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幼儿教育机构——母育学校的教育活动颇具特色。 1.母育学校的教育目标
母育学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使儿童成为学生,即欢迎儿童进入一种新的环境以补偿家庭环境的局限性。②使儿童社会化,即扩大、丰富儿童的社会关系,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③促进儿童学习,给儿童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 2.母育学校的课程内容
母育学校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活动:
①身体活动。包括整体和精细的动作。这些活动将满足儿童身体健康发展及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
②语言交流活动和书面语言。这些活动在各种背景下进行,主要是鼓励儿童理解语言表达的方式,如通过唱歌、说话和诗歌朗诵等方式开展音调变化的游戏和发音练习等。早期的文学活动主要通过绘画、讲故事和阅读书籍,而不是依靠正规的教学。 ③艺术和美育活动。包括使用身体或各种材料进行的艺术创作活动。美的鉴赏能力主要通过观赏并与艺术家进行讨论来培养,目的是要为美感的培养打下基础。 ④科学和技术活动。这些活动给儿童探索、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观察周围事物提供机会。
课程内容体现了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目标。 3.母育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
母育学校按年龄分班,5岁儿童为大班,4岁儿童为中班,2~3岁儿童为小班。在小型母育学校和郊区的母育学校中,通常只有两到三个班。 母育学校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安排活动。
小班主要是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发展。活动有:在活动区中自由选择游戏;音乐、韵律、跳舞、语言、算术;小肌肉运动;感知运动;运用图书、故事、木偶或其他视听设备发展想象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
中班强调儿童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活动有:发展感知觉的游戏,归类和分类活动,通过绘画、种植、照顾小动物、烹调、阅读等活动培养儿童对自然、对人类内心的真切体验,并具有努力将特定的感受通过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的能力。
大班主要强调培养儿童的自主能力,为入小学作准备。儿童要观察天气变化并作好记录,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随着口语和书面语言的发展,他们要记录事件过程,做编码游戏。同时儿童还编书,参加分辨游戏,掌握一些学习技能技巧;从事戏剧创作和更广泛的语言活动。另外还有游泳、滑冰活动等。
母育学校各班中,通常都设有图书角。为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让儿童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母育学校经常安排儿童到当地图书馆参观借阅。 4.教学时间安排
母育学校的作息时间与当地小学一样,儿童每周在校26个小时,教师工作27个小时。学校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星期五和星期六上午对儿童开放。每天的日程安排是上午3小时,下午3小时,中间有2 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每天上下午均有户外活动,儿童可以自由选择各种不同的大肌肉活动,如踏三轮车、滑冰等,活动时间为半小时。除此之外,母育学校还提供超时服务。
母育学校新学年的开学日期也与当地小学相同。有些母育学校采用逐步增加新入学儿童在校时间的措施,以及邀请家长到学校陪伴儿童一起度过适应期的方式,使儿童逐步适应新
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