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分析以及防范措施

最新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分析以及防范措施

来源:爱站旅游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分析以及防范措施

一、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分析

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综合对不安全行为分析,有诸多因素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其中有个体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客观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等。根据员工日常作业中的行为表现,对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如下:

(一)易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人群: 1.新入企员工; 2.劳务工; 3.工龄长的老员工; 4.培训、学习不到位的员工;

5.作业流动性大的员工(辅运车辆司机居多); 6.固定岗位点、单岗作业人员; 7.情绪低落、心不在焉的员工; 8.外委施工队人员等。

(二)不安全行为发生的主观原因:

1.新入企员工对安全作业的概念模糊,不知道怎么做安全、怎么做不安全。

2.个别劳务工文化程度低,从事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时,对此项工作理解不够透彻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

3.许多工龄较长的老员工,从事此项工作时间较长且未发生过安全事故,思想比较麻痹,总认为自己一直这么干也没有发生事故,久而久之养成习惯性的不安全行为。

4.个人不能认真参与安全培训、学习,安全意识淡薄,对不安全行为可能会导致的后果认识不足,在具体的作业中随意发生不安全行为。

5.图省事、怕麻烦,侥幸心里作怪。偶尔的一次不安全行为估计

1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也不会发生事故的心理而发生不安全行为。

6.作业过程中思想开小差,心思没有用在工作上,导致作业程序不规范,发生不安全行为,甚至造成事故。

7.作业流动性大的员工,由于违章隐蔽、查处难等实际情况,发生不安全行为。

8.单岗作业人员主观安全意识松懈,睡岗、脱岗类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

9.外委施工队人员素质低,流动性大,应付、凑乎的思想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

(三)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客观原因:

1.由于总考虑要完成生产任务才有效益,造成重生产违章指挥,赶产量、进度违章作业,特别在设备抢修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类不安全行为。

2.作业环境(条件)较差、设备不完好、安全设施不齐全等因素形成了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客观条件。

3.单位培训不到位,员工技能和安全意识得不到有效提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4.单位安全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形成了不能全员参与治理不安全行为的被动局面。

5.对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没有对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进行认真的分析梳理,并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6.对不安全行为治理的方法和手段简单、粗暴,导致员工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根治。

7.班前会组织得不好,员工对作业场所情况了解不够,对相关要求掌握不到位,上岗后容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8.缺乏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增大了员工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可能性。

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四)容易发生不安全行为的时间:

1.设备突发故障抢修时。由于忙于完成抢修任务,而发生各类不安全行为。

2.中夜班特别凌晨是作业人员精神状态最为不佳的时段,也是单位检查、管控最不力的时段,最容易发生各类不安全行为.

3.节假日容易出现疲劳上岗,不安全行为随之产生。 4.检查的管理人员刚离开,作业人员认为检查人员刚走不会再来,违章行为伴之而来。

二、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

加强基础管理,提高执行力,营造良好氛围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对不安全行为的管控应采取班组、区队强化现场管理;各级领导、业务部门人员强化监管;员工自我约束;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改善作业环境;消除设备、设施缺陷等多方面措施。

1.调动班组、区队主动管理不安全行为的积极性,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1)将不安全行为纳入对绩效考核中,根据不安全行为风险等级,对应扣除分数进行考核,通过奖罚措施调动现场管理人员主动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2)充分发挥带班队长、班组长作用。根据现场可能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作业工序、时间段,做好重点的盯防管控。

3)对不安全行为的处罚处理执行连带责任。当班人员发生中等风险等级以上的不安全行为,除按规定对责任人给予处罚外,同时对带班班组长给予连带处罚。

4)要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尽量避免“活多人少”或人浮于事的情况出现,防止抢时间、赶进度而发生不安全行为。

5)加强交接班管理。杜绝上班时不能认真负责干好本职工作,急于早下班而手忙脚乱,无序操作导致违章行为。

3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6)加强班前会管理,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班前会质量。 7)班前、作业前各单位必须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 8)推行标准化作业流程,严格按程序作业。

2.严格管理,对不安全行为的查处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1)要完善细化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落实各级管理人员查处不安全行为的责任和指标。必须要明确对隐患、不安全行为的查处,绝不是安全管理部门责任。

2)各级管理人员查处“不安全行为”次数超过规定,给予适当奖励。

3)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杜绝违章生产、违章指挥,以“榜样”激励员工不违章作业。

4)要加强单岗作业区域的巡查。 5)抓好中夜班人员睡岗问题。 ①各级管理人员加大巡回检查力度; ②单岗作业人员实施轮岗制;

③加强岗位点文明卫生管理,要求环境整洁、设备卫生、标识清晰。通过以上措施减少岗位工的疲劳、空闲时间,从而减少、控制睡岗类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6)对于一般性质的不安全行为,对责任人按照安全管理奖罚办法进行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的重大风险等级以上的不安全行为,要组织相关人员按照安全问责管理办法进行责任追究,以此达到警示教育的作用。

7)通过不安全行为曝光来警示员工。 3.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

1)公司加大针对性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业务技能。 2)建立月度培训考核机制,推动公司三级培训的良性运行。 3)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手段。可以定期举办不安全行为人员

4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培训班。

4.改善作业环境

主要是不断改噪音等方面的管理。 5.提高设备、设施完好率和可靠性

1)对设备、实施要不断升级,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安全可靠度。 2)持续开展设备、设施各种维修活动,实现设备、设施本质安全,使员工不易产生不安全行为,而且即使违章,也不易造成事故。

6.开展多种活动,用正向激励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1)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要积极采取培训教育、谈心引导、座谈会等形式,纠正员工头脑中对安全的错误倾向性认识,保证员工从根本上认知不安全行为,提高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从而避免不安全行为。

2)对发生重大风险等级不安全行为的员工,由单位安全分管领导亲自进行转化帮教,以提高培训教育效果。

3)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事故案例的学习宣讲。以身边的事故或未遂事故为切入点,通过员工自己讲解,能更好的掌握记忆,便于深刻吸取事故教训。

4)单位按季度组织召开不安全行为座谈会,了解不安全行为人员的思想动态,深刻剖析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

5)定期召开各类不安全行为管理座谈会,主动暴露不安全行为和未遂事故,针对不安全行为制定具体的管控措施。

6)开展无“不安全行为”人员摇奖等各种类型的活动。为了最大限度的营造安全舆论氛围,可将无不安全行为摇奖活动与安全文艺演出等形式的安全活动结合在一起,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切实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使作业人员注意力集中,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

8)加强厂务公开,稳定员工情绪。员工工资、福利待遇、晋级

5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等要保证公平、合理,不徇私情。

9)各级领导和组织要积极采取交流和谈心等方式化解各类矛盾,避免员工带情绪上岗而发生不安全行为。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测验题(附答案)

一、判断题(20道)

1、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连(中)队以及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5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支部。( )

答:×(3人以上)

2、规模较大、跨区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商业街区、商务楼宇等,符合条件的,应当成立党小组。( )

答:×(成立党支部)

3、对因党员人数或者所在单位、区域等发生变化,不再符合设立条件的党支部,上级党组织应当撤销。( )

答:×(上级党组织应当及时予以调整或者撤销) 4、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及本党支部的决议是党支部的基本任务之一。( )

答:√

5、“全面领导隶属本村的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工作,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发展集体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6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济,走共同富裕道路,领导村级治理,建设和谐美丽乡村”是社区党支部的重要任务。( )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