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钕镦,胃研充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美术的探索 口张摘超 要:“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的比拼也延伸到了文化领域。我国在文化发展 战略上有着明确的定位,但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民间艺术出现了“疲软”状态,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濒临消亡,传统文 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主要从民间艺术在高中关术课中的作用出发,探讨高中美术课融入民间艺术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关术民间艺术作用途径 新课改以来,美术课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其从以往的单纯的技能训练转变 成了人文精神的渲染和教育。当代高中 美术对于学生的距离较远,这使得很多学 生对学习美术失去了兴趣,而民间艺术与 高中美术课堂的结合,可以有效解决这一 症结,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兴 趣。 一、走出封闭课堂,探究民间美 术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不仅仅局限于 传统的课堂,只要是拥有教学资源的场所 都可以成为实际的教学课堂,对于民间艺 术更是如此。由于民间艺术所具有的地 域性与独特性,其所蕴含的艺术内涵和育 人特征往往在课堂上是难以实现和表达 的,学生只有通过实地的考察才能够了解 其中的文化艺术内涵和深沉的历史。因 此,教师在平时应该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 出去,走进民间艺术历史文化故居、民间 工艺美术作坊、民间艺术博物馆等可以切 身体会到其内涵的场所。 一些美术教师对于工艺美术技艺不 了解或者不熟悉,这导致“身教”的过程没 办法继续下去,使得以民间艺术为主线的 高中美术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改革 授课模式,邀请民间工艺美术艺人进校园 课堂进行展示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让学 生直面传统文化流失的处境,还有利于工 艺技术的传承,不至于面临失传的危险, 继而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汇编校本教材,明确学习目 标 将工艺美术汇编成教材,将乡土内容 融入课本,使教学内容面对更加广泛的学 生,使得教育对象更加具有广泛性和全面 性,有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例如,编制 符合本地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画册、工艺 美术技术指导书,使其有继续延续下去的 i42 可能性。教材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师 应该明确美术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从民 间艺术中选取适合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具 体案例,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具 体,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创造力。 三、实物展示加多媒体运用 很多时候,美术仅仅靠口头上的讲 解,往往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长久下 来会使学生失去学>-j美术的兴趣。例如, 在高中《中国民间艺术》这节课中,如果单 纯地讲解中国民间艺术中的年画、剪纸、 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而没有进行实 物的演示时,学生就不能真正对民间艺术 有着深入的了解,就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 能力。教师应具体结合当地的民间艺术, 如江苏苏州的刺绣、桃花坞年画、苏扇,课 前在当地民间收集实物,就地取材,并在 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但是在很多时候,由于地域、资金等 原因,民间艺术实物并不容易获得。这时 候教师可上网收集大量的相关图片、视 频等多种形式的材料,为学生提供视觉、 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多重冲击,最大限度地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高中 美术教学的效率。 四、收集民间素材,提高审美素 养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强调学生的自主 参与,号召学生通过上网、访谈、问卷等多 种途径和方法收集素材,同时将其收集的 有关资料进行整合,制成课件视频等,进 行全班的交流。同样以《中国民间艺术》 这节课为例,在上这节课之前,教师应该 先让学生从网上收集有关中国民间艺术 的素材,如年画、风筝等,并适当结合当地 的实际情况,如让学生自己制作风筝,并 带到教室进行交流与展示,甚至可以举行 一个小型的作品发表和展览会。其次,教 师应该让学生畅谈在收集素材过程中的 感受,将其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样,学 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潜 移默化地提高了自身的审美素养。 民间艺术是经过长久历史的考验而 积淀下来的艺术瑰宝,它是对民族精神、 精髓、内涵的传承,若失去传承,则后世的 创作会失去其灵感的根源。民间传统艺 术濒临灭绝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 民间艺术了解得不够深入。在高中美术 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可以加深学生对于 民间工艺美术的了解,让其了解民间艺术 濒临消亡的现状,主动承担起传承责任和 使命,将其延续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 中。民间艺术与高中课堂的结合,有利于 有效整合美术教学资源,丰富校本课程资 源,还可根据本地的民族文化生活,使学 生亲身体验其制作过程、活动过程,在过 程中培养兴趣,唤起高中美术课堂的生机 与活力。当学生对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 创新、奇妙进行吸收时,就会自然迁移到 其他学科上,深化对于新课程总体知识的 认识 参考文献: [1]焦永生.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美术 的探索.新课程(教师),2009(11). [2]吴海静.巧用民间美术,优化美术课堂. 华章.201 0(18). [3]李春霞.将民间美术文化融入中小学美 术课堂的途径.教学与管理,2009(1). [4]陆岚.将民间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 实践与探索——民间蓝印花布课例实施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中学) 编辑王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