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一种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7419454 U(45)授权公告日 2018.05.29

(21)申请号 201721496324.4(22)申请日 2017.11.11

(73)专利权人 福建陆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 350008 福建省福州市琅岐经济区琅

岐镇新道路408号鸿鑫楼30321号房(72)发明人 曾庆有 周镇勇 戴永生 顾中华 

郑也平 (51)Int.Cl.

E02D 5/5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7419454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包括刚性桩主体、第二连接环、定位杆、固定槽和定位孔,所述刚性桩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环,且第一连接环的外侧与固定套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环设置在刚性桩主体的顶端,且第二连接环的上方与连接凸块相连接,所述定位杆位于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槽设置在固定套的内侧,且固定套与连接凸块上均设置有固定螺栓孔,所述定位孔设置在连接凸块的内部。该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在刚性桩主

起到将连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

接凸块和固定套固定在刚性桩主体上的作用,且连接凸块的厚度小于固定槽的槽宽,连接凸块的直径小于固定套的直径,这样设置有利于连接凸块在固定槽的固定。

CN 20741945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包括刚性桩主体(1)、第二连接环(4)、定位杆(7)、固定槽(8)和定位孔(9),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桩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环(2),且第一连接环(2)的外侧与固定套(6)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环(4)设置在刚性桩主体(1)的顶端,且第二连接环(4)的上方与连接凸块(5)相连接,所述定位杆(7)位于固定槽(8)的内部,所述固定槽(8)设置在固定套(6)的内侧,且固定套(6)与连接凸块(5)上均设置有固定螺栓孔(3),所述定位孔(9)设置在连接凸块(5)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2)的直径与第二连接环(4)的直径相同,且第一连接环(2)和第二连接环(4)分别位于刚性桩主体(1)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块(5)的厚度小于固定槽(8)的槽宽,且连接凸块(5)的直径小于固定套(6)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6)的形状结构为圆环状,且固定套(6)的圆心与固定槽(8)的圆心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7)的直径小于定位孔(9)的孔径,且定位杆(7)均匀分布在固定槽(8)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9)的长度小于连接凸块(5)的高度,且定位孔(9)的个数与定位杆(7)的个数相同。

2

CN 207419454 U

说 明 书

一种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类刚性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岩土从工程建筑观点对组成地壳的任何一种岩石和土的统称,岩土可细分为坚硬的、次坚硬的、软弱联结的、松散无联结的和具有特殊成分、结构、状态和性质的五大类,中国习惯将前两类称岩石,后三类称土,统称之谓“岩土,岩土工程是欧美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在土木工程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体制,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0003]但现有的岩土类刚性桩之间的连接强度不够,且不便于刚性桩之间的定位安装,不便于安装者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岩土类刚性桩之间的连接强度不够,且不便于刚性桩之间的定位安装,不便于安装者的安装的问题。[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包括刚性桩主体、第二连接环、定位杆、固定槽和定位孔,所述刚性桩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环,且第一连接环的外侧与固定套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环设置在刚性桩主体的顶端,且第二连接环的上方与连接凸块相连接,所述定位杆位于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槽设置在固定套的内侧,且固定套与连接凸块上均设置有固定螺栓孔,所述定位孔设置在连接凸块的内部。[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环的直径与第二连接环的直径相同,且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分别位于刚性桩主体的两端。[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凸块的厚度小于固定槽的槽宽,且连接凸块的直径小于固定套的直径。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形状结构为圆环状,且固定套的圆心与固定槽的圆心重合。[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直径小于定位孔的孔径,且定位杆均匀分布在固定槽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的长度小于连接凸块的高度,且定位孔的个数与定位杆的个数相同。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在刚性桩主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起到将连接凸块和固定套固定在刚性桩主体上的作用,且连接凸块的厚度小于固定槽的槽宽,连接凸块的直径小于固定套的直径,这样设置有利于连接凸块在固定槽的固定,有利于增加刚性桩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固定槽

3

CN 207419454 U

说 明 书

2/2页

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杆,有利于对刚性桩主体之间的定位安装,便于安装者的固定。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刚性桩主体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环仰视结构示意图;[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环俯视结构示意图。[0015]图中:1、刚性桩主体,2、第一连接环,3、固定螺栓孔,4、第二连接环,5、连接凸块,6、固定套,7、定位杆,8、固定槽,9、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7]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包括刚性桩主体1、第一连接环2、固定螺栓孔3、第二连接环4、连接凸块5、固定套6、定位杆7、固定槽8和定位孔9,刚性桩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环2,且第一连接环2的外侧与固定套6相连接,第一连接环2的直径与第二连接环4的直径相同,且第一连接环2和第二连接环4分别位于刚性桩主体1的两端,设置第一连接环2和第二连接环4,起到将连接凸块5和固定套6固定在刚性桩主体1上的作用,固定套6的形状结构为圆环状,且固定套6的圆心与固定槽8的圆心重合,这样设置有利于刚性桩主体1之间的连接,第二连接环4设置在刚性桩主体1的顶端,且第二连接环4的上方与连接凸块5相连接,连接凸块5的厚度小于固定槽8的槽宽,且连接凸块5的直径小于固定套6的直径,设置连接凸块5起到与固定槽8配合安装的作用,定位杆7位于固定槽8的内部,定位杆7的直径小于定位孔9的孔径,且定位杆7均匀分布在固定槽8的内部,设置定位杆7有利于对刚性桩主体1之间的定位安装,便于安装者的固定,固定槽8设置在固定套6的内侧,且固定套6与连接凸块5上均设置有固定螺栓孔3,定位孔9设置在连接凸块5的内部,定位孔9的长度小于连接凸块5的高度,且定位孔9的个数与定位杆7的个数相同,这样设置有利于刚性桩主体1的定位安装。[001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时,先检查刚性桩主体1的各结构是否完好,检查完毕后,将第二连接环4上的连接凸块5,插入到固定套6内侧的固定槽8的内部,并将定位杆7插入到定位孔9的内部,再将固定螺栓插入到连接凸块5和固定套6上的固定螺栓孔3的内部,进而对刚性桩主体1进行固定,以上便完成该岩土类刚性桩连接增强装置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1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

CN 207419454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5

CN 207419454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2

图3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