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人口经济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空间分析方法

我国人口经济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空间分析方法

来源:爱站旅游
姻管理创新姻现代管理科学姻2015年第4期我国人口经济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空间分析方法——荫聂真真杨胜慧智宁采用《2012国家统计年鉴》摘要院文章运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以及《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有关经济与人口数据,对当前我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与经济相互影响模式的规律等进行探究。关键词:空间自相关分析;人口经济;区域差异一尧文献述评了刻画袁从而揭示其规律性及动态演变过程遥国外早在196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尝试使用空间自经济现象存在比较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袁同样袁人口相关方法研究生态学尧遗传学等问题袁目前已应用于数字分布必然在空间上存在规律遥基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图像处理尧区域经济尧流行病学尧生物学尧犯罪学等方面的查工作的数据结果袁刘德钦等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研究遥国内空间自相关的相关研究始于1990年代袁起步ESDA等对我国的人口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袁除了人口分较晚袁但目前研究领域较广袁主要集中在生态学尧生物学尧布三维模型尧人口重心的迁移之外袁使用了空间自相关模土壤学尧流行病学等领域遥由于区域问题自然包括空间只型MoranI和LocalMoranI等指标来刻画了人口现象的相互之间的关系袁因此袁空间自相关为经济地理的研究提时空变化特征遥供了很好的工具遥事实上袁经济地理的研究在很大程度是相类似研究还有很多遥马晓东等利用ESDA-GIS研定性的学科袁通常可以计算的部分仅仅是简单的加总平究了江苏省的城镇群体空间的变化规律遥蒲英霞等利用均袁因此空间自相关的研究也就为经济地理尧区域差异的ESDA分析了江苏省的以县域为单位的区域经济空间差研究提供了许多方便遥异遥仇方道以空间分析为知道袁对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中国的区域差异问题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异变动进行了分析与描述遥潘章虎等利用ArcView软件在我国袁许多非地理背景的研究已经自觉地将空间分析以及GeoDAS空间分析工具以及甘肃省2004年的县域人的方法应用于相关在研究遥为了探讨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均GDP数据袁对甘肃省县域经济之间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时空演化规律袁俞路等在文献中将空间自相关等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遥空间分析方法与区域经济相关领域的经典理论--如袁区上述的研究主要以单指标或者单变量对区域的特性域经济不平衡的U字模型袁梯度发展模型等--结合袁通以及时空变化进行刻画袁而很少涉及两个变量或者更多过定量的分析来与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袁从而描述了建国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遥事实上袁区域的发展总是多个要素后我国区域不平衡的时空变化遥文献进一步使用了完善同时作用袁同时也存在相互之间的制约或者促进关系遥例的ESDA渊ExploratorySpatialDataAnalysis冤袁包括MoranI如袁交通与经济的关系袁人口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等遥同时袁指数袁Moran散点图和LISA等袁来对1978年~2001年中由于区域性差异的存在袁不同地区的影响模式可能不同袁国各省区人均GDP进行了刻画袁从而揭示其规律性及动例如京津地区的耕地对经济的影响模式与西北的影响模式遥事实上袁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出现遥杨忍等基于人口-经态演变过程遥在我国袁许多非地理背景的研究已经自觉地将空间济系统指标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北五省各市2000分析的方法应用于相关在研究遥为了探讨建国以来区域年尧2005年的人口经济协调状况进行了分析袁从而得到西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规律袁俞路等在文献中将空间自相北地区各区市的人口与经济的协调情况遥王凯等利用关等空间分析方法与区域经济相关领域的经典理论要要要Gini系数尧E-G指数尧行业地区集中度等产业集聚指标以如袁区域经济不平衡的U字模型袁梯度发展模型等要要及产业利润率尧就业系数尧劳动生产率等产业绩效衡量指要结合袁通过定量的分析来与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袁从而描述了标袁基于2010年的截面数据袁探究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化建国后我国区域不平衡的时空变化遥文献进一步使用了发展及其与产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遥同样袁还有其他文献完善的ESDA渊ExploratorySpatialDataAnalysis袁探索性空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遥间数据分析冤方法袁包括MoranI指数袁Moran散点图和如上所说袁变量在空间上存在某种关系袁这可以通过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来予以揭示遥同时袁在空间分布的多个LISA等袁来对1978年~2001年中国各省区人均GDP进行-100-姻2015年第4期姻现代管理科学姻管理创新变量之间也同样存在某种关系叶2012里面提供的有关的经济与人口方面的数据国家统计年鉴曳以及叶中国遥2010受此启发年人口普查资料袁本文利用袁来对当前我曳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特征袁人口与经济相互影响模式的规律等进行研究遥二尧研究方法空间自相关是指事物或现象具有对空间位置的依赖关系袁也就是说袁空间位置上越靠近的事物或现象它们会越相似遥该方法的分析结果可以解