca)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田华英庞彩红夏阳等6(1O) 转基因玉米PCR检测体系的优化研究 …………………………何春梅张成华刘 强等6(14) 利用cDNA—AFLP分析大白菜、萝 及其杂交种差异表达基因 …………………………张庶李利斌王风德等7(1) 一株高效秸秆纤维素降解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李方正唐亮赵建文等7(5) 农杆菌介导的共转化法培育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水稻的研究进展 …………………………李海青邹敏姚方印等7(9) 苹果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亚基基因MdCKS表达载体的构建 …………………………焦其庆陈学森郑巧娜等8(1) 甜瓜果实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正义表达载体的 构建…………………………………马乐园于喜艳8(4) 利用分子标记鉴定萝h细胞质雄性不育种质的研究 …………………………谭婷婷刘立锋陈伟等8(8) 小立碗藓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73A49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王凤德叶帅王保等9(1) 玉米种子纯度鉴定中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闫米格许晶骈跃斌等9(7) 萝h EST—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韩晓雨王淑芬魏佑营等1O(1) 基于secY基因对山东临沂枣疯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陈妮公娇芬陈小飞等1O(4) 生防真菌球毛壳ND35的RAPD特异序列的标记转换 …………………………戴杨温丽伟 高克祥等1O(8) “M8008 X烟农15”F2:3群体株高QTL的检测 ………………………………………张桂芝李斯深l1(1) 山东桑萎缩植原体secY基因序列分析 …………………………公娇芬陈妮陈小飞等11(5) 两个玉米新CIPK基因的鉴定 …………………………・巩东营方志军赵苏娴等11(9) 玉米SSR连锁图谱构建和粗缩病抗性QTL的初步定位 …………………………商伟张彦军魏海忠等12(1) 转基因番茄定性PCR检测 …………………………李 宁孙红炜赵蕾等12(7) 遗传育种・品种资源 木瓜属观赏品种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 ……………………………杜淑辉臧德奎孙居文1(12) 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抗旱性鉴评 …………………………孔祥彬 白星焕王同芹等1(16) 蓝莓核心种质资源评价 …………………………刘克宁李公存顾海燕等1(20) 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李君丁安明 崔法等2(11) 不同小麦品种的潮霉素耐受性研究 …………………………梁水美高洁孟鹏等2(15) 抗虫短季棉鲁棉研19号的选育与性状分析 …………………………李汝忠王景会 王宗文等2(18) 玉米品种早期抗旱性分析 …………………………张倩张洪生 盖伟玲等2(21) 野生大花牵牛变异植株快速繁殖的研究 刘兵勾娇娇杨殿敏等2(24) l16 山东农业科学 2011生 不同分化培养基对秋水仙碱处理大葱愈伤组织的影响 …………………………高莉敏宗红陈运起等2(27) HB红花性状对陆地棉杂种优势的影响 …………………………赵军胜高明伟张兴居等3(11) 鲁西南冬小麦产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刘淑云李景岭张秀兰等3(15) 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研究进展 …………………………董飞 陈运起刘世琦等3(20) 山东省紫薇品种观赏价值的灰色评价 …………………………孙洪美 焦传兵李永胜等4(17) 不结球白菜花药组织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刘畅刘维信4(21) 青岛地区国外油葵杂交种夏播比较试验 …………………………王瑞英黄婷婷刘炳禄等4(24) 华南型黄瓜露地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毕美光于桂香杨晓杰等4(27) 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花欣尹淑霞4(29) 水稻单片段代换系抽穗期QTL鉴定及遗传分析 …………………………杨雷柳絮吴振映等5(4) 农杆菌介导的薹菜遗传转化体系研究 …………………………许会会赵美爱钤泰琳等5(8) 超强筋品种新麦26系谱和品质性状遗传分析 …………………………董昀王映红盛坤等5(12) 大白菜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的转育与应用 …………………………苏学军徐茂俊金刚等6(17) 中国樱桃泰小红樱的组培快繁研究 …………………………郑巧娜 陈学森焦其庆等6(2O) 几个水稻品种的耐盐性鉴定试验 …………………………孙公臣赵庆雷陈峰等6(24) 威海市花生新品种筛选试验 …………………………彭守华董向丽 李雪英等6(26) “十五”以来山东省小麦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段友臣程敦公李豪圣等6(3O) 转反义PLDT基因小麦的品质性状分析 …………………………王瑞霞钱兆国 丛新军等7(15) 高产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烟薯23号选育研究 …………………………辛国胜林祖军韩俊杰等7(18) 低直链淀粉甘薯新品系的初步筛选与简析 …………………………范丽娜卢俊玲张海燕等7(21) 日本大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郝道合贾文庆7(24)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在小麦相关性状遗传研究中的 应用…………………………………………王爱丽7(27) 小麦矮秆种质山农矮330的农艺性状与矮化特性研究 …………………………闫 美刘如如于海涛等8(14) 大拇指矮×偃展1号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王变银杜旭烨翟 军等8(18) 2000—2009年山东省审定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巩东营王志武李杰文等8(21) 菊芋茎尖离体培养的污染率控制及芽诱导研究 …………………………马荣群金松子岳文辉等8(25) 花生悬浮培养再生体系初探 ……………………………杨成梅何晔窦秉德8(27) 不同立地条件下干热河谷木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彭辉潘志贤杨艳鲜等9(18) 陆地棉亲本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史加亮李凤瑞袁海涛等9(21) 不同甜高粱品种(系)萌发期耐盐性研究 …………………………张华文秦岭王海莲等9(24) 