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63期 Sum No.63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anjing Radio&TV University 201 1年第2期 No.2.201 1 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南京市为个案 ——陈国玲 陈云 王信芳 (1.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南京210002; 2.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办公室,江苏南京210000) 【摘 要】学习型社区是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终身教育为基础,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努力创设学习 氛围,保证和满足社区成员基本学习权利和需求,从而促进社区成员全面发展,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 区。文章通过对南京市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南京学习型社区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南京学习型社区建设整体情况不是很好;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主城区和城市周边社区、老城区和新城 区的学习型社区建设上都存有差异,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南京建设学习型社区的策略体系。 【关键词】学习型社区 建设现状【中图分类号】G77 调查 【文章编号】1009—1459(2011)02—0008—05 【文献标识码】A 社区是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 来的城市治理和服务的基层组织,我国社区发展的 历史并不长,学习型社区提出的时间更短。2001年, 笔者以南京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全面、深入了解 了当前南京市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现状,以便为今后 的社区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调查问卷的编制 (一)编制说明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 上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从那时起,创建学习型社区才被确定为社区建设的 主要追求目标。2002年,中共提出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掀起了 一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对南京市玄武区、 白下区、江宁区、雨花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 以收集南京市学习型社区的有关信息。通过对资料 的整理和分析,根据问卷编制的方法和原则,研究 者编制了包含4个心理维度(每个维度5个项目) 共20个项目的原始问卷,请专家评定,根据评定 意见对一些项目的表达进行了修改,形成问卷定稿。 (二)试测说明 轮建设学习型社区的浪潮。如今,建设学习型社 区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 要性也日益被人们所认识。 一、问题的提出 综观国内外学习型社区创建的实践,笔者认 研究者对《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调查问卷》进 行了试测。收集数据经SPSS1 1.0分析处理,结果 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调查问卷由20 为,未来我国的学习型社区能够实现终身教育与终 身学习双向强化、教育型社会与学习型社会双重组 合,形成“处处是学习之所”的社区环境,使每一 个公民在一生的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我国当前学习型社区实属初期创建阶段,经过近十 年的发展,现阶段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状况如何呢? 个项目组成,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记分,每个维度 满分20分,问卷共100分。 1.信度评定 对4个分量表及总量表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 【收稿日期】2011-03—14 【作者简介】陈国玲,女,讲师,南京广播电视大学;陈云,女,教育管理副研究员,南京广播电视大学;王信芳,女,高级政工师 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办公室副主任。 【基金项目】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南京市学习型社区建设范例研究”(L08/016) 8 陈国玲陈云王信芳: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南京市为个案 结果表明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 信度(见表1)。 表1.《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调查问卷》的a系数 社区学习 社区学习氛 社区学习行 社区学习成 总体 1.经济发达与经济落后城区的学习型社区建设 存在显著差异。 2.市中心社区与市周边社区的学习型社区建设 存在显著差异。 3.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学习型社区建设存在显著 差异。 (三)研究方法 管理 0.6Ol 围环境 o.573 为表现 o.506 绩效果 o.688 o.726 2.效度评定 为保证《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各项 目能较好地代表社区建设现状状况,本问卷采用专 家评定内容效度。邀请了1名心理测量学专家、3 名高校教师、3名研究生对问卷中的l6个项目进 行了效度评定。评定结果(见表2)表明:评定的 l6个项目都能较好地反映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 表2.