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来源:爱站旅游


目 录

1.工艺流程图 .................................................................................................................... 1 2、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 1 2.1轨枕钢筋进场、工作面凿毛清理............................................................................. 1 2.2测量放线..................................................................................................................... 3 2.3底层钢筋布置............................................................................................................. 3 2.4轨枕散布..................................................................................................................... 4 2.5组装轨排、安装螺杆调节器..................................................................................... 5 2.6轨排粗调..................................................................................................................... 6 2.7钢筋绑扎..................................................................................................................... 7 2.8模板安装..................................................................................................................... 9 2.9轨道精调..................................................................................................................... 9 2.10混凝土施工............................................................................................................. 14 2.11拆除螺杆调节器、模板、工具轨 ......................................................................... 18 2.12过渡段施工............................................................................................................. 19 3、设备机具配置 .............................................................................................................. 20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图

为确保现场顺利施工、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必须按照工艺流程操作,严格控制好每一步骤。

轨枕钢筋进场、工作面凿毛清洗 底层钢筋布设 轨枕散布 轨排组装 轨排粗调、安装螺杆调节器 钢筋绑扎 模板安装 轨排精调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养护 轨排复测 工具轨、模板、螺杆调节器拆除 封堵螺杆孔 2、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2.1轨枕钢筋进场、工作面凿毛清理

2.1.1提报材料计划

1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计算确定每月所需的轨枕、钢筋及其他材料数量和施工设备。提前两周运抵工地,双线所需轨枕、钢筋一次运输、放置到位。

2.1.2轨枕的运送

轨枕层间用10×10 cm方木支撑,枕木垛应绑扎牢固。 2.1.3轨枕的接收

轨枕到达现场,移交产品合格证,逐根目视检查外观质量。重点检查轨枕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裂缝、钢筋变形等情况,不合格轨枕,拒收并退还。

2.1.4轨枕和钢筋的现场堆放

在施工现场,轨枕及钢筋间隔存放在标识好的指定位置。轨枕层间用10×10cm方木支撑,枕垛间最小间距为0.5m。每垛存放最多5层,双线轨枕纵向存放于线间中心水沟,底部采用方木支撑防止水沟盖板损坏并保持预埋螺栓表面或预埋套管内清洁,钢筋存放于边沟电缆槽上。

轨枕、钢筋存放

2.1.5隧道仰拱回填层凿毛、工作面清理

隧道找平层表面采用凿毛机进行凿毛处理,见新面不小于75%,凿毛后,采用高压水和钢丝刷将混凝土碎片、浮砟、尘土等冲洗干净,确保道床板与仰拱回填层的连接质量。清理出的杂物及时运出洞外指定

2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地点集中处理。

工作面清理

2.2测量放线

1.清除道床板范围内结构表面浮渣、灰尘及杂物。

2.利用TPS1201全站仪,依据CPIII控制点,采用后方交会放样,每隔10m在找平层面上测放出轨道中线控制点。控制点用钢钉打在混凝土板上。

3.以轨道中心控制点为基准放样出轨枕控制边线和道床板的纵向模板边线位置。 2.3底层钢筋布置

1.按照设计要求放置道床板底层纵向钢筋,纵向受力钢筋进行绝缘搭接,相邻钢筋的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搭接长度不小于700mm,相邻搭接接头中心错开距离不小于1000mm,同一截面上的钢筋搭接率不大于50%。

3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底层钢筋布置

2.4轨枕散布

2.4.1核对轨枕间距

人工用枕木钳沿着轨道铺设轨枕,调整到设计轨枕间距650mm。按照标定的轨枕设计边线,将轨枕均匀散布到设计位置。

每散布15根轨枕,与现场标示的里程控制点核对一次,控制散布轨枕的累计纵向误差,做出相应的调整。

轨枕铺设前应检查轨枕桁架无扭曲变形,承轨槽内干净无杂物。 轨枕铺设应垂直于线路中线,位置符合设计要求。轨枕间距允许偏差为±5mm。

注意事项:

