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只要在两个账户中以借方和贷方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 )
2.会计基本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不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
3.每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都是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其贷方相对应组成的,这种会计分录叫做简单会计分录。( )
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5.根据规定,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但是,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 ) 6.记账凭证填制完经济业务事项后,如有空行,应当自金额栏最后一笔金额数字下的空行处至合计数上的空行处划线注销。( )
7.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够完整、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由会计人员更正错误后,再办理正式手续。( )
8.原始凭证的各项内容均不能涂改。( )
9.任何单位,对账工作应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 10.“生产成本”账户的余额列入利润表。( ) 11.投资收益的大小不影响营业利润。( )
12.“坏账准备”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上应列于流动负债项目中。( ) 13.企业长期借款利息和短期借款利息都应计入财务费用。( ) 14.固定资产处置净损益最终形成营业外收支。( )
15.库存现金的清查包括出纳人员每日的清点核对和清查小组定期和不定期的清查。( ) 16.由于商业折扣在销售时已经发生,企业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确认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即可。( )
17.由于不存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结转,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适用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的企业。( )
18.漏提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费,将导致当期费用虚减,固定资产净值虚增。( ) 19.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保管期限为25年。( )
20.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 ) 21.只有在永续盘存制下才可能出现资产的盘盈、盘亏现象。( )
22.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时,如果存在账实不符现象,肯定是由未达账项引起的。( ) 23.对应付款项应采用询证核对法进行清查。( ) 24.未达账项经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后,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和银行存款对账单余额一定一致。( )
25.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盘盈的设备,应按照该设备的公允价值记入“固定资产”科目,同时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
26.单位财产清查中查明的固定资产盘盈,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 27.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根据科目汇总表编制会计报表。( )
28.企业不论采用哪种常见的会计核算形式,都必须设置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 29.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与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适用范围是完全相同的。( ) 30.同一企业可以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 )
31.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 ) 32.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
33.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
34.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收款项等。( )
35.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核算又是会计监督的质量保证,只有核算而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36.资产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 )
37.在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下,会计报表的编制依据不同。( )
38.备用金的核算分为定额制和非定额两种。定额制是指根据使用部门和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先核定其备用金定额并依此拨付备用金,使用后再付给现金,补足其定额的制度。( )
39.实收资本代表一个企业的实力,是创办企业的“本钱“,它反映企业所有者投入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 )
40.外来原始凭证一般都属于一次凭证,自制原始凭证一般都属于累计凭证。( )
41.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时,从材料日常收发凭证到明细账、总分类帐、均按实际成本计价。只有按实际成本计价时,才存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之分。( )
42.企业的资产必然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因此,应当归属于企业的所有者。( )
43.会计科目由企业股东大会统一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股东大会的规定自行增减调整。( ) 44.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或基金等应列作“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
45.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应收账款也没有实物形态,因而应收账款也是无形资产。( ) 46.某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5600元,贷方发生额6500元,期末贷方余额2500元,则该账户期初为贷方余额1600元。( )
47.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记账日期不一定相同,但都要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进行登记。( )
48.科目汇总报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主要是不能反映账户的对应关系。( )
49.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50.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50题,25分)
51.甲公司于2007年10月10日从证券市场购入A公司发行股票1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每股支付价款4元,另支付相关费用12万元。2007年12月31日,这部分股票的公允价值为420万元,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万元。
A.损失20 B.收益20 C.收益32 D.损失32
52.企业计提坏账准备时应该借记( )科目。 A.应收账款 B.坏账准备 C.资产减值损失 D.销售费用