黄瓜株高性状遗传规律的初步分析 ………………………张卫华 刘文宝 杜永丽等1O(12) 8个玉米品种淀粉含量和穗部性状的灰关联度分析 ………………………张恩盈 魏志刚 宋希云10(15) 适宜青岛地区栽培的中、早熟桃品种调查及比较试验 ………………………邵永春姜林于福顺等lO(18) 小麦籽粒构型与粒重性状的遗传分析 ………………………王晖陈佳慧王文文等l1(13) 甘蓝型油菜黄籽质核互作型不育系9106A的选育及其 农艺性状表现………程辉刘祥臣王友华等l1(17) 论吉林省水稻品种改良及亲本选配 ………………………郭桂珍 张奎林 杨秀云等11(20) 小麦淀粉的生物合成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宋华东刘 佳戴海英等11(23) 华北型黄瓜雌性系核心种质MC2065的创制 ………………………孙小镭张卫华曹齐卫等12(11) 茯苓产地适宜性分析研究 ………………………王珍董梁李家春等12(14)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灰关联分析 ………………………李玉发梁军 窦忠玉等12(19) 作物抗旱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张斌秦岭王莹莹等12(22)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 …………………………张晓艳王丽丽刘淑云等1(24) 不同培养诱导条件对试管薯休眠期的影响 …………………………陈广侠董道峰马伟清等1(29) 播期播量对强筋小麦济宁1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王福玉 尹逊利 陈贵菊等1(33) 常规抗虫棉“三茎”整枝栽培模式试验 …………………………孟宪泉周树文范世凯等1(36) 第12期 《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总目录 117 不同播期对花生单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林王振学 史红志等l(38) 山东省矮砧苹果栽培现状分析 …………………………王金政薛晓敏苏桂林等1(41) 太平洋嘎拉苹果果实风味评价 ……………………………车根刘晓窦同考1(44) 遮光持续时间对花生荚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吴正锋刘俊华万书波等2(3O) 秋季马铃薯地面覆盖对土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 …………………………王培伦马伟清杨元军等2(34) 钙对感染白粉茵甜瓜幼苗中苯丙烷类物质代谢的影响 …………………………徐永茹于成龙徐田敏等2(37) 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品质效应研究 …………………………王学红杨波杜永等2(42) 春季马铃薯种薯不同处理方式对薯块数量和产量的影响 …………………………叶巍鲁文娟刘连成等2(45) 不同育苗方式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及其结构的影响 …………………………田英才 安崇冠 翟登玉等2(47) 云南报春花资源及其园林应用……………………周 丽2(49)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不同光合器官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王超田纪春 钱兆国等3(25) 玉米秸秆还田对不同类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锋李鹏张风云等3(30) 不同结构日光温室温湿度变化规律及其对番茄产量和病害 的影响…………………王克安李絮花 吕晓惠等3(33) 耐热性不同的番茄品种荧光特性和抗氧化体系对高温胁迫的 响应…………………………………王淑玲周海燕3(37) 夏季遮光对川赤芍光合特性的影响 ・……………………・・康晓飞 郭先锋许世磊等3(43) 利用赤霉素(GA,)拉长贵妃玫瑰葡萄果穗的研究 ……………………-・…・王恒振张加魁史红梅等3(47) 拟南芥室内繁种技术的改进……………赵术珍毕玉平3(50) 不同地膜覆盖栽培对花生经济性状及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张贵国 吕敬军赵存花等3(52) 农业废弃物作为番茄穴盘育苗基质配方的筛选 …………………………余文娟田雪梅夏文通等4(33)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籽粒灌浆的影响 …………………………王晓燕张洪生盖伟玲等4(36) 螺旋藻与节旋藻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孙鹏石磊孙浩4(39) 种植密度对花育3O号生长发育的影响…………昊亚平4(42) 春季马铃薯不同种植密度对薯块大小和产量的影响 …………………………叶巍鲁文娟 刘连成等4(4_4) 幼龄树间作杂粮作物的研究………………………王健梅4(46) 施肥、浇水和赤霉素不同处理对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少敏魏树伟王杰军等4(48) 樱桃砧木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林科王甲威宗晓娟等4(5O) 温光交叉胁迫对日本红枫叶片叶绿素荧光和叶黄素循环的影响 …………………………谢红英郭春晓 田素波等5(14) 三个枣树品种光合荧光特性的研究 ……………………………刘婧孙培琪李完利5(18) 灌溉对小麦一玉米周年栽培中花后水分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王瑞英高峻岭王月福等5(21) 不同时期播种判别小麦冬春性可行性研究 …………………………史永晖王爱丽王芙蓉等5(25) 花生黄曲霉生长预测模型的研究 …………………………房保海王波刘会梅等5(29) 青岛地区无性系茶树移栽成活率比较试验 ……………………………侯君合张云伟张翠玲5(32) 两个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研究 …………………………刘月辉张素志 王元秀等5(34) 苹果密闭园间伐效应研究 …………………………聂佩显 薛晓敏王金政等5(37) 甘薯新品种商薯6号套种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王家才孟自力 张曦等5(40) 济宁地区小麦冬前苗情评估体系及其适宜指标 …………………………杨洪宾徐成忠王晓英等5(42) 木质部空穴化与栓塞修复的过程和机理 ……………………………李星月 范秀华沈繁宜5(46) “双行交错”种植方式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研究 …………………………李艳华张鹏吴国良等6(35) 有色材料覆盖对心里美萝 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付卫民王淑芬王秀峰等6(39) 胶东玉米品种的筛选与播期研究 …………………………姜善涛马京波李安东等6(43) 不同时期套小袋对黄金梨品质的影响 ……………………………王宏伟魏树伟王少敏6(47) 种瓣大小对大蒜产量及其商品性状的影响 …………………………刘艳芝宫钦涛徐祥文等6(49) 兖州市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张娟武同华王西芝等6(52) 