《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调查问卷》专家效度检验 认为项目能 所占比例 认为项目不 所占比例 项目 反映现状的 能反映现状 人数 (%) 的人数 (%) 项目1 7 100.O0 O 0 项目2 7 100.O0 O 0 项目3 7 100.O0 0 0 项目4 7 100.O0 O O 项目6 7 100.O0 O O 项目7 7 100.O0 O 0 项目9 6 85.71 1 14.29 项目10 7 1O0.OO O O 项目11 7 100.O0 O O 项目12 6 85.71 1 14.29 项目13 7 100.OO O O 项目15 7 1OO.OO O 0 项目16 7 1OO.0O O 0 项目l7 7 lOO.OO 0 0 项目19 7 100.O0 0 0 项目20 6 85.71 1 14.29 三、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目的 研究者选取南京市玄武区、白下区、江宁区、 雨花区共8O名社区工作人员和街道机关工作人员 280名社区居民作为调查的代表,采用自编的《学 习型社区建设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南京市学习型 社区建设现状,探讨经济状况及发达程度不同、所 处城市的地域不同、主城区与城市周边城区在学习 型社区建设上的差异情况。 (二)研究假设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调查 问卷》对选取的360名社区工作人员、街道机关 工作人员及社区群众作为被试施测,剔除无效问 卷34份,得到有效问卷共326份。问卷数据采用 SPSS1 1.0进行统计处理。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1.不同区属社区的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不良的 检出率与分析 由表3所示的数据我们发现,在选取的四个区 属中,不同区属社区的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的检出 率不存在差别。 表3.不同区属社区的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不良的检出率 学校 检出人数 总人数 百分比(%) 玄武区 20 80 25.0O 白下区 24 96 25.00 江宁区 19 72 26.38 雨花区 21 78 26.92 总计 84 326 25.77 数据表明,选取的四个区属的不良检出率都较 高,说明南京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整体情况不是很 好,这可能与我国建设学习型社区的起步较晚有关 系。从2001年5月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人 力资源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 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张到现在,也只有10年的 时间。从调查问卷上可以看出,在这10年间南京 大部分社区多是完成学习型社区的硬件建设,在场 地、人员上刚刚配备齐全,有的城郊社区还未起步。 2.南京市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总体情况结果 与分析 研究者分别对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总分、社区 学习管理因子得分、社区学习氛围环境因子得分、 社区学习行为表现因子得分、社区学习成绩效果因 子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现状总分均 值为1O.61分。 9 陈国玲陈云王信芳: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南京市为个案 表4.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调查总体情况 被试 结果与分布 项目 人数 最大值 最小值 总分 均值 方差 标准差 社区学 习管理 326 5 1 3833 11.75 4.25 2.O6 社区学 习氛围 326 5 l 3372 10.34 5.1 2.25 环境 社区学 习行为 326 5 1 35l7 1O.78 5.1 2.25 表现 社区学 习成绩 326 5 1 3220 9.87 10.61 3.25 效果 数据结果表明,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调查的四 个维度上现状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四个因子中,社 区学习管理总分最高为3833分,资源利用总分最 低为3220分,二者相差613分。均值中最高11.75 分,最低9.87分,分值相差1.88分,原因是大部 分社区比较注重社区硬件上的建设,不注重社区成 员最终的学习感受与学习成效。其余两项是l0.34 分和10.78分,现状总分均值为10.61分,分差不大。 方差最高10.61,最低4.25,离散程度相对略高。 标准差最高3.25,最低2.06,离散程度相对较低。 以上数据表明,南京市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学习管理、 学习氛围环境、学习行为表现、学习成绩效果上不 存在显著差异。 3.经济发达与经济落后城区的学习型社区建 设的检出率与分析 由表5所示的数据我们发现,经济发达与否 的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检出率存在差别。经济落后 城区的学习型社区建设检出率高达33.76%,经 济发达城区的学习型社区建设检出率比较低,为 18.34%,二者相差15.42%。 表5.经济发达与经济落后城区的学习型 社区建设的检出率 社区 检出人数 总人数 百分比(%) 经济发达 31 169 18.34 经济落后 53 l57 33.76 总计 84 326 25.77 数据表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学习型社区建 设的检出率在四个因子中差异最大为15.42%。原 因是落后城区的学习型社区的建设缺乏强有力的经 济支撑,没有资金作为保障,建设学习型社区犹如 纸上谈兵,例如:学习型社区的场地、人员的工资、 10 活动的费用开支等,都需要有资金来源。 4.本研究中,研究者很有兴趣了解主城区社 区和城市周边社区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上是否存在差 异,因此对主城区社区和城市周边社区的学习型社 区建设现状做了T检验,结果见表6。 表6.