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斌理论法口诀(不完全)
法理学
第一章 法的本体
1、法的概念:法律职业具有垄断性 2、实证是实际验证、观察,非实证是评价
① 社会实效:看遵守不遵守 ② 权威性制定:分析权威 ③ 第三条道路:三三制
3、只要出现“绝对分离”就是错的 4、法与道德:
① 确定性与模糊性是相对而言 ② 道德上升为法律具有确定性
③ 法律依赖于语言,而语言具有模糊性,因此法律都需要解释。只要有解
释,一定有价值判断。
5、法的阶级性:
① 整体意志——长远意志
② 某些法也反应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③ 体现政治职能、阶级统治职能 6、法的物质制约性:
① 不是凭空,受制物质条件
② 立法又称为法的创制,具有一定创造性 7、法的特征:
发现“技术规范”和自然法则都是错误的
8、 规范性文件:针对不特定人适用:可反复适用(有法条) 法文件
非规范性文件:针对特定人:只用一次(具有个案效力) 9、只要是法就具有普遍性
10、一般原理不因个别反例存在而无效 11、 制定 立法 认可 修改 废止
12、法的作用:教育抢瓶子
.
.
① 指引自己 ② 评价他人 ③ 教育大家 ④ 预测对方 ⑤ 强制违法者 13、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
① 事实:描述一个东西怎么样 经过调查观察 客观 ② 价值:评价一个东西好坏 法条都是价值判断 14、价值 基本价值 非基本价值
① 秩序:不自由的秩序好过无秩序 ② 任何一个价值是判断法善恶的唯一标准 ③ 关键词识别法:秩序、正义、自由 ④ 如果出现法院判决,一定体现正义价值
⑤ 如果出现对女性、残疾人、小孩、老人等弱者的保护,体现正义价值 ⑥ 任何一种价值都不是绝对的,都能被限制
⑦ 理论法学只有一个“唯一”是对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15、价值冲突:
① 各种价值是冲突的,不是一好百好 ② 价值位阶: a. 为一种价值牺牲另一种价值
③ b.在追求一个价值时,明确告诉不能牺牲另一种价值 ④ 比例原则:禁止过度,有后半句 16、行为模式:法律对特定行为的态度
17、委任性原则与准用性原则:委任主体,准用文件
18、政策性原则:只要主语是国家,动词是推动、促进、发展、协调、改善、保护,必定是政策。
19、 规则:a. 法条特别长,必定是规则 b. 全有或全无是规则 规则与原则 原则: a.个别性
b.冲突共存是原则 c.原则适用是有条件的
.
.
20、社会关系(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事实)
法律规范 (合法)筛选
法律关系 21、法律关系的种类:
① 合法引起调整,违法引起保护 ② 纵向隶属,横向平等
③ 在上述法律关系分类当中,只有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体现
的是两个法律关系之间的关系
22、行为结果:服务
23、竞合:有冲突、有胜出 有选择空间 有竞争
24、法律后果 否定性后果——法律责任 主动承担
肯定性后果 被动承担:法律制裁
第二章 法的运行
1、立法追求审慎,不追求效率
2、群众路线都是对的,群众运动都是错的 3、执法:管理权、决策权、执行权 司法:个案判断
4、法律监督:一切人监督一切人
5、解释学循环规律和前理解只要出现都是正确的 6、法律证成:
① 外部证成前提
② 内部证成结论和推理规则 ③ 外部证成中包含内部证成 7、法律推理:
① 演绎推理:给一个案子,再给一个法条,法官作出结论 ② 类比推理:一定有两个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 ③ 设证是逆推:看结论推前提
8、正式解释只有立法(全人常)、司法(两高)、行政(国务院和有关部委) 9、文艺解释:a.给一个概念下定义
b.给一个法条,告诉你什么意思,没说其他的 10、比较解释=比较法解释
.
.
体系解释=在解释一个法条时,引用一个法条/法典 客观目的解释:a.文本一诞生,作品就死亡 b.贬低立法者目的解释 11、法律解释方法的位阶
① 在法律解释过程中往往用多种解释方法
② 在各种解释方法中,文艺解释优先于其他解释,其他解释方法之间无优先顺序
法制史
1、只要有国就有法,也一定有法律体系 2、凡是引用的话,都是对的(选项) 3、习惯法与制定法:有无文字记载
4、法的继承只与时间有关 所有后面的学习前面的 法的移植:a.同时代的外国法 b.既体现空间又体现时间
5、中国古代法传统:家族本位,非社会本位,非国家本位 6、民刑不分,重刑轻民
对比:古罗马国家《十二铜表法》 诸法合体,私法为主,程序法优于实体法 7、法律意识区别于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律行为 8、法律心理:
① 心理:一个人简单的心理活动
② 思想体系:成熟体系(有体系就是,有学者) ③ 不是所有个人的观念都是心理
9、西周:a.礼仪形式:吉时祭祀,嘉(假)结婚,凶(兄)丧葬之 b.契约法: 买卖人质,借个师傅 质长剂短,质活剂死
c.一夫一妻多妾制:媵嫁制度——买一送很多 d.六礼:纳彩是提亲;聘礼叫纳征 e.刑狱民讼 10、春秋战国:
① 子产书,鞅铸鼎,李悝发神经 ② 法经:盗财产,贼安全,杂六禁 11、秦代:a.言论犯罪包括在危害皇权罪当中 b.渎职罪:轻重不直
.
