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本科毕业论文 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板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本科毕业论文 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板


本科毕业论文统板

教学信息管理系

教学管理系统

摘要

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是校园信息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论文设计的系统主要是满二级学院教学信息管理的需求。采用了现今流行的Java编程技术。基于强大的

Client/Server,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动态、交互访问。本系统以Java SE,Oracle 10g为主要开发平台,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实现了基本的教学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主要采用Oracle作为关系数据库的开发工具。在数据库的连接上采用了JDBC的数据库访问技术。本论文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开发背景,所要完成的功能和开发的过程,包括系统设计的重点,设计思想,难点技术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 Java;Oracle;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

13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Abstract:

Campus teach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this thesis, the system is mainly designed to meet the Secondary College teach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eeds. Using the now popular Java programm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powerful Client / Server, data can be efficient, dynamic, interactive access. The system to Java SE, Oracle 10 as the main development platform, from the user point of view, to achieve the basic function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Mainly uses the Oracle database as the relational database development tools. Connection in the database using JDBC database access technolog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topic development background, must complete the fun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cluding the focus of system design, design ideas, difficult technology and solutions.

Key words: Java Oracl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Database

23

目 录

教学管理系统 .................................................................................................. 1 第一章 前 言 ................................................................................................ 5

1.1 项目背景 .............................................................................................. 6 2.1 项目研究内容 ........................................................................................ 6

第二章 技术介绍 ............................................................................................ 6

2.1 面向对象编程 ........................................................................................ 7 2.2 C/S模式 .................................................................................................. 7 2.3 Oracle 数据库 ........................................................................................ 7 2.4 开发及运行环境 .................................................................................... 8

第三章 总体系统设计 .................................................................................... 8

3.1 系统功能设置 ........................................................................................ 8 3.2 系统功能模块 ........................................................................................ 9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 ...................................................................................... 10

4.1 数据库需求分析 .................................................................................. 10 4.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10 4.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10

第五章 程序源码(网络部分) ....................................................................... 27

33

5.1 服务器端SeverSocket设计 ............................................................... 27 5.2 服务器端客户服务线程 ...................................................................... 28 5.3 客户端Socket设计 ............................................................................. 31

结 论 ............................................................................................................ 34 致谢语 ............................................................................................................ 35 参考文献: .................................................................................................... 37

43

第一章 前53

1.1 项目背景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随着计算机应用在全世界的普遍推广,各大中专院校都逐渐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并且视野已经深入到Internet领域,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如果说学生管理是为学习环境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那么教学管理就可以说是学校发展的强劲动力。加强教学管理,实现计算机化管理,不仅能使大中专院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方便了教学管理人员对学院教学、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等几大环节的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在学校实现教学管理的计算机化,是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2.1 项目研究内容

教学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了对教师、学生的相关信息查询和维护,教学计划的设计维护,排课的设计维护,以及师生交互平台的设计和维护。其中老师信息管理部分主要实现了对老师信息的查询和维护以及授课工作量的计算、统计报表(工作量汇总)、成绩录入等功能;学生信息的管理部分实现了对学生信息的查询、维护,包括选课、成绩、课表、课程以及考研、考证、公务员等相关信息的查询,新增了自助服务平台:学生创新学分的获得,勤工俭学的申请,师生交流的平台等功能;教学计划部分主要涉及课程的查询、维护,工作量的统计,课程修改、选修课上报的审批等功能。排课系统实现了课表的生成,查询,调课,教室管理等功能。而通过师生交互平台则可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可通过此平台向老师提出问题,而老师也可以回馈学生,达到了课外互动的功能。此平台涉及数据量较大,对数据库操作频繁,主要数据来源于学校、学生和老师的个体相关信息。通过此平台,师生可以合理的查看和维护相关信息,完成学校各项教学计划的任务,从而提高学校各方面信息处理。