释和寻找事物或现象的空间聚集性袁包括有三种情况院正自相关尧负自相关和无相关渊零自相关冤遥其中袁具有正自相关的属性袁其相邻位置值与当前位置的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遥通常袁该方法分析的对象是具有点或面分布特征的属性袁需要的数据类型是空间的点或面数据遥进一步袁用来分析在整个研究范围内指定的属性是否具有自相关性我们称之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袁用来分析在特定的局部地点指定的属性是否具有自相关性我们称之为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遥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揭示我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以及特征遥人口信息具有地理空间分布属性袁而经济系统也具有空间分布特征遥在人口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和渗透的关系袁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袁对人口与经济的有关空间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袁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遥三尧数据选取说明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依存尧相互作用尧相互渗透袁经济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袁而人口则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和必要的前提遥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袁两者的协调性越高袁发展速度越快袁生产资源优化配置越好遥人口信息具有地理空间分布属性袁人口及与人口密不可分的经济系统都具有空间分布特征遥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揭示我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以及特征遥以下将首先介绍实验所采用的数据遥人口与经济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袁在统计年鉴里面里面有许多数据反映这两项指标袁例如民族构成尧男女比例尧按职业统计袁工业产值尧按产业划分等遥在此袁本文提取其中比较关键的要素来进行描述遥同时袁需要说明的是袁由于海南岛与台湾岛及其他岛屿与大陆省份分离袁在处理临界矩阵的会形成孤岛袁不利于分析的进行遥因此袁本文所有数据暂不考虑上述地区遥人口指标方面袁根据人口的户籍属性袁可以划分为城市袁乡镇袁农村三类袁按照人们通常习惯袁将乡镇人口与城市合并成为城镇人口袁农村人口不作处理遥这样划分的依据是袁农村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及林牧副渔等劳作袁而乡镇人口与城市人口则通常指的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袁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袁其从事的工作基本上脱离农业生产袁而主要在工厂里面遥以下数据有叶各地区户数尧人口数和性别比渊城市冤曳袁叶各地区户数尧人口数和性别比渊镇冤曳袁叶各地区户数尧人口数和性别比渊乡村冤曳等整理而成遥经济指标方面袁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描述遥本文从产业的分类角度来对经济进行细分袁进而探讨他们与人口的关系遥第一产业通常指农业渊农业尧林业尧牧业尧渔业冤曰第二产业即工业渊采掘业尧制造业尧自来水尧电力尧蒸汽尧热水尧煤气和建筑业冤曰第三产业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袁具体如下院淤流通部门曰于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曰盂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曰榆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遥本文主要根据叶按三次产业分地区生产总值渊2011年冤曳数据中提取第一产业尧第二产业尧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作为研究数据遥四尧实证研究通过将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成表袁并利用ArcMap软件将其与shape文件配准并导入到.dbf文件中袁从而实现可视化遥进而利用此shp文件分别在ArcMap以及GeoDa软件上进行操作袁得到分析数据遥下面将按照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袁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双变量的空间自相关分析三部分进行细致的阐述与说明2011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遥首先使用遥ArcMap对全国自相关检验年人均0.082袁GDP计算全国经济的第一产业数据进行单变量的全局Moran'sI指数Moran's8袁第二产业Moran'sI值为0.300Moran's0袁第三I值为产业个均通过I值为Z值检验0.381渊平5遥除第一产业的0.05冤袁且相关性非常明显Z值检验外袁其他两存在空间聚集特征Moran's值均为正遥但是第一产业袁说明就全国范围内袁即农林牧副渔相关行袁区域经济发展遥业袁的空间聚集特征不是很明显袁且由数据来看基本可认为是离散分布遥这是由于随着科技的进步尧经济的发展袁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袁随着更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投入到其他产业袁各区域之间在第一产业普遍重视不够袁导致其空间影响扩散不大遥而第二产业尧第三产业都便显出比较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袁一方面是由于工业与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地位越来重要袁同时也是由于各区域之间的人才与劳动力的流动袁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袁从而造成一种集聚的态势遥2.