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邓春超1 李元元2 王 培3

医药界 2020年04月第07期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1.青县人民医院,河北 沧州 062650 2.定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保定 073000 3.定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保定 073000)

【摘要】目的:临床上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时,可以应用中药或是西药进行治疗,但是为了治疗效果显著,还可以将两种药物联合起来进行治疗,本文分析此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我院抽取80例难治性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目标,为了研究显著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两组中有着相同的患者人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的变化,并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明确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完成不同的治疗后,对比其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更加优秀一些,两组所产生的差异十分明显(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很多,治疗后两组患者都没有产生不良反应。结论 实际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中西结合的方式治疗,可以获得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的血压水平可以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提高显著,而且这种治疗方式还有着很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西结合;老年高血压

R544     A     2095-4808(2020)07-164-01【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在临床中所谓的老年难治性高血压,实际上是指使用了三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水平仍然没有改善到规定的数值内[1]。在众多高血压患者中,难治性高血压占据着10%左右的比例,此类型高血压治疗起来难度十分大,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甚至疾病危机时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全部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这些患者全部为我院在2017年间收治,患者入院后经过诊断后得以确诊,同时参与研究的患者全部承诺会积极主动的配合此次研究。80例患者中,以男性患者居多,同时每个患者的病程并不相同,病程最长的患者则达到了30年之久。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和合并高脂血症以及合并冠心病。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后,并没有发现十分明显的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方式有一定差异,对照组主要进行西医治疗,所使用的药物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此药物采用口服的方式每天让患者服用一次,同时还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进行治疗,方式也为口服,每天一片。另外患者还需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此药物每天分早晚服用,每次剂量为12.5mg。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西药和中药结合,西药的治疗方式和对照组相同,中药治疗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① 肝旺脾虚。此类型症状主要因为肝运血不足和脾胃虚寒产生,患者的症状为腹胀纳少和头晕头痛。所应用的中药汤剂为健脾缓肝汤,其成分主要包含15g的陈皮、党参、云苓、山药、生苡仁、木瓜和枣皮,还有12g的白术,在添加20g的生白芍。如果患者出现耳鸣和头晕等症状,还可以在药方中添加20g的牛膝和15g天麻以及30g的磁石。② 痰湿中阻。此症状患者产生原因为中气不足和湿邪停留以及脉络阻塞。采用中药治疗时其应用的汤剂为清热利湿温胆汤,药方中包含20g的天麻和半夏,以及15g的生苡仁、陈皮、白术、牛膝和竹茹。③ 肝火上炎。此类患者症状产生的原因为肝气上逆和肝气郁结,患者的症状为面红目赤和口干口苦以及心烦易怒。治疗此类患者时可应用胆泻肝汤。其中药物成分主要包含12g的龙胆草和柴胡以及桅子还有黄芩,还有15g的生地、丹皮、决明子、赤芍、当归,另外再施加30g的夏枯草。如果患者出现肝火盛的情况,那么还可以另外施加12g的车前子和泽泻。如果患者出现了便秘,可以加15g的熟军。

1.3统计学处理,此次研究所产生的各种数据及资料全部导入于统计学软件中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使用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使用t检验组间的对比。如果研究产生P<0.05的情况,则说明研究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患者治疗效果

表一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组别

n

显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对照组χ2P

4040--128--2423--49--90.0077.502.296<0.05

2.2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情况

表二 对比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情况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P

n4040--收缩压

治疗前治疗后155.7±6.6111.5±9.3157.2±7.2138.6±8.60.97113.531>0.05<0.05

舒张压

治疗前治疗后98.1±6.180.5±5.497.1±10.194.4±6.20.53610.692>0.05<0.05

3.讨论

在临床中高血压十分常见且有着很高的发病率,一般此疾病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目前我国人口年龄化问题严峻,此疾病的发病率在此背景下逐年上升,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应用西药进行治疗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以及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都是十分常见的药物,虽然可以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将乏力和头晕等症状缓解,但是其治疗的周期比较漫长,而且患者一旦停药那么则可能会出现复发[2]。高血压在中医研究中属于眩晕的范畴,此疾病一般可以分为肝旺脾虚型和痰湿中阻型以及肝火上炎型还有阴虚阳亢型,患者的脏腑气机会出现严重的不畅之感。应用中医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时,其治疗强调的是辩证施治,实际治疗患者的分型要加大重视,以此进行辨证治疗。