第二章 技术介绍

63

2.1 面向对象编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是一种起源于六十年代,发展已经将近三十年的程序设计思想。其自身理论已十分完善,并被多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Language,以下简称OOPL)实现。对象是对现实世界实体的模拟,由现实实体的过程或信息牲来定义。一个对象可被认为是一个把数据(属性)和程序(方法)封装在一起的实体,这个程序产生该对象的动作或对它接受到的外界信号的反应。这些对象操作有时称为方法。区别面向对象的开发和传统过程的开发的要素有:对象识别和抽象、封装、多态性和继承。

OOP 达到了软件工程的三个主要目标:重用性、灵活性和扩展性。为了实现整体运算,每个对象都能够接收信息、处理数据和向其它对象发送信息。使人们的编程与实际的世界更加接近,所有的对象被赋予属性和方法,结果编程就更加富有人性化。

2.2 C/S模式

在网络连接模式中,除对等网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网络,即客户机/服务器网,Client/Server。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中,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而客户机是网络的基础,客户机依靠服务器获得所需要的网络资源,而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网络必须的资源。它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 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

C/S结构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

2.3 Oracle 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是一种大型数据库系统,一般应用于商业,政府部门,它的功能很强大,能够处理大批量的数据,在网络方面也用的非常多。不过,一般的中小型企业都比较喜欢用mysql, SQL server等数据库系统,它的操作很简单,功能也非常齐全。只是比较oracle数据库而言,在处理大量数据方面有些不如。

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以关系型和面向对象为中心管理数据的数据库管理软

73

件系统,其在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数据处理、因特网及电子商务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因其在数据安全性与数据完整性控制方面的优越性能,以及跨操作系统、跨硬件平台的数据互操作能力,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将Oracle作为其应用数据的处理系统。 Oracle数据库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结构。客户端应用程序执行与用户进行交互的活动。其接收用户信息,并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服务器系统负责管理数据信息和各种操作数据的活动。

Oracle数据库有支持多用户、大事务量的事务处理 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有效控制 、支持分布式数据处理 、可移植性强的特点 Oracle体系庞大,对于初学者来说,大体上要明白定位思想:Oracle大体上分两大块,一块是应用开发,一块是系统管理。 开发主要是写存储过程、触发器什么的,还有就是用Oracle的Develop工具做form。有点类似于程序员,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管理则需要对Oracle数据库的原理有深刻的认识,有全局操纵的能力和紧密的思维,责任较大,因为一个小的失误就会丢失整个数据库,相对前者来说,后者更看重经验。

2.4 开发及运行环境

本系统的开发环境是Myeclipse6.5 ,JAVA开发包是JDK,版本:1.6及以上 ,数据库软件是oracle10g。

本系统的运行环境是JAVA开发包是JRE,版本:1.6及以上。

第三章 总体系统设计

3.1 系统功能设置

3.1.1 学生信息管理平台:

模块功能说明:

本平台主要实现学生信息的查询,和学生其他相关信息的展示,主要包括:学生个人档案信息的查询、成绩查询,成绩预警,账户信息修改等等。

83

3.1.2 教师信息管理平台:

模块功能说明:

本平台主要实现教师信息的查询,以及相关工作信息的查询展示,主要包

括:教师个人档案信息的查询、学生成绩录入和查询,院部信息等等。

3.1.3 管理员登陆平台

模块功能说明:

本平台主要实现管理员对系统的数据查询统计,服务的开启关闭,创建和

修改角色信息等等。

3.2 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各功能模块如图所示:

学生个用户登主信息教师个管理员 用户管数据查其它信93

基本学习其他工作登录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

4.1 数据库需求分析 4.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4.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根据上面的流程图,需要用户登录表,学生基本信息表,教师基本信息表等等。

需要对不同的登录人员进行密码认证和权限的限制,以防止信息的泄漏和越权的行为。用户名、密码和权限单独保存在一个数据表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表的结构如下:

用户登录表(ACCOUNT)

字段名称 用户编号(ACC_ID) 用户姓名(ACC_NAME) 用户账号(ACC_USERNAME) 字段类字段长字段名称含义 型 数字 字符 字符 度 10 10 20 必填 必填 必填 103

