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药饮片在贮存保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中药饮片在贮存保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198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73

·药事管理·

中药饮片在贮存保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汤传生

(江苏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江苏 昆山)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在贮存保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储存在中药房的23种中药饮片,依据其储存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自然保存的方式进行贮存保管,研究组给予分类、封闭、低温及干燥等保存方式进行储存保管,观察比较两组的储存效果。结果:所有中药饮片通过贮存保管后,两组的贮存效果相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药饮片的贮存保管中存有较多的问题,给予分类、封闭、低温、干燥保存与人工管理等,能够将贮存保管效果明显提高。关键词:中药饮片;贮存保管;措施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73.153

0 引言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用药,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确保中药质量尤为重要。而在临床上,一些中药在保存中常常出现变质的情况,对药效造成影响,从而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且给予患者治疗甚至可能对其

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1]

。本文就对中药饮片在贮存保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进行探析,现报道如下:

11.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中药房储存的23种中药饮片;其中中药饮片种类包括9种植物药材(党参、板蓝根、黄芩、黄连及白芍等),8种动物药材(乌梢蛇、地龙及僵蚕等)及6种矿物药材(石决明、龙骨及磁石等),每种中药饮片均为4kg;将所有中药饮片平均分为两份,其中一份作为研究组,另一份作为对照组;两组的中药饮片相关资料对比,均无差异,具有比较价值(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中药饮片采用自然保存的方式进行贮存保管,主要是将其放置在自然通风且干燥的库房中保存,并安排专业人员管理。

研究组的中药饮片在对常规贮存管理中存有的问题进行分析后,给予相应的贮存保管;其内容主要包括:(1)分类储存:针对不同中药的特性对其进行相应的存放:植物类药物比较容易出现虫蛀、发霉等问题,需将其存放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动物类药物通常容易出现泛油与生虫的情况,应将其分开存放在通风的小仓库中;而矿物类药材可存放在比较矮且干净的环境中。(2)封闭储存:对于中药饮片采用密封罐体进行存放,并放置到阴凉处进行储存,以将一些外界影响因素隔离,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3)干燥储存:保持储存环境的密闭、干燥,使空气中的氧含量降低,以防止霉菌生长。(4)低温储存:保持中药饮片存放环境的阴凉、通风及干燥等,在室内安装避光装置,以防止阳光直射,且需将室内温度维持在25℃以下,将湿度维持在75%以下。(5)人工管理:安排中药学相关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所有中药饮片均进行1至2年贮存。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中药饮片的贮存效果,其判定标准为:优:中药饮片在贮存后,没有出现发霉、虫蛀及泛油等情况,且外观色泽与保存前无明显变化;

良:通过贮存后,没有出现发霉、虫蛀等情况,而少部分发生泛油,外观色泽与保存前有一定的变化;

中:通过贮存后,少部分发生霉变、虫蛀及泛油等情况,

(下转第200页)

外观色泽与保存前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但大部分保存完好;

差:通过贮存后,发生严重的霉变、虫蛀及泛油等情况,外观色泽与保存前有十分明显的变化。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检测结果用(%)表示,如果(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中药饮片通过贮存保管后,两组中药饮片的贮存效

果相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的中药饮片贮存效果比较

组别类型优良中差优良率研究组231553020(86.96%)对照组23

5

7

6

5

12(52.17%)χ

2

28.6386P

0.0000

3 讨论

中药通常是由蛋白质、淀粉、维生素及糖类等成分组成

的,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的储存保管,极易导致其出现霉变与虫蛀等情况,而使药效降低及消失等,对于医院及患者的

治疗均具有严重的影响[2]

。中药在贮存中常常会受到光线、温度及湿度的影响,而中药的常规贮存保管方法通常只是将其放置在通风、干燥的自然环境中存放,因此,给予常规贮存中

药经常会出现变质的问题[3]

在本文研究中通过对中药饮片进行分类、封闭、低温、干燥保存与人工管理等贮存保管后显示,研究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储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给予分类储存,主要是因中药具有植物、动物及矿物等3大类,而各类药物的性质均存有差异,且每一类中药均包含多种类型,其特性也会存有一定的差异,因而给予分类储存,不仅可以给予针对性的贮存,还对中药出库、入库管理的有序性有帮助;封闭储存能够避免中药饮片在温度及湿度过高环境下因霉菌生长造成其出现霉变及变色等情况;低温储存及干燥储存也能够避免中药饮片出现生虫及霉变等,从而使相关因素对药材的影响减到最小;同时管理人员对于中药饮片的贮存管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安排具有专业知识技术的人员进行管理,能够通过其自身专业对中药质量进行鉴别,从而确保中药饮片采购质量及保存前的质量,且在中药饮片储存期间,专业人员通常能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准确处理,严格掌握好中药饮片的入库、出库质量,保障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4]。