53.所有损益类科目期末都应结转至( )科目,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无余额。 A.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B.本年利润 C.实收资本
D.资本公积
54.计提生产产品的机器设备的折旧应作为( )列支。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生产成本 D.销售费用
55.某企业存货的日常核算采用毛利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该企业2009年1月份实际毛利率为30%,本年度2月1日的存货成本为1200万元,2月份购入存货成本为2800万元,销售收入为3000万元,销售退回300万元。该企业2月末存货成本为( )万元。
A.1300 B.1900 C.2110 D.2200
56.某企业购入W上市公司股票180万股,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共支付款项2830万元,其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26万元。另外,支付相关交易费用4万元。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2700 B.2704 C.2830 D.2834
57.下列各项,能够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化的是( )。 A.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B.增发新股
C.向股东支付已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 D.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58.依照我国的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采用的格式为( )。 A.单步报告式 B.多步账户式 C.账户式 D.混合式
59.在利润表上,利润总额减去( )后,得出净利润。 A.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B.增值税
C.营业外收支净额 D.所得税费用
60.下列各项中,不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的是( )。 A.营业外支出 B.财务费用 C.资产减值损失 D.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61.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应根据“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生产成本”等账户的期末余额之和,减去( )账户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A.“存货跌价准备” B.“累计折旧” C.“资产减值损失”
D.“累计摊销”
62.采用实地盘存制时,财产物资的期末结存数必定等于( )。 A.账面结存数 B.实地盘存数 C.收支抵减数 D.滚存结余数
63.企业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需要对该企业的财产、物资和往来款项等进行清查,这种清查属于( )。
A.定期全面清查 B.定期局部清查 C.不定期全面清查 D.不定期局部清查
64.下列各账簿中,必须逐日逐笔登记的是( )。 A.库存现金总账 B.银行存款日记账 C.应收账款明细账 D.应付票据登记簿
65.下列既可以作为登记总账依据,又可以作为登记明细账依据的是( )。 A.记账凭证 B.汇总记账凭证 C.原始凭证 D.汇总原始凭证
66.下列项目中,属于账证核对内容的是( )。 A.会计账簿与记账凭证核对
B.总分类账簿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核对 C.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核对
D.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67.不需要在会计账簿扉页上的启用表中填列的内容是( )。 A.账簿页数 B.记账人员 C.账户名称 D.启用日期
68.下列项目中,( )是连接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 A.复式记账
B.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C.设置和登记账簿 D.编制会计分录
69.( )是用以调整财产物资账簿记录的重要原始凭证,也是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明确经济责任的依据。
A.盘存单
B.实存账存对比表 C.银行对账单 D.库存现金盘点表
70.记账凭证按( )的不同,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A.填制程序和用途 B.填制方法
C.经济业务内容 D.填制手续
71.下列不属于记账凭证的会计凭证是( )。 A.转账凭证 B.累计凭证 C.收款凭证 D.付款凭证
72.以下不属于原始凭证审核内容的是( )。 A.凭证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 B.凭证各项基本要素是否齐全 C.会计科目的使用是否正确
D.凭证是否有填制单位的公章和填制人员的签章
73.下列经济业务中,借记资产类账户,贷记负债类账户的是(A.赊购原材料(不考虑增值税) B.收到其他企业的欠款 C.从银行提取现金备用 D.以银行存款偿还债务
74.下列属于会计的基本等式的是(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D.收入-费用=利润
75.下列等式中,属于会计基本等式的扩展公式是( )。 A.资产=权益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76.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应借应贷及其金额的记录称为( A.对应关系 B.会计分录 C.对应科目 D.试算平衡
77.“实收资本”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 A.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B.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C.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D.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78.下列各项中,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是( )。 A.应付账款 B.资本公积 C.银行存款 D.预收账款
7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 A.预收账款 B.预付账款 C.应收账款
)。 )。 D.应收票据
80.会计科目是指对( )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经济业务 B.会计要素 C.会计账户 D.会计信息
81.企业的收入除主营业务收入外,还应包括的收入是( )。 A.其他业务收入 B.营业外收入 C.资产减值损失 D.财务费用
82.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A.财务费用 B.预付费用 C.预收费用 D.制造费用
83.在我国,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它们均按( )确定。 A.公历起讫日期 B.农历起讫日期 C.7月制起讫日期 D.4月制起讫日期 84.由于( )的存在,才产生了本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异,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85.下列关于会计核算具体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B.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C.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D.债权是收付款项的权利 86.为便于科目汇总表的编制,平时填制记账凭证时,应尽可能使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保持( )。 A.一借一贷 B.一借多贷 C.一贷多借 D.多借多贷
87.下列属于记账凭证核算程序主要缺点的是( )。 A.不能体现账户的对应关系 B.不便于会计合理分工 C.方法不易掌握
D.登记总账的工作量较大