用户密码 (ACC_PASSWORD) 用户在线标志(ACC_ISONLINE) 用户级别(ACC_LEVEL)

字符 20 必填 数字 10 数字 10 必填 学生基本信息表:(stu_basic)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20 20 10 字段名称含义 必填,主键 必填 必填 学号(stu_id) 字符 姓名(stu_name) 性别(stu_sex) 民族(stu_nation) 113

字符 数字 数字 10 必填

班级(stu_grade) 入学专业 是否调专业 调换专业时间 专业(stu_spedality) 数字 数字 数字 日期 10 60 10 20 必填 OOO OOO OOO 数字 20 10 10 20 10- 必填 OOO OOO OOO 院系(stu_xy) 数字 是否调院系 院系调整时间 现在所属院系 政治面貌(stu_polstatus) 出生时间(stu_brith) 家庭联系方日期 字符 123

数字 日期 数字 数字 10 必填 20 20 必填 必填

式(stu_home) 籍贯(stu_native) 家庭住址(stu_address) 入学时间(stu_jdata) 学制(stu_year) 在校期间获得的证书(STU_CERT) 在校期间受到的奖励(STU_RP_GOOD) 在校期间受到的处分(STU_RP_BAD) 133

字符 字符 日期 数字 200 200 20 10 祖籍所在地名称;必填 家庭住址名称;必填 必填 必填 数字 10 数字 10 数字 10

备注(stu_comments)

字符 200

性 别 (sex)

SEX_ID SEX_NAME 1 0 男 女 政治面貌 POL_ID POL_NAME (polstatus)

DEG_ID 学历 (degree)

143

1 2 3 团员 党员 无 DEG_NAME 本科 专科 硕士 1 2 3

NAT_ID NAT_NAME 1 汉族 2 蒙古族 3 回族 4 藏族 5 维吾尔族 民族(nat 6 苗族 7 彝族 9 布依族 10 朝鲜族 11 满族 12 侗族 13 瑶族 14 白族 15 土家族 16 哈尼族 17 哈萨克族 18 傣族 153

ion) 8 壮族

19 黎族 20 傈僳族 21 佤族 22 畲族 23 高山族 24 拉祜族 25 水族 26 东乡族 27 纳西族 28 景颇族 30 土族 31 达斡尔族 32 仫佬族 33 羌族 34 布朗族 35 撒拉族 36 毛南族 37 仡佬族 38 锡伯族 39 阿昌族 40 普米族 163

29 柯尔克孜族

41 塔吉克族 42 怒族 44 俄罗斯族 45 鄂温克族 46 德昂族 47 保安族 48 裕固族 49 京族 50 塔塔尔族 51 独龙族 52 鄂伦春族 53 赫哲族 54 门巴族 55 珞巴族 56 基诺族

43 乌孜别克族 学生证书信息表:(STU_CERT_FILE)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字段名称含义 姓名(NAME) 字符 证书信息ID(CERT_ID) 173

20 20 必填 必填 字符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字段名称含义 证书名称(CERT_NAME) 证书颁发日期(CERT_BDATE) 证书有效日期(CERT_EDATE) 备注(CERT_COMMENTS)

字符 日期 日期 字符 50 150 必填 必填 学生奖惩信息表:(RP)

字段名称 学生奖惩信息ID(RP_ID) 姓 名(name) 奖励名称(rp_name) 奖励时间(rp_data) 字段类字段长字段名称含义 型 数字 字符 字符 日期 度 10 20 30 必填 必填 必填 183

荣誉称号和荣誉奖章(rp_zz) 奖励部门(rp_part) 处分类型(rp_type) 纪律处分(rp_chufen) 接受处分时间(rp_bdata) 处分撤销时间(rp_edata) 处分文件(rp_files) 备 注(rp_comments)

数字 30 字符 字符 数字 日期 日期 字符 字符 20 20 10 150 150

学生成绩表:(grade)

