鹱1.. 文章编号:1009—6000(201 3)05-0087-05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O年度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课题:南通基本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 问题研究(2010CNT002) 作者简介:谢虔(1979一),女.硕士,讲师,南通职业大学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 向:经济管理。 南通基本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 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Population Aging in the Process of Preljmjnary Modernization in Nantong 谢虔 XIE Qian 摘要: 针对南通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分析人13老龄化对实现基本现代化提出的严峻挑战,并从 社会和个人三个角度分别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践行举措。 关键词: 南通;基本现代化 人口老龄化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that population aging brings to the preliminary modernization in view ofthe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the Nantong popul ̄ion aging.The methods of helping Nantong deal with the challenge ofpopulation aging from three aspects ofgovernment,society and individual are put forward in the article. Key words:Nantong;preliminary modernization;population aging 改革开放3O多年来,南通抓住机 遇 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正处在由全 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历史转折点 上。2009年出台的《江苏沿海地区发 展规划》明确提出,江苏东部沿海地 区要在2020年初步实现现代化.而南 通作为江苏沿海三市中唯一临江临海且 南通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老龄化 问题引起的劳动人El减 劳动成本提 高、社会保障负担加重等诸多问题 势必影响南通基本现代化的实现,因此 研究南通基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人13老龄 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济分量最大的城市,应当根据实现现 代化的时间表,实施 江海引领”的路 1南通人口老龄化现状研究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径战略,聚集高端资源,构筑扇面网络, 老年人13相对增多,在总人1:3中所占比 确保南通基本现代化进程能顺利推进。 然而,21世纪是全球老龄化的世 纪,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是世界各 国的共同趋势,南通的基本现代化进程 也同样面临着老龄化的严峻考验,随着 例不断上升的过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O岁以 上的人口占总人13的比例超过1O%或 者65岁以上的人13占总人13的比例超 过70%.则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老龄化 201 3 05现代城市研究87 谢虔 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比较薄弱 社会承 受老龄化能力偏低,对顺利解决南通老 求.如营养保健食品、老年服装 健身 器材、旅游、家政服务等。随着老年人 源减少 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迅速衰退, 迫切需要建立比较完备的养老金支撑 龄化问题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2.5 A ̄.-I-会角度,老年人抚养负担重 老年人口是已退出劳动群体的人 口规模的扩大,作为一个有特色的消费 群体,老年人消费需求对社会消费结构 的影响日益明显.经济结构必须做出适 体系。另一方面,养老金缴费者急剧减 少和领取者大量增多,养老金供需矛盾 日益尖锐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 支付压力逐年加大。截至 十一五 末, 南通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 人数达到113.8万人,参保率98.4%, 全市有34.46万企业退休职工领取养 老金,月平均养老金达到1451元,比 ”十五”增长78%;新型农村养老保 险已基本实现全覆盖,近”0万农村老 群,是被抚养人口,老年人抚养系数是 衡量一个地区劳动年龄人13抚养负担和 应性调整,但南通老龄产业一直比较落 后,专门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 业还未形成,以致老年消费市场并未得 社会负担的重要指标 老年抚养系数= 老年人口数/劳动年龄人13数×1O0%。 从表1可看出.1990年老年人抚养系数 到有效开发,因此 十分有必要瞄准市 场.抓住机遇 通过培育老年消费与服 务市场 发展新型的老龄产业来满足老 年人的需要。 3.1.3对投资的影响 为19.17%,2000年老年人抚养系数为 26 69% 2010年上升为35.58%,2O 年里,南通老年人抚养系数增长率高达 85.59%。 年人领取了养老金。随着老龄化趋势日 益加重 养老金支付额度将逐渐加大. 在职劳动者缴纳的养老费用难以满足 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人们的投 资欲望和能力是不同的。老年人不再从 3南通人口老龄化对实现基本现代化提 出的严峻挑战 事生产而只是进行纯粹的消费,即消费 劳动力的产出成果和占用一定的经济资 源.这意味着如果老年人退出越多 消 费劳动力产出成果就相对越多,占用的 经济资源就相对越多.从而可用于资 本积累的产出成果相对就少.由此可见, 人口老龄化具有降低资本投资的效应。 此外,老年人收入减少而消费增加使得 老年人无力储蓄或减少储蓄.而储蓄是 支付需要,将会带来养老金资金缺13问 题。 3.1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挑战 3 1.1对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3.2.2老年人医疗保障问题 老年人是医疗卫生资源的消费主体, 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余寿中约有 2/3时间为带病期.6O岁以上年龄组的 医疗费用是6O岁以下人群的3~5倍。 发达国家在出现人口老龄化时,一般都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医 劳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的最基本要素. 劳动力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的 大小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发达国 家人El老龄化经验表明,劳动人El不足 是人13老龄化的最直接体现,由于劳动 力供给数量的下降.将会造成劳动力短 资本积累和投资的源泉.因此.储蓄率 的降低必然对投资产生较大的减退效 果。 疗技术先进.社会的公共卫生系统比 较完善,人们的医疗保健知识比较丰富, 因而对老龄化的承受力较强。