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2013年 3月 下旬刊 教师・学生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些思考 ——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鲁中海 姚一轲 (浙江省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嘉兴 314036) 【摘要】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是在高等院校内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 导者和引路人。那么,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发挥好这支队伍的重要作用,强化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特 别是走出一条独具匠心的专业化之路尤其重要。许多高职院校党委、行政已开始关注并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 践,这对于如何把党的教育方针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辅导员 现状 困境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3)03一O187一O1 我国的高校辅导员制度是为了适应高等学校教育目标, 系领导重视的程度、同事配合的情况、学生素质的高低等多种 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而制定的。2010年5月, 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工作成绩和效果难以通过一定的硬件考 浙江省委教工委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 核出来。 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和管理队 三、我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一)高度重视,多方保障辅导员队伍稳定 在教育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维护校园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 高度重视并充分肯定辅导员在学校日常管理、后示范建 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 设、学院整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 德育为先,推进高等教育科学和谐发展,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 本前提。无论从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来看,还是从构建和 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职责是进行 谐稳定公寓、打造平安校园的需要来看。辅导员和学校的专业 政治工作,组织学生进行政治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 教师、行政人员一样,都是不可缺少的。介于辅导员队伍的特 育。 殊性,学院人事组织部门要在政策上多给予支持,在职称评定 一、我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 指标上多向辅导员倾斜,在待遇上再有所体现。努力做到以情 (一)队伍结构失衡。 感人、以情留人、政策留人、事业引人。 (二)学历层次低。 f二)引进专业对口人才,增加骨干力量 (三)专业化程度低。 根据我院专业对口的辅导员人数极少的现状,和全院编 二、我院当前辅导员队伍存在的困境 制的实际数量,引进具有教育学、管理学、社会伦理学、法学等 (一)辅导员师生比严重失衡 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我们的辅导员队伍当中。特别是要 自从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原本就略显紧张的辅导员与学 引进一些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中高级职称人才,用新鲜的 生的比例一再的扩大,造成辅导员工作量增加了不少,编制却 血液来充实队伍,优化队伍素质结构,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开展 没有增加,工作只能是做到面上而不能细化到一些小问题了。 传帮带,为学院的辅导员队伍结构优化打好基础。同时,还应 (二)事务性工作多 根据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学院的专业教师、实验员等中选 一般一个辅导员实际上要负责近400名以上学生的教育 配一定数量的责任心强、愿意做学生工作的人来担任兼职辅 和管理(按规定应为200名学生),每个人都得管。每项工作都 导员,承担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并建立班级党建指导员工作制 得管好,涉及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各个方面。 度,以此来充实辅导员力量,达到给专职辅导员减轻压力和负 除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组织建设和日常的学习生活之 担的效果。 外,还有大量的具体事务性工作。 仨:)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工作分工 (三)时间约束性强 健全辅导员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机制,区分好班主任的主 工作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界限,中午午休基本没有,晚 要工作内容和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不同侧重点的界限。班级内 上、节假日加班也是如家常便饭一般。遇到突发事件,无论天 部事务的指导要更多地由班主任来统筹,做到合理分工。对于 气如何都得尽力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并掌握第一手资料。 敷衍了事的行为,按照制度规定给予认真严肃的处理。 为后续工作的跟进做好铺垫。 总之,要建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四)工作机制不完善。 为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盾。这 (五)工作成果难于体现 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在发展中有条不紊的推 思想的渗透性、反复性,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 进,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在创新中努力寻求发展。 期性,一些看似简单的教育工作,往往要经历数次反反复复、 参考文献: 周而复始的漫长疏通引导过程才能有效的完成,相比较专业 1.张瑞鸿.中美高校辅导员制度比较【J].思想理论教育, 教育更为复杂。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漫长并且曲折.思想 2005,(3):l9 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通常在很久以后、当学生自己 2.李建平.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们. 拥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人生阅历之后才会慢慢的体会到或 2007,(4):93 者是自觉认同而表现出来。另外,辅导员的工作。深受所在院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莫江山 (广西忻城县红渡镇中心小学 广西 忻城 546200) 【中图分类号】G625_1 【文献标识码】A [3 ̄g-12095—3089(2013)03—0187—02 济发展缓慢,教育发展也滞后,忻城县是一个大石山区,俗称”九分石头一分土”,城里人称之为”多见木叶少见 不但经 天”的穷乡僻壤。