193

字段名称 学生学号(STU_ID) 姓名(STU_NAME) 学期(TERM) 课程代号(COUR_ID) 课程名称(COUR_NAME) 代课教师(TER_NAME) 成绩(GRATE) 学分(COUR_CREDIT) 备注字段类字段长型 字符 度 15 字段名称含义 必填 字符 数字 数字 10 10 10 必填 必填 必填 字符 20 必填 字符 10 必填 字符 10 必填 数字 字符 203

10 150 必填

(GRA_REMARK)

课程表:(COURSE)

字段名称 课程编号(COUR_ID) 课程名称(COUR_NAME) 字段类字段长型 字符 度 15 字段名称含义 必填 字符 30 必填 0为公课程类型(COUR_TYPE) 数字 10 共基础课, 1为群基, 2为专业基础课, 3选修课 学分(COUR_CREDIT) 考试类型数字 213

数字 10 10 必填 0为考试课,1

(COUR_EXAM)

课程类型表:(COU_TYPE)

为考察课 字段名称 类型代码(TYPE_ID) 类型名称(TYPE_NAME)

字段类字段长型 数字 字符 度 10 10 字段名称含义 必填 必填 考试类型表:(EX_TYPE)

字段名称 类型代码(EX_ID) 类型名称(EX_NAME)

字段类字段长型 数字 字符 度 10 10 字段名称含义 必填 必填 班级表(class)

223

字段名称 班级代码(CLASS_ID) 用户姓名(CLASS_NAME) 用户账号字段类字段长字段名称含义 型 数字 字符 度 10 10 必填 必填 数字 字符 20 20 必填 必填 (CLASS_NUM) 用户密码 (SPE_ID)

院系表(XY)

233

字段名称 学院编码(XY_ID) 学院名称(XY_NAME) 学院等级(XY_LEVEL)

字段类字段长字段名称含义 型 数字 字符 数字 度 20 40 10 必填 必填 必填 专业信息表(SPECIALITY)

字段名称 专业代码(SPE_ID) 专业名称(SPE_NAME) 设置日期(SPE_BDATE) 撤销日期(SPE_EDATE字段类字段长字段名称含义 型 字符 字符 字符 度 20 20 50 必填 必填 必填 日期 243

字段名称 ) 所属院系代码(XY_ID) 字段类字段长字段名称含义 型 日期

教师基本信息表(teacher)

度 必填 字段名称 教师工号(TEA_ID) 教师姓名(TEA_NAME) 身份证号码(TEA_CARD) 所在部门(TEA_DEPT) 出生日期(TEA_DATE) 民族(TEA_NATION) 字段类型 字符 字符 字符 字符 日期 字段长度 20 20 10 10 10 字段名称含义 必填,主键 必填 必填 必填 必填 数字 253

60 必填

籍贯(TEA_NATIVE) 户口所在地(TEA_REG) 出生地(TEA_HOMEPLACE) 邮编(TEA_PC) 家庭住址(TEA_PLACE) 性别(SEX) 数字

必填 字符 10 数字 10 字符 20 必填 字符 20 必填 字符 10 必填 263

第五章 程序源码(网络部分)

5.1 服务器端SeverSocket设计

protected void initServer()throws Exception{

serverAddress=new

InetSocketAddress(MsgConfigPool.getServerHost(),MsgConfigPool.getServerPort());

this.bind(serverAddress); Server.clientNums=0; sockets.clear(); clientsThreads.clear(); isAcceptting=true;

control=new JFrame(\"服务器端\"); control.setLayout(new FlowLayout());

screenWid=control.getToolkit().getScreenSize().width; screenHei=control.getToolkit().getScreenSize().height; control.setSize(500,400);

control.setLocation((screenWid-500)/2,(screenHei-400)/2-20); ready=new JButton(\"开启\"); ready.setActionCommand(\"start\"); ready.addActionListener(this); control.add(ready); close=new JButton(\"关闭\"); reset=new JButton(\"设置\"); reset.setActionCommand(\"reset\"); reset.addActionListener(this); close.setActionCommand(\"close\"); close.addActionListener(this); control.add(close);