1.散枕时要时刻注意调整轨枕间的距离,轨枕要与轨道中心线基本保持垂直。

4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2.一旦发现不合格轨枕应立即更换,不得继续使用。 3.应注意保护好已完成的结构。

2.5组装轨排、安装螺杆调节器

工具轨必须采用P60无伤损,无硬弯变形的新钢轨。使用前须检测合格,在钢轨两端贴上合格标识待用。工具轨对控制施工精度具有重要影响,应精心保护。采用吊机或龙门吊安装工具轨。

工具轨采用吊机或龙门吊安装到位。工具轨安装时应检查确保扣件齐整,胶垫居中,扣件紧固时应保证扣压力达到设计要求,扭矩160N.M,扣件各部位密贴。

螺杆调节器托盘应装到轨底,在每个轨排端的第1、2轨枕间需配一对螺杆调节器,之后每隔3根轨枕安装一对螺杆调节器。

螺杆调节器托盘安装前应清理干净并确保托盘伸缩灵活、居中。托盘安装时应检查插销与插孔对应位置正确,确保托盘与轨低密贴,各部螺栓紧固到位。

5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注意事项:

1.螺杆调节器中的平移滑块应安装在中间位置,以保证可向两侧横移.平移板已涂油并活动自如。注意托轨板涂油防锈。

2.每次螺杆调节器拆除后都要通过专人清洗干净并涂油保养,分类集中放入集中箱内。螺纹损坏部分要及时修复。粗调后应该将侧面定位螺栓拧紧。 2.6轨排粗调

(一) 起道,在每根螺杆处放置一块螺杆垫片再安装螺杆调节器的螺杆,螺杆上套40mmPC套管,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后拆除螺杆,螺杆支撑在下部结构上。人工采用手摇式千斤顶顶起轨排,对应轨道中桩,采用直角支距尺确定轨道标高,达到设计标高后,拧紧螺杆调节器,受力后松掉千斤顶。

(二) 拨道,利用方尺分中,通过垂球定位,采用手摇式千斤顶调整轨排,使垂球中心与线路中线重合,使之符合设计中线位置。安装好调节器螺杆,拧紧螺杆使之受力后拆除起道机。

6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三) 拆除手摇式起道机后,轨道状态有所变化,需人工再次调整中线和高程。中线通过侧向敲击支撑螺杆,高程通过人工调整螺杆调节器,调整至轨排粗调检查表允许范围内。

注意事项:

1.方正轨枕,使轨枕与工具轨垂直,检查轨枕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轨枕是否变形,轨枕变形,必须更换。

2.检查螺杆调节器螺杆基本垂直后,拧紧侧面固定小螺栓。 3.使用螺栓紧固机施拧螺栓,将扣件定位,并用扭矩扳手复检螺栓扭矩,使钢轨与垫板贴合,弹条两端下沿必须压在钢轨上,保持钢轨位置正确。

4.检查扣件的完好性,损坏的须更换。 2.7钢筋绑扎

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道床板上层纵向钢筋搁置在双块枕的桁架钢筋上,上层横向钢筋通过上层纵向钢筋进行定位。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含轨枕桁架横向钢筋)交叉点处均设置绝缘卡。钢筋绑扎过程中不得扰动粗调过的轨排;纵向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700mm,采用绝缘卡固定。

(1)绑扎钢筋。按照设计图纸,穿入横向钢筋,保证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mm(横向钢筋长度一定要精确)。可利用自制简易胎具,实现准确的钢筋位置。除纵横接地钢筋交叉点按规定进行焊接并采取可靠的接地外,其余钢筋交叉点均设置塑料绝缘卡,钢筋的铺设数量、尺寸按设计要求配置。

