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区生活方式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评估和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社区生活方式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评估和影响因素分析


社区生活方式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评估和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生活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改善

的作用,并探索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92例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进行为期24周的生活方式干预,干预实

施前?后收集临床资料;同时24周后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是否达标,将患者分

为干预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两组基线时各项指标的差异,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患者24周后HbA1c由7.31%下降至6.82%?血糖

控制达标率由干预前的20.4%上升至干预后的59.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24周和基线

时的血糖控制水平是影响生活方式干预效果的最主要因素?

结论 生活方式干预可明显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相关代谢因素控

制,可作为社区糖尿病人群有效的基础治疗?

标签: 2型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代谢性疾病

(2013)06-0484-03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非药物治疗如生活方式改变?饮食控制与运动?

戒烟?戒酒等健康行为方式在控制糖尿病病情和预防及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具

有重要作用[1]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社区T2DM患者进行定量饮食与运动指导,观察

生活方式干预对T2DM患者相关代谢变化的改善,并探索影响其疗效的因素,现将结果报道如

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4月至10月间收治的T2DM患者92例,其中男47例,女45例;年

龄61~78(62.28±8.85)岁;糖尿病病程6~11(7.96±4.9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19

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定的T2DM标准,并排除各种急性感染?急性并发症以及严重心?脑血

管并发症等疾病?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所有患者除门诊常规治疗外,由专职医护人员进行为期24周的生活方

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处方及行为矫治?生活方式干预技术采用《糖尿病综合评估与康

复处方》系统软件(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研发),对患者的饮食行为?每天热卡摄入和日

常生活活动热卡消耗量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特点以提供个性化的饮食?运动和生活

处方;饮食处方包括三餐热卡定量和营养均衡的个体化食谱;运动处方以步行运动方式为主

,0.5~1h/d,指导患者在饭后1h实施运动;生活处方则根据对患者的饮食调查结果,矫正

者不健康的认知行为,给予健康的生活指导?所有患者均予每周电话随访1次,了解其饮食

和运动实施情况以及不适反应;同时每3个月门诊随访1次,了解生活方式调整的情况,并及

时指导门诊用药和提出下阶段的建议?

另外,参考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是否

达标(

≤6.5%),治疗24周后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两组基线时各项指标的

差异?

1.2.2 观察指标:干预实施前?后均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收缩

压(SBP)?空腹血糖(FBG)?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每日饮食摄入热卡根据患者每日的进

食种类及数量进行评估,每日消耗热卡根据患者24h日常生活种类和时间进行评估,均由《

糖尿病综合评估与康复处方》系统软件完成?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版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评价影响生活方式干预效果的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见表1?2?

由表1可见,干预后患者的运动消耗量较干预前明显增加,热卡摄入量?BMI?腰围?SBP?F

BG?HbA1C?TG?TC?LDL-C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血糖达标率较干预前明显增高,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2.2 干预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干预有效组患者的FBG和HbA1c 均较干预无

效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卫生课题?有研究表明,在社

区卫生中心开展的糖尿病保健改善成果与其它同等水平的卫生保健技术相比,能够起到节约

医疗成本的作用[3]?饮食治疗和规律性的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简

便易操作

,可以作为糖尿病社区治疗的基础;有利于体重降低?血糖的控制,并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

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张迪[4]对葡萄糖耐量异常患者进行饮食及运动干预后发现,干预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社区糖尿病患者经6个月干预治疗后的平均每日热卡摄入量明显降低,

同时平均运动热卡消耗量亦明显增加,说明本研究设计的干预措施有效地对患者的生活方式

包括饮食和运动两方面均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本研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还发现,患者6个

月后的血糖水平显著得到改善,HbA1c水平较前下降,血糖控制达标率较前增高;同时,患

者的BMI?腰围?血脂代谢及血压均得到显著的改善;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饮食与运

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对于社区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及代谢因素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

另外,为了进一步探讨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对哪些患者的效果更为显著,笔者还根据6个月后

血糖是否达标进行分组并作分析,结果发现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糖尿病病程等因素均对干预

的效果无显著的影响;干预有效组患者的基线BMI?腰围?每日热卡消耗量略低于干预无效

组,提示生活方式干预可能对于原先较为肥胖和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患者更为有效;但笔者也

发现,上述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笔者在单因素分析中还发现,

干预有效组的患者基线时FBG和HbA1c水平低于干预无效组,提示患者的原有血糖水平仍是主

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生活方式干预可能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具有加强患者血糖控制的

作用;且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仍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患者基线时FBG和HbA1c

仍为影响生活方式干预效果的重要指标?

〖JP2〗

本研究探讨以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用于社区糖尿病人群为期6个月的疗效

随访观察,提示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同时其干预效果与患

者的病程?既往血糖控制情况等因素有关,提示生活方式干预可作为社区糖尿病人群有效的

基础治疗方法?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糖尿病防治应尽早从社区防治工作着手,以强化饮食

和运动治疗为基础,加强对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和血糖控制,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和发展,有效降低卫生经济成本,节约社会卫生资源,从而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

残率和延长患者的寿命?

参考文献

[1]刘小芬,陈轶君,卢兴优.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社区护理干预及效果研究[J]

.现代医院,2007,7(5):152-153.

[2]《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家医学出版

社,2004:72.

[3]黄绮.生活方式干预对老年T2DM患者代谢控制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10(5):143-145.

[4]张迪.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选结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1,8:4223-42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