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议素质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浅议素质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锹罔" ̄"EilII¥凰霸 浅议素质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宋永明 冯佃玲 (青州市益都街道小营小学 山东・青州 262509) 中图分类号:G40.-0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2—7894(2009)26-079-01 摘要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素质教育-9学生全面发展 的教育:(1)素质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完善和落实;(3)学生的全面发 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途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倡的是每个人的全面发 展,而素质教育则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对于素质教 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生动活 泼、主动地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各方面的才能和兴趣、特长和谐统一 地发展,也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趣的发展。素质教育同样把 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素 质教育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 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 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 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 这两种教育观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质上是一 致的。 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区别在于:素质教育引导人们重 点思考“素质”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主要引导人们重点思考“全 面”。在讨论素质教育时,主要引导人们如何从分类学角度思考学 生素质的种类,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思考各种素质间的关系,如实事 素质与价值素质、个性素质与共性素质、质料素质与形成素质等之 间的关系,进而掌握发展素质的规律性。而规律性一旦用语言表达 出来,便会形成新的教育理论。这意味着素质教育的出现。已经正 在引起人们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理论的某些新的理性思 考。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组成。德育是使 受教育者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 教育等。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无产阶级政治方向,对学生 的全面发展起导向和动力作用。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 化知识,培养他们的技能和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它在帮助学生认 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从事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本领和发展个性中起着重要作用。体育 是传授给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 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 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另外,劳动技术教 育对帮助学生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 术知识和劳动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在讨论全面 发展教育过程中,人们想到的大多是怎样克服片面发展,德智体美 等何者为首以及他们之间是何种关系,全面发展是平均发展还是有 所侧重的发展等等。还应看到,全面发展教育仅从总体上规定了学 生的发展方向,抽象程度较高,而素质教育则要解决全面发展教育 理论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运用问题。因此,全面发展教育指明了人 的全面发展的素质内容要求。素质教育必须把这些内容具体化为 可以操作的目标要求,才可规范教育实践活动。 2素质教育是对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完善和落实 首先,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是对全面发展内涵的概括。长 期以来,人们所讲的全面发展即指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这种理解本 身就不全面。因为他们指出的仅是全面发展的几个主要内容,而没 有明确界定全面发展的内涵和外延。而素质教育的“素质”概念却 解决了这一问题,确定全面发展指的是全面发展人的德智体美劳等 方面的素质。其次,素质教育能使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得到真正“落 实”。建国以来,我们一直讲全面发展教育,先是提德智体全面发展, 到了2O世纪8O年代又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提法仅仅局 限于如何理解全面发展而没有把它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正是具体 地落实全面发展教育。事实上,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人的素质的全面 提高。素质教育同德智体美等育不是并列关系,素质教育是总的, 一切教育都必须归结为素质教育。 3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途径 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 德智体美等育并不是全面发展的对象,而是促使人们获得全面发展 的几种不同途径,是提高学生素质的素质教育的途径。当然,随着 科技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途径不止有这些,如近 几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的心理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 生的心理素质,这就是德智体美等育所不能替代的。 责任编辑秦艾桢 |jf缸 i‘ 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