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防患排查治理制度

防患排查治理制度

来源:爱站旅游


防患排查治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XX公司 年 月

1、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隐患排查整改和治理,以实现“本质安全”为目标,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第16号令)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2.1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容易造成人身伤害,财产重大损失,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3、职责

3.1项目经理应对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应负责组织建立健全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逐步解决各类安全隐患。

3.2各部门负责人为分管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车间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负主要责任。各班组长对所辖范围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责,每个职工对本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责,任

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上级领导报告。

3.3安质部负责《安全检查表》的编制,负责各种安全检查,对查出的事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故隐患进行登记,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对各类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负责对事故隐患报告奖励资金的汇总和发放等。

3.4各作业队按照职能分工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监控治理。

3.5财务部负责事故隐患报告奖励资金和事故隐患治理资金的落实。

4、隐患排查范围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范围包括:生活办公区域、施工现场存在的隐患,认真查找,及时整改,从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4.1、人的行为(人员情况) 4.1.1领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 4.1.2领导按照企业标准开展各项安全工作。 4.1.3管理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4.1.4岗位员工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各类工器具。

4.1.5遵守特种作业的持证上岗规定。

4.1.6对施工现场潜在的安全风险认识到位,安全防范措施到位。4.1.7不违反酒后上岗、疲劳上岗等管理规定。

4.1.8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不得从事相关岗位。

4.1.9不违章指挥、不错误指挥。 4.2.物的状态(设备设施运行)。 4.2.1受力工具没有定期检查。 4.2.2切割机有无防护罩或防护不当 4.2.3电气线路不得裸露、漏电。

4.2.4安全标志醒目、现场照明及事故抢救设施齐全。 4.2.5对危险源监控管理到位。 4.2.6其他行业性检查。

4.2.7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塔吊、起重吊装和施工机具的检查。

4.2.8消防检查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重点防火岗位人员是否在岗,消防应急救援物资是否齐备。

4.2.9其综合性检查内容由各单位自行制定,确保检查效果,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4.3安全管理(管理) 4.3.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 4.3.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落实情况 4.3.3职业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制定情况 4.3.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按国家标准执行 4.3.5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培训、演练并修订。

4.3.6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及相关专项检查组织查人员落实安全检及检查原始记录。

4.3.7各工种、岗位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发证及登记。 4.3.8特种作业人员及复审情况。 4.3.9其他管理因素。 5、隐患排查的方法

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是以安全检查为手段,以消除隐患为目的的一项系统性工程。重点是通过日常的有效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提升安全生产的保障程度,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安全检查的形式主要分为: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5.1综合检查。综合检查由项目经理带队,各部门成员参加检查。综合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

5.2专业检查分别由工程管理部、安质部的主管领导组织人员进行,每月不少于2次。检查内容主要是对施工现场、各作业队生活场所等进行专业检查;专业安全检查要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事先制订安全检查表或检查内容,做到定量评价、识别危险、评价危险、控制危险。

5.3季节性检查分别项目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季节气候特点,组织相关人员对防洪渡汛、防雷电、防暑降温等工作进行预防性季节检查。

6、隐患排查分级

安全生产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立即停止施工,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7隐患排查管理

7.1事故隐患排查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危险源识别,排查事故隐患,对所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级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负责人,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7.2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应由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负责制订安全检查确认表,按照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进行安全检查。

7.3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应依据: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7.4任何人发现事故隐患,都应立即进行处理,并向本单位领导报告,或和有关职能部门报告。单位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按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7.5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治理,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

验证和效果评估。

7.6对于重大隐患公司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8、考核

8.1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按相关规定给予奖励和表彰。

8.2隐患排查及项目整改完成情况,纳入年度安全目标责任制考核,具体指标及奖励细则另定。

8.3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进行处罚。

8.3.1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 8.3.2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 8.3.3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8.3.4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经同意擅自恢复施工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