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播融合媒体平台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广播融合媒体平台


广播融合媒体平台

广播融合媒体平台:是指以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打造的广电“媒体云平台”,平台将基于融合发展云架构,通过能力建设、开放接口、流程重构,支持广电敏捷生产和新业务的弹性部署,在满足传统业务流程的同时,满足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多业务流程,满足新业务运营的基础性要求,能够为新业务提供统一的内容支撑、技术服务、数据分析、运营计费等服务一体化技术业务平台。

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科研项目组起草了《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2015)》, 旨在加强顶层设计,为各级广播电台建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融合媒体平台提供指导,推动各级广播电台在内容生产、传播方式、业务形态、服务模式、产业格局等多方面开展创新实践。

广电行业业务复杂度高,而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体投资高,技术难度高。媒体要实现智能匹配、融合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创新传播形式。

大数据和云计算是当前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新技术,这两种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为创新生产开辟了广阔空间。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业务与主机松散耦合、高效资源利用、业务灵活适配、运行效率提升、弹性运营管理等相关技术特征,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与其他行业基本相同的体系构架,正好契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需求,将给广电融合媒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将帮助广电优化媒体内容制作、存储、分发流程,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为内容生产和传播提供强大支撑,实现改变以往单一的采编、传播方式,向“台网”融合、“多屏”融合生产转变,以基于融合媒体内容库的“融合生产”为核心,形成融合媒体运作的新业态。

1平台特征

各地广播台网已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等各类现代信息技术和广播数字技术,实现了广播电台各功能网安全有效的互联,形成了全台统一、安全高效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在此基础上,为解决广播业务融合媒体化的需要,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广播业务的融合生产、运营、管理,即广播融合媒体平台,及主要特征如下:

(1)资源的有效管理与配置:广播融合媒体平台不仅能够实现硬件资源的有效管理与配置,更能实现采编播人员、节目内容等资源的有效管理与配置。

(2)各平台快速的交互: 广播融合媒体平台可将各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各平台之间将不再受交互的限制,互相变得通明与开放,利于内容的快速交互与二次开发。

(3)业务的高速部署:云计算的应用可使融媒体的各个平台的业务得以快速灵活的部署。

(4)全面准确的用户数据分析:广播融合媒体平台可将用户的各个信息有效整合,得到全面的用户数据,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为媒体发展的方向提供数据支撑,提高媒体的竞争力。

(5)系统安全的分级控制: 广播融合媒体平台可实现根据业务不同及平台的不同进行安全等级划分,再根据不同的安全等级进行分级安全控制。

2发展趋势

在当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广播台内原有的生产模式已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借鉴媒介融合的发展,广播融合媒体平台应向以下三方面发展:

(1)业务形态多样化

在融合媒体时代,以内容生产、调整传播、反馈融合为一体的“同步”模式,将成为常态。融合式媒体业务,要求实现各种媒体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除传统媒体的自

制内容以外,还应该充分利用UGC内容及互联网汇聚的内容进行生产;要求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传播体系,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应以各媒体形态、各生产平台共享的形式存在;要求对于不同的媒体形态,具备统一指挥过程,对各平台的生产流程进行集中管控,而在生产过程中,相近的业务功能聚合,实现一次处理,多平台呈现;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网络等新兴信息传播渠道进行内容分发,并充分发掘其互动能力,获取用户的需求和反馈;要求树立用户观念,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方式,注重用户体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要求适应即时传播、海量传播的特点,树立抢占先机的意识,高度重视首创首发首播,在信息传播中占据主动、赢得优势;还要求针对细分观众的信息传播需求,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

(2)生产流程敏捷化

相较于传统媒体,融合媒体在业务形态、业务工作流程、业务提供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基本沿袭“采、编、播”单一直线式流程,而面对融合媒体的发展,节目制作人员和用户都有可能同时作为内容的供应者和需求者,系统流程执行经历了复杂化的变迁,失去了明显的指向性,业务的主、客体之间的界限变得充分模糊,制播系统与用户共同构成了共享“结构”。因此,融合媒体所具有的流程多样性和易变性系统特征与传统媒体的系统设计需求完全不相同。有必要采用开放、高效、可扩展的多元化技术架构,取代过去板块或岛式作业模式,通过智能流程引擎的构建,对打散、分散的功能模块进行快速组合,高效建立简洁、多样化、高适应性的生产流程,使多种媒体业态在业务流程上融合贯通,支持融合媒体内容采制、融合媒体业务融合、融合媒体多终端适配等核心环节的融合。

(3)技术平台信息化

广播台网整体架构成熟、稳定性好、实现了全台各功能网间的互联互通。但是也存在着管道式建设模式扩展性不好;系统建设复杂程度高、建设周期长;运维管理难度大;资源重复投入、资源利用率低;难以支持传统媒体与融合媒体的有机结合等众多不足。因此,除了考虑传统广播在面向融合媒体生产的业务更新,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还需要从整体上来设计,以满足资源、内容生产、内容运营,用户服务等方面的业务需求。

①面向资源整合:融合媒体强调用户主导、需求驱动、按需服务、即用即给,具有专业化、规模化和显著的成本优势,顺应了降低费用、提高业务灵活性等方面的需求,驱动广播电台从以往自建自用的模式向整合资源服务的模式转变。

②面对内容运营发布:融合媒体平台要求建立广播节目内容资源池,提升内容资源的数字化、海量存储、数据共享以及超强的检索挖掘能力,从而实现媒体资源的充分汇聚和高效分发。

③面对终端用户服务:面对融合媒体的发展,未来用户的个人终端将呈逐渐“瘦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如何在用户的终端硬件配置不高的情况下,提供高质量的用户服务时融合媒体平台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④面向统一业务管理:传统IT 系统资源占用多、成本高、难以适应业务部署速度的要求,且业务稳定性和可靠性低、网络维护难度较大,融合媒体平台应逐步开始建立和推行总体规划、统筹建设、集中整合的方法,促使统筹考虑、按需分配业务资源,既能节省投资,又可加快业务部署速度。

⑤面向平台运维管理:数据中心的能耗和能效问题越来越成为数据中心突出的矛盾,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应采用相关技术,用以提高广电机房自动化运维管理水平,

促进节能减排,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广播电视部门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广播电视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