7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2)钢筋接地焊接。将道床板在纵向上划分成长度不大于100m的接地单元,每一单元与贯通地线单点“T”形连接一次。每块道床板内取三根纵向钢筋、一根横向钢筋作为横向接地钢筋。使钢筋与接地端子连接,不锈钢接地钢缆与接触网相连;钢筋焊接长度单面焊不小于100mm,双面焊长度不小于55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采用422J碱性焊条焊接。 (3)接地端子焊接时注意端子要与模板垂直并紧贴模板。端子表面应加保护膜。对于接地端子焊接的位置应进行记录,以便于拆模后查找端子位置。

(4)注意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700mm,同层钢筋接头错位大于1000mm,两层钢筋接头错位不小于1000mm。同一截面上的钢筋搭接率不大于50%。

(5)钢筋不得同轨枕混凝土块接触,必须留出35mm的保护层 (6)钢筋绑扎完毕后注意成品的保护,不得有松扣、掉扣、污染现象。

(7)道床板钢筋绑扎并焊接完成后,应进行绝缘性能测试,检测采用兆欧表。非接地钢筋中,任意两根钢筋的电阻值不小于2MΩ。

顶层钢筋布置、接地焊接

8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2.8模板安装

利用人工进行模板的吊装和拼装。

根据粗调好的轨排轨枕边线支立模板。单侧每两块模板之间一定要对齐,不得出现错牙现象,并用扳手拧紧上下连接螺栓。每两米左右安装一根横向拉杆以保证左右纵向模板间的尺寸。在安装横向拉杆时,要垂直于纵向模板,并低于轨低10mm左右。 每块模版采用2根侧向斜撑,以确保模板的稳定性。

用电钻每隔1.5m左右在模板底部边沿的垫层上钻孔,钻孔深度50-80mm,再植入比钻孔大2mm左右的短钢筋,固定模板。调整模板线形,对立好的模板做最终的检查和调整,确保模板顺直,接缝连接牢固,加固稳当牢靠,并用胶带对较大缝隙进行封堵,防止漏浆。

模板的安装尺寸要满足验收标准要求,同时确保侧向模板与轨道间无任何连接,钢模板应固定牢靠,模板应彻底地使用模板油进行处理。

注意事项:

1.模板安装前应清洗干净道床内杂物。

2.检查模板无变形,模板安装应顺直且与下部结构垂直,无错台、错牙现象,并加固牢靠。

3.封堵好模板缝隙,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

4.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100mm。 5.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模板安装后,调整模板的几何尺寸符合要求。 2.9轨道精调

9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采用轨道几何测量仪配合全站仪和螺杆调节器进行轨排方向、高低、水平精调。测量前复核所用线形设计资料、CPIII成果资料无误,并输入准确。

2.9.1全站仪设站

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观测4对连续的CPⅢ点,自动平差、计算确定设站位置,观测CPIII点顺序应严格遵循仪器厂商提供的观测顺序,设站点每次应保证在作业面的同一端和线路的同一侧。如设站误差大于1mm时,应重新设站。改变测站位置后,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4个控制点,并复测至少已完成精调的一组轨排,如偏差大于2mm时,应重新设站。

2.9.2测量轨道状态

精调仪器每次使用前必须自检、自校,定期的时间以标定尺、轨检仪配合全站仪、电子水准仪对轨道中线、高程、超高进行检核标准,同时检核精调小车,并通过测温、测大气压仪器,标定仪器内温度和气压值,检核确认无误后进行后续精调工作。

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水平位置,接收观测数据,此时注意小车在轨道上的走行方向每次必须由远向设站点而近走行。

2.9.3调整轨排

采用调节扳手,调节侧向约束来控制中线位置,用普通六角螺帽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高程。调整螺杆时要缓慢进行,旋转90°高程变化1mm,调整后用手检查螺杆是否受力,如未受力则检查相邻螺杆状态,同时拧紧螺杆。按水平→方向→水平→方向→水平→方向的顺

10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序进行循环精调作业,直至符合限差。精调合格后需立即使用轨道横向固定装置固定轨排的位置。

