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JL科裴志20(12年第20卷第2蝴 ・l13・ 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治疗进展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200032) 张皓综述邬惊雷审校 传染病口j是目前威胁^娄健康的一种疾病,城市化进程 更为传染病的流行创造r条件、流行性感冒(流感)即为其中 主要的一种 每年因流感孰诊^数2~2 5千万人次、死亡2 万,经济损失30亿~5(J亿美元 而儿童流感的感染率是成 人的1 5倍~3倍.6 “下的燕子20%可出现中耳炎== I若 患儿车身有以下情况则会增加严重流感的机会:哮喘及其他 慢 肺部情况、先心、应用免疫抑制剂、Hlv感染、慢 肾病、 ft谢他疫病等 。&时治疗儿童流感,埘保障儿童健康、降低 额外脏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流感病毒的特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3型,其中乙型和丙型不易‘f 起严重症状,持续时间也较妞 甲、乙型流感病毒是多形性、 有也膜病毒.常为球型,其双层娄脂也膜来自病毒复制的宿 主细胞 包膜上散布着形惑 : 的蛋白变起,包括神经氯酸 酶、血凝索和M2蛋白 遗3种安起均嵛^娄脂包膜.并“疏 啦住氯基酸为锚固定在娄脂膜上 冲经氪酸酶主要与病毒从舍唾液酸的结构中游离出来 有芰 它还可破坏宿主细胞的血凝隶受体, 助新复制的病 毒再吸附于易感细胞,井防止病毒体自身织聚。神经氨酸酶 抑制剂(以下对称NAI )则通过抑制病毒的神经氪酸酶“打 断病毒复制遣一环节 血凝索有凝集红细胞的能力.主要功能为识别靶细胞上 受体,并与受体结合,调动宿主细胞膜的融台活性,诱导保护 中和抗体的产生 M2是一种完整的膜蛋白 是流感病毒体表而第3种抗 原 大?西存在于感染细胞的表而,而在病毒体中舍 少 其 功能为质子通道作用 近年来发现,耐盐酸金阿_f烷胺病毒栋 的出现与M 蛋白分子十别氨基酸发生替换密切州黄 治疗进展 由丁渡感不论 :机体上、精神上 还是经济上都给病人 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故预腑和治疗{ l得j 带必要 、预防 l疫苗:F日症苗来预防流感的流行仍是最简便和蛀经济 的方法 常用多价纯化灭活痘苗和裂解的亚单位疫苗,接种 有效率可逃77%和63%.其中战分根据流行情况每 I=坐 动 接种的主要人群是老人和原米有基础疫病者、洲查 示. 接种过疫苗者困流感所致肺炎或 脏症状的住院率投地亡 率均比一般人群慨 遗憾的是目前接种率仅约… ~l 5%, 还不徒控制每年的流感流行 ‘ !药物:陈疫苗外,抗病毒药物也l嘲 价值主要有M2 受诈抑制剂Zanamivir和Ose Ltamivir(逃菲) 由于M2受体 抑制剂只对甲型流感有效,且概易产生耐药,现已少用 I 埘 Zanamivir预防效果的评价尚不一致 ,而研究发现Os eltamivir不论在实验和临床方面,效果俱佳17L 二、药物治疗: l药物的分娄、结构及特点:目前共有 下4种抗流感 药物:M2受体抑制荆:Amantadine和Rimantadine,神经氨 酸酶抑制荆:Zanamivi r和Osehamivir(选菲)。另有一种 NAIs(BCX一1812),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f,其抗病毒性能 与Zanamivir和Oseltamivir(述菲)棚l口j。①M2受体抑制剂: Amantadlne和Rimantadine仅对甲型流感有效,其机制是 抑制病毒颗粒进^宿主细胞后的复制,阻断与病毒丰H美的 M2蛋白质形成的铁通道 编码这个蛋白跨膜部分的基因变 异可以在治疗开始后24小时~48 dqtl,、M而产生耐药 ② NAIs Zanamivir是“乳糖为基质的于粉刺 由于吸^治疗 需很高的暇^速率 故在肺内的沉积辜困^而异(5 5%~ l7 1%),药代动力学为半衰期2 5小时,峰浓度34 vg/L,肾 脏清除率2 7l,/h—Ose[tamivir磷酸盐是药物前体 能设肝内 的脂肪酶转化成活性Osehamivir一生物活性成分约80%,半 衰期6 7小时~8 2 4,aq ,前体药物的蛋白结合率42%,而 活性成分的蛋白结合率仅3% I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 管分泌sj全部从肾脏排泄,和食物一起服用不会影响雌浓度 或药时曲线面积 Oseltamivir可以有效穿透并分布于各组 织,如中耳、气道表面 鼻粘膜等 2疗教:对大于l2岁的流感患者研究发现,Zanamivi r 时甲型和己型流感均有效 ’ 在起病后36小时~48小时内 应用可明姓改善症状 病程缩短1天~3天,其对家庭中流感 传播控制有效率达70% 对成人而青,Zanamivir具有耐受 陛好、安全性高、毒剐作用小的优点,且还l}i有高选择性,如 对人胎盘神经氪酸酶的亲和力此病毒的酶低1 但对儿童 用药的 平价仍在研究中 Osehamivi r是口儿睫制剂 已在欧美 等国使用并证宴有效.