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碳纤维加固专项施工方案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碳纤维加固专项施工方案
浙江核力建筑特种技术有限公司

碳纤维粘贴加固工程

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淘宝城马总办公室加固工程

施工单位: 浙江核力建筑特种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核力建筑特种技术有限公司

一、碳纤维粘贴加固

施工准备

一、现场准备

在进行施工前,对现场构件进行复核,确认加固的范围,根据现场尺寸调整,然后按设计图纸中相应加固内容实施。

施工进场、楼面装修面凿除、影响施工的墙体拆除,应根据施工现场和被加固构件混凝土的实际状况,拟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

应对使用的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机具等作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二、构造要求

(1)粘贴碳纤维织物加固的混凝土承重结构构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其粘贴部位的含水率不应大于4%,环境温度不应小于5℃,否则应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

(2)混凝土表面打磨应达到平整度5mm/m,构件转角粘贴处要打 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应不小于20mm;

(3)碳纤维布采用连续法施工工艺,允许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

碳纤维布粘贴施工工艺

碳纤维加固施工应遵循《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46:2003)的有关规定,碳纤维加固工艺流程图如下:

粘结剂贮存、检验、供应系统 配、调底胶 配、调修补胶 配、调面胶 涂刷底胶 施工 准备 粘贴部位的混凝土表面修补并找平或刷胶、粘贴碳纤维材料 表面防护 浙江核力建筑特种技术有限公司

混凝土基底处理

1:工地勘察,包括量测记录梁实际尺寸,混凝土表面凹凸或破损状况,表面龟裂状况,附属物分布情况,周围有无水、粉尘、外来物之污染。同时对影响梁加固的障碍物进行清除,施工必须确保梁底有30cm以上作业空间;

混凝土表层出现剥落、空鼓、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以凿除,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凿除后应用环氧砂浆进行修复。

裂缝部位应首先进行封闭处理。

用混凝土角磨机、砂纸等机具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起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10mm)。

2:弹线放样 混凝土面机械打磨

根据定位线打磨梁待粘贴混凝土表面,用角向手提砂轮机安装金刚石磨片打磨残留粉刷及严重凸出部分,使碳纤维布能平滑地贴附于梁表面,以避免碳纤维布在折角处造成应力集中,该工程为新建工程,混凝土表观质量较好因此打磨主要重点部位为模板接缝、梁阳处;

待表面打磨平整后,用手提式吹风机将待粘贴面吹干净。

粘贴部位的混凝土,若其表面坚实,也应除去浮浆层和油污等杂质,并打磨平整,直至露出结构实体新面,且平整度应达到5mm/m;构件转角粘贴处应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应不小于20mm。

粘贴碳纤维布 1:涂底胶

按主剂∶固化剂=2∶1的比例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弹簧秤计量,电动搅拌器均匀搅拌,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一般情况下1h内用完。

用滚筒刷将底胶均匀涂刷于混凝土表面,待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指触干燥为准)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一般固化时间为2~3d。

2:配胶

粘结剂(粘浸胶)的配制,应按粘结剂供应厂商提供的配比和工艺要求进行,且应有专人负责。

调胶使用的工具应为低速搅拌器,搅拌应均匀,无气泡产生,并应防止灰尘等杂质混入。 3:涂刷底层树脂

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底层树脂,将粘纤维面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粘贴部位和碳纤维布上,拐角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

将涂好胶的碳纤维布,拉紧对齐后粘贴,用塑料刮板或滚筒(用去掉外边绒毛的涂料滚筒即可),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直至胶料渗出。然后在碳纤维布外表面也均匀涂抹面胶,并反复滚压,使结构胶双向充分浸润碳纤维布。

在树脂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4:找平

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FE胶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FE胶填补,尽