2.9.4接头联测顺接控制

在前次已浇筑混凝土地段,预先上紧一根轨排扣件,采用调校好的精调小车对浇筑地段至少8根轨枕进行复测,在允许偏差范围内,采用补偿功能进行调整。

未浇筑地段,由于设站(全站仪搬站)误差导致前后两段连接精度存在偏差,偏差≤2mm,采用手动或自动补偿功能对偏差予以调整。

各作业面接头必须联测,先浇筑混凝土地段,由现场精调人员采用标定尺、轨检仪及精调小车准确测定轨道偏差后,交由后续联测段精调人员。当后续段混凝土施工距先施工地段距离100m时,要求接头处双方必须对已浇筑段进行联测,采用精调小车复核已浇筑段至少8根轨枕(提前上紧扣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采用手动或自动补偿功能进行调整。

轨道精调是利用轨道小车和全站仪逐一检测每根轨枕处的轨顶高程、轨道中线位置、线间距、轨道平顺度等几何形位,并进行调整。

轨排精调

具体操作过程为:

(1)确定全站仪坐标: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定位,通过观测附近

11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8个固定在隧道边墙上的控制点棱镜(CPIII点),自动平差、计算确定位置。改变测站位置,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4个控制点。为加快进度,每工作面配备1台具有自动搜索、跟踪、计算、传输数据功能的全站仪。

(2)测量轨道数据:全站仪测量轨道精测小车顶端棱镜,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

(3)反馈信息: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精测小车的电脑显示屏幕上,指导轨道调整。

(4)调整标高。用普通六角螺帽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

(5)调整中线:采用双头调节扳手,调整轨道中线。轨道调整定位合格后,把轨排固定装置焊接在轨枕钢筋上,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轨排横向移位及上浮。每隔3根轨枕安装一个。

安装轨距撑杆,每3米一个。轨距撑杆可以在1350mm-1500mm范围内调整,通过它使两股钢轨有一个对外的撑力,很好的保证支撑后轨排的轨距且保证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轨距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6)精调好轨道后,尽早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如果轨道放置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

12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轨排固定

验收标准:按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执行,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mm 1 轨距 1/1500 2mm 2 轨向 2mm/8α 2mm 3 4 5 6 高低 2mm/8α 水平 与设计高程偏差 与设计中线偏差 2mm 10mm 10mm 基线长48α -- -- -- 基线长48α 弦长10m 变化率 弦长10m 检测方法 相对于1435mm 注意事项:

1.全站仪与轨检小车的最大距离为80m,当全站仪发生变化时,必须对调整好的10m轨道重新进行测量,如果偏差小于2mm,可以继续进行轨道调整工作。

2.轨检小车的步长设置为1m。实际施工中根据轨检小车的测量结果对步长进行适当调整;

13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3.轨排精调测量点应设在轨排支撑架位置,以确保钢轨及其接头的平顺。 4.在下一个循环施工时,测量应伸入上一个循环不少于一个25m轨排的距离,以保证钢轨的平顺。 2.10混凝土施工

2.10.1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 1. 清理找平层表面的杂物。

2. 复测轨排几何形位、钢筋及模板状态,复测接地及绝缘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3. 对钢轨、扣件、螺杆调节器和枕木等采取防护措施,不得污染。 4. 对螺杆调节器涂刷油脂,便于混凝土浇筑后拆卸。 5. 对道床板范围的支撑层洒水湿润。

6. 混凝土浇筑前应提前报检,并经现场监理检查确认满足浇筑条件后方可开始浇筑。 2.10.2浇筑

混凝土用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拌制、运输、浇筑及钢筋连接、安装均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通过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严格控制塌落度,运至现场时每班次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合格时不得使用。每班次最少制作一组检验试件。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和设计文件有关规定。

严控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最高入模温度不超过30℃。

14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混凝土自两轨枕间隔位置放料,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2m,在I线浇筑时,混凝土通过滑槽将混凝土导入模板内;II线浇筑时,采用输送泵将混凝土输送至模板内。从一侧向另一侧连续进行,当混凝土从轨枕下自动漫流至下一根轨枕后,移到下一轨枕间隔内继续放料。在模板侧面定出混凝土面的高度,浇筑混凝土时不超过这个高度。

