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安徽采风的考察报告
篇一:安徽采风报告 安徽采风报告
安徽,宏村、守拙园、西递、呈坎八卦村。从6月5日到6月12日,历时7天,期间到过周边的一些乡村浏览,,照片有100多张,速写有18张。
颠簸了6个多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由于汽车不能进村,我们在村口下车要步行到住宿的地方。在路上,我们已经讨论过采风的艰辛和住宿的艰苦,说实话在还没来之前我们已经在去过安徽采风的各位同行那儿打听过了,也已经初步了解了我们即将面对的环境。但我们还是蛮紧张的,谁都不想受苦受累、住差的地方:不过除了紧张,我们还是很期待写生的一路风光;期待心灵与景色的一次次碰撞;期待画画的时候画纸上出现的最美好的图象。也在等待在期待以外的东西??
写生,最重要的是去感受当地的风情,然后把那种风情抒发在画纸上。 201X.06.05—201X.06.06/08/10安徽宏村
我们写生的第一站就是我们所住的安徽宏村,我们在导游小姐带领下,用了半天的时间大致领略了宏村风景,粉墙黛瓦,青山绿水,无一不让人心醉其中。宏村位于徽州六县之一的黟县东北部,古称弘村。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它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整体规划布局的古水系牛行村落。宏村在唐宋期间曾繁荣一时,南宋绍兴年间,汪姓聚族于此建村。这种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是采风再好不过的素材了。进进出出几户有代表的建筑,精美的雕刻艺术——砖雕、木雕、石雕分为浮雕、漏雕、透雕,每一样都完美绝伦。宏村民居深宅高墙,屋内采光仅靠一方天井,厅堂半明半昏,而房间即使暗黑,从黑房到厅堂是一个从压抑到舒畅的过程。青砖白瓦的徽派建筑,置身其中仿佛走在水墨画里。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你来到这会不由自主的想拿起笔将这里的美景记录在自己的画纸上。 201X.06.07安徽守拙园
在去过宏村后,我们第二天坐车又去了我们下一个采风的地点守拙园,守拙园名字源于晋陶渊明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诗句”。而守拙园则是陶渊明次子陶俟之后裔陶庚四迁居地。村中至今仍保留大量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
【精品文档】安徽采风的考察报告-word范文
如保存完整的《陶氏宗谱》、陶氏祖茔、陶家池塘、陶岭古驿道、陶氏宗祠等。刚到门口,立在眼前的是一座门楣上刻有“守拙园”题名的徽州特色石牌坊,朴拙、刚正,如同园名一般。穿过石牌坊,走上数十步石阶,跨入徽州古民居的门楼,映入眼帘的屏风上刻着《桃花源记》全文。跨入中门,一抬眼,却是另一番景象,12亩的无边天池如镜面一般,扑面而来;还有那三面的远山,一排排的徽州
古民居,粉墙黛瓦,青山绿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意境。园子的意境就像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因园子在高坡上,好一池云水,与远山比肩。 201X.06.09安徽西递
因为有了两天的采风经验,这次我们来到西递已经可以很娴熟的找到目标并开始一天的采风练习,西递,一个因乾隆的朱笔著称于世的古镇,浓郁的徽派文化气息,西递的魅力非凡,西递其实和宏村相仿浓浓田园风情,加之细细的雨洒在石板路形成若隐若现的倒影,更给西递增加了神秘感,宛如桃源仙一般。但比起车水马龙的宏村,西递看上去非常宁静、严肃。由于有了前几天的速写采风经验,这一天我画的比以前来说是有点顺手了,但由于是旅游景区,难免有些游客会站到身后评论,话里有好有坏。
当然画好后我们难免是会去参观、玩耍一番,西递真的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驳的墙壁,有的留在了我们的画笔上、有的留在我们的眼里和照片里。嘿嘿,值得一提的是,那里很多卖那种特色的小饰品,我都搜刮了一番,结果还是挺满意的。 201X.06.10安徽呈坎八卦村
最后的采风地点呈坎八卦村,被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虽然我非常不喜欢朱熹这个伪君子),是从东汉三国时期建立到现在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其实已经是最后一天的采风,所以大部分精力已经完全没有在速写采风上了,满湖的荷叶荷花,在湖中游荡的鹅、3亿的柱子、400年的桂花树......完全占据了采风的视线。不过这几天在外的采风时光,我们每天清早听着鸟叫声起来,在大自然的优美环境中画画,感觉真的是特别的惬意,身心都得到放松,感觉画出来的速写风格也变得轻松洒脱。 结语
写生实习结束了,我们回到了学校,但不一样的是我们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感受也有所提高,对每一件事情都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通过自己不懈奋斗一定可以在艺术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篇二:安徽采风报告
【精品文档】安徽采风的考察报告-word范文
安徽西递、宏村等地民族采风报告 学号:201X26030737 姓名:严政权 采风时间:201X年4月9日——4月27日
采风路线:安徽宏村—卢村—西递—齐云山—黄山老街—影视村—南屏—屏山 采风内容:建筑,风景,风土人情 吃喝玩乐 学院交流
采风目的:通过外出采风进一步加强对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加强和
拓宽对美的修养;同时锻炼同学在实践中的意志力、吃苦精神、协作与友爱精神。培养学生
对自然界、风景、民居等建筑造型、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学习和借鉴优秀文化。
