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986792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4.16
(21)申请号 202021949085.5(22)申请日 2020.09.09
(73)专利权人 云南齐上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
延长线丽水雅苑17栋2单元8—807号房(72)发明人 殷雁波 李旭伟 杨要兵 (51)Int.Cl.
F17D 5/02(2006.01)F16L 55/0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2986792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管道漏水监测装置(57)摘要
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监测技术领域,
一种管道漏水监测装置,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滑动插设有漏水监测仪本体,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内设有卡接机构,所述漏水监测仪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中空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卡接机构和防护机构的设置,从而便于对漏水监测装置进行安装和拆卸,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且能够对漏水监测装置在受到挤压的过程中能够对挤压力起到一定的弹性缓冲作用,从而达到了高效保护漏水监测装置的效果。
CN 212986792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管道漏水监测装置,包括管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内设有插槽(3),所述插槽(3)内滑动插设有漏水监测仪本体(4),所述安装座(2)的两侧均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内设有卡接机构,所述漏水监测仪本体(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套(6),所述滑套(6)内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设有移动块(7),所述移动块(7)与中空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8),所述移动杆(8)的一端贯穿中空腔的内顶部并向上延伸,所述移动杆(8)延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压保护板(9),所述移动杆(8)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滑套(6)的顶部和推压保护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漏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杆(11),所述卡杆(11)的一端贯穿插口并向插插槽内延伸,所述漏水监测仪本体(4)上设有与卡杆(11)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杆(11)靠近卡槽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固定套(12),所述卡杆(11)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套(12)和插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杆(11)远离固定套(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漏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内底部固定粘接有橡胶垫(15),所述橡胶垫(15)的顶部与漏水监测仪本体(4)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漏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保护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护垫(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漏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与管道本体(1)焊接固定。
2
CN 212986792 U
说 明 书一种管道漏水监测装置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漏水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地下供水管道经常会因为管道老化或地面下沉造成管道折裂而发生漏水,目前供水管道末端管网除了通过人工抄表分析是否有地下漏水外,要知晓地下管道漏水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安装漏水报警传感水表,通过水流量变化判断是否有漏水发生;2、对于非金属水管,在管内置入电极,通过检测电极的接地电阻的阻值变量,判断是否有漏水发生。[0003]现有的管道漏水监测装置存在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问题,且没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保护,容易受到碰触,从而导致漏水监测装置的损坏。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管道漏水监测装置存在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问题,且没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保护,容易受到碰触,从而导致漏水监测装置的损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管道漏水监测装置。[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0006]一种管道漏水监测装置,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滑动插设有漏水监测仪本体,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内设有卡接机构,所述漏水监测仪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中空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贯穿中空腔的内顶部并向上延伸,所述移动杆延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压保护板,所述移动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套的顶部和推压保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杆,所述卡杆的一端贯穿插口并向插插槽内延伸,所述漏水监测仪本体上设有与卡杆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杆靠近卡槽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固定套,所述卡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套和插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杆远离固定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0008]优选地,所述插槽的内底部固定粘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顶部与漏水监测仪本体相接触。[0009]优选地,所述推压保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护垫。[0010]优选地,所述安装座与管道本体焊接固定。[0011]有益效果:
[0012]1.本实用新型中,将安装座焊接固定在管道本体上,同时,将漏水监测仪本,插入安装座上的插槽内,然后,松开卡杆,卡杆在第二弹簧的回弹力下自动回弹至漏水监测仪本体上的卡槽内实现漏水监测仪本体的固定,从而便于对漏水监测仪本体进行拆卸和安装,
3
CN 212986792 U
说 明 书
2/3页
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
[00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防护机构的推压保护板推动移动杆在滑套内的中空腔内移动,使套设在移动杆上的第一弹簧被压缩拉伸,对其推压保护板提供缓冲位移空间,并配合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对其提供反向缓冲作用力,以达到对其漏水监测仪本体进行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一种管道漏水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0017]图3为图1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0018]图中:1‑管道本体,2‑安装座,3‑插槽,4‑漏水监测仪本体,5‑固定座,6‑滑套,7‑移动块,8‑移动杆,9‑推压保护板,10‑第一弹簧,11‑卡杆,12‑固定套,13‑第二弹簧,14‑固定把手,15‑橡胶垫,16‑弧形防护垫。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3,一种管道漏水监测装置,包括管道本体1,管道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安装座2内设有插槽3,插槽3内滑动插设有漏水监测仪本体4,安装座2的两侧均设有插口,插口内设有卡接机构,漏水监测仪本体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固定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套6,滑套6内设有中空腔,中空腔内设有移动块7,移动块7与中空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移动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8,移动杆8的一端贯穿中空腔的内顶部并向上延伸,移动杆8延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压保护板9,移动杆8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滑套6的顶部和推压保护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0021]本实施例中,卡接机构包括卡杆11,卡杆11的一端贯穿插口并向插插槽内延伸,漏水监测仪本体4上设有与卡杆11对应的卡槽,卡杆11靠近卡槽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固定套12,卡杆11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3,第二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套12和插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卡杆11远离固定套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14;插槽的内底部固定粘接有橡胶垫15,橡胶垫15的顶部与漏水监测仪本体4相接触;推压保护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护垫16;安装座2与管道本体1焊接固定。[0022]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安装座2焊接固定在管道本体1上,同时,将漏水监测仪本,4插入安装座2上的插槽内,然后,松开卡杆11,卡杆11在第二弹簧13的回弹力下自动回弹至漏水监测仪本体4上的卡槽内实现漏水监测仪本体4的固定,从而便于对漏水监测仪本体4进行拆卸和安装,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同时,通过防护机构的推压保护板9推动移动杆8在
4
CN 212986792 U
说 明 书
3/3页
滑套6内的中空腔内移动,使套设在移动杆8上的第一弹簧10被压缩拉伸,对其推压保护板9提供缓冲位移空间,并配合第一弹簧10的弹性作用力,对其提供反向缓冲作用力,以达到对其漏水监测仪本体4进行保护的作用。[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5
CN 212986792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6
CN 212986792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7
CN 212986792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3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