利用真姬菇菌渣栽培金顶侧耳的配方研究 …………………………丁 强 王鸿磊 马云飞等6(55) 植物修复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范玉华6(57) 外源蔗糖对NOr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李小刚 宋云鹏王静等7(30) 热胁迫诱导玉米幼苗 一氨基丁酸积累的生理作用 …………-……………--张华永崔丽娜董树亭等7(35) 鲁西南超高产冬小麦品种筛选及群体质量指标研究 …………………………………………………刘 霞7(38) 118 山东农业科学 2011丘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苏啤6号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其蛋白 质含量的影响…………减慧陈和陈健等7(42) 夏大豆品种山宁14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滑端超 黄新阳杜亚君7(45)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途径探讨 ………………………………………李达丽 葛具庆7(47) 套袋对厚皮甜瓜果实农药残留的影响 …………………………刘蕾庆焦自高艾希珍等7(49) “种烤分离”模式在烤烟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田福海杨永花刘 莉等7(52) 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不同成熟度鲁北冬枣香气组分 …………………………王淑贞 赵峰孙家正等7(54) 甜樱桃裂果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魏国芹 孙玉刚 秦志华等7(59) 山东新建茶园间作花生与春玉米的效应比较 …………………………吕小营欧阳石光张丽霞8(29) 覆膜对滨海盐渍土水盐分布和竹柳生长的影响 …………………………孙泽强 刘法舜 王学君等8(33) 干旱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郁飞燕张联合李艳艳等8(36) 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对大葱抽薹的影响 …………………………高莉敏任志伟陈运起等8(40) 不同浓度NAA和IBA处理对海桐扦插生根的影响 ……………………………米银法宋乾江李巍8(44) 小麦超高产创建影响因素探讨 …………………………辛庆国 殷岩 王江春等8(47) 中国粗榧叶气孔器及其解剖结构特征 …………………………刘 飞黄进勇 董朝晖等8(50) 不同栽植密度对商薯l9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吕树立孙风岭周玉玲等8(53) 不同播期对夏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少坤 贾春兰朱元刚等8(55) 国审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董昀 王映红盛坤等8(57) 大花生品种花育22号不同播期试验 …………………………张思斌王丽丽 丛星梅等8(59) 鲜食甘薯安平1号高产栽培试验…………………赵海红8(61) 青矮l、2、3号矮化中间砧嫁接红富士对树体生长结果的影响 …………………………于福顺姜林邵永春等8(63) 钙对花生生长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李新国 万书波8(65) 鲁西南麦套杂交棉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卢舍全赵洪亮于谦林等9(27) 叶面喷施5一氨基乙酰丙酸对遮阴条件下番茄生长、光合特性 和产量的影响…………郭晓青李超汉李青竹等9(30) 日光温室采光与下挖深度优化设计 …………………………李 霞 于贤昌 艾希珍等9(35) 茶树空中压条不定根原基发育影响因子研究 ………………………………………李丰张丽霞9(41) 泰沂山区优质高产苹果园树体和群体结构参数的研究 …………………………路超王金政薛晓敏等9(44) 优质高产网架栽培梨园树体结构参数调查 …………………………魏树伟 王宏伟 张勇等9(48) 不同年份玉米增加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贾春兰 刘少坤唐世伟等9(5O) 盐醋处理对大蒜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 的影响…………………刘春英周传凤崔娜等9(53) 不同浓度IBA和NAA处理流苏树茎段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时军霞9(55) 水稻产量性状的研究进展 ……………・…………一高 洁徐建第 尹 亮等9(57) 低温胁迫对野生辣椒和不同果型辣椒生化指标的影响 ………………………段曦魏佑营杨明凯等10(22) 西葫芦光系统Ⅱ耐热性研究 …………………………赵传麟王磊刘瑞伟10(26) 黄瓜诱导抗蚜性与次生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季春梅曹展兴雷关红等io(32) 穴播与条播对夏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杨延兵高凤菊秦岭等1O(36) 鸡腿菇新品种临J—l2的覆土栽培试验 ………………………丁文静张李娜谭忠等10(38) 不同栽培因子对嘉祥细毛长山药产量的影响 …………………………王晓平 刘道峰张兆斌10(40) 不同栽培措施对济麦2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刘和平 程墩公 郭钢等10(42) 小立碗藓代谢与发育研究进展 ………………………张涛叶帅岳鸣鸣等lO(46) 春花生超高产生育动态及生理特性研究 ………………………冯昊李安东 吴兰荣等11(28) 马铃薯不同代数和块茎大小休眠特性的研究 ………………………刘 芳杨元军董道峰等11(32) 不同盐浓度对花生品种耐盐性鉴定指标的影响 ………………………胡晓辉孙令强苗华荣等l1(35) 积温与苗龄对大葱抽薹的影响 ………………………高莉教任志伟陈运起等l1(38) 苹果hi9自根砧、bi26中间砧生产评价报告 ………………………王贵平王金政 薛晓敏等11(41) 盐度对不同类型甜高粱品种萌发的影响 ………………………高凤菊 曹鹏鹏王乐政等l1(44) 较长期低温逆境下氮钾肥与播种量对小麦产量效应的研究 ………………………宋朝玉 高峻岭 宋克光等l1(48) 鲜食糯玉米垦粘1号“播期+栽培方式”研究 ………………………刘洪明 刘德林 姜瑞德等11(51) 第12期 穴施基质对苹果根系生长与分布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2ol1年总目录 …………………………ll9 杨旭亮王喜功王先伟等2(74) 路超王金政薛晓敏等1l(54) 控释肥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低温胁迫下桂花品种的生理变化及耐寒性评价 ………………………刘腾飞 张丽霞 张民等3(54) 韩瑞超邱乾栋臧德奎等12(27) 控释肥对土壤和平邑甜茶养分含量及生长的影响 ……………………・・……-1一MCP处理对套袋红富士苹果贮藏期间抗氧化酶活性和 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沈广宁魏树伟王少敏l2(31) 