201X.04.09—201X.04.15,宏村—卢村 宏村位于黄山市,黟县县城东北,地处黟县、 黄山区、休宁上区县交界处,离县城 11公里。宏 村在唐宋期间曾繁荣一时,南宋绍兴年间,汪姓聚 族于此建村。宏村水系是依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 为“牛肠” ,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 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 “牛肠”在流入村 中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 户,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再次过滤流 入河床,如此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之 一绝,它吸引了日本、美国、西德等国内外专家接
踵而来精心研究。宏村,进村便是秀丽的南湖和横跨其上的画桥,湖中芙蓉俏,湖边垂柳生,
电影里李慕白牵马过桥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在宏
【精品文档】安徽采风的考察报告-word范文
村里还有很多存活几百年以上的古树,枝繁叶茂, 遮天蔽日。最为著名的是在牛角处的两棵参天大 树,在树下,抬头向上看,完全被树叶所遮蔽,听 村中的人说,这两棵,一棵是白果,一棵是红杨, 它们俩都五百多岁了。当地的风俗是逢新人结婚, 需要绕红杨三圈,才许嫁娶,凡丧人要绕白果三圈, 才许入后山土葬。 也算是当地的一种别具的风土 人情吧。进进出出几户有代表的建筑,精美的雕刻 艺术——砖雕、木雕、石雕分为浮雕、漏雕、透雕, 还有粗壮地吓人的金丝楠木,那些在外经商的古 人把全部积累的财富全部地用来做一个最后的 华丽而又壮观的“堡垒” 。
宏村民居深宅高墙,屋内采光仅靠一方天 井,厅堂半明半昏,而房间即使暗黑,从黑房到 厅堂是一个从压抑到舒畅的过程。马头墙起伏变 化、湖面的波光粼粼、 圳中的潺潺清流和田 埂的曲曲折折,白墙 黛瓦与窗罩飞檐,这 些形成了音乐的旋 律。上午参观完了宏
村,下午我们踏上了去卢村的路。
卢村位于安徽省黟县,距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以北约1千米,卢村古民居群为清道
【精品文档】安徽采风的考察报告-word范文
光年间四品朝议大夫卢帮燮所建,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志诚堂、思齐堂、思成堂等宅院。其中
闻名遐迩的“木雕楼”为徽派木雕艺术的极品,由当时主人雇用两位工匠花20年时间精雕细
刻而成,被誉为“徽州木雕第一楼”。
参观了两天,老师叫我们第三天休息一天,在西递自由参观一天。同学们如出了笼的鸟
儿,对西递具有地方特色的各样饰品、服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买了不少得纪念品和吃 食。
201X.04.16. 西递 西递, 位于安徽省县东南部,村中以胡氏宗族为主 ? 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仿佛有着仙气一般,吸引我 们
去探索。按照计划同学们开始带着照相机走街串巷寻找合适的景点拍摄。其实,在西递,
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驳的墙壁,都留在了我们的相 机上。
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坐落于黄山南麓,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
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
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
间该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
人如置身迷宫。村头有座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峥嵘巍
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 ,陈设典
【精品文档】安徽采风的考察报告-word范文
雅,充满书香气息,显示了儒学向建筑的渗透。 “大夫第”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
楼额悬有“桃花源里人家”六个大字”有趣的是,近人多将此楼当作古装戏中小姐择婿“热抛绣
球”所在,现已成为西递村举办此项民俗活动的场所。“大夫第”门额下还有“作退一步想”的
题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此外,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
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
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且“ 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
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201X.4.17—201X.4.20 齐云山—黄山老街—影视城
齐云山,我不知道安徽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山,在我映像中安徽最出名的是黄山,4.17 ,我们一同与老师来到齐云山,很不好运,刚好这里修桥,我们就开始上路了,去齐云山顶,步行半个钟以为到了山顶了,看到有个入口,没想到只走了一半,里面才精彩,啥年代的字诗词都有,我都没太注意了,只想着快点走完,我刚刚说的这里,好像我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做《风云》里面就跟这样的风景一样的。走了有1个钟这样,我们还没走完,山上 还有小村庄,真像个世外桃 源啊~~蛮美的~~蛮特色的, 里面有座庙,是拜神的.不过 不给拍照,在这里我们遇到 了一些外国游客,跟他们合 影了,这也是我第一次与老 外合影,他们好像来这里学 中国画的,看他们拿着毛笔,
【精品文档】安徽采风的考察报告-word范文
大概是吧!!!
