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护理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常用护理技能是护理专业培养职业能力的基石,涵盖了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岗位最常用的技术,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经过规范《常用护理技术》课程的学习,才能胜任不同岗位常见的护理工作。
《常用护理技术》课程主要学习入院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专项护理、出院护理,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掌握常用护理技能的规范操作,同时对临床专科护理有了初步的认识。既有助于消化、提高学生以前学习的《正常人体结构与机能》、《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等课程,也对后续《内科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技术》等专项技能课程的学习起引导和促进作用;同时为学生顶岗实习,完成临床各种常用的护理技术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安全运送患者,为患者准备恰当的病床单元并安置合适的卧位,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并规范记录。
(2)具有合理满足患者清洁卫生需要的能力,会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安全。 (3)具有无菌意识,能预防医院内感染,能规范完成注射技术、静脉输液、静脉输血,会进行药物过敏试验。
(4)能及时解除患者胃肠道、泌尿道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及时为呼吸困难患者提供氧气,保护长期卧床患者的皮肤,预防压疮的产生。
(5)具有规范指导患者出院的能力,能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指导和护理。 (6)规范记录各类医疗文件的能力。 2.知识目标
(1)明确医院的任务、医院的工作内容、人体力学的运用原理、病区的环境设置、
第1 页 共 8 页
常见卧位及性质、生命体征的影响因素。
(2)明确长期卧床患者的清洁卫生需求,会合理解决。
(3)明确无菌技术操作基本原则,能运用无菌原则指导自身开展注射、静脉输液、静脉输血、药物过敏试验等。
(4)明确胃肠道、泌尿道、气道等正常和异常状况的辨别,会及时处理,知道压疮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措施。
(5)明确临终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临终关怀的理念及死亡的基本过程。 3.态度目标
(1)通过入院护理,学生具有保护患者安全、运用节力原理的意识。 (2)通过生活护理,学会与患者沟通,具有团队合作意识。 (3)通过用药护理,学生具有无菌意识、隔离意识。
(4)通过专项护理,学生具有随时观察病情,时间就是生命的意识。 (5)通过出院护理,学生具有关爱患者及家属,尊重生命的意识。 三、课程设计 1.设计思想
通过大量的岗位分析和反复论证,临床护理岗位需要的常用护理能力涵盖了家庭护理、社区护理岗位的需求,所以《常用护理技术》课程主要基于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设置课程内容。以临床护理岗位能力需求为核心,基于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过程,对应护士执业资格标准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整合《常用护理技术》课程内容。
临床护理岗位患者从入院治疗到出院全过程中,需要接受护士采取的各种护理活动,根据这些活动的特点将它们整合为5个典型工作任务,以这5个任务为载体,以护理岗位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课程内容。将这5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融入到22个项目之中,实施以项目导向为主的教学。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临床护理岗位真实的工作情境或真实病例为主,科学设计学生行动标准和教师教学方法,灵活采取项目导向、仿真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每个项目的完成都是在校内、外交替进行,实现教、学、
第2 页 共 8 页
做结合。
2.课时分配
学习情境 项目名称 项目1:患者搬运 项目2:铺床技术 情境一:入院护理技术 项目3:安置卧位 项目4:监测生命体征 项目5:医疗文件书写 情境二: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6:清洁卫生护理 项目7:冷热疗法 项目8:清洁、消毒灭菌 项目9:无菌技术 项目10:隔离技术 情境三:用药护理技术 项目11:给药护理 项目12:注射技术 项目13:药物过敏试验 项目14:静脉输液 项目15:静脉输血 项目16:胃肠道护理技术 项目17:泌尿道护理技术 情境四:专项护理技术 项目18:呼吸道护理技术 项目19:压疮护理技术 项目20:采集标本 情境五:出院护理技术 3.学习情境描述