混凝土采用振捣棒振捣,保证轨枕下方混凝土的密实。振动棒要快插慢拔,控制振捣点之间的间距,使拌和物不致漏振。振捣间距标准是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掌握振捣的时间,以粗骨料不再下沉、表面泛浆、被振的部位大致被振成水平状、拌和物中的气泡不再向上冒为准。振捣时注意要使振动棒避免直接振动钢筋、模板和预埋件,以免钢筋受振位移,模板变形,铁件移位。

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设置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时及时处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每个轨排钢轨顶面用石笔记录该轨排浇筑完成时间和轨温值,为下一步解除轨排约束提供时间、确定轨排稳定状态提供依据;混凝土初凝前,(0.5~1.0h,此时间确定应依据试验数据,并结合现场环境温度进行判定),螺杆放松降低1mm。同时松开钢轨接头处的接头夹。混凝土初凝后(1~2h,指压无明显压痕),松开全部扣件和横向约束,释放轨道在施工过程中由温度和徐变引起的应力。操作时注意不要扰动轨排。

不论是I线还是II线施工,混凝土运输仅依靠II线,其中I线混凝土浇筑采用罐车加溜槽输送的方式,II线采取地泵泵送的方式。

15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I线混凝土浇注示意图

进口4钢板2号车开到钢板处后,掉头转向,并在图示位置等待3号车完成浇注空车经过钢板后,再倒车到混凝土浇注处。出口溜槽123

II线混凝土浇注示意图

进口800m出口2号车开到钢板处后,掉头转向,并在图示位置等待3号车完成浇注空车经过钢板后,再倒车到地泵处输送混凝土。钢板混凝土输送管4123地泵车

道床板混凝土采用连续浇筑,如果道床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中断,则在最后两根轨枕中间设施工缝。施工缝垂直隧道仰拱填充层设置,在下次施工前,将施工缝处的浮浆清理干净,并对施工缝进行凿毛处理,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粘结力。同时,道床板内纵向钢筋伸出施工缝的长度应满足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率的要求。

2.10.3抹面

混凝土浇筑完成实后应及时收光压面,收面分三次进行,在混凝土入模振捣后及时用木抹完成粗平,随后再用钢抹抹平,混凝土初凝前进

16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行第三次抹面、压光。在混凝土与轨枕交接之处进行钩边,由混凝土往轨枕块方向进行。抹面时,严禁洒水润面,应按设计要求设计排水坡,并严格控制道床板顶面的标高和平整度。

混凝土浇筑后,及时清理钢轨、扣件。螺杆调节器、轨枕上残留的混凝土,保证轨道的清洁。

混凝土浇筑、抹面

2.10.4 养护

浇注混凝土后0.5-2小时,松开扣件,螺杆放松0.5圈,将轨道放低1mm;在浇注2-4小时后,松开全部扣件,释放轨道在施工过程中由温度引起的变形。在浇注3-4小时后,提前松开横向模板和施工缝模板。操作时注意不要扰动轨排。松扣件和螺杆的时间以混凝土在塑性阶段为准,有两种方法来判断:1是用手指压印来判断;2是用直径为10cm,重量为1kg的球压在混凝土上,以球压不变形为依据。具体松螺杆调节器和扣件的时机需要根据施工环境温度提前实验确定。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土工布,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昼夜。

17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混凝土养护

2.11拆除螺杆调节器、模板、工具轨

在混凝土终凝前即可取出螺杆,在取螺杆时必须逆时针旋转螺杆,再将托盘与工具轨分离,逐一清洗、涂油保养后,集中储存在集装筐中,采用汽车运走。

拆除工具轨

利用机械扳手把工具轨扣件卸除,把扣件上的螺母放到收集箱体内,供下一个施工循环使用。开动龙门吊,利用专用钢轨吊具依次把线路两边钢轨起吊,利用混凝土浇筑的间隔运到前方。

