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60kva 2+1并机方案

60kva 2+1并机方案

来源:爱站旅游
UL33 60KVA 2+1 并机方案

一、 客户需求

根据实际需求,推荐使用60KVA三台,采用 2+1并机冗余系统。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可达到200多万小时

系统工作原理图如下:

输入电源输入配电柜160A/3P160A/3P160A/3P160A/3P160A/3P160A/3PQ1Q2Q3Q3Q2Q1Q3CBQ2Q1CBCBQ4UPS1UPS2Q4UPS2Q4160A/3P160A/3P160A/3P输出配电柜负载输出负载输出负载输出负载输出负载输出负载输出负载输出63A/3P63A/3P32A/3P32A/3P 25 支 路

单机延时半小时,系统延时1.5小时。平时三台UPS平均承担三分之一的负载,在任何一台出现故障时,另外两台可以承担起所有负载并延时一个小时

二、配置表

设备名称 60KVA UPS UL33电池温度传感器 电池 电池箱 输入配电柜 输出配电柜 型号/说明 UL33-0600L TMP128 H12V500/A 随电池赠送 非标 非标 数量 3 3 90 1 1 三、 并机系统介绍

3.1 简介

UL33系列UPS系统采用可靠的分散式智能并机技术,能实现最多8台同容量UPS的并联运行,并由各台UPS共同分担负载。UPS电源主要有冗余并机、扩容并机等并联运行方式。串联热备份工作模式也一并在此介绍。

一、并机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时UL33系列UPS可以实现并机运行:

1) 各台UPS的容量相同,而且具有相同的软件、硬件版本; 2) 各台UPS的旁路输入必须相同,输出连接在一起,主路输入可以

不同,主路、旁路及输出均须保证相序的正确和一致;

3) 各台UPS之间并机线呈环形总线结构连接好并机逻辑线和均流线。

二、并机系统特点

1) UL33系列UPS并机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2) 并联系统中各台UPS的软、硬件与UPS单机完全兼容,运行模式

的更改只需通过软件设置即可完成;

3) 采用简洁可靠、自动冗余的环形并机信号总线,在保证系统可

靠性的基础上,还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比如,用户基本无需关注开机及加载顺序,过载超时转旁路后系统能自动恢复等;

4) 在每台UPS的显示面板上均能查看到并机系统的运行情况。

5) UPS监控模块可将整个并机系统的行为综合为一台“单机”,并实施相应的监控管理。

6) 可以设定任意一台UPS单机的监控系统为通信主机,通过该UPS单机的通信接口,后台监控可以观察到整个并机系统的总负载情况、并机台数等信息及其全部单机的运行状况。通过其它UPS单机的通信接口,可以观察到整个并机系统总体情况以及本台单机的具体情况。

3.2 工作原理

一、两台UPS电源组成的并机系统

在多种并机方式中,两台UPS组成的并机系统(冗余并机或增容并机)运用最普遍。其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Mains2 ~- -~ UPS单机2outputBypass Mains1 ~- -~ UPS单机1

两台UPS并机方式

二、多台冗余并机系统

由M台UPS组成的并机系统中,至少需要N台UPS电源承担负载,而剩余的X台UPS作为冗余。这里,M=N+X≤8。

若X≥1,称为冗余并机系统。设每台UPS的额定功率为Po,负载总功率的正常最大值为Pmax,则(N-1)×Po冗余并联方式

冗余并机系统可显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正常情况下,每台UPS均未工作到满载,即使负载出现适当的增大,系统仍能维持逆变供电而不会转旁路;当X台UPS出现故障自动退出时,剩余的N台UPS仍能给全部负载供电,维持系统的正常工作。当冗余并机系统失去冗余能力时,并机系统将发出告警。 三、扩容并机系统

在冗余并机系统中,若X=0,即M=N,称为扩容并机系统。设每台UPS的额定功率为Po,负载总功率的正常最大值为Pmax,则(N-1)×Po扩容并联方式

扩容并机系统并不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但可增加整个并机系统的容量。

四、串联热备份系统

UL33系列同一型号的UPS组成串联热备份系统,需设置一个主机和一个从机,从机的输出作为主机的旁路输入,如图8-4所示。一般情况下,两台UPS均处于逆变工作状态,任何一台故障时另一台仍能向负载提供逆变电源。为实现两台UPS的均衡使用,主、从机可以进行交替工作,此时需设定主从机交替工作时间。

如果不同型号的UPS组成串联热备份系统,其负载容量应小于其中较小容量UPS的额定容量。

Bypass2Mains2 ~- -~ UPS单机2 Mains1 ~- -~ OutputUPS单机1

串联热备份冗余方式

四、产品特点与技术参数

1 产品简介:

iTrust UL33系列UPS系统是连接在输入电源和负载之间,为重要负载提供不受电网干扰、稳压、稳频的电力供应的电源设备,在市电掉电后,UPS可继续给负载提供一段时间的供电。UL33系列UPS采用高频双变换结构和先进的全数字控制技术,带输出隔离变压器,能提供稳定、洁净、不间断的电源,并具备完备的网络管理功能。

2 产品特点

全面提升系统可靠性的专业设计

 采用第四代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功率器件和多重保护技术  先进的双DSP全数字技术,整机不需任何可调电阻,抗干扰能力强,无老化