主城区社区和城市周边社区在学习型 社区建设现状差异的T检验 平均分 标准差 显著 变量 主城区 周边城区 主城区 周边城区 T值 性 N=169 N=157 N=169 N=157 现状总分 68.698 60.439 1O.7ll 7.77 —1.284 O.O2 社区学习 管理 11.899 11.605 1.972 2.153 —1.284 O.2 社区学习 氛围环境 10.088 10.617 2.217 2.277 2.123 0.035 社区学习 行为表现 1O.8l1 10.764 2.154 2.373 —0.184 0.044 社区学习 成绩效果 1O.62l 10.554 3.215 3.545 —0.19 0.51 从表6所示数据可看出,主城区社区除在社区 学习氛围环境因子上平均分稍低于城市周边社区之 外,在其他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城市周边社区,其 中在现状总分、社区学习管理、社区学习行为表现、 社区学习成绩效果方面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总的 来说,在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方面,主城区社区要 优于城市周边社区。出现这一结果,研究者认为, 这与社区的环境有关。一般来说,主城区社区的房 价高导致居民大部分素质较高,而且主城区的社区 大部分都有渊远流长的历史,人文环境好,社区文 化建设积累的时间也比较长,设施等也齐备,自然 学习型社区整体建设上会略高城市周边社区一筹。 5.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检出 率及分析 从表7我们也看到了老城区的不良的检出率为 24.44%,新城区的不良的检出率为26.70%,二者 的差异为2.26%。 表7.新老城区的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检出比例 项 目 类别 检出人数 总人数 百分比(%) 新城区 33 135 24.44 城区 老城区 51 l91 26.7O 总 计 84 326 25.77 从表7对以上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老城区 和新城区的不良检出率差异不是很大。老城区的不 良率高于新城区2.26%。研究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 新城区在小区开工建设前就对小区进行了规划,有 陈国玲陈云王信芳: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南京市为个案 的房地产公司还将这点作为一个亮点进行建设,吸 引购买者。 6.调查结论 (1)南京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整体情况不是 很好。 (2)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调查的四个维度上 略显差异,社区对居民的学习行为表现和学习成绩 效果关注度不够。 (3)经济发达城区的学习型社区建设要优于 落后城区的社区。 (4)主城区学习型社区建设要优于城市周边 社区。 (5)新城区学习型社区建设要略优于老城区。 四、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策略体系 在对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区进行调查后, 我们不难看出在南京市学习型社区建设中还存在着 以上问题。怎样使社区建设的总体发展水平趋于一 致?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国家和政府要加大投入 1.加大硬件上的投入。建设学习型社区,必 须搞好社区居民学校、老年人活动室、少儿活动室、 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等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各街 道和各社区居委会要按照总体要求,加大投入,加 快进度,力争尽快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在抓好场所 建设的同时,要加大对各种学习教育设施的投入, 配备好学习用品和活动设施,从而形成完善的硬件 设施,为社区成员开展学习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2.加大网络设施的大量投入。注重网络设施 在学习型社区中的重要作用。无论人们重视还是漠 视,信息社会的网络正在改变每个人的生活。自互 联网产生的短短数十年时间里,网络发展以级数进 行着,全球近5亿多用户已经建筑了一个庞大的虚 拟社会。互联网代表当今最先进的数字、网络、信 息化水平。互联网上的信息容量是任何传统媒介所 无法比拟的,它超越时间、空间限制,打破国家和 地区间的壁垒,构建了最广泛的知识体系,更为重 要的是交互性赋予了互联网无穷的魅力。因此,无 论是创建学习型社区还是学习型社会,我们都绝对 不能忽视网络的巨大教育和娱乐功能。利用互联网, 就是要利用它的迅捷、巨量和声色俱佳的优势,来 开展远程教育、实时在线教育和交互性的沟通学习。 如何充分发挥高科技媒介的教育功能是当前创建学 习型社区所迫切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3.加大人才资源的配备。(1)专业的社区 工作人员的培养。目前,我国普遍面临着社区教育 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素质不高、专门技能不强 等问题,因此,社区教育的发展、学习化社区的构 建必须要有一支专业人员组成的骨干队伍,并且有 必要吸引一批年富力强又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进入到 社区教育工作的行列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区 教育获得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2)社区教 育师资队伍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力量。政府要 从现有的体制中统筹安排,落实区、街、社区从事 社区教育的专职师资,建立社区人才库,组建一支 适应创建学习型社区需要的、富有社区教育特色的 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要加强对这支队伍的培训, 市区教育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落实培训相关工 作,不断提高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管理 水平,以适应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需要。 (二)社区自身要加强活动创新,关注居民的 学习行为表现和学习成绩效果 1.学习的目的与内容不同,学习主体的动力 也就不一样,这就要求有不同的学习活动形式,如 个人自主学习、家庭互动学习、小组交流学习、集 中培训学习。不同的学习形式按不同的比例构成社 区学习活动系统的结构,发挥特定的功能。因此, 我们可通过典型树立、成果展览、技能竞赛等多种 方式得到社区学习系统的信息反馈。 