273

control.setDefaultCloseOperation(JFrame.DO_NOTHING_ON_CLOSE); control.setVisible(true); server=null;

}

private class Service extends Thread{ private int acceptNums=0; public Service(){ }

public void run(){ Socket s; String host; ClientThread cs; while(isAcceptted()){ try{ acceptNums=acceptNums+1;

if(listener!=null&&!listener.isClosed()){ s=listener.accept(); listener.sockets.add(s); Server.clientNums+=1;

host=s.getInetAddress().getHostAddress(); cs=new ClientThread(s); cs.setClientHost(host); Server.putClient(host,cs); cs.start();

}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LogUtil.logError(e);

5.2 服务器端客户服务线程

283

public void sendMessage(AbstractMessage message)throws Exception{

if(socket==null||socket.isClosed()||!socket.isConnected()||message==null||me }

public void sendMessage(String message)throws Exception{

if(message.equals(\"exit\")){ }

if(message.startsWith(\"[AccountMessage\")){ }

String oN=message.substring(message.indexOf(\)+1); oN=oN.substring(0,oN.indexOf(\)); if(oN.equals(\"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else if(oN.equals(\"登录权限不足\")){ }else if(oN.equals(\"该用户已登录\")){ }else if(oN.equals(\"exit\")){ }else{ }

this.setOperName(oN); isServing=false;

Server.clearSocket(socket.getInetAddress().getHostAddress()); closeServer();

if(message==null||message.isEmpty())

return;

this.sendMessage(message.buildSendMessage());

ssage.equals(\"\"))

return;

if(os!=null){

b=message.getBytes(); os.write(b); os.flush();

293

}

}else{ }

os=socket.getOutputStream(); sendMessage(message);

public AbstractMessage loadMessage(String message){

AbstractMessage am=null; String msgName=null; String msg=null;

if(message==null||message.equals(\"\"))

return null;

if(message.startsWith(\"[\")&&message.endsWith(\"]\")){ } try

{

String temp=message.substring(1,message.length()-1); msgName=temp.substring(0,temp.indexOf(\)); msg=temp.substring(temp.indexOf(\)+1);

am=(AbstractMessage)loader.loadClass(this.messagePackage+msgName).g

etConstructor(String.class).newInstance(msg);

}

} catch (Exception e) { }

return am;

LogUtil.logError(e); e.printStackTrace();

public void run(){

while(isServing){

if(socket==null||socket.isClosed()){

isServing=false; continue;

303

}else if(socket.isConnected()){ try{ String message=this.getFullMessage(); Thread.sleep(3000);

msg=this.loadMessage(message);

sendMessage(msg);

}catch(Exception ex){ LogUtil.logError(ex); ex.printStackTrace(); String error=ex.toString();

if(error.equals(\"java.net.SocketException:

reset\")){

LogUtil.logAccountLogin(\"

\"+this.getOperName()+\"--------异常退出!\"); closeServer();

}

}

}else{ closeServer();

}

}

}

5.3 客户端Socket设计

protected void initClient(){ b=new byte[2048]; try{

isRun=true;

313

Connection

InetAddress localAdd=InetAddress.getLocalHost(); this.localAddress=new

InetSocketAddress(localAdd,MsgConfigPool.getServerPort());

}

public void closeConnection()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exit=\"[ExitMessage,\"+this.getOperName()+\; if(out!=null){ }

if(in!=null){ }

super.close();

in.close();

this.sendMessage(exit); out.close();

this.bind(localAddress);

}catch(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isRun=false;

public void connect(String userName,String password,int operLevel)throws Exception{

String path=System.getProperty(\"user.dir\"); path=path+\"\\\\data\\\\server.ini\"; File file=new File(path); if(!file.exists())

throw new Exception(path+\"配置文件缺失!!\");

BufferedReader bw=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new

FileInputStream(file)));