.
c.司法制度:提到御史,就是监察机关 d.诉讼制度:告公室;非告公室 12、汉代
① 景帝抡大锤(棰令) ② 亲亲范晓萱
③ 诉讼制度:a.《春秋决狱》正式渊源,没有抛弃汉律 b.论心定罪=考察动机 13、魏晋南北朝
① 《魏律》:曹魏八议,具改刑名
② 《晋律》:五服晋北齐;晋律添法例,张杜制五服 ③ 《北齐律》:北齐合并名例律,十条重罪十二篇 ④ 北周流刑分等
⑤ 北魏少数民族,一手拎鞭,一手执杖 ⑥ 宫刑自宫南北朝 ⑦ 死刑复奏太武帝 14、唐律 五刑十恶在开皇
① 永徽律疏,永远辉煌 ② 逐条主句,高宗放屁 ③ 自首免,自新减 ④ 台中央,殿礼仪,察地方 ⑤ 在死刑执行上 京师五复奏 (唐太宗) 地方三复奏 ⑥ 刑讯:状告有风险,屁股需谨慎
⑦ 《唐六典》——《明会典》——《大清会典》 15、两宋法律:
① 唐大中搞刑统 ② 仁敕律,神敕高 ③ 死刑不折杖,重罪不折杖 ④ 仁宗不仁,轻者刺配,重者凌迟
⑤ 仁神共愤是凌迟:仁使用,神常用,南宋法定 ⑥ 《大清现行刑律》废凌迟——现在废凌迟 ⑦ 借贷契约:借用贷款 出息
.
.
⑧ 继承制度: 户绝继承: 起立,遵命
继子与绝户之女: 一子三女 三分官子女 16、明代法律
① 明大变,改七篇(第一次) ② 先刑后教(第二次) ③ 司法机关(第三次):
提刑按察司和申明亭: 明察秋毫 有察为明 ④ 厂卫:东成西宪武功内行
⑤ 会审:以决囚犯仍翻供,皇帝交付九卿圆桌来相会 朝审:霜降潮湿
大审:司礼监大太监主持,所以叫大审 五大(武大) 17、清代(近代以前)
① 则例:行政法例;事例:特定事项;成例:事例成定例 ② 会审: 热审:大热天打板子 朝审:霜降潮湿 宪法学
1、宪法:根本法、最高法、母法
2、修宪:常委五一来修宪,通过只需三两天 制定主体:全国人民
制定机关: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修宪主体:全国人大 释宪主体:全国人大常委会
3、协定宪法: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
两个15协商变30 法国1830年宪法 4、现行宪法修改:
邓小平同志指出自然资源作为国家公共财产不能外资,这个坚决不能改。 82宪法4次部分修改:
自己总结版
① 1988年:爸爸爱发财
主业种地,搞私营补贴家用,要卖地找本钱
.
.
② 1993年:三舅四变两必须 四变:a.国营变国有 b.公社变联产 c.计划变市场 d.县级变5年
两必须:a.我国正处于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b.要成为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
③ 1999年:九舅爱纠正,救救法治,救救小平 正处于 长期处于 实行经济 发展经济 a.爱纠正 联产 统分结合 私营补充 非公重要 完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依法治国,法治国家
b.救救法治 危害国安犯罪猖獗,所以救救法治
c.救救小平:邓小平理论
④ 2004年:司令长官作总结,关心大事
建设者进入统一战线 三个代表范围很大要把两个人拉进来 特区人大代表进入人大 财产权:征收征用补偿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社会保障权:建设社会保障制度 平等权: 非公经济鼓励和支持 地方人大任期五年
白 斌 版
现行宪法经过四次修改,共产生31条修正案。 爸爸、三舅、九舅和司令的对话
【口诀】88爸爸说,发发财是必要的,私营经济被允许成为补充,既然如此,国家在引导、监督和管理的同时,应该容许其转让土地使用权。
.
.
93三舅说,现在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要有中国特色,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要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人,必须长期在党的领导下搞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他把国营经济弄成了国有经济,把农村公社搞成了家庭联产,把计划经济搞成了市场经济,把县级大大代表的任期延长到了五年。(三舅四变)
99九舅纠正说,我们是长期处于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还是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保护其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还应当引导监管;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都应该多样化,农村应该确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所以邓小平理论必须成为指导思想;市场经济不仅要实行,而且要发展;在人们觉悟不高的情况下,法治还是要搞得,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必须依法打击。(九舅爱纠正)
04司令总结说,三个代表的范围很大,所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得加入统一战线,特别行政区的代表也要进人大,国家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啊,征收征用了人家的私有财产或土地要给补偿,社会保障制度也要搞起来,非公经济要鼓励和支持,地方人大的任期都要变成五年,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的时候要唱国歌,一唱就是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注意】整理的口诀不包括白斌的答题技巧。因为白斌在知识篇的答题技巧少且散。答题技巧在白斌的真题奇数篇和偶数篇两个音频。希望有时间归纳出来。另外,口诀是不完全的,会有遗漏而且宪法后面部分的口诀并没有整理。听过音频之后,背口诀用处更大,单看的话难以记住。尤其是宪法修正的口诀,要听音频。
【注意】白斌在法理学上和杜洪波有些观点冲突。一是对于法律的强制性,白斌认为是国家强制,区别于社会强制;杜洪波认为是社会强制。二是国家法的概念。这个白斌也解释过,国家法的概念是理论观点,有多个。白斌和杜洪波用的概念不一样。三是那到关于法律规则的题。杜洪波有个跟司法部和白斌不一样的观点,其认为:准用性规则具有辐射全条文的效力,其他规则没有。对于这个观点,我表示怀疑。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