由于口服制剂不象吸人疗法需病人配 台,故目前临床可应用于太于l 患儿 刹艟为每捩2rag/ .每灭2扶用5灭 =Hayden等 发现、用Ose[tamivi r组病 程平均缔j短】75天,症戢严重程度下砰40一 并发症明姓减 少.1 rea11{lrj等报道,用0sehamivi r组病程平均缩短l 3 天、且耐受 很好,若在病程12小对内州药,病程可缩短3 、并明 降低中耳炎的发生和抗生索的用 矗ii,Jl由于0 amivi r的竣基f℃谢产物首先经过肾脏 丽儿章的肾小球滤过 章tL成人高.所以儿童的用药剂 } 苦加夫以达到和成人一样 的 性代谢产物浓度,( ettatiiivi r至峰未发现有耐药商 3副作用:儿种药物均会出现胃肠道压应.如恶心、呕 吐、膜瓶、腹泻等.还可能出现类似上感的症状.如头痛、鼻塞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I4 等,但M2受体抑制剂的副作用最为严重,并具有神经系统 副作用151;NA.Is副作用转小,尤其是Osehamlvir和食物一 起服用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 4耐药性 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主要指血凝索和神经氨 酸酶的抗原性变异,尤其是前者 因它所产生的抗体能中和 病毒感染。病毒逃避免疫系统的记忆识别所产生的抗原性变 异与其血凝素抗原特性和结构改变密切l栩关。流感病毒血凝 索和神经氨酸酶的抗原性变异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所有流感 病毒所共有的抗原性漂移,另一种为甲型流感病毒所特有的 抗原性转换 M2受体抑制剂在治疗开始后24小时~48小时产生耐 药,主要与M2蛋白跨膜区25-43位残基中或疏水区个别氪 基酸发生替换有关。M2受体抑制_剂的耐药性可达30%:101 R.chard等对700例左右的病人进行了研究,共发现病毒基 因变异l0例,其中9例是在研究的第6灭发现的,1侧在第4 天发现。NAIs耐药株的产生主要是神经氪酸酶上或附近关 键部位发生点突变所致illl。耐药株的致病性、传染性明显减 弱。3种变异株在动物实验中均发现感染性,且复制的能力下 降100倍~1000倍“ 与抗生索耐药 比,NAIs的耐药性 很少((2%),而且耐药性不能传播:hi2受体抑制剂的耐药 株感染性及抗原性与野生株无异it01,而且在人群中仍易传 播,这是为什么用M2受体抑制荆预防和治疗流感效果差的 原因。NAIs的耐药性很难在实验室复制,它需要很高的药物 浓度,而且的确在实际中耐药株祖少。有报告从2063例用 Osekamivir治疗的病人中未找出1株耐药株。有人建立r一 十以美国区域大小为基准的数学模型来检测Oseltamivir耐 药株的情况,但即使在高用药区域(设定40%)也未发现耐药 现象fto] 但最近发现l倒l8个月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 移植后上感应用Zanami ̄rir后出现耐药,故对有免疫抑制的 病人要特异叮警惕ttol。 5各种药物的比较:Amantadine和Rimantadine由于 对乙型流感无效,副作用大,而且耐药毒株迅速出现,目前已 很少应用。Zanamivir和Osehamivir由于临床疗效好,耐受 性好,耐药毒株极少,很受推崇。但这两种药物之间还是存在 较大的区别(见表1),所 目前儿科医师更推崇Osdtam 裹1 Zanamivir和Oseltami ̄,ir的区别 注:1 J目前用至I岁以上;2)FEV1下I详>20%. L件流速下降 。 临床儿科杂志2002年第20卷第2期 6药物的l棚互作用:Oseltamivir除 和丙磺舒一起服 用会使肾小管分越减少,减低Oseltarnivir的清除率,使血浓 度增加2倍 上外,无论前体药物或活性代谢产物与细胞色 素酶P450、西米替丁 及高脂食物一起服用,均不产生相互 作用 而Zanamivir不影响细胞色素酶P450系统,对乙酰氨 基酚鼓葡萄糖醛酸化台物可以降低Zanamivir 16%的清除 率,由于其蛋白结合率低,系统吸收非常少,无代谢产物,所 无明显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l。 