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重二弹三摩擦
1先画重力(一般初中画图题都考虑重力):永远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2再看有无压力(一般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摩擦力(区分静摩擦和动摩擦:F静与物体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动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拉力 3注意受力点:受力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不在施力物体上
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某方向力的存在,若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初中仅学的),其受力一定平衡(高中物理称合力为零)
二、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平衡力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两个力的受力物体是同一个产生的效果
互相抵消,合力为零
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力的受力物体是两个。产生的效果不能互
相抵消。
平衡状态:不受力或者所受合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受力一定是成对的(初中阶段)。一个
力的效果必定有另一个力与之相抵消。
三、摩擦力 1. 产生的条件
第一:物体间相互接触; 第二:物体间有相互挤压作用; 第三:物体接触面粗糙;
第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2.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初中阶段)
页脚内容 中考物理专题一 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静摩擦力等于其方向上的拉力或重力。
动摩擦力等于拉力、重力或其和差(一定要在平衡状态下分析)。
【七中真题】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动滑轮重为50N,定滑轮重力 为40N,人的重力为600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人需用力
A.218N
B.220N C.210N
D.236N
【平衡状态分析】
【12年成都】
如图23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关于该状态,下列
B 页脚内容 A 图23
F 中考物理专题一 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 A.A对B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B所受摩擦力与水平拉力F的合力 D.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小于A对B的摩擦力
【七中真题】如图所示,A、B、C三木块质量分别为M,m和m0,连接如图。
不计滑轮摩擦,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作匀速运动,则可断定 A..A与桌面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B.A与桌面间无摩擦力;
C.A与B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D.A对B的摩擦方向向右
【摩擦力大小】
【七中真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如图所示的“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自向两侧“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凳子向甲方移动 B.凳子向乙方移动
C.凳子原处不动 D.凳子先向乙方移动后向甲方移动 2、对于摩擦力,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并相互挤压,且接触面不光滑,它们之间一定产生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页脚内容 中考物理专题一 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12年成都】1、如图6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 B. 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图6
D. 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变式训练】1、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受到的力一样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受到的力大
2、如图是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玩具“不倒翁”摆动过程的示意图,O点是“不倒翁”的重心将“不倒翁”扳到位置1后释放,“不倒翁”向右摆动,经过竖直位置2到达另一侧最大摆角的位置3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倒翁”在位置3时,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只有在位置2,“不倒翁”受到的重力方向才是竖直向下 C.“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重心很低
D.“不倒翁”从位置2到位置3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页脚内容 中考物理专题一 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3、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滑轮中的力与功、压轴题】
1、图27所示为小刚设计的滑轮组装置。其中滑块A置于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水平面上,动滑轮重G=10 N, 重物B的重力GB可改变。右下表是小刚在某次使用该装置时记录的一些数据。若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跨过滑轮的绳或竖直或水平,A距水平面上的定滑轮、B距水平面均足够远。求:
(1)在4~6 s内,水平绳对A的拉力做的功。 (2)在2~4 s内,重力GB做功的功率。
(3)在0~2 s和2~4 s两段时间内, 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图27 通过的距离B 时间t 0~2 s 2~4 s 4~6 s GB / N 20 50 27 A的运动情况 静止 速度由0逐渐增大到2 m/s 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A A在水平面上0 2 4 页脚内容 中考物理专题一 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2、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G=100 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小明同学设计了图24(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小明用图24(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拉力F拉绳时,重物的速度υ和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24(丙)和(丁)所示。若重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5×10-2 m2,不计摩擦,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求:
(1)在2~3s内,拉力F的功率P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2)在1~2s内,拉力F做的功W。 (3)在0~1s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强p。
50
F/N 40 30
20 10 0
1
2
3 t/s
2.50 1.25
υ/(m/s)
3.75 2.50 1.25
0
1
2
3 t/s
0
h/m
F
1
2
3 t/s
乙 丙
图24
丁
G 甲
页脚内容 中考物理专题一 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3、用如图8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所做的有用功为1.2J B.动滑轮自重0.2N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W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浮力中的受力分析】
1、如图21甲所示,立方体木块下端用一段细线与之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21图乙),直到装满容器.细线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则拉力F随深度h的变化关系图像是
图8
页脚内容 中考物理专题一 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2、如图所示,B重20N,A一部分浸入容器内水中,整个装备处于平衡状态,台秤的示数
较A物体没有浸入前增加30N,那么物体A重为,不计滑轮物重( )
A.10N B.20N C.30N D.40N
甲 乙 图11
3、
底面积为50cm2
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用轻质细绳相连的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球悬浮在水中,如图11所示;将细绳剪断后,甲球漂浮且有
25的体积露出水面,乙球沉入水底;若细绳剪断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40Pa,
g取10N/kg,则乙球的质量为 g。
页脚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