工具轨拆除后,应立即检查钢轨的平直度,清除轨底及轨面上附着混凝土或其他污染物。

混凝土浇筑完成24h后方可拆模板。①.模板在清洗后要分类放好,以便运往前方使用。②.模板应成对存放,避免模板吸灰;③.检查模板零件是否收集齐全。④.模板表面及时涂油

18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在混凝土终凝前可取出螺杆,并及时采取C40无收缩混凝土及时封堵拆除螺杆后留下的孔洞。以便同新浇筑的混凝土同步养护。对道床的缺棱掉角及局部混凝土缺陷进行修补和整修。

及时上紧扣件,防止丢失。 2.12过渡段施工

过渡段的位置、长度及设置这方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过渡段范围内所使用的道砟胶、胶垫规格、型号及轨枕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

有砟过渡段区段道砟分级黏结应符合下列要求:

1.道砟分级黏结前应进行上砟整道,线路稳定、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道砟黏结工作。

2.过渡段内,从无砟轨道向有砟轨道逐渐降低黏结强度。有砟轨道道砟分成三段每段15m进行黏结:第一段,全部黏结(轨枕下、轨枕间、砟肩);第二段,轨枕下道砟和砟肩黏结;第三段轨枕下道砟黏结。

3.道砟黏结施工前应掌握天气情况,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雨天或道砟吸附水分时不宜施工。

4.道砟胶喷涂施工分上下两层进行,施工前先将轨枕底面以上的道砟刨除,进行第一次道砟喷涂,约1-2h后,将刨除的道砟回填,并夯实,再进行第二次道砟胶喷涂。

5.道砟胶喷射应从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结合部向有砟轨道方向进行,按设计要求一次喷射需要黏结的区域。喷射的速度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19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6.道砟胶材料贮藏在密封容器中,保持干燥、通风。开启的材料应在24h内用完。

7.道砟黏结施工完成6-12h,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施工车辆方可低速通行。

过渡段按照设计要求设置过渡段轨枕及配套扣配件,满足辅助轨安装要求。辅助轨、轨枕安装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3、设备机具配置 3.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机具配备表

序设备名称 号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施工设备 龙门吊 钢模板 螺杆调节器 凿毛机 钢筋切断机 手提电钻 活动扳手 活动扳手 内燃扳手 撬 棍 丁字扳手 手摇式起道机 方 尺 型号 3m 450 250 位 台 块 套 台 台 把 把 把 套 根 把 台 根 2 500 600 1 1 6 4 4 2 12 6 10 2 20

规格 单数量 主要功能 备注 物流运输 安装纵向模板 轨道精调 找平层表面凿毛 切断钢筋 钻固定模板插销孔 松紧固扣件、组装螺杆调节器 组装模板、螺杆托盘 紧固扣件 组装轨排 组装轨排 轨排粗调 轨排粗调 最大孔径32mm 轨距尺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 1 2 3 直角支距尺 扭力扳手 电焊机 欧姆表 万能道尺 轨距调整杆 10吨汽车吊 振动棒 混凝土泵车 水 泵 发电机 周转材料 钢轨 接头夹板 接头螺栓带帽 TG型 ≥500V 1350mm-1500mm 250KW P60 P60 把 把 台 个 把 根 台 台 台 台 台 m 块 套 2 1 4 1 4 300 1 4 1 6 1 1750 110 320 轨排粗调 轨排组装、粗、精调 钢筋接地焊接 测量电阻 轨排组装、粗调 精调轨距撑杆 卸轨枕等吊运物资 砼浇注 砼浇注 清洗、砼养护 工具轨 工具轨配件 工具轨配件 轨距撑杆 配管300m 带水管、电缆 3.2主要试验、测量、检测仪器设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设备名称 轨道精调小车 水准仪 全站仪 水平尺 混凝土回弹仪 混凝土试模 塌落度筒 红外线温度测试仪 单位 套 台 台 台 台 套 个 部 数量 2 1 2 2 1 40 2 2 计划配置方式 备注 150×150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