异质性渊1冤Moran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袁其横坐标为各产业人均散点图遥Moran遥散点图用于研究局域空间的GDP的标准化值袁纵坐标为空间权重矩阵所确定的相邻单元的属性值的平均值渊和其周围区域的局域空间关系为经标准化处理冤遥散点图中袁第一象限表达了研究区域野高-高冶袁第二象限表达了该区域和其周围区域的局域空间关系为野低-高冶袁第三象限表达了该区域和其周围区域的局域空间关系为野低-低冶袁第四象限表达了该区域和其周围区域的局域空间关系为野高-低冶遥由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院第一产业的人均GDP的分布比较分散袁几乎是平均分布在各个象限里面袁各种模式都有遥第二产业的人均GDP分布袁比较集中在第一和第三-101-姻管理创新姻现代管理科学姻2015年第4期象限袁说明高-高袁和低-低聚集的模式占主要方面遥其中袁沿海省份渊福建尧浙江尧江苏尧山东尧辽宁尧吉林冤处在第一象限遥而西北尧西南省份袁再加上河南尧湖北尧湖南尧广西等处在第二象限遥这也比较明显的反应出我国经济的结构袁即东部发达袁而西部较落后的现状遥第三产业的分布图中袁高-高尧低-低的聚集模式显得更加突出遥第一象限依然比较多的是东部沿海省份袁而西北尧西南包括中部的省份基本处在第三象限遥由上分析袁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院渊HH冤袁空间差异较大基本位于东部沿海省份袁区域自身与周边水平较高的区域渊LL冤袁空间差异较小袁区域自身与周边水平较低的区域曰空间差异较大基本位于西部地区袁区域自身水平较高曰袁但周边较低的市域渊HL冤袁主要包括了内蒙以及广东等曰空间差异较小袁区域自身水平较低袁但周边较高的区域渊LH冤袁主要位于中部袁连接东西部的地区袁以及吉林尧黑龙江等衡量观测单元属性和其周边单元属性相近渊2冤区域空间联系指标遥渊LISA冤遥区域空间联系指标是渊正相关冤或差异Cluster渊负相关冤程度的指标遥利用GDPLISA的andLISAOutlier值袁并且在Analysisz工具计算全国各产业的人均ArcMap工具箱里面的检验的基础上渊p臆0.05冤绘制结果表明集聚图遥袁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聚集效应不是很明显遥而第二产业在沿海一带尧内蒙辽宁尧以及西南有比较明显的聚集现象遥虽然如此袁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袁存在与第二产业类似的聚集效应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与我国当前所处的阶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遥当前袁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少袁而服务业的效应还没有显现袁我国产值主导因素让然是工业遥因此工业的集聚效应引发了人均生产总值的效应究区经济聚集性的变化受到其他地物类型的影响3.双变量的空间自相关分析遥遥之前的分析发现袁因此袁研利用GeoDa软件来分析各产业平均产值与人口的的双变量LISA值袁进一步探讨国民生产产值的的相关性遥在z检验的基础上渊p=0.05冤绘制LISA分布图袁双变量LISA分布图可表示区域某一变量值与其邻域另一变量均值间是高高渊High-high冤或者低低渊Low-low冤的空间正相关袁以及低高渊Low-high冤或者高低渊High-low冤的空间负相关遥首先分析城镇人口尧农业人口分别与第一产业的空间相关性HH遥山东布袁江西为分布袁青海尧安徽LH尧分布甘肃为尧福建地区的城镇人口与第一产业呈现遥对于农村人口而言LL分布袁而新疆尧四川呈现袁山东尧河南HL尧分安徽呈现HH分布袁而新疆呈现HL分布遥第二袁分析城镇人口尧农业人口分别与第二产业的空间相关性HHLH分布袁遥新疆山东尧甘肃尧福建地区的城镇人口与第二产业呈现尧四川为-102分布-遥对于农村人口而言LL袁山东呈现分布袁而江西HH分布尧安徽呈现袁河南尧安徽尧湖北呈现LH分布袁而新疆呈现LL分布遥第三袁分析城镇人口尧农业人口分别与第三产业的空间相关性HHLH分布袁遥四川山东尧青海尧福建地区的城镇人口与第三产业呈现尧甘肃为LL分布袁安徽呈现分布遥LH对于农村人口而言分布袁而新疆呈现袁山东呈现而安徽LL分布遥HH分布尧江西呈现袁河南尧同时袁除了各产业国民产值与人口之间的关系之外袁还可以从两图发现第二产业的规律与第三产业的图示基本类似袁除了一处不同之外遥说明袁在空间分布之中袁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有更多的共同之处袁有更多的值得研究之处遥五尧小结本文利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口与经济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进行了研究袁从研究聚集性我们可以发现袁我国经济的两极化还是比较严重袁突出表现在东西部之间的产业遥同时袁从结构上讲袁我国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来讨论袁分别是沿海东部袁西北和西南地区袁以及连接两者的中部地区遥在空间分析的意义上讲袁三个部分承担的角色是不一样的袁都有其各自的规律遥从双变量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袁经济增长与人口数量仍然存在很密切的关系遥这充分说明了地域差异的存在袁以及经济发展对地理要素的依赖等关系遥东部地区应该利用好人力资源袁同时国家也应该通过政策将东部富余的人才引到西部袁帮助当地的发展遥本文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与人口空间差异分析尚是初步的袁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量化研究遥参考文献院1.冶小梅,李丁,汪胜兰,等.基于ESDA-GIS的县域经济空间差异演化及驱动力分析———以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为例.经济地理,2013,33(5):31-36.2.俞路,蒋元涛.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基于全国与三大都市圈的对比研究.财经研究,2007,33(3):23-28.3.仇方道,朱传耿,佟连军,等.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地理科学,2009,29(1):56-63.4.杨忍,任志远.西北五省人口经济协调状况及空间相关分析.统计与决策,2009,(10):86-88.5.AnselinL,SyabriI,KhoY.GeoDa:anintroductiontospatialdataanalysis.Geogr-aphicalanalysis,2006,38(1):5-22.作者简介:聂真真(1988-),女,汉族,湖南省衡阳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人口经济学、人口老龄化;杨胜慧(1985-),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人口统计学、人口城市化;智宁(1988-),男,汉族,山西省运城市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收稿日期院2015-02-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