学习情境一
学习情境名称 入院护理技术 1.学会运用人体力学原理运送患者。 2.能为不同病情的患者准备恰当的病床单元。 学习目标 3.学会安置不同的卧位,并更及时为患者更换舒适的卧位。 4.学会监测生命体征。 5.规范记录患者病情。 课时数 41 项目21:一般患者出院 项目22:临终护理 参考学时 6 15 5 10 5 18 6 5 10 5 5 15 5 12 4 13 15 8 4 4 4 6 第3 页 共 8 页
1.平车、轮椅运送患者,人体力学原理的运用 2.创设病区物理环境,为不同患者准备病床单元 学习内容 3.根据患者病情,安置舒适、利于疾病康复的卧位 4.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5.医疗文件书写要求及书写方法 教学方法和建议 教学条件要求 病例分析、角色扮演、仿真训练 1.教学场地:校内模拟病房、附属医院、教学医院 2.教学媒体:单元设计方案、电子课件、实训材料、项目考核单 1.知道常用的力学原理。 学生已有基础 2.在前导课程中学习过关于生命体征的相关解剖、生理、病理知识。 3.在前导课程中学习过医院的组织结构及工作性质。 1.具有实施入院护理的工作经历。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学习情境二
学习情境名称 生活护理技术 课时数 24 1.学会保持患者口腔、头发、皮肤的清洁。 学习目标 2.能及时为患者更换清洁病床用物,保持病床单元整洁,提高患者舒适度。 3.能利用冷热疗法为患者解除病痛。 1.口腔护理 2.头发护理 学习内容 3.皮肤护理 4.卧有患者床更换床单 5.冷疗法和热疗法 6.晨晚间护理 教学方法和建议 教学条件要求 角色扮演、病例分析、技术演练 1.教学场地:模拟病房、附属医院、教学医院 2.教学媒体:单元设计方案、电子课件、视频资料、实训材料、项目考核单 1.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学生已有基础 2.明确生活护理的重要意义。 3.具备健康教育能力。 4.具备团队合作能力。 1.具有为患者实施生活护理的工作经历。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2.具备熟练规范的操作水平。 3.具有为患者服务的职业情感。 2.能规范、熟练进行入院护理的技术操作。 3.具备实训课堂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第4 页 共 8 页
学习情境三
学习情境名称 用药护理技术 工作。 学习目标 2.学会进行口服给药、雾化给药,进行各种注射,实施药物过敏试验。 3.能进行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学会观察各种反应,并及时处理。 1.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2.隔离技术操作 学习内容 3.口服及雾化给药 4.注射技术 5.药物过敏试验 6.静脉输液、静脉输血 教学方法和建议 室 2.教学媒体:单元设计方案、电子课件、视频文件、实训材料、项目考核单 1.具有基本的算术推导能力。 学生已有基础 2.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 3.具有较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4.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1.具有实施用药护理的工作经历。 2.能规范、熟练进行给药护理的技术操作。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3.具备实训课堂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4.具有较强的无菌观念。 5.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学习情境四
学习情境名称 专项护理技术 1.满足患者营养需求,实施鼻饲技术。 2.清除胃肠道异物,促进舒适。 学习目标 3.解除排尿异常。 4.保持呼吸道通畅。 5.预防压疮,保持皮肤完整。 6.学会采集各种临床标本。 学习内容 1.鼻饲法、洗胃法和灌肠法 2.导尿术和留置导尿管技术 课时数 44 仿真训练、技术示范、角色扮演、技能训练、项目导向教学 1.教学场地:模拟病房、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无菌技术操作实训教学条件要求 课时数 61 1.明确无菌和隔离原则,学会用无菌原则和隔离原则指导临床护理第5 页 共 8 页
3.吸痰法和吸氧法 4.压疮的护理技术 5.标本采集方法 教学方法和建议 教学条件要求 小组讨论、技术示范、角色扮演、技能训练 1.教学场地:模拟病房、附属医院、教学医院 2.教学媒体:单元设计方案、电子课件、视频文件、实训材料、项目考核单 1.在前导课程中学习过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的相关解剖学生已有基础 生理知识。 2.具备分析病例的能力。 3.具备保护患者患者隐私和安全的能力。 1.具有实施专项护理的工作经历。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学习情境五