综上所述,在中药饮片的贮存保管中存在较多问题,给

200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73

性率为88.89%;21岁-25岁年龄组风疹抗体阳性率为80.55%;大于25岁年龄组风疹抗体阳性率为52.78%;小于8月龄年龄组与8月龄-17月龄年龄组相比,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别有统

P<0.01)计学意义(χ=44.800,;8月龄-10岁各年龄组风疹抗

体阳性率保持较高的免疫抗体水平(85%以上),10岁以后风疹抗体阳性率逐年下降,各年龄组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别有统

P<0.01)计学意义(χ=15.555,。

从表1可以看出,小于8月龄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

最低,为8.33%;8月龄-17月龄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4.44%;1.5岁-2岁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1.67%;3岁-4岁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4.44%;5岁-6岁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0.56%;7岁-10岁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1.67%;11岁-15岁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69.44%;16岁-20岁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6.11%;21岁-25岁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66.67%;大于25岁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66.67%;小于8月龄年龄组与8月龄-17月龄年龄组相

P<0.01)比,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3.430,;

8月龄-10岁各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持较高的免疫抗体水平(85%以上),10岁以后麻疹抗体阳性率逐年下降。

小于8月龄年龄组风疹抗体阳性率最低,为2.78%;8月龄-17月龄年龄组风疹抗体阳性率为80.56%;1.5岁-2岁年龄组风疹抗体阳性率为77.78%;3岁-4岁年龄组风疹抗体阳性率为61.11%;5岁-6岁年龄组风疹抗体阳性率为52.78%;7岁-10岁年龄组风疹抗体阳性率为44.44%;11岁-15岁年龄组风疹抗体阳性率为83.33%;16岁-20岁年龄组风疹抗体阳

参考文献

[1]  程静, 霍细香, 张迟, 等. 湖北省健康人群麻疹、风疹、腮腺炎人群

免疫水平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21(11):2737-2738. [2]  蔡标, 董朝阳, 武昌俊, 等. 皖北地区1-16岁儿童麻疹、风疹、流脑、

乙脑抗体水平调查[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2, 16(7):608-610. [3]  申文豪, 孔德亮, 李葆洪, 等. 广东省肇庆市2012年全人群麻疹、

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调查[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5, 21(5):519-523. [4]  施燕, 胡家瑜, 汤素文, 等. 上海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抗体

调查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 2004, 16(8):378-379. 

(上接第196页)

[5]  范蓓蓓, 曲虹, 夏云, 等. 肾康注射液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

合用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例[J]. 中南药学, 2012, 10(5): 399-400. [6]  张福港, 李晓东, 卞书森, 等. 肾康注射液在慢性肾衰竭中的治疗

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 7(7): 421-422. 

[7]  杨光, 程庆砾, 刘胜, 等. 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漫性肾脏病的疗效

及安全性分析[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0, 12(2): 97-99. 

(上接第197页)

进行,可有效提高用药途径、时间、剂量的合理率,使药物调剂具备规范性、专业性、合理性,并且,还可将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提高用药安全性,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在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的基础上,还可避免对医院名誉造成损害。

参考文献

[1]  蒋丽, 刘赛群. 医院药学在药物调剂中的意义和作用[J]. 世界最新

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1):59-60. 

[2]  张继. 临床药学研究与实践应充分重视药物调剂工作[J]. 中国药

业, 2014, 23(4):57-59. [3]  陈珊, 曹英. 新时期医院处方调剂工作与合理用药研究[J]. 求医问

药(学术版), 2013, 11(2):764. [4]  黄艺. 临床药学研究与实践中重视药物调剂工作分析[J]. 中国实

用医药, 2015, (25):289-290. [5]  梁群. 医院药学在药物调剂中的意义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6):396-397. 

(上接第198页)

予分类、封闭、低温、干燥保存与人工管理等,能够将贮存保管效果明显提高,保障中药饮片的质量及药效,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邱礼高.中药管理于医院药房之中存在的相应问题及解决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28): 32-33. [2]  马俊梅. 医院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贮存保管对策分析[J]. 中国医

药科学, 2013, 25(19): 105-106, 117. 

[3]  黄海波. 医院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贮存保管与对策分析[J]. 中国

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 23(5): 2687-2688. [4]  刘建. 医院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贮存保管对策[J]. 亚太传统医药, 

2016, 12(2): 143-144. [5]  陈蒙. 医学X 光成像中图像去噪算法研究[J]. 软件,2013,34(11):

62-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