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沸点判断
1. 同系物连越长沸点越高 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顺式沸点高于反式 有氢键的最高
进行SN1反应活性高低次序为:
烯丙基卤代烃 > 三级卤代烃 > 二级卤代烃 > 一级卤代烃 > CH3X > 乙烯基卤代烃,桥头卤代烃
进行SN2反应活性高低次序为:
烯丙基卤代烃 > CH3X > 一级卤代烃 > 二级卤代烃 > 三级卤代烃 > 乙烯基卤代烃,桥头卤代烃
总结:烯丙基双键型离子,有共轭效应更稳定;SN1反应与碳正离子稳定性有关,越稳定反应速率越快.
碳正离子稳定性:
烯丙基-CH=CH-CH3>三级碳正离子>二级碳正离子>一级碳正离子>甲基碳正离子> 乙烯基-CH=CH2 若有共轭效应存在则更加稳定.
休克尔规则
1. 在共轭体系中,一个不饱和C上算一个π电子; 2. 对于带电的离子体系: (1):正电
A:如果正电带在饱和c上,则π电子数目不增不减 B:如果正电子带在不饱和C上,则π电子数随正电荷数目增加几个就减少几个。
(2):负电
A:负电荷带在饱和C上,则带一个负电荷增加2个π电子。 B:负电荷带在不饱和C上,则带一个负电带增加一个π电子
常见的吸电子基团
NO2 > CN > F > Cl > Br > I > C三C > OCH3 > OH > C6H5 > C=C > H
常见的给电子基团
NH2>OH> (CH3)3C > (CH3)2C > CH3CH2 > CH3 > H
亲电加成反应活性:
电子云密度越大,越容易加成。而吸电子基团如羧基和氰基使得电子云降低,烷基使得电子云密度变大,同时烷基也使得中间体更加稳定,吸电子基团使得中间体不稳定。
例:乙烯>溴乙烯>氯乙烯>1,2-二氯乙烯 异丁烯>2-丁烯>1-丁烯
总结:碳正离子越稳定越容易发生反应,烷基越多越稳定活性越高。
烯烃化合物稳定性
支链越多,越稳定;反式更稳定。
反马氏加成两种情况
A:与过氧化物作用下,发生了游离基加成反应
B: 亲电试剂中氢原子的电负性大于所连的原子或原子团 CF3CH=CH2+HCl----CF3CH2CH2Cl
卤原子活性
苄基型>烯丙基型>3>2>1>甲基型>乙烯基型
CCH2CHCH2XCH2X CH2CHCH2CH2XCH2CH2XCH2CHX>>XC 总结:烯丙基型和苄基型卤代烃最活泼,乙烯基型和苯基型卤代烃最不活泼。 酚类化合物酸性比较
OHNO2NO2NO2ClOHOHOHOHCH3
苯环上有致钝基时,负离子稳定性↑→酚的酸性↑ 致钝基的致钝作用↑,其数目↑→酚的酸性↑ 致活基的致活作用↑,其数目↑→酚的酸性↓ 同一定位基,对位>邻位>间位
酸性次序:H2OROH>HCCH>NH3>RH
醇的酸性次序:
甲醇一级醇二级醇三级醇
羰基化合物亲核加成反应活性
电子云密度越小,羰基亲核越强,共轭效应使他减弱,与亲电加成相反。
响羰基活性的主要因素
(1)取代基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的影响
羰基上连有吸电子基团,增加活性;羰基上连有给电子基团,降低活性。 (2)羰基所连接的基团空间位阻或空间张力愈大,则羰基的反应活性愈小。 结构不同的醛和酮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次序为:
HHC ORHC ORR'C OArRC OArAr'C O
羧酸酸性比较(羰基活性)
吸电子基吸电子能力↑酸性加强 吸电子基个数↑酸性加强
吸电子基与羧基之间的距离↓酸性加强
同一吸电子取代基,邻位>对位>间位>无取代基
COOHCOOHCOOHCOOHCOOHNO2 Br CH3 OCH3
胺类化合物碱性
总结:脂肪族2°>1°>3°>NH3>苯胺>芳香族1°>2°>3° 芳香族:1°>2°>3°
苯胺对位上取代基对碱性的影响: 致钝基个数↑碱性下降
致钝基的致钝作用↑碱性下降 一个阴离子π电子数2 一个阳离子π电子数0
杂环化合物相关性质 稳定性次序为: 苯 > 噻吩 > 吡咯 > 呋喃
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次序:吡咯 > 呋喃 > 噻吩 > 苯 > 吡啶 碱性次序:脂肪族胺>氨>吡啶>芳香族胺>吡咯 氨基酸等电点
当pH>pI时,氨基酸主要以负离子的形式存在,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当pH 能够产生环式与链式异构体间的互变的糖,有变旋现象。几乎所有的单糖极其衍生物都有旋光性,许多单糖在水溶液中都会发生变旋现象。 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不一定有变旋性,而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一定有旋光性。 具有手性的化合物一定有旋光性,糖苷具有旋光性但没有变旋现象。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总结 1烷烃与烯烃,炔烃的鉴别方法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ccl4溶液(烃的含氧衍生物均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只是快慢不同) 2烷烃和芳香烃就不好说了,但芳香烃里,甲苯,二甲苯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苯就不行 4酚:常温下酚可以被氧气氧化呈粉红色,而且苯酚还可以和氯化铁反应显紫色 5可利用溴水区分醛糖与酮糖 6醚在避光的情况下与氯或溴反应,可生成氯代醚或溴代醚。醚在光助催化下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生成过氧化合物。 一.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1.烯烃、二烯、炔烃:(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1) 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 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1) 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 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 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2) 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 (1) 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 (2) 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 (3) 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 (4) 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9.胺: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方法 (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aNO2+HCl: 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绿色固体。 10.糖:(1) 单糖都能与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作用,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2) 葡萄糖与果糖:用溴水可区别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3)麦芽糖与蔗糖:用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麦芽糖可生成银镜或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