邵 蕾王丽霞孙治军3(61) 生物巢式厌氧反应器处理奶牛养殖场废水效果试验 …………………・・……-公农1号紫花苜蓿离体培养中最佳消毒方式和外植体种类的 筛选研究……………栾博宇耿慧王志锋等12(35) 王艳芹 边文范袁长波等3(65) 青岛市设施蔬菜施肥现状与土壤养分状况 生态条件和收获时间对不同类型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的影响 ………………………张增为 李浩 王志伟等1'2(38) 不同温度处理对鸡腿菇新品种临J一12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丁文静谭忠 焦胜群等12(41) 甜樱桃设施栽培温度测控系统及其应用 ………………………张道辉王甲威宗晓娟等12(42) 青岛市夏玉米减氮减磷、增钾增密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 ………………………宋朝玉高峻岭张继余等12(46) 山东玉米单粒播种的出苗风险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赵苏娴韩伟王志武等12(52) 不同移栽秧龄对麦茬夏稻分蘖生产力的影响 …………………………赵理 王新娟王世伟l2(55) 资源环境・植物营养 茶树专用控释肥在幼龄茶园的肥效研究 ……………………………刘腾飞 张丽霞韩晓阳1(47) 钾、锌、硒和优化施肥对轻度盐碱地玉米产量和肥料吸收的影响 …………………………王学君董晓霞孙泽强等1(53) 氮、磷、钾肥对高粱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曹昌林董良利 宋旭东等1(56) 黄绿木霉TIOIO对日光温室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邱登林阴卫军 陈建爱等l(59) 青岛蔬菜主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 …………………………陈建美蔡葵赵明等1(63) 外源物质对农作物镉毒害的缓解效应 …………………………张欣范仲学郭笃发等1(68) 铁、硼、钼肥不同施用方式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华建林英杰 高芳等2(53) 硝化抑制剂对苹果园酸性土壤尿素氨挥发的影响 …………………………葛顺峰王海宁姜远茂等2(57) 温度和碳源对分解羽毛的枯草芽孢杆菌YYw一1生长特性的 影响 …………………岳寿松尤升波游银伟等2(61) 施肥对早熟禾生长及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张俊艳(65) 不同肥料配方对银杏叶片叶绿素及含水量的影响 …………………………马兆兰杨丰波单晶晶等2(68) 硅钾肥在减轻冬小麦晚霜冻害及创建高产稳产田中的作用 …………………………张德忠杨焕来张冬梅等2(71) 降解膜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试验 …………………………高峻岭宋朝玉黄绍文等3(68) 西藏“一江两河”农业生态系统养分结构分析及平衡研究 …………………………………………………李 萍3(73) 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施用对水稻金早09的增产效果 …………………………………………………张宝良3(76) 设施栽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王薇袁亮4(53) 酸化土壤化学改良剂的筛选 …………………………郑福丽谭德水林海涛等4(56) 微灌施肥方式在日光温室番茄栽培上的应用效果 …………………………范美玲于国进姜兆伟等4(59) 云芝培养基配方筛选………许庆国 于清伟 王明才等4(61) 生物质气化导热油传导供热烘烤烟叶研究 …………………………王喜功杨旭亮李仁政等4(63) 新疆奎屯市主要园林绿化植物资源种类及应用情况调查 ……………………………扬逢玉郭润华隋云吉4(65) 山东省麦田土壤有效硫含量及分布 …………………………王 东鞠正春于振文等5(5O)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农艺性状及氮素 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海燕吴德敏李彦等5(55) 招远市测土配方施肥的措施及效果 ……………………………吴德敏汪世峰原晓玲5(59)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黄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王学君韩广津董晓霞等5(64) 不同用量硝酸钾追肥对烤烟产质的影响 …………………………田福海杨永花刘 莉等5(66) 济南城郊菜园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与评价 …………………………张欣范仲学王丽香等5(68) 洛阳市园林绿化中观赏果树资源应用调查分析 ……………………………陈涛王宁袁美丽5(71) 酸性土壤条件下硅对苹果果实品质和植株锰含量的影响 …………………………苏秀伟魏绍冲姜远茂等6(59) 海阳市花生土壤速效养分丰缺指标及其参数的研究 …………………………闰振芹 范美玲姜常松等6(62) 不同施肥量对花育3O号产量的影响……………曲杰6(65) 莲花山野生花卉资源调查及利用途径 ………………………………………高庆茂王峰祥6(67) 沼渣沼液的肥用研究进展……郜玉环 张昌爱董建军6(71) 120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 转Bt基因作物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颜世磊赵蕾孙红炜等6(76) 氮素梯度施肥对黄瓜产量和品质影响 …………………………范美玲胡星宝 闰振芹等7(83) 缓释尿素不同用量对土壤氮素变化状况的影响 …………………………宋勇义车远远于咏梅等7(86) 塑料薄膜不同覆盖方式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邹兰香游宝杰 张中华7(88) 不同基质配比对钵栽郁金香生长发育的影响 …………………………赵庆柱韩霞刘志国等7(90) 根瘤菌拌种对大豆主要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 …………………………李继存赵云赵恩海等7(92) 不同配方肥对聊麦l9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王怀恩孙允超冯盛烨等7(94) 智能控释肥在晚播粳稻茬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邹俊李彬青李彩丽等7(95) 山东省可农用有机废弃物的利用现状与技术分析 ………………………郜玉环 李彦 孙明等7(98) 缓释肥对旱地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郑亚萍孙秀山成强等8(68) 冬小麦一夏玉米轮作体系中磷素平衡的研究 ……………………………刘晶晶 李同杰 由文颖8(71) 黄粉虫粪沙不同用量对油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骆洪义王虹王琦8(75) 日本水稻控释肥应用效果试验 …………………………郭唏明 隋朋举刘 亮等8(78) 