浙江核力建筑特种技术有限公司 量减小高度差。

5:转角处也应用FE胶修补成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10mm。 6:面层处理

经清理、打磨后的混凝土表面,若有凹陷处,应使用修补胶找平;有段差或转角部位,应抹成平滑的曲面。

7:批补修补胶

a.手摸底胶不粘手即可涂刷修补胶(约2小时);

b.按修补胶配比甲:乙=3:1(重量比)称量配制,用手提式搅拌机搅拌均匀; c.对于特别不平处在加固前用批刀将修补胶满批在底胶表面,手摸无高低不平为止,填补时需将小槽处碎混凝土及浮屑清除掉并用丙酮清洗。

8:涂刷面胶

a.手摸修补胶不粘手即可涂刷面胶(约2小时);

b.按面胶配比甲:乙=3:1(重量比)称量配制,用手提式搅拌机搅拌均匀;

c.用涂料辊筒将面胶均匀涂刷在处理好的混凝土表面上,抹成厚为1mm左右的纤维粘结剂,且应为中间厚边缘薄。

9:按图裁纤维

a.砼表面处理完后,先根据位置放样剪切碳纤维布; b.剪切时沿纤维轴向裁剪,并卷好。

将裁剪成料的碳纤维布粘贴在面胶上,并应拉紧、压实、赶平,不能留有气泡和皱褶. 用特制的滚筒沿纤维方向在已贴好碳纤维织物的面上多次滚压,使粘结剂充分浸透碳纤维中,且使其平整,无气泡。

第二层粘贴时,重复上述步骤,但应在碳纤维织物表面指触干燥后进行下一层的粘贴。 并在最后一层碳纤维织物的表面应均匀涂抹一道粘结剂。

当需要做表面防护时,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处理,以保证防护材料与碳纤维之间粘结可靠。

按粘结剂生产供应商规定的固化时间养护至固化后,及时进行施工质量检验、验收。 多层粘贴重复上述步骤,应在纤维表面浸渍树脂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的粘贴;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需粘贴两条碳纤维片时,应连续粘贴,如不能连续粘贴,再开始粘贴前应对底层碳纤维板从新做好清洁工作。

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现均匀涂抹浸渍树脂。

若固化温度25℃左右,3天即可负载使用。若固化温度5℃左右,5天可负载使用。 10:表面防护

粘贴48小时后,可粉刷20mm厚M15水泥砂浆或喷砂保护。注意最外层胶初凝前宜撒少量干净粗砂或豆石,以利于批荡界面的结合。

质量检验

1:在开始施工前,应确认碳纤维片材及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的产品合格主,产品质量出厂检验报告,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规定要求。

2:采用碳纤维片材及配套树脂粘结材料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修复时,应严格按本规程有关条款进行各工序隐蔽工程检验与验收。

3:碳纤维片材实际粘贴面积应不少于设计量,位置偏差应不大于10mm。

4:检验时可用小锤轻击或手压粘贴面判断粘贴效果,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5%,如

浙江核力建筑特种技术有限公司

出现轻微空鼓(面积小于100cm2)可采取针管注胶的方法进行补救。若空鼓面积大于100cm2,宜将空鼓处的碳纤维切除,补粘四周搭接长度大于0.2米的碳纤维布块。

5:对重要构件也可采用载荷检测,一般采用分级加载至正常荷载的标准值,检测结果较直观、可靠,但费用较高,需要准备千斤顶或配重(常用沙袋、砖块)、百分表、裂缝显微镜。

施工注意事项

1:碳纤维片材为导电材料,施工碳纤维片材时应远离电气设备及电源,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2: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碳纤维片材的弯折。

3: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的原料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4:树脂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

5:施工宜在50C以上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并应符合配套树脂的施工使用温度环境温度低于50C时,应使用适用于低温环境的配套树脂或采用升温处理措施。

6:树脂配制时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中规定的称量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均匀搅拌到色泽均匀。搅拌用容器内及搅拌器上不得有油污及杂质。应根据现场实际环境温度决定树脂的每次拌合量,并按使用要求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7:现场施工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