String ip=bw.readLine();

323

if(ip==null||ip.equals(\"\"))

throw new Exception(\"配置文件信息丢失,无法读取服务端IP!!\");

String port=bw.readLine(); if(port==null||port.equals(\"\"))

throw new Exception(\"配置文件信息丢失,无法读取服务端端口!!\");

System.out.println(ip+\+port);

serverAddress=new InetSocketAddress(ip,Integer.parseInt(port)); super.connect(serverAddress); out=this.getOutputStream(); in=this.getInputStream(); isRun=true; if(userName==null){ }

if(password==null){ } String

this.setLoginFlag(false);

throw new LoginException(\"密码缺失\"); this.setLoginFlag(false);

throw new LoginException(\"账号缺失\");

requst=\"[AccountMessage,\"+\"username=\"+userName+\+password+\+String.valueOf(operLevel)+\"]\";

sendMessage(requst);

AbstractMessage message=this.getBasicMessage(); System.out.println(message);

Object[] objs=message.transLationOnClient().get(0); if(objs!=null){

String name=objs[0].toString(); String loginFlag=objs[1].toString(); if(loginFlag.equals(\"exit\")){

333

}

}

this.setLoginFlag(false);

throw new LoginException(name+\+loginFlag);

}else if(loginFlag.equals(\"login\")){ }

this.setOperName(name); this.setLoginFlag(true);

public void sendMessage(String message){

}

if(message==null||message.equals(\"\"))

return;

if(this.isConnected()){ }

try{

if(out!=null){

b=message.getBytes(); out.write(b); out.flush();

}else{ }

out=this.getOutputStream(); sendMessage(message);

}catch(Exception ex){ }

ex.printStackTrace();

结 论

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

343

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就需要有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网络交互是该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本功能主要实现了java.Net中ServerSocket和

Socket的信息交互,利用了多线程处理机制,实现多客户端的服务功能,同时保证数据的同步更新和发送。同时,体现了IO的基础实现、对字符处理、线程安全处理等java技术。

致谢语

非常感谢培养教育我的xxxx学院xxxxx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舒适的学习环境为我塑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感谢所有的老师四年来对我的教育指导与关怀,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和学习中的榜样。在此我尤其感谢我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xxx老师。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我的论文就是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同时还要感谢在此过程中帮过我的所有同学和朋友,是你们的帮助与意见让我更加完善了我的毕业论文。此时此刻,我由衷地感谢所有老师和同学及其朋友,我想大声地说一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353

363

参考文献:

[1]梅全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方其桂.《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3]龚祥国.《现代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技能》[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邵华.《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与注意的问题》[M].安徽: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报,2010.

373

xxxx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2011 届)

学生姓名 xxx

院(部) xxxxxxxxx学院 专 业 xxxxxxxx专业

指导教师(签名)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1年03月

(本表一式四份,本人、指导教师、院(部)各一份,

一份同毕业论文一起装订)

一、论文名称及项目来源 论文名称:网络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分析 项目来源:指导老师拟定 二、研究目的 目的:为了更深入的认识、学习网络多媒体课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学者在网络多媒体课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现在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对于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仍有待更深层次的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及要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先介绍网络多媒体课件的概念和特点,然后详细论述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工作,最后论述了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问题。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和完成时间 主要阶段: 1、搜集相关资料 2、分析、讨论、研究 进度安排: 1、2011年3月 指导老师讲解论文主旨及注意事项 2、4月5日-5月1日 完成论文总体框架 3、5月1日-5月20日 检查并校正论文 4、6月1日 完成论文初稿交给导师审核 5、6月1日-6月3日由指导老师点评并对论文中的错误进行改正 6、6月4日 完成论文定稿 六、已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深刻理解论文题目,找到要解决的问题。 二、根据研究方向收集有关的资料,参考大量的论文、图书等。

三、消化吸收所搜集的资料,整理与所选题目相关的内容。 四、在导师的指导下去组织论文框架。 七、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八、院(部)审核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