果实迅速膨大期不同施肥量对中华寿桃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王兆燕 彭福田 张玉红等9(61) 土壤铅含量对生姜生长及产品安全性的影响 ………………………………………李云徐坤9(65) 不同叶面肥对金太阳杏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明来张新权曲 莎9(69) 氮肥调控对不同保绿性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苏凯郝玉波王贵等9(71) 聚合物包膜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 …………………………范本荣 沈玉文 江丽华等9(76) 蒜棉麦棉套作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活性的影响 ………………………赵庆龙 宋宪亮 孙学振等10(51) 常规施肥和滴灌施肥对苹果园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张大鹏姜远茂 彭福田等1O(54) 山东省果园土壤酸化状况及酸化原因分析 ………………………李庆军 田利光刘庆花等lO(57) 夏玉米优化旌肥配方试验 ………………………张洁 刘敬军 李雪芳等1O(6O) 嘉祥县大蒜一棉花轮作制度下的土壤质量现状调查及改良 利用措施……………………………………殷碧秋1O(62)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构建分析………………王禄路1O(66) 黄河淤背区济南段土地主要养分与理化性状浅析 ………………………徐长英田叶马征等11(56) l临沂市农业生态系统土壤酸化趋势研究 ………………………姚静闫童李文波等11(6O) 镉对水稻幼苗累积微量元素的影响 ………………………赵巍张联合郁飞燕等11(63) 菌渣垫料堆积发酵试验…盛清凯王 可马跃宁等11(67) 菊芋资源开发及利用研究进展………郭洪涛郭衍银l1(69) 控释复合肥对草莓生长发育、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冯志文宋凯王翠玲等12(73) 常规施肥条件下重茬烤烟干物质积累及其产值分析 ………………………叶义张吉立王 宁等12(77) 池栽小麦应用双效保水肥料效果试验 ………………………李秀梅 孙哲朱国梁等12(8O) 夏玉米水肥耦合效应试验…赵媛媛董洁崔运峰l2(82) 豫东沙壤土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张洁 葛红根游延军等12(84) 植物保护・农业气象 山东省花生病毒的RT~PCR检测 …………………………侯珊珊刘媛媛迟玉成等1(73) 银杏叶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的触杀和拒食活性 ……………………………李廷刚段友臣邓鹏1(76) 南四湖地区化学农药绿色替代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王升吉 崔艳秋李玉珍等1(78) 国内外抗除草剂棉花研究应用现状………………王宗文1(81) 黄瓜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闰 霜 吴洪生 周晓冬等1(86) 高温冲击对东亚小花蝽存活及生殖特性的影响 ………………………刘文静于毅 张安盛等2(77) 毛茛粗提物对异型眼蕈蚊的毒力活性研究 …………………………孙霞 苏有刚 王峰祥2(80) 棉花绿盲蝽在东营地区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牛赡光王清海刘幸红等2(83) 昌乐县根结线虫病发生情况调查 …………………………王培明 冯向阳 冯春玲等2(86) 不同种衣剂浓度组合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韩金果李瑞花张成玲等2(88) 西安地区甜菜夜蛾发生规律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 …………………………徐进贾晖张毅等2(89) 芦苇内生真菌Mill W1 C6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辛雅芬宋天巧 高克祥等3(79) 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耐除草剂筛选试验 …………………………何春梅高新学汪黎明等3(83) 第12期 《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总目录 121 四种药剂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卓德干 王静董宇奎等3(86) 膜下栽烟安全除草剂筛选 ……………………………刘恩生 高 强 王玉军3(88) 胶东地区保护地番茄灰霉病防治药效试验 ……………………………曹守军 于建水姚建刚3(9O) 福帅得和科佳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 ……………………………………孔令强 韩文贺3(92) 玉米不同播期对粗缩病发生和产量的影响 ……………………………刘奎成张成勇 邱金华3(94) 55%耕杰悬浮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韩金果张成玲李瑞花等3(96) 不同播期对玉米粗缩病发病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王国胜侯玮陈举林等4(71) 山东省主推玉米品种粗缩病抗性鉴定及其应用 ……………………………王峰李光单丽艳4(73) 西安市猕猴桃园杂草优势种群及防除对策 …………………………曹瑛范变娥冯渊博等4(76) 冬枣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刘国利孙洪雁盂德辉等4(80) 固态发酵在真菌除草剂规模化生产中的应用及展望 …………………………杨爽张建萍段桂芳等4(82) 生物防治蜂螨的研究进展…………………………刘祥伟4(86) 天津地区蔬菜蓟马种类调查研究 …………………………胡 霞谷希树白义川等4(90) 四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冀禄禄董宇奎李照会5(74) 夏玉米田害虫种类调查………辛肇军卓德干李照会5(76) 55%苯・唑・二甲钠WP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效果试验 …・………………………・・高宗军 李 美 高兴祥5(82) 金乡县大蒜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杨以兵李 军 高立中等5(85) 乳酸对淡紫拟青霉防治根结线虫的辅助作用研究 …………………………王智学 吴红艳方新等5(87) 近5O年临清市雷暴气候特征统计分析及其灾害防御措施 ……………………………孔祥良郗兴文张金同5(91) 跳龟灵、对硫磷乳剂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 ……………………………姜虎生张思洋王宏燕6(82) 夏玉米田害虫天敌种类调查 ……………………………辛肇军卓德干李照会6(85) 烟草弯孢炭疽病的药剂筛选试验 …………………………郑洪波 贾 玉郑翠梅等6(90) 日照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及防治 …………………………时玉娟 刘美昌 尹相甫等6(92) 