88.通常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会计机构保管的期限是( )年。 A.半 B.1 C.2 D.3
89.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508.00 B.¥ 86.00
C.人民币伍拾陆元捌角伍分整 D.人民币 柒拾陆元整
90.下列账户中,只需核算金额的有( )。 A.“实收资本”账户 B.“原材料”账户 C.“应交税费”账户 D.“库存商品”账户 题解:
91.记账之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将20 000元误写为1 500元,会计科目名称及应记方向无误,应采用的错账更正方法是( )。
A.划线更正法 B.红字更正法 C.补充登记法 D.红字冲销法
92.乙公司备用金实行非定额制管理。2010年9月20日,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韩华报销差旅费2368元,原预借款3000元,余额交回现金。对于此项经济业务,正确的会计分录是( )。
A.借:管理费用 2368
库存现金 632
贷:其他应收款—韩华 3000
B.借:库存现金 632
贷:其他应收款—韩华 632
C.借:管理费用 3000
贷:其他应收款—韩华 3000
D.借:管理费用 632
贷:其他应收款—韩华 632
93.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错误是( )。 A.重复登记某项经济业务 B.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C.应借应贷账户的借贷方向颠倒 D.应借应贷账户的借贷金额不符
94.关于会计账户的设置,下列哪个说法正确?( )
A.账户设置以会计科目为依据,并要服从会计报表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B.账户设置以会计报表为依据,并要服从会计报表对总账和明细账的要求 C.账户设置以会计主体为依据,并要服从会计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D.账户设置以会计假设为依据,并要服从会计核算对货币计量的要求
95.会计基本假设中,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为企业选择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提供了基本前提的是( )。
A.会计主体 B.会计分期 C.应计基础 D.货币计量
96.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销货合同规定:销货金额为20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0元;乙企业先支付全部款项的60%,余款在货物交付后补付。甲企业收到乙企业补付的款项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
A.借:银行存款 93600
贷:预收账款 93600
B.借:银行存款 93600
贷:应付账款 93600
C.借:银行存款 93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3600
D.借:银行存款 80000
贷:预收账款 80000
97.某企业2010年9月份资产增加200万元,负债减少100万元,其他因素忽略不计,则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 )。
A.增加100万元 B.减少100万元 C.增加300万元 D.减少300万元
98.会计凭证按其( )的不同,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A.填制方法 B.来源 C.用途
D.用途和填制程序
99.下列账簿中,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的账簿是( )。 A.日记账 B.总分类账 C.明细分类账 D.备查账
100.“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应为( )。 A.成本类 B.损益类 C.资产类 D.负债类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01.订本账一般适用于( )。 A.总分类账
B.库存现金日记账 C.银行存款日记账 D.明细分类账
102.对账的内容一般包括( )。 A.账证核对 B.账账核对 C.账实核对 D.账表核对
103.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中包括( )。 A.原始凭证的名称
B.原始凭证的种类 C.经济业务的性质 D.填制单位签章
104.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包括( )。 A.有关数量、单价、金额是否正确无误 B.是否符合有关的计划和预算 C.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 D.有无违反财经制度的行为
105.原始凭证按其填制手续不同,可分为( )。 A.单式凭证 B.一次凭证 C.汇总凭证 D.累计凭证
106.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中的平衡关系有( )。
A.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B.全部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C.全部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D.全部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107.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108.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所有总分类科目都要设置明细分类科目 B.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C.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D.二级科目属于明细分类科目
109.总分类账户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的平衡关系有( )。 A.所有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的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B.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所有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C.所有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D.所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110.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负债类科目的有( )。 A.长期借款 B.应交税费 C.累计折旧 D.应付利息
111.下列项目中,属于损益类科目是( )。 A.主营业务收入 B.投资收益 C.其他业务成本 D.所得税费用
112.下列资产中,属于本企业资产范围的有( )。 A.生产成本
B.经营方式租出设备
C.发出商品
D.经营方式租入设备
113.账户要依附于账簿,因此账户的基本内容包括( )。 A.增加减少的金额 B.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C.账户记录所依据的凭证编号 D.发生经济业务的原因
114.下列各事项中,属于企业会计核算具体内容的有( )。 A.款项以货币资金的收付
B.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C.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115.下列项目中,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的有( )。 A.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 B.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 C.债务重组损失 D.非常损失
116.下列项目可以作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有( )。 A.提供工业性劳务取得的收入 B.销售产品取得的收入 C.销售材料取得的收入
D.购买国库券取得的利息收入
117.下列各项构成留存收益的有( )。 A.资本溢价 B.未分配利润 C.任意盈余公积 D.法定盈余公积
118.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存货是( )。 A.以备出售的产品商品 B.正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 C.以备生产耗用的材料 D.已出售但尚未提走的商品
