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萧氏经典堂联选登
堂联又叫楹联,这是人们写祠堂门柱上,对祖辈歌功颂德,引为自豪的联句子。人们将姓氏的发祥地,祖先的居住地,姓名、字号、官位及嘉行懿事等内容用联的形式艺术地反映出来,以此达到数典记祖,不忘故土和祖根的目的。堂联或永久镌刻于家族祠堂中,或在节日时贴于住宅正堂。很多堂联都挂、贴、刻在厅堂的柱子上或祠堂的大门口,也有的张贴于各家各户。人们只要一看堂联或楹联,便知道此家人姓什么,祖籍在何处及其族姓特征、代表人物、历史典故等。堂联大都出于地方名家之手,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具有一定的文学造诣。其内容多取自本姓先祖的道德文章,英武功勋等,起到激发家族后人勤耕苦读,事业有成,奋发进取的作用。
萧氏的一些对联已经成为经典堂联,只要家中大门或厅堂贴有这些楹联,就说明主人一定姓萧。各地萧氏宗祠厅堂楹联主要有:
正气名门世代兴家久;清风望族子孙幸福长。
上联是萧氏正气名门,世代兴旺家族悠久;下联是说萧氏清正廉洁,世代子孙发达幸福长。
春随鸢燕至;歌引凤凰来。 凤萧引侣;虎穴衡亲。
前联取自萧史吹萧引凤与弄玉成伴侣之典,指萧史取秦穆公女弄玉为妻,教弄玉吹萧,能作凤鸣,后携弄玉成仙而去。后联说的是清代人萧启以身掩母的迹。萧启在一次躲避战乱过程中,与母亲误入虎穴,老虎张开血盆大口正欲吃掉送上门来的老人,萧启疾步上前,用自己的身体挡在母亲的前面,并哭着对老虎哀求道:“吃我吧,不要伤害我妈妈。”老虎被萧启的孝心感动,悄悄的走开了。
三瑞御史;八世相公。
萧定基,字守一,江西吉州庐陵人。宋真宗天禧三年进士,累官监察御史、侍御史,为仁宗所称道。相传宋仁宗曾题名殿柱,将他的政事和彭齐的文章及杨伾的清操称作当朝三瑞。下联指齐梁后裔在唐
朝自萧瑀以下至萧遘,父子曾孙有八人之为相之事。
兰陵世泽;文选家馨。
这是萧氏兰陵堂通用对联,全联典掼朝梁萧统,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人,选《文选》三十卷,振兴家声。
收图兴汉,辅政匡君。
上联指萧何收秦代律令图籍,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汗马功劳之典;下联指萧望之受宣帝遗诏辅政之事。
相传八叶;文着六朝。
上联写唐萧瑀家族八人为相之事;下联指萧统好文学,所编《文选》对后世影响很大。
聚书三万卷;为政十二州。
上联说萧统一生勤奋读书,东宫聚书达三万卷;下联指南朝宋尚书左仆射萧思话曾在十二个州做过官。
制律功高;选文心瘁。
这是萧姓宗祠通用联,上联所指汉萧何为刘邦定律令制度,下联典指南朝梁萧统事典。作有《九齐律》。
制律同能因汉;选文心瘁继传经。
这是萧氏宗祠通用对联,上联取萧何事迹,下联指萧统事典。 朝贵八千岁;以占第一名。
上联说太平天国领导人萧朝贵,于清代广西武宣参加太平天国洪秀全金田起义,任右弼又正军师,令前军主将,封西王八千岁;下联说明代修选萧良有,汉阳人,万历年中会师第一,领国子祭酒。
三代以还谁输墨;六经而后此传书。
这是萧氏宗祠通用对联,此联赞颂的是萧统所编《文选》,熟读六经,留给后人的巨大影响。
高帝以廉治国;名臣惟俭传家。
这是萧氏宗祠通用对联,上联典指齐朝建立者萧道成,以清俭自奉,大力提介节俭,纠正奢侈之弊。下联典指汉初大臣萧何晚年不置邸屋,经常告诫子孙们说“后世贤师,师吾俭”的良好家风。
昂宿腾辉,应延瓒侯祥瑞;
忠心报赤,特呼宗老芳名。
上联典指西汉大臣萧何事典;下联是指梁代江夏太守萧琛,字彦瑜,历任领军尚书、秘书监、金紫光禄大夫等职,廉洁奉公,深受武帝信任,被亲切地称呼为“宗老”芳名。着有《汉书文府》、《齐梁拾遗》等文集。
指汉星旗转,分霄日羽明。
这是萧楚材选萧姓宗祠对联,此联为唐高宗时,太常博士萧楚材作《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时的诗句。
入谷烟雨润,登崖云日明。