四种药剂防治葡萄中后期病害田间药效试验 …………………………魏靖张建华孔令萍等6(95) 立克秀与高巧种衣剂混用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张玉涛潘月庆胡星宝等6(97) 棉花新种质鲁HB22黄萎病抗性的遗传和生理研究 …………………………张兴居张明伟吴敏洁等7(64) 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对五种植物生长的影响 …………………………刘 畅米士伟 于祝涛等7(69) 复硝酚钠、DA一6配施对生姜产量的影响 ………………………………………燕丛徐坤7(73) 花生根瘤内生细菌对花生黑斑病和褐斑病拮抗作用的初步 研究……………………陈殿绪谢宏峰卢俊玲等7(76) 嗜热多拟青霉发酵产物杀虫活性的初步研究 ……………………………………………一王冬梅7(78) 60%高巧悬浮种衣剂拌种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 …………………………陈凯谢宏峰许曼琳等7(81) 甲壳素诱导黄瓜抗霜霉病初步研究 …………………………侯丽琴李长松徐作埏等8(81) 毒死蜱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性评价 …………………………宋国春于建垒 李瑞娟等8(84) 氰氨化钙防治桃树流胶病的技术研究 …………………………范永强杨 燕焦圣群等8(87) 不同除草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药效试验 …………………………赵维刘同金戴争等8(9O) 几种新型生物药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问药效试验 …………………………范广华董英赵文路等8(93) 温室白粉虱对无毛黄瓜叶片PAL、PPO、POD活性的影响 ………………………・・・王涛雷关红 曹辰兴等9(81) 玉米自交系抗粗缩病田间鉴定试验 …………………………彭守华董向丽 李雪英等9(85) 3种药剂对烟草苗床优势藻类的影响 …………………………姚媛媛刘文涛陈峰等9(88) 智利小植绥螨对朱砂叶螨的捕食效能 …………………………徐维红刘佰明谷希树等9(92) 江西省有机稻米生产基地天敌昆虫资源调查……梁朝巍9(94) 二斑叶螨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 ………………・………刘庆娟 于毅刘永杰等9(98) 黄瓜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张伟刘保友盖中帅等10(70) 抗生素在花生组织培养中的抑菌效应研究 ………………………任艳王辉石延茂等10(74) 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周仙红李丽莉 张思聪等lO(76) 韭菜农药残留现状及防控技术 ………………………王文娇张涛陈健美等10(82) 诸城最大风速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吴建梅孙金森隋桂玲等10(85) 122 山东农业科学 2011丘 枯草芽孢杆菌sdau08—96发酵条件的优化 ………………………周翠乔鲁芹王超等1l(73) 二点委夜蛾的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治对策 …………………………胡英华朱庆荣 苏加岱l1(77) 棉田不同方式插种向日葵对绿盲蝽种群数量的影响 ………………………范广华宋清斌赵文路等11(78) 1O种药剂防治大葱蓟马田间药效试验 ………………………胡 霞谷希树刘晓琳等11(81) 生防细菌B579与多菌灵协同防治立枯病的效果初探 …………………………杨秀荣 孙淑琴田涛l1(83) 章丘气候变暖对小麦生长发育及相关灾情的影响 ………・・…・………………………………欧阳秋明11(86) 苹果园土壤中一株根皮苷降解菌的筛选 ………………………张一王凤忠张铭铄等12(59) 不同桃树品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抗桃一点斑叶蝉的关系 ………………………刘 涛张君亭 刘永超等l2(64) 二斑叶螨抗性种群对6种杀螨剂的敏感性测定 ………………………刘庆娟刘永杰 于毅等l2(67) 3种杀菌剂防治梨树黑星病田间药效试验 …… ………………・一戴争张博赵亚等12(70) 实验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转基因烟草叶片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毕琮李臻刘倩等1(93) 不同萌发期绿豆芽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及营养价值分析 ……………………………李瑞国朱秀敏杨慧1(97) 气相色谱法检测鱼腥草中3种菊酯类农药残留 ……………………………魏进段婷婷秦立新2(92) 农用温控仪表测温误差及改进研究 …………………………张道辉刘庆忠宗晓娟等2(95) 珍珠油杏果实挥发性成分的静态顶空一气相色谱一质谱分析 …………………………王海波杨建明 李慧峰等3(97) 咔唑比色法测定掺假蜂蜜中果胶的含量 ………………………任雪梅胡梅周传静等3(1oo) 气相色谱测定沼气成分的优化方法研究 …………………………边文范王艳芹张昌爱等4(93) 珍珠油杏果实糖酸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王海波杨建明李慧峰等5(102) 酸碱度对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检测氯霉素提取的影响 ………………………王峰恩 陈子雷王文博等7(102) 壳聚糖黏均分子量的测定………………………林春梅7(105) 油茶中金属元素含量测定分析 ……………………………张规富谢深喜薛 华8(9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内源激素研究进展 ………………………黄靖刘艳芝刘国伟等8(101) 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麦中的丙草胺残留 ………………………王磊单娟董崭等9(105) 液相色谱一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大蒜制品中的蒜氨酸 ………………………吴裕健王骏胡梅等1O(95)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2,3一丁二醇瓶颈因素分析 ………………………赵恭文刘建军 李长松等11(94) 紫叶李叶片花色素及花色苷HPLC定量分析 …………………………鲁仪增亓文英王晓云11(100) 微膜过滤等度离子色谱法测定生鲜乳中硫氰酸根残留量 …………………………郭栋梁 阮彦东 毛江胜12(9O) 色谱分析法检测人工合成甜味剂研究进展 …………………………王峰恩杨国生谭璐12(93) 畜牧・兽医・蚕桑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姜亦飞 亓丽红黄兵等1(100) 金黄色葡萄球菌攻击下小鼠泌乳期乳腺炎症病理机制分析 …………………………李丽魏春梅刘代成等2(99)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外膜蛋白对小白鼠的最适免疫剂量 ………………………刘 霞骆延波黄迪海等2(103) 纳米生物助长器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黄中利 