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三局集团四处四公司:窦文志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台背填土与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并介绍涵洞台背回填的材料、填筑方法、压实工艺,使之尽量减少不均匀沉降量,避免工程隐患。
[关 键 词]:透水性材料、含水量、土工钉、压实度、检测
1、前言:
高速公路的特殊交通功能和长期的建设实践证明:必须要求路基的稳定性与耐久性,保持路面处于良好的运营服务水平。台背填土工程是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涵洞台背回填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竣工后行车的舒适与安全,必须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解决好台背填土的压实,避免工程隐患及行车安全事故,是当前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
2、台背处路面沉降的原因分析:
2.1、现行公路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台背回填使用的压实机械吨位偏低,碾压功能有限,压实工艺不足。
2.2、台背填土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5%,而且台背填料与路基填料的材料不同,自重不同,与路基及涵洞主体沉降量不同,连接不紧密,从而引起不均匀沉降。
2.3、台背填土与涵洞接触面压实困难,导致压实度不足,并
- 1 -
且不能很好地与路基衔接密实,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引起不均匀沉降,导致工程隐患。
2.4、因受地理条件限制,取料难以完全符合要求,难免发生石料粒径较大,且级配不好的现象,机械摊铺时,难免使局部填料级配单一,而常规压实机械的振动压实功能不足,必然会形成较多石块的点面接触,这种不稳定石块骨架间存在的空隙,不能使石块间达到紧密嵌挤咬合状态,因此就容易引起不均匀的沉降变形。
3、台背填土施工工艺: 3.1、选料
根据现行公路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台背填料宜选用透水性材料,不得含泥草、腐殖物或冻土块等杂质,所以经鉴定,选取河道附近,天然级配良好的砂砾石,即砂与卵石混合物,挖去含杂质的表层后即可使用,其优点:
1)、透水性好、含杂质少、洁净。
2)、级配良好、结构稳定、易于控制各项指标、易于压实、适用于各种机械。
3)、价格低廉、取料方便、省时、省工。 经试验选定其最佳标准:
1)、粒径小于4cm石料含量保持在70%左右。 2)、最大石料料径不大于10cm。 3)、最大干密度应为2.25~2.3之间。 4)、最佳含水量应为6.5左右。
- 2 -
3.2、填筑时间及范围
涵洞主体完工,砌体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的75%,即可进行台背回填。台背回填顺路线方向,长度应自台身起,顶面不小于涵洞高度加2m,底面不小于2m,长度为进出口总长,并按相邻路基坡度放相同坡度,与路基相接面向外按1:1放坡,并挖1m×1m台阶,其断面形成如图(一)所示。
台 背 填 砂 砾 石 构 造
路面结构 明涵 砂砾石 搭板 行车道板 设计标高 h 暗涵 路面结构 普通填土 砂砾石
H 1m 200cm 200cm 1m 1m×1m台阶
(图一)
3.3、填筑方法
人工摊铺,前后同时并分层填筑,摊铺完成后表层应洒一层砂用以填塞石缝,与涵洞接触面不得有大粒径卵石,以不超过5cm为宜,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20cm,每两层填料压实后在台背土与路基相接处打土工钉连接,使之连成一整体,土工钉为Ф18钢筋,
- 3 -
长度1.2m,打进路基0.6m,外留0.6m,间距1.0m,土工钉具体尺寸如图(二)所示。
土 工 钉 尺 寸 图
(图二)
3.4、压实工艺
涵洞两侧压实应对称或同时进行,回填主体可采用18t三轮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机械压实,边角采用小型的手扶振动夯或手扶振动压路机压实。但涵顶填土50cm内采用轻型静载压路机压实,以达规定的95%以上的压实度。
碾压前对填土层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碾压。
砂砾石应在该土最佳含水量±2%内将其压实,当其实际含水量不位于上述范围内时,要均匀加水或将其摊开、晾干,使其达到上述范围,然后迅速压实,当需要对土进行人工加水时,加水量可按下式估算:
m=(w-w0)
Ф18
1.2m Q 1+w0
- 4 -
其中m:所需加水量(kg)。 w0:土原含水量(以小数计)。
w: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以小数计)。 Q:需要加水的土的质量(kg)。
摊铺时平整土层应自中线向两边设2%横坡,及时碾压,采用18t振动压路机械压实,前两遍静压,然后振动压实5~6遍,最后再静压两遍达到标准,压实时,应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再两边向中间依次压实,车轮碾应纵向平行,反复碾压。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2,前后相邻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压实均匀,机械边压实边用人工整干,使其表面平整、无虚浮料。
最后用手扶振动压路机进行边角压实,在机械难以到达处采用人工夯锤夯实,其压实度必须达到95%以上。
3.5、台背回填质量控制
自摊铺料至碾压完毕必须有专人负责监督检查,压实完毕后表面必须平整,表面无虚浮料,检查压实度采用灌水法或灌砂法逐层检测密实度,每50m2至少检测1点,不足50m2按50m2计,每点都应合格,合格后方可填筑下一层。
4、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及工程实践,提出如下结论:
台背回填存在客观的差异,沉降应形因素采用常规材料及方法去施工,尽管压实度能满足要求,但在结构内还存在一定量的空隙,
- 5 -
采用砂砾石表面加砂的方法可有效减少空隙,加土工钉及挖台阶又可使路基与台背形成一个整体,可有效地控制下沉量,使工程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 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