04.18 我们来到了黄山老街,这一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让我们有些不愉快,今天主要是来这里看棠黄山老街的古老建筑,同时也是来这里购物回家的,因为下雨跟时间很赶,来这里甚至有4个钟左右,在一家很有味道的店待了下,就买了先特产回去了,最坑爹的是我在这里买东西给骗了5块钱,我心里超不
爽的,去死~去死~气气气~~
04.20, 我们一同坐车来到了拍电影的地方(影 视村),故名诗意,拍电影用的地方就是道具,道 具就是重建的,里面的建筑是古中结合的,利用徽 派建筑 加现代 风格造 就现在
的影视村,整个村都是沿河而建的,武林外传就是在这里拍的了,这一天老天爷很不给力,一来就下雨,给我们个下马威,同时我们病态,还带点小高烧,难受~~~不过还是在这里留下了印记的。 201X.04.22—201X.04.23 南屏—屏山
南屏最具特色的建筑应属祠堂群。南屏至今还保留着8座祠堂,大多坐落在村前横店街长约200米的一条中轴线上。其中有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属于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还有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除了祠堂林立,南屏村的古私塾园林和古民居建筑也比比皆是。
南屏村山水秀美,人文荟萃,古风依旧,民风纯朴,是穿越历史时空,解密古徽州几百年徽
商人家兴衰、解密古徽州宗法制度、解密古徽州村落布 局风水原理的必去之地,也是走进乡村、回归自然、体 验古风的好去处。
【精品文档】安徽采风的考察报告-word范文
这20多天的旅程,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旅程,对于一个没出过省的小伙子来说,这毕竟比较难忘的,如果还有机会来这里,我会久久的在这里住下,感受这里,感受生活。
篇三:采风 考察报告 艺术之路采风考察 报告
姓名:黄保期班级:10数码广告带队老师:郭亚东 考察时间:201X年10月15日-201X年10月27日 考察地点:陕西西安、山西平遥、河南洛阳 为期短短十三天的采风之路,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此次采风不仅积累了大量有关及有益于我们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材,同时也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一路上,我们品尝了辛苦,领悟了生活,走过了艰辛,思考了人生,感受了古代社会的文明、沉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路途虽倦,快乐却时刻相伴! 第一站:陕西西安古城 乘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后,终究到达西安古城! 次日早晨参观了陕西省 历史 博物馆。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陕
西这里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馆藏文物多达 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
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午饭之后,再续启程至西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大雁塔,它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盤虚
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 大雁塔观赏后随即赶
【精品文档】安徽采风的考察报告-word范文
至小雁塔,小雁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的标志,因为规模小于大雁塔,并且修建时间偏晚一些,故而称作小雁塔。 小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建时为十五层,高约46米,塔基边长11米,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各辟一门;塔身从下往上逐层内收,形成秀丽舒畅的外轮廓线;塔的门框用青石砌成,门楣上用线刻法雕刻出供养天人图和蔓草花纹的图案,雕刻极其精美,反映了初唐时期的艺术风格。
时至傍晚,我们来到回民街。据说回民街过去是商业繁华之街,商贾云集,风光无两,街上名店鳞次栉比,名产驰誉全国。西安很多的美食在此都应有尽有,如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
岐山面、饺子宴,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陕西名吃。 第二天早上,采风辅导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秦始皇陵兵马俑参观。随着讲解员带领我们进去一号坑,就感觉到一股极其强大的势气向我们扑来,那是我们感受到千军万马的兵戈寒气吗?再往坑中放眼看去,兵马俑不计其数,有点已经坏了,有的完整无损,有的已经被专家修复好之后重新放置原位。他们都是位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功臣勇士。告别一号坑来到二号坑,这里虽然不及一号坑那么雄伟壮观,但无可厚非,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随后移步到三号坑,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较鲜艳。
在观看中,铜马车让我惊异于两千多年前劳动人民的智
慧和创造力,铜马车的出土使世人耳目为之一新。其工艺之复杂,制作之精巧,技艺之卓越无不令人惊叹。
秦始皇陵一瞰大势后,随至陕西创建最早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时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11个展室,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博物馆本身即为孔庙旧址,其建置可追溯到北宋末年。照壁、牌坊、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等明清建筑保存至今,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
第二站:山西平遥古城 不知不觉,行程到了第二站。