2.学习型社区的建设要根据社区的学习资源, 有重点地选择、规划项目和组织实施。学习型社区 活动可选择的资源包括:(1)区位资源。主要指旅 游风景区、高科技开发区、特色产业集中地、高等 学府所在地、军区所在地等等;(2)文化资源。 主要指历史遗址、文化名胜、图书馆、博物馆、科 技馆、影剧院等等;(3)居民资源。主要指所在 社区从事教育、文化、艺术等职业的居民。 3.关注最终学习成效。如今,我国的社区活 动形式比较老套,多是流于形式,基本不考虑这个 活动给居民带来的最终收益是什么。这就要求社区 在开办活动之前,要考虑到它的最终学习目的及效 果如何,活动的知识含量有多少。 (三)加强社区建设的宣传 1.加强终身学习理念的宣传。建设学习型社 区,必须确立先进的学习理念,其本质就是要把终 11 陈国玲陈云王信芳: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南京市为个案 身学习当做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要树立与学习型 城市建设相适应的新的理念。树立终身教育、终身 学习的理念。一个人要适应时代环境的变化,必须 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终身学习。当今社会,真正意 对社区建设的现状有必要向居民宣传,希望社区的 工作能够得到每位居民的支持和帮助,这样便于利 用社区居民的庞大资源,发动全区居民的积极性, 投身到社区建设中来。(2)对社区的活动要积极 义的学习,不再是单纯为了获取知识或掌握技能, 而是通过学习重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自我, 宣传。活动前,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条幅、制作 板报、邀请卡片等,向社区居民广泛宣传活动内容, 尽量做到让所有居民都知晓,都能参与活动。 【参考文献】 重新认识社会、环境与我们的生存关系,扩展创造 性能量的过程。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引导 和培育社区成员确立“学习是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 要”“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 和“通过学习改变观念、改变行为、改变命运”等 [1]周文建等著.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 会出版社,2001. 理念,使学习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不断 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宣传。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管理制度,并能很好地实施;有 [2]黄鸿鸿.国际上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实践[J].成人教 育,2003,(7). [3]郑淮.学习型社区的建设问题及策略[J].华南师范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于显洋主编.社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6. 激励和检查、考核等约束机制,实现培训、考核、 使用、待遇一体化,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社区自身的宣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新要求,城市社区的自身宣传工作要有主动性。(1) [5]李清刚,崔波.论学习型社区的构建[J].成人教 育,2005,(2).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e of learning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ake Nanjing as a case Chen Guoling1.Chen Funi and Wang Xinfang2 (1.Nanjing TV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Province 210002; 2.Nanjing Xuanwu communiy educattion oflqce,NanNing,Jiangsu Province 210000) Abstract:Learning communiy tis a new type of communiy,whitch,using communiy tas a platform, is based on life—long education.It effectively integrates the communiy resourcest and creates a learning environment tO ensure the basic learning rights of the communiy memberst and meet their demands. In this way it can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its members and become a sustainable communiy.Through it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arning communiy consttruction,this article presents some problem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general condition is not satisfactory and many diferences still exist among diferent communities due to di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iferent locations such as urban areas and suburbs,old towns and new towns.It also puts forward a strategic syste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communiy tconcerning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learning communiy,consttuctrion,current situation,investigation.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