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甘肃省金融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张
辉
文章从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前景广阔、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形势良好、
【内容简介】
扶贫效果显著总结了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指出甘肃省金融支持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有地方政府缺乏有效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够、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提出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金融机构应提高认识、个体户和企业应强化市场意识等金融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甘肃省
党
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
见》提出重点扶持6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从2020年开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每年让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扶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甘肃省及时抓住发展机遇提出旅游强省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旅游扶贫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了《2018—2020年脱贫攻坚财政资金安排计划》,提出三年内将提供3亿元乡村旅游专项资金,在全省范围内重点扶持500个村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建设10000个标准化农家乐,实现8.5万贫困户、35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真正使乡村旅游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兵利器”。
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新内涵,推动建立和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乡村旅游不仅是推动农村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贫困农村地区农民收入,助力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乡村旅游作为接通城市和乡村的重要桥梁,对促进城乡资本、劳动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和再分配,缩小城乡二元差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乡村振兴战略极为关键的支持要素,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垫脚石”,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
(二)市场前景广阔
乡村旅游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现已具备相当规模,中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发展成
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政策支持力度大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乡村旅游发展,2015年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2015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
长阶段,具有发展快、潜力大、市场广、利润空间大等优势。数据显示,2013—2018年期间全国乡村旅游人数持续增长,201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0亿,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
(三)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甘肃省旅游资源70%集中在乡村地区,目前甘肃省通过创新旅游发展模式,积极促进乡村旅游的多元开发,突出“土气”“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定西市中心支行
GansuFinance/甘肃金融/69
G甘肃金融ANSUFINANCE气”“生气”“朝气”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创建了一批特色乡村。截至2018年6月,全省已建成650个乡村旅游村,13937户农家乐,27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12个“双带双加”旅游扶贫先进典型。2019年7月,甘肃省12个乡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甘肃省紧跟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发展机遇,积极将陇原田园风光、村落形态、民俗文化、特色物产、舌尖诱惑,借助乡村旅游发展的“快车道”展现给游客。
图12013—2018年全国乡村旅游游客数量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图2
2013—2018年全国乡村旅游收入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四)旅游产业发展形势良好
甘肃省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迅速,2013—2018年,全省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长。2018年甘肃省接待旅游游客3.02亿,综合收入20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4%和30.4%,当年文旅产业对全省GDP贡献度超过7%,旅游产业已为甘肃省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70/2020年第5期
甘肃省乡村旅游同样发展迅猛,2018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8520万,实现综合收入1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1%和29.4%。甘肃省乡村旅游收入连年高速增长并有望在2020年突破200亿元,乡村旅游已经逐渐成为甘肃省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图3甘肃省2013—2018年接待游客数量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图4甘肃省2013—2018年旅游收入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五)扶贫效果显著
甘肃省重视旅游扶贫方式,坚持以“富裕乡民”为乡村旅游建设标准,2018年全省安排8.2亿元资金用于开展深度贫困县区旅
游扶贫项目,主要用于改善贫困地区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数据显示,2018年甘肃省乡村旅游产业扶贫效果良好,发展乡村旅游带动3.1万户建档立卡户,提供就业岗位76万个,使13万贫困人口脱贫,目前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已成为甘肃省扶贫的重要抓手。
甘肃省金融支持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
虽然国家和甘肃省在金融服务乡村旅游发展的“顶层设计”
和政策方针已较为明确,但许多地区在推动金融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方面仍面临不少问题。(一)地方政府缺乏有效引导和支持一方面,地方政府对于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引入社会资本认识不足,部分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缺乏投融资意识,不能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旅游产业,同时有的地方政府又急于求成,在引入社会资本过程中只注重资金投入,缺乏有效规划和配套支持,导致投资效果不佳、收益较低,严重影响了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方面虽出台了不少具体措施,但实际操作仍存在不执行、慢执行、执行不到位的状况,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其他社会资本处于观望阶段,进入乡村旅游市场意愿不强,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业长远发展及其综合效益的提升。(二)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够一是大多数乡村地区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这些地区金融机构的网点机具覆盖率低,建设成本高,所以金融机构推进服务网点建设的动力不足。二是乡村地区融资方式单一,以商业贷款为主,且存在获取难度大、门槛高的问题。三是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不够丰富,金融服务针对性不足、效果不佳,虽然各金融机构针对服务“三农”推出了许多信贷产品和服务,但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乡村旅游开发出的金融产品,整体来看对乡村旅游金融支持力度不够。(三)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甘肃省乡村旅游市场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多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以“农家乐”为主要经营模式,市场多以乡村村民和个体户为主,从事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的企业较少,且多是小微企业,乡村旅游市场主体存在资金实力不足、管理不善、效益不高的缺点,导致对乡村旅游的投入不足、开发不够,难以发展成为品牌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缺乏核心竞争力,游客吸引力不强。金融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为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各相关部门应共同努力,形成地方政府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旅游主体壮大的良好局面,使金融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发挥最大效用。(一)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有效促进金融服务乡INCLUSIVEFINANCE普惠金融村旅游甘肃省地方政府应强化政策落实,加强开发投资引导,建立健全乡村信用评价体系,构建乡村旅游投融资平台,持续优化乡村金融环境,逐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乡村旅游产业。应加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扶持乡村旅游市场参与主体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在引导支持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充分结合不同乡村地区实际综合施策,促使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为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二)金融机构应提高认识,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一是要提高认识,要意识到服务乡村旅游不仅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更是促进自身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二是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了解乡村旅游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主动破解乡村旅游发展融资难题,及时推出符合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加大乡村旅游产业信贷投放力度,适当降低乡村旅游主体的融资门槛,在利率、抵押、期限等方面予以倾斜。三是提高网点机具覆盖率,在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加大资金支持,不断加强乡村金融机具布放力度,提高乡村地区金融服务获取程度。四是创新金融发展,探索以经营权、门票等收益权作为质押的新型贷款方式,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创新方式实现共赢。(三)村民、个体户和企业应强化市场意识,提高乡村旅游市场主体的融资能力农户、个体户、企业等乡村旅游参与主体要立足市场竞争需要,全面理解市场竞争性原则,摒弃发展乡村旅游一贯的“小农思维”,树立品牌经营理念,打造精品形象工程,培育乡村旅游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不断提高投融资能力、盈利能力和金融资源承载力。同时应积极发挥主体优势,创新乡村旅游服务方式,从同质化严重的“农家乐”中走出来,摆脱“农家饭、农家院、农家景”的初级发展模式,探索集休闲、度假、商务、养生等为一体的多元发展模式,通过转型升级打造文化引领、大众休闲的乡村旅游市场主体。F(编审:黄楠编辑:宋亚校对:杨帆)GansuFinance/甘肃金融/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