119.下列属于无形资产的有( )。 A.专利权 B.非专利技术 C.土地使用权 D.商誉
120.资产负债表中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应当根据下列科目贷方余额分析填列( )。
A.应付债券 B.应付账款 C.长期应付款 D.长期借款
121.下列会计科目中,应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填列的有( )。 A.库存商品 B.生产成本
C.工程物资 D.存货跌价准备
122.企业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在调整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时,应考虑的情况有( )。 A.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B.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C.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D.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123.企业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导致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小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的未达账项是( )。
A.企业已记付款入账,而开户银行尚未入账 B.企业已记收款入账,而开户银行尚未入账 C.银行已记企业付款入账,而企业尚未入账 D.银行已记企业收款入账,而企业尚未入账
124.无论采用何种账务处理程序,登记明细账的依据都有( )。 A.原始凭证
B.原始凭证汇总表 C.记账凭证 D.汇总原始凭证
125.留存收益包括( )。 A.资本公积 B.法定盈余公积 C.任意盈余公积 D.未分配利润
126.账务处理程序是指( )的结合方式。 A.会计报表 B.会计账簿 C.会计凭证 D.原始凭证
127.关于会计监督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B.包括事后、事中和事前监督 C.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证 D.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监督
128.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原材料”设置明细科目依据的有( )。 A.品种 B.规格 C.数量 D.单位
129.下列关于会计等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会计等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B.会计等式是编制会计凭证的理论依据 C.会计等式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 D.会计等式是进行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
130.查找账户记录错误的方法有( )。 A.顺查法 B.逆查法
C.详查法 D.抽查法
四、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20分)
131.企业财产清查后,据以填制待处理财产盘盈、盘亏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是( )。 A.收料单 B.盘存单
C.实存账存对表 D.发出材料汇总表
132.下列事项中,属于账实核对的是( )。 A.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 B.记账凭证与汇总记账凭证的核对 C.会计报表与会计账簿的核对
D.“原材料”总账账户余额与“原材料”明细账余额的核对
133.下列业务不需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的是( )。 D A.库存现金丢失 B.原材料盘亏
C.发现账外固定资产 D.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134.造成财产物资账实不符的原因有( )。 A.贪污盗窃
B.自然损耗或升溢 C.管理不善 D.未达账项
135.在清查中发现库存现金短缺,应贷记( )科目。 A.待处理财产损溢 B.库存现金 C.其他应收款 D.管理费用
136.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科目有关资料如下:
甲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龄均在1年以内,根据企业会计政策不需计提坏账准备。 根据上述资料,资产负债表上“预收款项”项目的金额为( )元。
A.0 B.3200 C.3600 D.9300
137.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应贷记的会计科目是( )。 A.管理费用 B.固定资产 C.累计摊销 D.累计折旧
138.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等于( )。 A.固定资产原值-清理费用 B.固定资产原值+清理费用 C.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D.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139.某企业发生2月份工资时,有10名员工因回乡探亲而未领取,金额总计30000元。财务部门收回未领取的工资时,应当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 )科目。
A.其他应付款 B.应付职工薪酬 C.应付账款 D.其他应收款
140.A公司与B公司签订销售合同,销货金额10000元,增值税额1700元。B公司先预付全部款项的40%,余款交货后付清。A公司收到B公司补付欠款时,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 )科目。
A.预付账款 B.预收账款 C.主营业务收入 D.其他应收款
14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这是对( )的基本规定和要求。
A.会计分期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持续经营
142.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基本假设主要包括( )。 A.会计主体假设 B.持续经营假设 C.会计分期建设 D.人民币计量假设
143.只有在( )的前提下,企业会计要素才可以确认,资产才可以按历史成本计价。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144.下列选项关于资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B.必须由企业拥有
C.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D.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145.会计分录的三要素是( )。 A.业务内容 B.账户名称
C.记账方向 D.金额
146.“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处理每一笔经济业务,结果必然是( )。 A.记账方向相同,金额相等 B.记账方向相反,金额不等 C.记账方向相反,金额相等 D.记账方向相同,金额不等
147.简单会计分录是指( )的会计分录。 A.一借多贷 B.一借一贷 C.一贷多借 D.多借多贷
148.销售费用属于期间费用,按月归集,月末全部转入( )账户,以确定当期经营成果。 A.生产成本 B.本年利润 C.库存商品 D.主营业务成本
149.购进材料一批,货款尚未支付,企业资金会引起的变化是( )。 A.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 B.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C.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D.一项资产减少,另一项资产增加
150.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负债可能按照( )计量。 A.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 B.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 C.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
D.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