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土工格栅加筋土边坡施工方案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土工格栅加筋土边坡施工方案
永川区中山路储备地块道路及配套管网工程

E 路(K0+480~K0+600)段道路工程

编制单位:

重庆市宏贵建设有限公司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编制日期:2015 年 1 月 15 日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附件

编制依据

工程概况 术语和定义 施工准备

工艺流程及施工操作要点 质量控制措施

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进度计划表

第一节 编制依据

1、《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格栅》(JT/T 480-2002);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 E50-2006);

4、《单向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施工工法》(DJ/GF-SB-27-2009); 5、《反包式土工格栅加筋土边坡施工工艺及检验标准》(2012 版); 6、《E 路道路工程设计变更通知单》(13-S01D-01)。

第二节 工程概况

永川区中山路储备地块道路及配套管网工程 E 路 K0+480~K0+600 段道

路左侧为枫叶国际学校,学校的围墙距离 E 路左侧人行道边线约 2m,该段道

路设计标高比围墙底标高高约 6m 左右,若按原设计 1:1.5 进行放坡处理, 则会侵占到该学校的用地。经参建各方到现场实际勘察、商议后,决定此段 道路左侧路基采用加筋土支护边坡,坡面为 1:0.25,最大高度 7m。加筋土 边坡采用整体钢塑土工格栅,反包生态包长度 3m,铺设宽度 7 米,竖向间距 0.4 米,挡墙下部地面线以上 40cm 处设置一道碎石排水层,具体布置详典型 横断面图。

第三节 术语和定义

土工格栅:是一种主要的土工合成材料,由聚合物材料经过定向拉伸形

成的具有开孔网格、较高强度的平面网状材料。

生态土袋:一般由原生(即未掺用废旧塑料)塑料编织袋装满级配均匀

的土料或砂石形成,由土工格栅反包,用作土工格栅加筋土边坡的坡面,土

袋内视设计情况还可以播撒草籽等。

回填料:主要是指级配均匀、易于压实的土或砂石类回填材料。

第四节 施工准备

(一) 材料准备 1、选定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及辅件采用冷拉碳素弹簧钢丝、聚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

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抗紫外线、防老化助剂及其它增强改性物质,经挤出、

复合的钢塑复合条带经向、纬向整体加工成型的材料,应有合格证书等质量 证明文件,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加筋材料采用整体成型工艺,整体钢塑土工格栅规格及技术参数详下

表:

整体钢塑土工格栅规格及技术参数表 极限抗拉强度

极限伸长率 结点分离力

纵 向

≥60KN/m 横 向 ≥30KN/m ≤3% ≥500N

极限伸长率:加筋材料极限伸长率均小于等于 3%。 加筋材料的耐久性指标:

①老化指标:加筋材料在氙灯老化条件下 150h,每延米拉伸力保持 95%

以上。

②耐碱指标:在 2.5g/L 氢氧化钙悬浮液浸泡 72h 后,每延米拉伸力保

持 95%以上。

③耐酸指标:在 0.025mol/L 硫酸浸泡 72h 后,每延米拉伸力保持 95%

以上。

④炭黑含量:加筋材料的外裹聚乙烯塑料要求碳黑含量必须不小于 2%。

2、生态袋

一般由土工格栅厂家向施工单位提供生态袋的规格、型号及土袋内填料

的技术要求。本工程生态袋体要求采用孔径丰富,双面熨烫工艺生产、强度

高抗紫外线(UV)的材料,袋体经500小时照射检验保留强度达70%以上,填 充土料后,土袋封口需绑扎牢固。

3、选定填料

填料应级配均匀,易于压实。填料采集场选好后,委托有资质、有能力

的第三方进行击实试验,确定填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如填料情况与

取样试验时情况发生变化,应重新进行击实试验,即保证施工时的情况与取 样试验时情况基本一致。

填料中的最大粒径,以不超过碾压层厚的50%为宜,且相近粒径的块体

的总含量不大于15%,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cm。

4、碎石排水层材料

铺设在边坡内侧的反滤排水碎石层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反滤排水碎石层的粒径应满足80mm≥d≥20mm; ②碎石的饱和抗压强度应大于30Mpa 。

(二) 技术准备

1、图纸会审与人员培训

施工单位应邀请土工格栅产品供应厂家售后服务人员参加有关土工格栅

加筋土边坡施工图纸的会审;