此次研究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结合的方式治疗,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其治疗有效率要明显比对照组高很多,另外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治疗后也是观察组更加优秀一些,两组的差异十分明显(P<0.05)。另外通过中西结合治疗,还可以减少面部潮红和恶心呕吐以及头晕腹胀等不良反应,在临床中这种治疗方式有着很高的安全性。总而言之,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时,应用中西结合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将治疗有效率提高,此方式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参考文献

[1] 柴文亮. 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研究[J]. 中西

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4):87+89.

[2] 吕保阶.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诊断与

治疗,2017,28(06):1007-1008.

[3] 王永庆.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J]. 中国实用医

药,2018,13(02):75-76.

(上接第162页)

表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以及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tP

总例数4949//

中医症候积分19.27±2.6415.94±2.017.0251

0.0000

神经功能评分11.18±1.266.11±0.5825.5861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现代社会中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疾病,其治疗过程中往往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存在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奥拉西坦是一种可以促进脑部组织代谢的药物,临床上常常应用在记忆和智能存在障碍的患者、脑损伤患者以及由此产生的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3]。半夏白术天麻汤中的茯苓和白术能够健脾,半夏和白术联用燥湿效果显著,此外半夏和橘红可以化痰、止呕,天麻能够平肝,祛风,大枣、甘草、生姜能够调和脾胃、减少其它药材对肠胃的刺激。这几种药材联合使用,临床上可用于化痰熄风以及健脾祛

湿的症状,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4-5]。本次研究结果显

示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的患者相关指标、临床症状的改善水平都要优于常规奥拉西坦单独用药治疗的患者,所以该方剂的效果非常突出,因此可以认为,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奥拉西坦共同治疗,有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水平,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十分的显著,值得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 马蓉,徐弘扬,杨锡彤,王光明.急性脑卒中治疗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

学,2019(6).

[2] 张虎,张大尉,王振垚.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7,38(4):411-412.

[3] 王成云,李明超.奥拉西坦治疗80例颅脑损伤所致神经功能缺失[J].武警后

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11):968-969.

[4] 周杰.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 10(13):61-62.

[5] 周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评价[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6):2550-2551.

(上接第163页)

总体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2.017。

2.2两组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出现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对照组出现腹胀腹泻3例,恶心呕吐2例,头晕头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2.381。3.讨论

纵观此次研究中提及的各证祖国医学认为痞满属于“痞膈”、“痞塞”范畴[4],

型可知,痞满的病位主要在胃、肝、脾等脏腑,此病症发生主要与外感六淫入内、阻塞中焦、邪结胃脘相关又或是恣食生冷、饮酒过度、纳运无力、脾胃损伤等所致。在中医辩证治疗时应该以辩虚实为主、辩寒热为次,辩证分治,虚补实泻,若为虚

观察组经中医辩证治疗,其总体有效实夹杂患者,则应补消同施[5]。本次研究中,

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

中医辩证治疗可提升疗效,使不良反应减少,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痞满采用中医辩证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 赵淑萍. 痞满的中医治疗与疗效探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2):173-173.

[2] 赵娟,顾克明. 顾克明经验方公英益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痞满证的临床观察

[J]. 江西中医药, 2019, 50(1):32-33.

[3] 赵梁. 越鞠散治疗肝郁气滞痞满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 31(7):20-22.

[4] 贾晓东, 鱼涛.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痞满的临床疗效[J]. 临床医

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9):107-108.

[5] 桑希河. 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痞满证80例[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

10(9):3-4.

—1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