学习情境名称 出院护理技术 课时数 10 1.学会指导患者出院后的饮食、运动、情绪等方面的指导。 学习目标 2.引导临终患者家属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 3.实施尸体护理。 4.减轻临终患者心理压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教学条件要求 1.出院指导 2.尸体护理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技能训练 1.教学场地:模拟病房、附属医院、教学医院 2.教学媒体:单元设计方案、电子课件、视频文件、实训材料、项目考核单 1.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 学生已有基础 2.具有正确的生命观。 3.具有健康教育意识。 4.具有较好的角色扮演水平。 1.具有实施出院护理的工作经历。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2.具备熟练规范的操作水平。 3.具备为患者服务的职业情感。 2.具备熟练规范的技能操作水平。 3.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程考核 1.期末考核及方式说明
期末考试成绩以下表中的知识点为核心,主要题型包括名称解释、选择题(单项选
第6 页 共 8 页
择题、多项选择题)、病例分析题,由不担任这门课程教学任务的老师负责命题,试题库完善后采取随机组卷的方式进行命题;其中第二学期考核项目一至项目十二、第三学期考核项目十三至项目二十二。
表 护理基本知识考核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序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合计 考核的知识点及要求(第三学期) 药物过敏的机制、预防措施,常见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紧急处理 静脉输液方法、溶液的选择、常见输液反应的预防及紧急处理 静脉输血方法、输血前的准备、常见输血反应的预防及紧急处理 胃肠道的观察、异常情况的护理 泌尿道的观察、异常情况的护理、排尿功能的恢复 呼吸道的观察、异常呼吸的护理 压疮的发生原因、好发部位、预防措施、临床表现 各种标本的临床意义 一般患者出院的指导内容 临终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变化、临终患者护理、尸体料理 考核的知识点及要求(第二学期) 患者搬运的要点、人体力学的运用 医院任务、医院物理环境的设置、铺床要点、分级护理 卧位的性质、常见卧位安置方法及临床意义、更换卧位要点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医疗文件书写要求、书写方法 清洁卫生护理方法、要点及临床意义 冷热疗法作用原理、机制、适应症及禁忌症 清洁消毒灭菌方法、临床意义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要点 隔离区域的设置、隔离原则、隔离措施 口服给药要点、雾化给药要点、给药原则 4种注射的部位选择、操作要点 成绩比例(%) 6 6 10 10 5 10 8 8 12 6 7 12 100 成绩比例(%) 15 15 10 10 10 10 15 5 5 5 100 2.过程考核说明
(1)基本护理知识测试:每个项目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网上考核。
(2)22个项目中,确定必考操作项目有:铺床技术(铺备用床、铺暂空床、铺麻
第7 页 共 8 页
醉床)、监测生命体征、绘制体温单、口腔护理、乙醇拭浴、无菌技术、隔离技术、注射技术、密闭式静脉输液、鼻饲术、导尿术、氧气吸入技术、压疮的预防、各种标本采集、尸体护理共15个,这些项目所有学生必须逐个考核过关。考核时由所有常用护理技术教师担任考官,教师随机抽签决定考场号;学生随机抽签,确定考试地点。
表 护理操作项目考核标准
序号 1 2 3 4 考核项目 准备工作 操作过程 操作质量 操作后物品处理 考核内容 仪表、评估患者病情、操作前准备 动作规范流畅、要点清楚 协作精神、爱伤观念的建立 熟练、符合要求、患者满意度高 处理方法正确、物品整理到位 合计 成绩比例(%) 10 74 10 6 100 另外其他项目实行抽签的方式,每个教学班级随机抽取40%的学生进行考核。上述所有考核成绩平均后即为学生本学期的操作考核成绩。
(3)考勤及作业完成情况:出勤率95%以上,全部作业(包括实训报告)完成率100%、完成质量80分以上。
3.课程成绩形成(比例分配):期末卷面考核(40%)+操作考核(40%)+基本护理知识测试(10%)+考勤及作业(10%),其中期末卷面考核以表1中的知识点为核心,操作考核以平时各项技术考核的平均成绩为主,基本护理知识测试成绩以项目学习后的测试平均成绩为主,考勤及作业完成情况以教学过程中的记载为主。
五、教材及其它教学资源 1.使用教材
(1)《护理基本技术》,陶丽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 (2)《常用护理技术实训》,张连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2版 2.参考资源
(1)《新编护理学基础》,姜安丽,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12月 (2)《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6月 (3)国家精品课程网站:http://cyhl.hbxftc.com/
第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