进行施工人员培训,以使施工人员熟悉掌握设计标准、质量标准和施工

规范等。

2、施工测量控制

①中线测量、恢复原有中线桩,测定加筋土工程的墙生态袋基线。直线

段 20m 设一桩,曲线上 10m 设一桩,尚可根据地形适当加桩,并应设置施工

用固定桩。

②水平测量、测量中线桩和加筋土工程基础标高,并设置施工水准点。

③恢复中桩核对横断面,并按需要增补横断面测量。 ④清理场地、整平压实,并应满足加筋材料铺设要求。

⑤加筋土陡坡施工,除按一般路基施工配备压实机械外,还应选备夯锤,

以及振动板,蛙式打夯机,手扶式振动压路机等小型压实机械,以便在生态

袋内侧 1.0m 范围内压实填料。

第五节 工艺流程及施工操作要点

生态袋土工格栅加筋土边坡施工工艺流程图

注:以上流程循环重复,直至反包式边坡的设计高度

(一) 施工操作要点

1、原地面清理与地基夯实

(1)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土质情况,平整填筑地基,与原状坡体结合

部位开挖成台阶状,以增加界面摩擦;为防止基底局部存在的尖锐物或硬物

损坏土工格栅,施工前先将格栅摊铺范围内的树根、草皮、腐植土全部挖除。

(2)地基承载力应经设计单位地质工代确认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施

工。

(3)要求反包土袋施工定位放线位置必须准确无误。

(4)基底开挖:开挖前应进行详细测量定位并标出开挖线,基底应按

设计文件开挖到设计标高;当纵向高度变化较大时,基底沿纵向可成阶梯状

开挖,每台阶长度一般不宜小于 3.0m,在横向的倒坡为 3%-5%。

(5)基础的施工质量检查内容应按施工规范进行。

2、铺设加筋材料

(1)加筋材料下料:预留出生态袋反包所需的大于 3m 作为坡面反包。

(2)加筋材料铺设:加筋材料垂直于坡面铺设在压实整平的填料上,

不得重叠,不得卷曲或折曲,不得与硬质棱角填料直接接触。

(3)加筋材料尾部的固定:为避免填料摊铺和碾压时对加筋材料的扰

动,可在加筋材料的尾部采用小钉固定加筋材料,也可采用U 型钢筋卡打入

填料层进行加筋材料固定。

(4)当加筋材料不能与生态袋垂直时,应增设加强加筋材料,加筋材

料的数量由参建各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同时对填料用水泥碎石土置换。

(5)加筋材料铺设质量检查内容应按施工规范进行。

3、生态袋填充与安装

(1)陡坡外缘生态袋堆码安装。陡坡坡面的外露袋,根据施工季节采

用耐风化易于植被生长材质制成的生态袋。

(2)生态袋填充及安装要求:生态袋内装入种植土并封口,每袋容量

为袋容积的 2/3,压实,然后用锁边机封口锁紧。土袋沿线性水平码放并作

整平处理,胞腔袋截面呈椭圆形。加筋材料回折前顺长铺放一排胞腔袋,安 装要求见构造设计图。

(3)生态袋开始安砌前,填充体强度及几何尺寸应严格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平整,放样准确;加筋坡边缘处的土工生态袋垫层铺设时,短轴向上,

顺长向首尾相接,使加筋材料在边缘成封闭状,协调受力,铺设前基底应平 整,不能含尖锐杂物,避免损坏生态袋。

生态袋铺设时,顺向交错铺拼,袋与袋之间相互咬合在一起,

端头均朝下折回形成一体,以抵抗不均匀沉降,提高坡面稳定性。每层

袋之间设置 15cm 的小错台,以利于草籽及覆土停留。每层填料摊铺完毕后,

及时碾压,压实作业从加筋材料中部开始,逐步碾压至加筋材料尾部。

(4)在清洁的地基土顶面上,铺设加筋材料后调平安砌第一层生态袋。

生态袋砌筑要横平竖直,同层相临生态袋水平误差不超过 10mm;轴线偏差每

20 延米不大于 10mm。施工人员要做到层层检查,复核路基宽度,加筋材料 间距是否正确,坡面平整度、垂直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当不符合上述要求 时必须立即返工。