而南通是 缺问题。此外.由于老年人体力、智力、 记忆力等逐渐衰退,趋于保守.缺少活 力,弱化创新和发明的力量,长期来看. 3.2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挑战 3.2.1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 在未富先老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社 会的公共卫生系统尚未完善,普通公众 的医疗保健知识尚不健全.城乡医疗费 用补偿比例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南通 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医疗费用可报销比 例分别达到80%和6O%以上 而参 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民住院 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不到45%。另 人口老龄化将会成为制约劳动生产率提 高的潜在因素。 3 1 2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南通快速老龄化导致抚养结构的 根本性转变.使得较晚建立的养老保 险制度受到了很大压力。一方面随着我 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老年人已不 仅限于满足吃喝住行问题.开始追求生 国生育水平的迅速下降,家庭规模迅速 缩小,家庭供养和照料老年人的人力资 活品质的提高,产生了多样化的消费需 表1 南通市老年人抚养系数表 外,失能老人、高龄老人未完全被纳 入公共卫生护理体系,而这部分老人 的护理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和精神压力,这些问题使得现行的医 疗保障制度面临巨大挑战。 201 3 05现代城市研究89 人文与社会 HUMANITYAND SOClETY 3.2.3老年人养老服务问题 目前,南通城镇老人基本享有退休 金或养老金,但其经济收入由于退休 第三.积极开展卫生保健宣传。老 年人所患疾病以慢性病为主.并且有多 不断增多的高龄、失能、半失能、 独居老人,要求提供社会照料服务的 需求13益增多。目前南通有各类养老机 构251家.总床位29038张,占全市 老年人口的1 67% 而发达国家约为 7%~8%,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1250家.各类老年活动中心(站、室) 500个平均承担的老年人数较多.分 别为1366人和3416人.这与南通日益 严峻的老龄化现状很难适应。 4南通基本现代化进程中应对老龄化挑 战的践行举措 随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下降 南通“老”得越来越快已经成为不可避 免的趋势。然而.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 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和 个人各个构成要素,其有效应对无疑需 要多方面的持久努力。因此,我们必须 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对南通实现基本 现代化的严峻挑战.积极践行老龄化 措施,才能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 诸多问题。 4.1视阈下的老龄化践行举措 践行人口老龄化战略举措关键在 于要强化主导意识.认识人口老龄 化的严峻形势.直面人口老龄化挑战是 努力实现基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 任务.各级和应将老龄化问题 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为主导.制 定相关,并整合多方资源,积极践 行老龄化工作举措.构建和谐的老龄 化社会。 4 1 1完善老年人养老保障制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和精力的衰 退 多数老年人会退出工作岗位.解决 ”老有所养 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 问题.必须健全养老保障制度.为老年 人的晚年生活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 9O现代城市研究201 3 05 前所在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家庭等因素影 响差距较大,而农村老人养老保障不仅 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也受子女实 际供养能力的制约,由此可见.城乡老 人养老问题都存在养老资金短缺的问 题。因此,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城 乡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 制度。针对城镇养老问题,一方面 政 府应加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纳的管 理力度和执法力度,对没有给职工缴纳 养老保险的企业实施严厉惩罚,提高违 法成本;另一方面,可通过税收优 惠、引导等措施,鼓励有条件的企 业参加补充养老保险。针对农村养老问 题,应建立健全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 补助为辅 国家扶持相结合的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4 1 2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 老有所医是老年人迫切期待解决 的重要问题,逐步健全城乡老年人基 本医疗保障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的重要工作之一。 第一.改革和完善老年社会医疗 保险制度。随着老年抚养系数的提高. 子女和家庭承受老人医疗费用的支付 能力越来越低,尤其是农村地区,因此. 必须健全老年医疗保险制度 拓宽医 疗保险覆盖范围,努力保障老年人的基 本医疗需求。 第二,改善城乡公共卫生体系.提 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大老年人医疗卫生 工作力度,建立提供老年病防治 老年 康复等服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把老 年医疗保健工作纳入为社区卫生工作 重点,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就近医疗 家 庭病床.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方式, 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护理、 康复和心理咨询等服务。 病共存的现象 因此.医疗卫生机构 应积极干预慢性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经常开展社区健康讲座,利用广播、电 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多种方式宣传普及 老年养生和保健常识.促进老年慢性 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4 1.3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体系长效发展机 制 根据南通市具体情况,应开展 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以 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 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 年群体多层面、多元化的现代养老服务 需求。 第一.养老服务体系构建需要资 金保障.因此.应设立养老服务事 业专项发展基金,并保证按固定比例逐 年增长。