林树乾何元龙等2(105)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外膜蛋白型的研究 ………………………骆延波刘 霞黄迪海等3(103) 不同育王方式对意大利蜜蜂王台接受率和蜂王质量的影响 ………………………刘光楠吴小波曾志将等3(106)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对苏氨酸发酵生产的影响 …………………………井庆川 武彬石天虹等4(96) 菌渣发酵床对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盛清凯赵红波宫志远等4(100) 转鲑鱼降钙素基因酵母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的影响 …………………………姜勇 张辉王鹏等6(99) 热应激对肉仔鸡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 ………………………赵红波盛清凯王可等9(102) 射线辐照处理对扒鸡部分品质指标的影响 ………………………王守经 胡 鹏 汝 医等1O(87) 猪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研究现状浅析 ……………………………………柳尧渡凌泽春1O(90) 四种植物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及排泄物生化指标的 影响…………………周霞张海滨周明东等11(89) 农产品标准与质量安全 无公害食品露地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俞守能于立芝王建敏1(103) 无公害食品真姬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邹积华崔从光赵竹青2(107) 第12期 《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总目录 无核葡萄新品种绿宝石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123 花育3O号花生“AA”级绿色食品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赵中亭3(109) 张东起林云弟 韩 霞等5(1l0) 军5(111) 板蓝根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非洲菊鲜切花生产栽培技术要点陈庆亮靳维荣等5(105) ………………牵王志芬山东省夏大豆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北沙参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滑端超杜亚君厉广辉6(105) 倪大鹏单成钢朱彦威等6(103) 小麦新品种新麦21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食品鲍鱼菇生产技术规程 ………………………付亮李洋刘朝辉等6(108) 万鲁长谭涛张柏松等7(107) 沂州海棠主要品种的植物学特征及栽培技术 瓜萎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单成钢倪大鹏张教洪等8(104) 黄芩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陈庆亮倪大鹏王维婷等8(106) 秸秆栽培食用菌霉菌污染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万鲁长宫志远张柏松等9(108) 小麦生产风险数据采集规范 ………………………朱建华刘淑云王风云等1O(99) 茴香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高方胜 王明友lO(104) 秸秆栽培草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万鲁长任鹏飞 韩建东等I1(103) 新品种・新技术 克瑞森无核葡萄在烟台地区的表现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徐维华唐美玲张超杰等1(105) 越橘品种公爵促成栽培技术 ………………………姜惠铁高海霞李鹤等1(108) 太子参高产栽培技术……林秀渠李早永隋春青等1(111) 鲁棉研38号的选育及其生产管理技术 ………………………王家宝王留明杨静等2(1l1)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鲁H498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王立国 李庆珍刘勤红等2(113) 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王留明 王家宝 赵军胜等3(111) 长谷1号选育及其绿色优质米生产配套栽培技术 ………………………………………………张文兴3(113) 甘薯新品种齐宁1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李艳霞段成鼎 井水华等4(103) 聊玉系列玉米杂交种及其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李学杰张桂阁侯廷荣等4(105) 水稻新品种大粮203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赵理王新娟刘伟4(107) 珍稀植物白花野生两型豆人工驯化栽培技术 ………………………杨征林高照华杨玉可等4(110)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徐麦3 1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葛建军5(107) 玉米品种齐单6号新疆制种高产技术 …………………………尚连增赵妹玲陶春香5(109) ………………………徐兴东朱楷刘月震等6(1Io) 长虹岭棕壤高产花生精准施肥及无害化配套技术 ………………………杨征林郑辉李孝训等7(110) 聊城市保护性耕作应用现状及其配套技术……张素芳7(113) 茌平县5.3万公顷夏玉米高产创建配套栽培技术 …………………………高 军秦英奎李红霞7(115) 糯玉米新品种莱农糯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张恩盈 魏志刚 宋希云8(108) 中国滨海盐碱地植棉配套技术 ………………………罗振董舍忠唐薇等8(1lO) 黄河三角洲滩涂耐盐植物区域化栽培技术 ……………………………………刘永信 王玉珍8(115) 玉米新品种青农8号特征特性与高产制种技术 …………………………张恩盈魏志刚 宋希云9(u0) 番茄一代杂交种“天正粉秀”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侯丽霞何启伟王施慧等9(112) 水稻新品种吉粳510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金京花全成哲赵亚东等10(106) 水稻新品种圣稻1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孙公臣宫德英陈峰等l0(108) 淄蓖麻7号及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刘红光孙丽娟 李敬忠等to(109) 