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名人历史
在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熏陶下,南召名人辈出。历史上,政界有明代参政贺自镜,民国年间有中共南召地方组织创始人张景芳,自治派首领李益闻,军界有辛亥革命中奋起抗清的绿林将领马文德,国民政府军将领罗震,文化界有中国道教创始人之一张三丰,白马寺第14代法师德浩,清代教育家、数学家和音韵学家李元勋,以及民国时期在苏联参与编辑和翻译《列宁全集》、《卫国战争》等马列主义经典和现代著作的郑一俊;在当代人物中,有上世纪30年代奔赴延安的革命家、国家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袁宝华,国家民族工作的重要领导人赵延年,民主党派著名领导人彭清源。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有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中将常万全,原四川省军区副参谋长、副军长牛健,原国防科委26基地副政委(副军级)郭一萍,驻香港部队政委、少将王玉发,23集团军政委、少将张世显等。宗教界,有享誉国内外的著名道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中国道教学院院长闵智亭。科技界,有两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属选矿研究专家余永富和石油化工专家袁晴棠,有被誉为中国当代毕升的汉字五笔字型计算机输入技术发明者王永民,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高级主管工程设计师邵晨,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季德源,神舟飞船推进系统主任设计师、研究员、曾荣获航天部一等功臣的臧家亮,从事弹道式火箭研究的研究员张振广和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总工程师任国民等。教育界和学术界,有原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河南省副主委、河南省文学学会会长任访秋教授,台湾大学著名教授陈修武、香港大学国际知名教授罗梦册等。这些知名人物和旅居台、港、澳地区以及海外的千余南召人,为祖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是南召的骄傲。
特别是一千多年前创建南召著名佛教圣地丹霞寺的天然大师,功勋卓著,名留千古,为历代南召人所景仰。
天然禅师,又号丹霞,或谓之丹霞天然。唐代邓州人,生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
年),少时性格耿直、坦率,在家乡潜心于儒学。在赴京参加进士科举考试的路途上,遇一禅客,那禅客启问他:“(参加科举考试)选择做官,何如选择入佛?”天然放弃科举考试,并按那位禅客的指引,转赴江西拜谒马祖道一禅师。马大师又把他推荐给石头禅师,石头禅师收留他时,默而视之,感到他气质颇好,让他执灶三年,三年后为之落饰,剃了发。其后,南岳寺希律禅师授其戒法。适逢江西马祖道一举行大法会,天然赴法会回见马祖,马祖考其所学,天然皆应答雅正,马祖甚奇之,曰:“我子天然,遇留即止!”马大师此言,一是为他定下了“天然”法号,二是嘱咐他以后要遇到“留”的标志之地创建寺院。
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春,天然说:“吾思林泉”。他渴望选择一个山水优美的地方作为自己传道的归宿地,于是便振锡南阳。到了留山,见山峦叠出,景观奇异,正在驻足四顾间,遇一老者,便向老人询问这一奇山的山名。老人手指眼前的几座山峰说:“那分别叫大留山、二留山、三留山呀!”这里竟有三座山带有“留”的山名,天然忽忆起马大师临别时“遇留即止”之嘱,遂栖止此山中,辟创寺院。结庵中,天然发现这里地貌奇特,“每至旦暮,彩霞赫炽,起自山谷,色若渥丹,灿如明霞”,便将寺院取名为丹霞寺,其山为丹霞山。迄今寺院历史已近1200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