这是萧姓宗祠通用联,为唐代进士萧颖士《游马耳山》诗句联。萧颖士,字茂挺,兰陵人,年十九岁为开元进士,对策第之。曾仕秘书正字、扬州功曹军等。萧颖士高才博学,致力于古文。
江苏省丹阳县萧氏祠堂正厅有首楹联: 汉则相唐则元试问三代下孰执乎估; 齐之高梁之武且看六朝中世齐其昌。
上联所说汉则相,是指萧何。他楚汉战争中推荐韩信为大将自任丞相;唐元则,是指唐朝萧氏十位宰相;“孰执乎佑”,是指振兴家纲,护佑国家之重任寄托于后裔。下联的意思说齐高帝、梁武帝在南朝中兴世昌盛之事。
江苏镇江市招隐寺萧统读书处的楹联:
妙境快登临,抵许多福地洞天,相对自知招隐乐; 伊人不可见,有无数松凤籁,我来悦听读书声。 浙江省桐乡乌镇萧统读书馆茅盾题联: 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
山东萧大享墓坊有首楹联,是对萧大享功绩高度评价。 束发登朝,勋业永垂于边地; 鞠躬书节,忠勤益励于官成。 山西省平遥县萧何庙有此楹联: 策马追贤日月近;安邦崇德乾坤新。 山西省平遥县萧何风雅台有此楹联:
酂侯拟律魏相争谏拟争系国家天下; 包公升堂海瑞罢官升罢念百姓黎民。 福建省晋江萧氏宗祠有几首楹联: 金山飞彩凤;玉海起苍龙。 远溯殷微子启;近承凤翼韦松公。 每念古人自知不足;既生斯世岂可不为。 宗功不远华堂辉故地;祖德无荒故道照新程。 福建省泉州萧望之富华宫门楼的楹联: 麒麟阁上名传世;未映宫内像犹存。 福建省漳州书者村萧氏“追远堂”楹联: 宗传漳平由远而近本一家勿以多寡; 祠建书都自古及今无二姓不可贵也。 又一联:
诗存殷商在昔有宋时作颂; 礼传微命凡我汀漳贵象贤。
福建省周宁县萌源村萧氏大宗祠楹联: 脉从固始家声远,派衍萌源世泽长。 福建省漳州南靖金山萧氏“四美堂”楹联: 本河南徙永邑先镇漳州孟瓜瓞; 溯石滩移水美继开涌里绍箕裘。 福建省厦门乌石浦萧氏家庙楹联: 天宝石奇飞来乌石;霞漳江典流入鹭江。 酂侯家声垂久远;兰陵世宵满堂春。 福建省武平县黎畲村萧氏家庙楹联: 相国家声大;状元世泽长。
2006年台湾萧氏宗亲会送福建省萧氏宗亲会两幅贺联: 兰陵世家;源远流长。 宗谊满天下;海内一家亲。
台湾省彰化县洋山下村萧氏“书山祠”楹联: 蔡水面环前溯源头远;
书山背拱后来地步高。
台湾省台南市府前路萧氏贞节牌坊楹联: 敬事姑嫜全妇道; 坚持冰蘖树坤型。 江西省安唐萧氏宗祠楹联: 禾川分派自何祖以前厯代名臣家; 宋朝开基至学而公后屡试科甲第。 江西省永和典塘三溪萧氏宗祠楹联: 清流挹太湖荡漾回文献幸第; 紫阜襟长岭庄厳拱诗礼乐庭。 江西省萧大心堂第二次修族谱楹联:
大心德泽传万载,度今朝玉牒功成,代代枝繁世茂; 祖宗恩波沐千秋,亲来日金榜名标,房房虎跃龙骧。 湖南省湘潭萧氏宗祠楹联: 文着六朝本本脉源昭日明; 相传八世娇娇忠骨贯虹霓。
湖南省益阳榇山萧高隆公墓,华青楹联: 高楼碧云脉;隆超明月光。 广东省广州大学城萧氏宗祠楹联: 光明世系提前辈;裕满宗枝颂先贤。 广东省潮阳萧氏始祖祠四序堂楹联: 保世滋大;奕伦攸序。 承先宗考义忠仁弘光祖德; 启后嗣诗书礼乐丕振家声。
广东省大埔百侯椒远堂萧氏大宗祠楹联: 江西衍派;侯北开基。 广东省梅州萧氏宗祠楹联: 乡贤世泽;师俭家声。
入斯门敬宗尊祖;由是路崇德象贤; 广东省河源萧氏宗祠楹联:
彦祖河源开基留青史; 良公南源立志郁灏旺。
贵州省兰陵黔沿萧氏宗祠两首楹联: 兰陵肇启源流远;西蜀传家世泽长。 相国功勋照万代;祠林名誉镇吴西。 贵阳省兰陵黔沿萧氏族谱,有三首楹联: 流芳八世家声远;派源千秋世泽长。 祖群殷朝功垂汉室;宗延升史帝统齐梁。 五夷仙根流传汉相;秦楼玉种脉发齐梁。
湖北省英山县红花嘴萧氏宗祠上有一首萧杏南撰写的92个字殿联,可称是萧氏宗祠对联之最。
钓游怀旧迹,将老屋托为支祠,堂堂皇皇,厯州八年始臻美备,恰好魂招南岳、神寝西安、灵爽共归来,故土莫辞千里路;
西学得优名,与仲氏香分贡柱,绳绳继继,至十七世愈觉繁昌,总因风水不常凋、霜难殒叶,本根最深厚,浓荫永庇六房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