深秋清早,太阳还是又红又大。我们乘着电瓶车进入平遥古城,入住当地的特色客栈。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
【精品文档】安徽采风的考察报告-word范文
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 平遥古城民居,以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 除了古城的建筑、风俗文化外,当然不能落下当地美食小吃。平遥牛肉是平遥久负盛名的特产,历史悠久,早在明代中期就开始四方驰名。平遥碗托也是平遥由来以久的一种风味面食小吃,受人喜爱,最早是由清代厨师董宣发明,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在古城游览考察了两天后,来到平遥的三宝之一的双林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修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 位于山西省平遥县西南六公里桥头村。双林
寺原名“中都寺”,其地本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寺内10余座大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公元13~17世纪)的彩塑造像201X余尊,被人们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
在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有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被广誉为 “华夏民居第一宅” 、“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王家大院 ,它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 ,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建成 。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 ——静升王家于清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年间先后建筑规模宏大 ,拥有 “五巷” 、“五
堡” 、“五祠堂” 。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熳”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 、清新典 雅 、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 。在古建范畴 , 它的艺术内涵可谓贯穿种种,无所不包。 第三站:河南郑州
大清早的太阳刚好出来,我们也刚好抵达郑州,太阳红暖,空气清新,前两站积累下来的倦意亦渐渐散失!这一站,下了旅游车后,我们才刚吃了一半不到的早点就立马直奔大相国寺。
开封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位于著名文化历史名城、七朝古都开封的市中心。该寺历开封大相国寺
【精品文档】安徽采风的考察报告-word范文
历史悠久,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千百年来,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戏剧、 小说 的喧染,使其驰名中外,更有相公相婆、千手千眼观音、鲁深倒拔垂杨柳的故 事,使它更具有传奇色彩。
离开大相国寺后,前往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的朱仙镇,考察朱仙镇的年画艺术馆,深入了解木板年画工艺艺术,收集中国特色图案图纹。
紧接而观的是河南博物院,它是现代化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坐落在河南省会郑州市,由1927年在开封创建的河南博物馆发展过来的,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她曾先后易名民族博物馆、省立博物馆等,并于1961年由开封迁至郑州。1997年7月,河南省博物馆与中原石刻艺术馆合并,更名为河南博物院,通过参观河南博物馆,能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和品位中原文化。
来到中原地带,嵩山少林寺肯定是不可少看的考察景点。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又名僧人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在建寺32年后,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法,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脚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此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是我国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寺院,位于
古都洛阳自古的东方屏障登封市西北13公里中岳嵩山西麓,背依五乳峰,周围山峦环抱、峰峰相连、错落有致,形成天然屏障。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各拥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少林寺就在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故名“少林”。
少林寺内保存了不少珍贵的文物。 山门门额上悬挂的“少林寺”匾额,是当年清朝康熙皇帝南下洛阳时在洛阳嵩山少林寺亲笔书写的。山门后大甬道和东西小马道旁立有碑碣数十通,称为少林寺碑林,其中有两通碑刻是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撰写的。
在少林寺西约300米处山脚下,有一片塔林,为唐以来少林寺历代高僧的葬地,计250余座,这是我国最大的塔林。塔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都有雕刻和题记,反映各个时代
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代砖古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