基金来源可通过社会化机制 多渠道、多方式筹措.形成以财政资金 为主,彩票公益金、捐赠资金等为补充 的多渠道资金保障体系。 第二,居家养老是把家庭养老与社 会养老结合起来的一种养老模式.它 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 人生活照料 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为主 要内容.以上file务和社区中心服务为 主要形式。居家养老一定要充分发挥社 区作用,依托社区为居家老人提供不同 利益诉求的养老服务.既可以“走出去” 请老年人到社区享受服务,也可以 请 进来”.社区派专业人员到家庭为老年 人提供服务。 第三 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体系中 虽然处于补充地位,但其是为老年人 提供住养、康复 托管等服务的重要力 量,在、资金、税收等方面 支持的同时 也要实施必要的引导和监 管,将其纳入依法运营、自由发展、服 务社会的健康轨道。要科学规划 养老机构的布局,建立养老机构的准入 机制,加强对养老机构和入住老益 的维护 加大对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培 训力度 在、资金上一视同仁支持 各种性质的养老机构.特别是鼓励民办 养老机构的创办,构建以老人满意度为 核心的养老机构质量管理体系。 4 1.4扶持老龄产业发展 伴随老龄化,老年人1:3将成为一 个日益有影响的、重要的社会群体。关 注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大 力发展老龄产业,不仅对提高老年人晚 年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同时也有利于 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应通过制定相关扶持,引导 好经营性老龄产业的发展 支持和鼓 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老年经营实体,培 育一批生产老年产品和提供老年服务 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老龄产业知名品 牌,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的不同种类需 要.使老龄产业威为南通国民经济新的 增长点。 4.2社会视阈下的老龄化践行举措 解决老龄化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 单靠是不行的.必须发动全社会的 力量,使南通人1:3老龄化问题得到妥善 解决。 4.2.1营造尊敬老人的社会氛围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社会地位与 社会变迁速度成反比 社会变迁速度 越快,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越低。当前对 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和作用缺少全面的 认识和评价,过低估计老年人的思维能 力和工作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常有不尊 重甚至虐待老人的事件发生,因此,要 在全社会倡导尊老 敬老、爱老、助老。 社会各界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 奉献爱心.大众媒体也应发挥导向 力量,加强宣传 形成尊敬老人的良好 社会氛围。 4.2.2改变婚配观念 由于男女两性预期寿命的差别.老 年妇女人数要多于老年男性人数,随着 预期寿命的提高,男女两性预期寿命的 差距会越来越大,特别是高龄老人中女 性丧偶的人将较多.这一点已经被发达 国家的经验所证实。但我国的婚配观念 一般是男性长于女性,因此应适当改变 婚配年龄习惯,提倡女大于男的婚配观 念.这有利于减少高龄老人出现丧偶孤 独的生活状态。 4.3个人视阈下的老龄化践行举措 人El老龄化社会是社会文明和进 步的体现,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产物,一方面,和社会相关部门应 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另 一方面,老年人也应积极践行有益措施. 使自己有一个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 4.3.1树立积极的老年观 研究表明,与外界联系多、参加社 会活动多的老年人.相对于外界接触少、 参与社会活动少的老年人,更容易适 应社会,生活的满意度更高。老年人会 面临许多丧失,如退休后职业角色的丧 失、人生伴侣的丧失等.这时应该尽可 能创造新的社会角色,如老年大学的学 生角色、兴趣团体的组员角色、社会救 助活动的义工角色等,尽可能多地参与 到社会中去.以缩小与社会的距离 保 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活力。tl:l ̄,b.老人 也可以结合自身具有的丰富的工作经验、 生活阅历和专业特长,在身体允许的情 况下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经济社会活动, 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余热,为社会作贡 献 树立积极开放的老年观和老人也应 该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的观念。 4 3.2增强健康意识 寿命延长并不意味着健康,多种 慢性疾病使许多老人备受身心双重折磨 谢虔 因此.人不仅应该追求长寿.更应该追 求生命的质量一一健康,这对于进入 老年期的每个人都非常重要。人进入老 年,健康与否,除了与遗传基因有一定 关系.与其终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是密切相关的,老年人应该始终如一地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关注膳食 合理、运动适量、生活规律、起居正常 等方面 在晚年保持躯体、心理和社会 功能的健康状态,将疾病或生活不能自 理时间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4.3 3强化终身教育理念 老有所学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老年人应该强化终 身教育理念.坚持学习,不仅可以使老 年人紧跟时代步伐 而且有助于提高老 年生活乐趣。老年人应该积极参与老年 大学、社区或其它基层组织的教育活动 并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教育资源 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总之,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社 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影响着南通基 本现代化的IliON推进,影响社会安定团 结和和谐发展。面对南通“老”得越来 越快的发展趋势,任何单一的社会主体 都不可能解决老龄化问题,它是一 项长期的、综合性的战略工程,需要各 方面力量团结一致,互相协调.才能保 证南通人口老龄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郅玉玲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 1 8—2O [2】董红亚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 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2011 11—1 7 [3】张恺悌.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 人状况蓝皮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9 297-314 2013 05现代城市研究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