微带青烟叶的形成原因及防控途径 …………………………杨尚明 王向阳 王一星l0(1I1) 早熟高产油用小花生花育28号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苗华荣 吴兰荣 崔凤高等11(107) 优质早粳不育系639A的选育 …………………… 奎东兴 金桂花 周广眷等l1(109) 玉米新品种德瑞66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韩艳亮曹孔元李延堂等11(1lO) 吉粳50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李朝峰金京花赵亚东等12(97) 棉花新品种水浒棉72—8及其栽培技术 ………………………李春丽韩艳亮 曹孔元等12(99) 航天丹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朱金英贺洪军 张书良等12(100) 农业科技论坛 山东花生产业现状、问题及“十二五”发展对策 ………………………万书波王才斌郭峰等l(114) 124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 济南市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研究 …………济南市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研究课题组 …………………………………1(119) 棉花新品种保护申请应重视的若于问题 ……………………………………段冰张晓洁2(118) 青岛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的建设与思考 ………………………王学武李海珍刘爱娜等2(121) 涨渡湖黄颡鱼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与对策 ………………………焦婧雅张文歌袁知洋等3(115) 供销合作社新型农村社区经营服务体系的构建 ……………………………………王艺华王树恩3(120) 山东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 ……………………………………成素英张秀兰4(115) 农业科技与旅游结合模式的探讨 ………………………王建玲王常芸王冬梅等4(i19) 农村科技视频数据库建设分析及探讨 …………………………姚斐张俊莹李哲4(121)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服务的现状及对策 ——以山东诸城“五位一体”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模式为视点 ………………………………………………李昕5(117) 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企业的发展思路 …………………………赵红军 崔正鹏赵逢涛5(122) 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对策 ………………………孙志国 王树婷钟学斌等6(117) 新乡市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探讨 ………………………王映红董昀赵酒林等6(122) 日照市东港区蓝莓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陈为堂葛晓梅娄锋7(120) 山东省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姜亦飞战汪涛李新华等7(122) 我国农产品反倾销主体缺位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李玫瑰连序海8(118) 济宁市优质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福玉王冠英 江涛等8(121)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崔太康9(117) 烟台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措施 …………………………………・・・刘守贞王奎良9(120) 加强农业科研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单杰9(123) 我国玉米种子生产中的风险预测与防范 ………………………巩东营方志军赵苏娴等l0(I17) 东营市河口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对策 . ………………………………………………于新奎1O(120) 科研管理人才在农业科技管理中的地位及培养思路 ………………………………………………王文亮1O(123) 临沂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刘延刚刘丽娟刘德友等11(112)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农产品的物流运作探讨 ………………………………………………王桂平11(115) 国外农民教育培训的经验与启示………………张双娜ll(119) 种业科企合作的实践与探讨 ………………………刘和平 罗继春阚天君等11(122) 山东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张秀兰张荣亭刘佳等12(103) 山东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王祥峰李文刚安静等12(108) 济宁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闫运清 李欣 李景民l2(i11) 农业经济 城乡交界带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规律研究 ——以济南市历城区为例 ………………………张秀玲张保华蒋玉华等2(115) 农产品供应链信任风险及其规避策略研究……杨维霞4(112)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研究…雷引周5(113) 山东省农村生产支援资金使用优化创新研究…王桂平6(114) 河北省花生产业的SWOT分析 …………………………白 丽赵邦宏刘晓东7(117) 涉农企业应用农业服务外包信息平台的成本效益分析 ………………………李薇李广刘强等9(114) 滨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探索……………张金帮10(114) 贮藏加工 海水蔬菜西洋海笋研究进展及其开发利用 ……………………………冯立田王磊赵善仓5(94) 生物多糖研究进展…………刘 洁李文香王文亮等5(98) 冷榨花生饼中蛋白质的碱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段家玉何东平张声华8(95) 信息技术 基于Internet的山东省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的开发与研究 …………………………李宗新王庆成刘开昌等9(9) 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农业信息智能体整合系统研究 ………………………………………杨玉建仝雪芹9(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