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思乡的散文

关于思乡的散文

来源:爱站旅游
关于思乡的散文

关于思乡的散文

记得住乡愁,别有一番情愫在心头。中国人的故土情结,思乡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千古传扬、一脉相承,其血缘根脉生生不息,愈挫愈奋。无论是漂洋过海赴北美淘金当华工,独舟孤帆下南海讨生活,还是闯关东求活命,走西口度饥荒,其乡愁、乡情都时时在梦中,一代又一代,乡关万里情。分布在中华大地的数万村镇,千百城市,不论是荒村几许茅舍土屋,还是城市参差十万人家,亦或是帝都极尽繁盛,都是先人们荜路蓝缕开阡陌,创业艰难百战多开发、建设起来的,那里有先辈的血泪情仇,后人的希望传承。祖上的灿然,未来的光明,怎一个乡思、乡情、乡愁了得。中国人一向是穷家难舍,乡音难改,乡愁难忘,断鸿念旧巢,叶落自归根。记得住乡愁,就是饮水思源,不忘祖上创业苦,勉励后代勤为本,世世代代传有根本,创有遵循,修齐治平,大道因陈。记住乡愁,有了念想,就有了精神慰藉与寄托,有了更美好高尚追求。一砖一瓦,恒念物力维艰,一草一木,不忘祖上庇荫。让一代又一代人生活有传有承有乡情,有情有义有厚重,亲情割不断,才能有效弘扬中华道德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焕发常葆不衰生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曾几何时,疯长的城市群如雨后春笋,千城楼如火柴盒,万街恰似田径格。若快马加鞭未下鞍,大干快上小城镇和城市规模,建成万镇一个模子磕,千城一面无特色,那么,中国特色就荡然无存,“迢递雁徘徊,浮华过隙中,劳燕失旧巢,游子遗旧庭”的局面频现,那才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败笔,可谓哀莫大矣。只有优化城镇布局形态,注意保留原有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变居民生活条件,城镇化建设才有可能健康、和谐、有序发展。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人文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并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让记得住乡愁的格调历久弥新,城镇化建设才能不留遗憾。 删繁就简千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新型城镇化建设,切忌模式化、一刀切,更不可强制推行隔断乡亲们根深蒂固的乡愁、消弭祖祖辈辈亲情的方式。其着力点,是以人为本的同时,融入人文,留住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连理枝的传说,大槐树的回忆,弯柳树的故事,蛮子营的来历,浑子村的原由,包公庙的演绎,以及打麦场的玉鼓道情,村边集头的大铙评书,对老乡们来说是喜闻乐见,难以释怀。

住贯了农家院的乡亲,非让其入住钢筋水泥“碉堡”,无疑于坐班房蹲大牢;吃贯了家常饭的老农硬让天天喝牛奶吃面包,可想而知是何等滋味。百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同时,记得住乡愁,传承优秀道德文化、文明,对建设小康社会便自然而然充满感情,对实现中国梦更信心。 万里长城不是一朝一夕垒成的,城镇化建设不是大跃进方式可行的。得民心、顺民意,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更应与乡情乡愁相牵相连,相得益彰,既有小河流水堂前燕,老树夕阳野草花,又有花香麦黄风摆柳,远村叫卖近畦蛙,此等新型城镇,“记得住乡愁”才不是一句空话。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