学校遍布各个山问村野。教师见识少。教学技 能低。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我县政府采取了 ・187・ 教师・学生 一一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tion Research 2013年 3月 下旬刊 系列有效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注教师需求、为教师的幸福着想 (一)从物质文明方面关怀教师成长 1.启动教师安居工程,让全县老师15%住房问题得到解 决。”有家了,安心了,不再为住房发愁了,家庭事业更和美了, 教书更有劲头了。”这是我们听到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这些肺腑之言透露着广大山乡教师,对提高教师地位和扎根 山区教书育人的期盼和决心。 2.启动教师周转房工程,有利于教师交流和教学帮扶工 作。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在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 建设”中明确指出,要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 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 校教师周转宿舍。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 件。 3.启动教师廉租房工程,为生活困难教师提供保障机制。 忻城县2010年以来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五个示范”、”四项改 革”。为确保”五个示范”、”四项改革”顺利进行.确保教师安 定、安心、安康,教育局专门成立了一个”校安办”,为教师队伍 的稳定工作保驾护航。 4.启动义务教育绩效工资、优化教师管理机制。这项工作 对服务于边远山区的教师无疑就是一颗定心丸。让他们感到 领导的重视与关怀。 (二)从精神方面关怀教师成长 1.树立榜样,以先进促后进。 2.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 3.启动”问寒问暖”服务工程。鼓励有困难的教师战胜困难 或挫折。 二、创新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以校本研修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在行动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知识 的积累。只有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提高教学能力。于是。 我们教研室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名师著作.学习经 典著作,撰写学习体会和教学研究论文,以研促写,以写促学, 以学提升教师文化素质。 2.讲究教研活动层次性,促进全员素质提高。校本研修的 核心在于”专业引领”。在学校工作中有多个层面的人才。校长 的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标准;骨干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标 致;全体教师的成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培训的层次 性和创新性更为重要。要让各个层面的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 就要必须注意培训对象其培训效果.这样才能促进全员素质 的提高。 (二)以课例为切人点,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发展的主攻方向。素质教育的提出给我 们的教育改革提出了要求,如何进行改革,无法给我们一个模 、式。这就强调了教师”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教师首先 要思考教什么能提高学生素质,然后才思考怎么教才有效?而 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只有从课堂教学中体现。只有明白 这一点。我们的教研才会豁然开朗。课堂是主战场,课例是治 研的主药方。 三、发挥名师作用。培植教师成长土壤 (一)黄爱文工作坊组成专家组,对全县教学改革实验进 行培训引领 1.”以一带几”团队拉网式,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工作 坊参与者,思练中心小学莫晓柳一人带领四位老师以”新荷团 队”为名。投入到教学改革实验当中,她们通过拟订个人发展 计划、同备一课书、同上一节课、互相听课评课,撰写教学日 志,撰写教学案例,撰写教学论文等,不断地加强学习和实践, 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2.以工作坊网络为平台,加强网络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我通过工作坊对各位学员提出具体的要求,增强学员的学习 信心。 (1)全心沉浸。 (2)细心修习。 (3)精心研究。 (4)潜心磨课 (5)虚心涵泳。 (6)诚心反思。 (二)师徒同台献艺,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为了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我采取同课异构法,即学 习者上研讨课,参与者上展示课,主持人上示范课的”三课”研 讨活动。经过这种活动让老师们认识课堂中的有效课堂、低 效、无效,以达到”范式引领和研讨提高”的目的。 (三)导师教例尝试,感悟导师教学风采 对于教学能力比较弱的老师,我们向教师个人提lJj:学习 导师课例和尝试探讨研究的办法。各人根据需要选择一位名 师教例学习运用。我们对学校要求:根据学校实际.找一位名 师引领或与老师合作撰写教学案例或教学设计.学校组织老 师实践,教后认真研讨写尝试体会。如四年级上册《描写美丽 的校园》习作指导课,我写一个教学设计,让老师们去尝试。 老师们通过尝试运用这个教学设计。感悟到有效教学_=j=r式及 精神,从而提升自己。 教师的成长充分展现了一个操作流程:关注教师的幸福、 关注教师的培训、加强名师引领。因此。教师的成长要有完善 的教师成长管理机制。它强调的是。除了政府给力,管理机构 得力,还要自己有力。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成长机制的健 全是保障,教师的行为是基础。所以强调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 心态,那就是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想办法,不为实践失败找借 口。 浅谈农村中学班主任对留守学生的仿家长式优化管理 樊显春 (广西忻城县高级中学 广西 忻城 546200)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2O世纪9O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得到突飞猛进 的发展,尤其是沿海开放特区很是需要廉价劳动力的农民工。 我国年逾1.2亿的流动人口,呈迅猛曾长的趋势。其中,青壮 年农民工年龄在3O至45岁居多,他们夫妻双双在外,留下了 在读中学的留守学生。这些学生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缺 乏亲情,更少有人抚慰与关爱。因此他们有的胸无大志,不善 学习;有的心理失衡,不善交际;有的性格缺陷,有心理障碍; 有的道德滑坡,价值扭曲甚至违法犯罪。而学校的教育至今没 有一个管理留守类学生的万全之策。能使这些学生得到健康 地成长。那么,如何做到切实关爱农村中学留守类学生呢?我 看关键在于班主任,班主任的仿家长式优化管理,可以使留守 ・【文章编号】2095—3O89(2013)O3~()188~O2 学生走上正常的学习、做人的轨道上米。 和谐沟通,做学生知心的朋友 (一)要掌握好学生的基本情况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 怀。这些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如果这种情绪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就容易引发种利 心 病症。开学伊始,班主任就开始掌握留守类学生的各方i酊情 况。留守学生的共同特点为: 一、1.数量多。 2.缺乏亲情。心理失衡。 3.习惯不良.学习较差。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