7前景:流感的频繁流行,结人们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 伤害,也给各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提倡用疫苗预防, 但由于接种率仍较低,且不是所有接种者都能避免流感,一 旦患病,就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故控制和治疗流感刻不 容缓 新一代抗流感药物——神经氨酸酶}耳}制剂给人们带来 了新的希望,由于其疗效好、耐受性好、耐药菌株极少,母此 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Mcnicholl LR.Mcntehol】JJ Neuraminida ̄inhibitors Zanami- vi r and 0 】【 1r Ann Phamlat ̄ther.200 L 35:57—70 2 Munoz FM.Galasso 6J.( ̄waltney JM.et a【Current r ̄arch on influenTa and other respi ratory ̄'irus 11 internatlona[sympo- slum Antivira【Res.20【x]46 91一l24 3 Kappagoda C,[s ̄.acs D,Mellis C,et al Critical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J PaediatrChildHealth.2004),36(4)3I8—32I 4 D ev AJ.NallusamyR、[saaesD Cumpari ̄,on ofinfluenz ̄A and 1nf】ucnga B vi rus infection in hospitalized chddren J Paediatr Child Health 2000.36(4)332—335 5.Wt ̄tzler P.Vo Lge PG Neuraminidase lnhihitors 1n the treac…c 0f 1nfluenza A and B——0verview and case repor ̄Infection 20∞.5 28 6 MoDto AS.Robin ̄n DP.Herlocher MI.眦al Zan ̄fivir in the prevention of influenzK among hea thy adults a randomized con trolled trial JAMA I999.282:3l一35+ 7 Hayden FG Atmar RL.Schilling M.et al Use of the selective 0『a【neut'att ̄inldasc nhihitor osettamivir to prevent Influenza N Eng[J M。d.【999,34】:1336一【343 8 Elliott BA.Noble S Oseltaalivi r Drug ̄.1999 58 851—86() 9 m ,egt FG.Zr(,at ̄o ̄JJ.Frit*RS.ec aJ U of oral neura ̄linid. ase 1nhibitor osa2】tamivir 1n experimental human 1nfluenza… 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for prevention and[realRlen[JAMA. 【999.282:l240一】246 1【).Jack ̄n HC.Robert N.Wang Z et a1.Management of influen za Usc of n w antiviral and resi nc perspective[’】1n Drug Invest.2o(HI.2(】(6)447—454 】1 Whith,y RJ,Hayden FG.Rei singcr KS Oral oseltamivi r t rt …f of influe ̄;.in children Pedlarr Infcc ̄Dis.1f 2,20(2) 】27一】33 I2 Mende1 Df Sihwel】RW Inf cn…1 rus resistaacc tt)…ra minidase 1nhibi[…[)rug Resiat Update^1998 l】84一l (20111印】I爿7 L{收硝.2002 1 1 3[1修川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