(5)生态袋安装排列顺序见设计文件。

(6)按要求的垂度、坡度挂线安装,安装缝宜小于 10mm。单个生态袋

内倾 1/100-1/200 作为填料压实时生态袋外倾的预留度。

(7)刚砌完成生态袋,不准用身体靠压,不准坐在生态袋上休息,防

止生态袋产生位移。

(8)以后每层生态袋安装,均应沿生态袋纵向每5m 间距设标桩,每层

安装时用垂球或挂线核对,每三层生态袋安装完毕均应测量标高和轴线,其

允许偏移量与第一层相同。严禁用坚硬石子支垫,以免造成应力集中损坏生 态袋。

(9)安装缝应均匀、平顺和美观。

(10)不得在未完成填土作业的生态袋上安装上一层生态袋。

(11)加筋土陡坡顶面纵坡,用现浇C20 混凝土作调坡层,并应注意与

生态袋协调一致和美观。调坡层的最小厚度要求不小于路面设计总厚度。

(12)若生态袋安装处于平曲线内,要根据不同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

度,合理掌握间隙大小,使安装出来的生态袋外侧边缘线严格符合路线设计

标准;同时注意外观整齐,同层生态袋保持在同一标高上。 4、填料的采集、摊铺和压实

(1)填料的采集: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规定的击实方

法,确定填料在施工状态下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作为填料压实过程

中压实度控制的标准。填料内不得含有树根、草皮和其它杂物等。

(2)填料卸料:卸料机具与生态袋距离不应小于 1.5m,机具不得在未

覆盖一定厚度填料的加筋材料上行驶,并不得扰动下层加筋材料。运行方向

与加筋材料垂直,不得在未覆盖填料的加筋材料上行驶或停车。

(3)填料的压实:每层填料摊铺平整后应及时碾压。在筋材上规定厚

铺土,铺设时下层填料应平整密实,不得与硬质尖锐棱角的粒料直接接触。

一般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先轻后重碾压,作业一般先从加筋材料中部开始, 逐步碾压至加筋材料尾部,再碾压靠近面板部位。靠近坡面15m 范围内的填 料压实用小型机械由坡面后轻压,避免对坡面的扰动。最顶层加筋材料应足 够长并埋在填土下面,保证填土可提供足够的约束力以永久的锚固。填料从 中心向外侧,对称进行,平面上使其成中凸形,使筋材一直受拉,填铺厚度 按设计要求,不能过高,防止局部下陷。采用轻型施工机械,施工机械形成

的车辙不要超过 7~8cm。

(4 )压实的检查:压实度的标准依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 JTG

D30-2004),距离坡边缘 1.0m 范围内的压实度一般大于或等于 90%即可。检

测频度为:每层 50 延米不少于 3 个测点。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 051)有关规定执行。 5、检查回填土压实度和生态袋

(1)在进行下一道土工格栅摊铺之前,需要对回填填料进行压实度检测,

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生态袋边坡,对在回填碾压过程中发生变形或破损的土袋及时

进行处理。

6、排水和其它砌体工程

(1)坡面布设间距为 2m×2m 的 PVCφ50 排水管,向外倾斜 5%,做法详

大样图。

(2)排水沟每隔 20.0m 应设伸缩缝一道,缝内添塞沥青麻丝。

(3)陡坡排水沟与平台排水沟做法一致,做法依据设计详图。平台排

水沟水流方向由中间向两挡墙度 1%控制,汇入挡墙排水沟,挡墙排水沟依据

地形设置,最终汇入坡底排水沟进行排放,排放点须远离护脚墙及挡墙坡脚。

第六节 质量控制措施

1、各类原材料均要有出厂合格证 ,且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

严禁使用未经检验的材料。

2、施工中严格控制填筑材料的粒径、材料质量、合理选配性能良好

的施工设备、采用最佳的组合方式、规范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3、严禁在雨天施工, 应集中力量,分段完成,以确保施工质量。

4、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遇到降雨天气应采取适当措施将水迅

速排走或将施工现场进行遮盖。

5、铺好土工格栅后,铺设上层填料,及时完成碾压,避免长期暴晒,

暴晒时间不宜超过48个小时。

6、每完成一层碾压,要对回填场地(或路堤)填筑压实度及高程、

宽度进行检查,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7、本工序施工完毕,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控制指标,对成品及半成

品应采取保护措施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第七节 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1、边坡施工前,应将施工影响范围内各建筑物、地下管道及地下管

线位置精确定位,确保各建、构筑物(包括道路)、管线能正常建设后方可开

工。

2、完善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坡顶场地和坡面排水系统,防止雨污水

等渗透至边坡,应特别做好坡顶水池防水系统,防止渗漏,危及边坡安全。

3、边坡位置和高度参数与现场不一致的,以现场为准,差异较大时,

应通知地勘及设计人员进行现场处理。

4、坡顶人行道栏杆高度不小于1.2米,具体形式由业主确定。

5、如今后在边坡坡顶和坡脚发生其它工程活动,应不对边坡稳定性

产生不利影响。

施工进度计划表

(2015 年 4 月 1 日—2015 年 5 月 17 日)

工程名称:永川区中山路储备地块道路及配套管网工程

分部分项名称 单位 工期

2015 年 4 月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1~5 6~

施工准备

8

基础工程 人工铺设土工 格栅(各层)

22

天 20 20

边坡挡

护分部

摊铺填料(各层) 天

反包式 土工格

碾 压(各层) 天

栅加筋

土边 检查回填土压实度

坡分项 和反包土袋坡面 天

(各层)

放置反包土袋

(各层)

20

22

22

钢筋混凝土压顶 天

7

清理、验收 天

22

说明:本分部工程计划 2015 年 4 月 1 日开工,2015 年 5 月 17 日完工,总工期为 47 日历天;如遇停水、停电、雨季、

停工,则工期顺延。

编制人: 审批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