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实证研究
作者:郭传燕
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2年第11期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根据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少数民族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探讨分析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少数民族体育教学情况以及学生、教师、校领导对其态度,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高校体育课程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162-02
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京、水和仡佬11个世居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民族学校和民族地区的体育学校应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正式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创造条件将民族传统体育列为正式体育课程或乡土教材。《2001-2010年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进一步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为此,广西应积极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选择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研究对象,该校位居广西中部柳州,学生大部分来源于区内各少数民族地区,同时长期以来该校一直重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与研究,是代表广西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训练基地。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采样。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健系500名学生,对体育课程设置和少数民族体育教学情况进行研究。
(二)数理统计法。运用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获得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另外,专家、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资料作为补充。 二、样本分析与研究发现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1985年设立体育专业以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就进行了教学尝试。第一步在体育专业学生中进行开展与推广。第二步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体育专业培养计划。第三步竞赛宣传:一是积极组队参加全国、全区以及各种形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会和体育节庆活动;二是在校级运动会和各种活动中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和开设项目进行竞赛。
(一)体育课程内容。目前学校主要开设的体育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田径、乒乓球、气排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项目,项目较多,必修课主要是三大球(篮球、足球、排球)、田径、武术等。从形式上看,所设体育项目较多,学生选择空间较广阔,但开展较好的还是三大球、健美操和武术。那些具有健身性、民族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易于开展和普及的气排球等项目,有的还是作为选修课程开设的。这样就出现一种情况:一旦学生选的人数较少,此课可能就会开不起来,学生受教育和学习锻炼的机会就减少,一些爱好这些项目的学生将得不到学习。调查发现,学生希望开设体育项目主要集中在比较时尚的运动项目上(见表1),如羽毛球(62%)、健美操(58%)、乒乓球(64%)、轮滑(52%),以及一些在中小学很少开设的项目,如瑜伽(41%)、拳击散手(37%)、跆拳道(30.1%)等。对一些中小学已学过的内容,且比较单调的运动项目表现热情不高,如田径(11.2%);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选择表现的热情也比较高(38.4%),主要集中在竞技性、表演性强的项目上,如抢花炮、舞狮、板鞋、高脚马、珍珠球、跳竹竿、抛绣球等。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情况分析。遵循健康性、经济性、民族性、趣味性、创新性的原则,学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结合学校区域特点和学生需求开设具有民族性、健身性、易接受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调查发现,学校现普遍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有抢花炮、板鞋竞速、珍珠球、高脚马、舞狮、抛绣球、竹竿舞、打陀螺、顶鼓、民族舞蹈等项目。为了进一步推进教学,教师根据学生自主选修学习的项目内容,引进体育课程教学,并对一些民族项目进行加工改造、创新整合,使之适合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身心健康与教学目标,以教学班级形式组织上课。在教学中发现:男女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热衷与偏爱度不同,其中男生选择竹竿舞为60.3%,抢花炮为45.8%,板鞋为42.5%,珍珠球为36.3%,高脚马为58.5%,舞狮子为30.4%,抛绣球为37%。为了更好组织教学,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实行男女分组教学,男生重点学习抢花炮、板鞋、舞狮、高脚马,介绍性学习顶鼓;女生重点学习民族舞蹈、板鞋、竹竿舞,介绍性学习高脚马。经过几年的实验教学,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热情高涨,开设的民族体育项目越来越多,上课与训练形式多样,为广西桂中地区培养了大批的民族体育人才。广西各高校现都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成绩显著,高校已成为民族体育传承的基地,民族传统体育已成为民族地区高校的一大特色。
(三)学生对少数民族体育的态度及主观诉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和民族性、传统性、体育性、娱乐性、健身性、传承性等特点的身体活动形式。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大部分来源于本区各地的少数民族地区,对其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有较高的认识和基础。据调查,90%的学生知道抢花炮,85%的学生知道跳竹竿,98%的学生知晓跳绳,对于抛绣球、板鞋、高脚马等也有近60%以上的学生知晓。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对少数民族体育表现出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有77.5%的学生把部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引入到体育教学中的态度是愿意或非常愿意,10%的学生比较愿意,只有12.5%学生不太愿意或不愿意(见表2),反映出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喜欢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度较高。由此可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具有民族风格,较强的思想性、趣味性,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生是非常期待和欢迎的。
(四)教师和领导对少数民族体育纳入体育课的态度。为使学校师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认识,从深度和广度上开发与利用少数民族课程资源,对学校的教师和学校领导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和访谈。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校教师和领导是十分支持开展少数民族体育的,尤其是体育教师。支持开展的教师占80%,不支持开展的教师占20%。原因是通过竞赛宣传、民运会、学校的活动以及观摩教学表演,学校教师和领导对少数民族体育信息有较全面清楚的认知和了解。目前广西很多高校开始关注少数民族体育的开发和利用,这对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乃至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高了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增强了学校长效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看,将少数民族体育纳入体育课程,不仅丰富拓宽了体育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对于实现民族地区特色办学,构建地域特色的高校体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五)主要经验。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少数民族体育纳入体育课程获得的经验主要有:
1.已经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写入了教学计划,编制出了教学大纲,对民族舞蹈、板鞋竞技、抢花炮、高脚竞速、抛绣球、跳竹竿、舞狮等项目开展教学与训练,并将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结合,组织学生参加政府庆典、社会旅游、电视媒体表演、企业文化活动,提高学生职业和服务社会能力。
2.在课程内容设计上重视课内实践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地方性、民族性、趣味性为原则。实践环节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通过校内与校外教学实习、组织竞赛训练、社会实践服务等教学实践活动,形成了教学、科研、训练、竞赛、表演多位一体的创新模式。
3.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一个突出特色,并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绩。学校代表队多次代表区里、市里参加全国性、区级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多次获国家、区里的表彰。在2008年迎评工作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展示课得到专家的肯定和赞赏,为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4.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弘扬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时探索出一条符合区域性、民族性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对于广西体育课程资源体系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广泛的推广价值。 三、小结与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从功能上说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从研究的角度出发,有保护非物质传统文化的功用。 第二,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体育课程,一方面改变了体育教学内容单一的现状,提高体育教学内容的娱乐性与实用性;另一方面则突出了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 第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体育课程资源的做法和经验,对促进其他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构建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推广价值。
第四,提高大学生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学校在制定体育教学大纲时应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放在突出的位置,给予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
第五,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开展教研活动,挖掘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教学计划中突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纳入教学大纲,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计划、有组织、规范地开展,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小丽.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析及其发展前景[J].安徽体育科技,2003(1) 【基金项目】来宾市教育科研立项课题(LBJK2010B23);2010校级重点立项课题(LSZ2010A005)
【作者简介】郭传燕(1973- ),女,山东临沂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健系讲师,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 黎 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