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学本科学年论文设计框架范文

统计学本科学年论文设计框架范文

来源:爱站旅游


金融学院2010级

统计学本科学年论文设计框架

题 目: 陕西省人口自然增长与经济 增长的关系研究 学生姓名: 陈军杰 分院(系): 金融学院 指导教师: 张蕊 完成时间: 20 13 年 3 月 1 日

一、课题的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人口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在努力发展经济建设,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合理发展人口生产,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切实做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经济学家计算,人口增长1%,需要经济增长3%左右,才能维持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就会形成所谓的“劣性均衡循环”,即新增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被所增长的人口消耗掉,从而没有余地提高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无力进行物质扩大再生产,也无力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差距。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增长减缓了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速度和人均GDP水平。另一方面表现在人口的盲目增长,威胁了人类的自身安全,出现了人口安全危机。 目前,我国每年增加一千多万人口,据估计在整个八十年代每年待安置就业人数在二千万以上, 其中城镇每年的待业人员在三百万以上。要在城镇每年安排三百多万人就业,就得增加工业固定资产费三百亿元。如果用这笔费用来修建城镇职工宿舍就可以建筑三亿二千万平方米的住房,可以解决一千多万户的住宅问题。很明显,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城镇人员劳动就业和住房不足的重要措施之一。 专家估测我国人口承载量——最大极限为17亿。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估测: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最合适的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这就是说,16亿或者说17亿是中国的一条生命线。科学家根据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提出我国生态的理想负荷能力应为7亿到10亿人口。主要基于以下5点:按粮食产量,不应超过12.6亿人;按能源的理想负载,不应超过11.5亿人;按土地资源,不应超过10亿人;按淡水供应,不宜超过4.5亿人;按动物蛋白供应,不宜超过2.6亿人。 众多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在对人口增长的遏制方面,经济增长起的作用金融学院 2010级统计学本科专业学年论文

也许比计划生育国策还要大。改革开放后经济的总量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对于中国人口增长起到了遏制作用,这一点已为许多学者的研究所表明。 我国目前的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形式决定我国人口战略的艰巨性和严峻性,既不能放松对人口增长的控制,又不能一味单方向追求实现人口的零增长。只有保持人口的适度增长才能扩大市场,刺激消费,加大经济规模,带来经济效益,从而长期稳定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当在宏观调控上继续扶持并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刺激消费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经济有效地推动全国人口有序合理的转移和流动,加快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险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继续深化全社会义务教育并多样化提高成人教育的广度,这样才能实现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以人口增长来推动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并根据经济增长的水平来确保人口增长的适度水平,这才是我们应当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学年论文的主要内容 1、中国目前的人口增长状况与经济发展状况 2、陕西省目前的人口增长状况与经济发展状况 3、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经济增长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5、应对措施 四、所采用的方法 通过访问中国国家统计局及陕西省统计局网站来搜索关于数十年来陕西省的人口数量和经济增长状况,来了解陕西省人口和经济的现状。再用这些数据建立起相应的统计模型,先从数据上建立起陕西省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再结合中国国情及陕西省本地的实际社会发展状况,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各方面来反映陕西省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统计教研室 8#313

金融学院2010级统计学本科专业学年论文阅读资料任务书

学年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陈军杰 资料名称 对论文支撑点 陕西省人口自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学号 107350020139 班级 统计1001 武汉市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编辑报酬递减规律 2、城市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如何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且使人口保持适当的规模而经济又不断增长。许多科学家对此孜孜不倦的进行研究。 对人口增长持有消极态度的经济学家认为,较快的人口增长会使居民家庭将更多的收入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从而降低储蓄率和投资率。此外,人口增长还会造成社会的非生产性投资(如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投入的增加,从而导致生产性投资的减少。最后,新增阅读资料1 观点(字数不少于500字) 劳动力还会“稀释”人均投资额,因为对于给定的投资额来说,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将意味着每个劳动力所得到的资本追加量的减少,其结果是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减慢。 而库兹涅茨和西蒙对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必然会导致家庭储蓄下降的假设提出质疑。他们指出,家长可能用减少消费或闲暇、而不是减少储蓄的办法来补偿用于子女的开支。而且年轻型人口可能有利于储蓄,因为在这种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人口远超过退休人口,从而劳动人口为退休准备的储蓄额将超过退休人口在这类储蓄中的提取额。库兹涅茨和西蒙认为资源短缺将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导致较快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这些进展将促使食物的迅速增长和生活水准金融学院 2010级统计学本科专业学年论文