漂移问题

 先进的分散式直接并联技术保证了在线扩容和系统冗余

 瞬时值数字均流技术显著降低并机系统环流(<1A),电流不平衡度<1%  优良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 采用高裕量的功率器件,增强电网的适应能力  业内独有的UPS防雷技术,内置D级防雷

优异的输入特性

 超宽输入电压范围(-45%~+15%),可适应恶劣电网条件  宽频率输入范围(50Hz±10%),保证了发电机供电时UPS稳定运行  先进的六管IGBT高频整流技术,无须附加外界设备,输入功率因数可达到0.99

以上

 应用瞬时值波形控制技术,大幅降低输入电流谐波(iTHD<3%)  低直流母线纹波,延长电池寿命

优异的输出特性

 逆变器采用高精度矢量控制技术,输出电压稳压精度高,动态响应快,且畸变

率低

 逆变器具有带100%不平衡负载的能力  逆变器具有很强的过载能力及抗冲击能力

 输出采用⊿/Z0隔离变压器,有效抑制输出电压的三次谐波畸变

 单机在线、单机ECO、主/从热备份及冗余、扩容并机等多种运行模式下软、

硬件完全兼容

 可靠的数字控制、分散式智能并机技术

智能化电池管理

 根据电池放电曲线自动调节放电终止电压,避免固定设置导致的电池过度放

 基于温度补偿的智能化充放电电池管理,大幅延长电池使用寿命50%以上  定期自动进行电池自检,确保电池可靠工作  精确预测电池的后备时间  全自动的电池管理,减少维护工作

完备的本机监控管理

 独创的自适应UPS并机层通讯,无需任何附加设备,可以通过任意一台UPS

监测并机UPS系统信息

 单机提供8路输出及6路输入继电器接点

 支持RS232、RS485、SNMP、MODEM多种后台通讯方式

超强的网络管理功能

 系统具有电池放电预告警和自动安全关机功能

 先进的SNMP卡及其相关软件,兼容10M/100M以太网,支持SNMP、HTTP、

TFTP、TELNET、TTYP等协议,监控软件具备电源事件记录和分析功能,灵活多样的组网方案,可实现在Internet/Intranet上的远程监控

 UPS系统具备自诊断、自保护功能,可以实现自动声光报警、E-mail和BP机

报警

 通过网络可以同时监控高达6万多台UPS,支持广域网解决方案

人机界面友好,便于操作和维护

 全中文大屏幕液晶显示,中英文可选操作界面  操作简单,\"一键开机\"

支持远程、自动开机,实现无人值守

3 特性参数

UL33系列UPS系统具有优良的特性参数,如表5-1所示。

表5-1 UL33系列UPS电源特性参数指标

容量 型号 主路输入 输入电压 输入方式 功率因数 谐波电流 电压范围 20kVA UL33-0200L 30kVA UL33-0300L 40kVA UL33-0400L 60kVA UL33-0600L 380V(线电压) 三相三线 >0.99 <3% +15%~-45% -20%~-45%之间降额使用 频率范围 旁路输入 输入电压 输入电压范围 输入方式 频率范围 整流器输 额定电压 稳压精度 电压范围 输出 稳态电压精度(平衡负载) 动态电压瞬变范围 动态瞬变恢复时间 电压畸变(线性负载) 电压畸变(非线性负载) 功率因数 频率跟踪范围 频率精度(电池逆变) 三相相位差 100%不平衡负载电压时稳压精度 50Hz±10% 380V(线电压) ±10% 三相四线 50Hz±10% 405V ±0.5% (1.65×180~2.4×180)VDC ±1% ±1%(50%~100%~50%负载变化) 0 THD<1% THD<3% 0.8(滞后) 50Hz±2Hz ±0.02% 120±0.5°(平衡或不平衡负载) ±1% 容量 型号 频率跟踪速率 逆变器过载能力 20kVA UL33-0200L 30kVA UL33-0300L 40kVA UL33-0400L 60kVA UL33-0600L <1Hz/s 105%Po<负载<125%时,10±0.1min后转旁路输出; 125%Po<负载<150%时,1分钟后转旁路输出; 负载>150%时,200ms后立即转旁路输出 135%额定电流以下可长期过载 1000%额定电流20ms 旁路过载能力 输出电流峰值比 切换时间(正常模式) 切换时间(ECO模式) 系统 系统效率(线性负载) 电池逆变效率(线性负载) 显示 EMC/EMI 传导 辐射 谐波电流 抗扰性 90% 93% 90% 93% 3:1 0 15ms 91% 94% LCD+LED EN50091-2 EN50091-2 CLASS-A IEC1000-3-4 IEC 61000-4-2.3.4..6.8.9.11 Level III, IEC 61000-4-5 Level Ⅳ 92% 95% 系统 MTBF(单机系统) 安规要求 噪音(1m) 空载环流 电流不平衡度(1+1) 绝缘电阻 绝缘强度 电涌保护 120万小时(MTTR=4小时) CCEE <55dB <1A <1% >2M(500VDC) (输入、输出对地)2820Vdc,1min无飞弧 达到IEC60664-1规定的Ⅳ类安装位置要求,即承受 1.2/50μs+8/20μs混合波能力不低于6kV/3kA 防护等级 电池节数 物理尺寸(W×H×D)mm3 重量(kg)

IP21 12V电池30节 600×1400×860 600×1400×860 800×1800×860 800×1800×860 440 528 654 8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