的提高。 从这里可以看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人口增长通过作用于不同的要素及不同要素的不同方面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二者之间没有简单的相关关系。 在不同的经济基础和人口发展阶段上,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要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应该关注该地区固定要素与可变要素之间的变化关系,促使二者之间保持良好比例。 辽宁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定量分析 一般认为,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发达国家经验也表明,在工业化时期,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经济增长也快,并表现为经济增长率高与人口增长率。 理论上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每增长1%,若想保持原有的人民生活水平不变,国内生产总值就必须相应增长3-4%。一般采用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E”来定量判定某一国家或区域总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程度,弹性系数E就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某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总人口增长率的比值,记为E,其值越高说明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协调程度越好,其计算公式为:E=GDP年均增长率/人口年均增长率。 总人口中就业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有必要对总人口进行细分,进一步分析就业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常用就业人口增长弹性系数来判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业人口弹性系数表示为某一国家或地区某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与就业人口增长率之比。一般的,L值越大,说明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就业人口的增长就越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其计算公式如下:L=GDP年均增长率/就业人口年增长率。 相对于目前辽宁省的经济水平而言,其人口增长速度仍有进一步控制的必要,并应借助目前就业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程度较好、劳动生资料名称 对论文支撑点 阅读资料2 观点(字数不少于500字) 统计教研室 8#313

资料名称 对论文支撑点 产效率较高的良好条件,着重提高人口素质、引进外来人才,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从而使辽宁省经济发展更快、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协调程度更好、劳动生产效率更高 由“人口红利”转型为“经济增长红利”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贡献巨大 “人口红利”一直都被认为是造就“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源泉。据世行估计,“人口 红利”的结构性优势对中国经济高增长的贡献度达到了30%以上。然而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变,中 国传统的国家盈利模式受到严重冲击,内生增长动力和比较优势将发生深刻改变,笔者由此认为, 中国要选择“人口红利”转型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实现战略性转变。 从一般理解来看,“人口红利”是指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抚养比例下降、总人口中适龄劳动人口比重上升,而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的一个少儿与老年抚养负 担均相对较轻、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人口抚养比的下降造就了更具生产 性的人口结构,即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的源泉。 由“人口红利”向“经济增长红利”转化,一般而言需要通过四种机制:首先,劳动力数量增长让社会总产出更低廉、更丰富;其次,劳动力的流动和资源配置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再次,有关改善劳动力的一系列投资,包括让劳动者再教育、人力资本培训,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的需求;最后,劳动力和资本组合的优化,让劳动力升级可持续。 然而,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人口红利”只通过前两种机制发生作用。由于较为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供给,企业长久以来得以克服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以低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优势,与此同时,也形成了过分依赖增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可见,“人口红利”在中国还只是停留在数量型发展阶段。 甘肃省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人口结构、人口增长速度和质量对经济增长有着阅读资料3 观点(字数不少于500字) 资料名称 对论文支撑金融学院 2010级统计学本科专业学年论文

点 阅读资料4 观点(字数不少于500字) 资料名称 对论文支撑点 重要作用 从总体上说,一个社会的人口增长情况与经济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或者过慢,均会影响人口质量的提高,造成社会的不稳定,阻碍经济的增长。 任何事情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对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来说,人口的增长也是如此。一方面,一个静止的人口或变动得很慢的人口,不能使经济从人口增长的好处中得到很多实惠。在历史上,还没有过一个静止人口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增长的先例。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得过快,它就不得不对付一些巨大的负担,这些负担可能超出了其技术上和政治上的耐力。即使其拥有庞大的资源和充裕的资金,人口的迅速增长也会由于某些部门的反应迟钝而遇到种种困难。一个社会就像一个植物或动物机体一样,不能让增长超过它本身所允许的速度。 甘肃省人口数的适度增长、农业人口数据的下降、城镇人口占比的提高会促进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反过来,甘肃经济的发展,又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甘肃省总人口数保持适度的增长、农业人口数的稳步下降、城镇人口占比的日益提高。 甘肃省外来人口的增加、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给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带动人口的不断流入,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因此,对于甘肃省来说,保持经济增长所要做的是1、保持人口适度增长。 2、提高人口素质。 3、提高城镇化水平。 4、加大引入高科技人才力度。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 通过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反映出一系列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在过去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特别是在人类出现初期,由于人口较少,生产力极不发达,人口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明显,可以说经济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人口的增长速度。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是人口越多,经济增长就越快。这在资源无限假定的基础上是可以成立的,所以杰出的人口学专家马寅初当年提出其人口理论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自然阅读资料5 观点(字数不少于500字) 统计教研室 8#313

资源和空间毕竟是有限的。目前,地球上的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人口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以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生产理论为研究基础,从定性上分析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在定量上从人口增长与GDP增长、产量增长、劳动力增长,从人口培育费与经济增长,从人口增长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对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提出了一些观点。 人口及其增长对社会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反作用,它能促进或延缓经济的增长。人口对经济的反作用是在人口和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实现的。人口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以及文化程度、道德、思想等,属于人口质量的内容。人口质量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是指人口的身体素质与文化教育等素质对经济的影响。人口质量首先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特定的人口质量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经济状况。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人口素质提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反映二者关系的指标体系应包括哪些指标?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应设置哪些指标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等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