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教学课例研究
◎王卓然
引 言
图像传播已经成为社会文化信息传播的主流,直观的图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模式。“读图画比读文字快捷、直观、感受直接,还带有视觉上的审美愉悦。”冯骥才如是提到“读图时代”。儿童在3-8岁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选取优质的阅读资源对儿童的阅读习惯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共同演绎故事的书籍,非常适合此阶段的儿童阅读,对教师的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一、绘本的概念
“绘本”一词的引入源自于日本,它的英文名字为“picture books”,翻译成中文是图画故事书或图画书。在日本和台湾地区大多数称之为“绘本”,同时在我国大陆也对“绘本”这一名称较为认可。绘本是一种以图画和文字共同演绎故事内容、创造文学世界的一种较为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
二、绘本阅读开启想象之门:《火焰》教学设计及分析经过大量地查找资料和组内研读,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不同于传统语文教材的绘本阅读课,在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的同时,教给学生阅读绘本的方法,体会绘本阅读的乐趣。
1.绘本解读
《火焰》是一本绘本,根据西顿的动物小说,朱成梁进行中编绘。《火焰》讲述的是一只火红色的狐狸妈妈火焰带着自己学生的两个孩子:斑点和红毛,他们快乐地生活在大森林里。但是,作森林里不知什么时候传来一些奇怪的声音,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文指情,因此火焰决定带领孩子们离开这里。就在离开的途中,斑导点不幸掉进了猎人设计的陷阱里,被猎人带回了农场。猎人的手里有枪,农场里有凶猛的猎狗在叫喊,火焰决定不顾危险去营救自己的孩子。火焰独自一人去农场却被猎人赶了出来,夜晚偷偷钻进农场又被猎狗追赶,火焰为救自己的孩子斑点而数次努力,经历了几次失败甚至是遇到生命危险后,最终用她的勇敢与机智,把所有同伴聚集到山坡上,排成整齐的一排,成功救出了火焰,他们一家终于又团聚了。这本绘本画面动感十足,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表达出浓浓的母爱,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2.学习目标
(1)在初步了解绘本的基础上,读懂故事的内容。(2)在图画和文字的基础上,能够发挥想象,丰富故事内容。(3)在阅读和想象的过程中,体会主人公火焰伟大的母爱。3.教学过程
(1)导入:(出示火焰一家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还记得他们是谁吗?(生:火焰、斑点、红毛)这就是火焰一家,这节语文课我们继续欣赏这本《火焰》。
(2)整体感知:上节课我们已经读完了《火焰》整本书,回忆一下这个故事都出现了哪些人物呢?其中最主要的主人公是谁呢?在火焰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火焰是怎么做的?最后结果怎么样?你能根据老师给出的句子提示完整地说出故事的内容吗?
火焰一家_____,突然,斑点_____,火焰开始____,最后_____。
【分析】语文阅读的过程分为观、品、悟三个阶段,通过直观的图片提示、主人公再现,学生对绘本的大致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新课程的实施提出要重视阅读的“整体感知”,此环节在给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由情感的接受逐渐过渡到理智的认同。
216周刊
3.重读文本: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本好书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好的绘本也是如此。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跟随老师再次走进这个故事,当我们再次看这个故事时,老师期待你能有不同的阅读感受。(配乐读书)
【分析】彭懿在他的《图画书应该这样读》中说道:“阅读图画书,可以推开一扇窗,帮助孩子了解我们的世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学习力,发展情商和智商;还可以提升孩子的美感体验,学会观察和思考图画的能力,迈入艺术的门槛。” 因此彭懿建议图画书值得反复阅读。
4.总结
这节绘本《火焰》阅读课是以赏析为主,整节课落实一个阅读策略,在学生对故事内容已经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有步骤地进行欣赏和想象。起初,选出这一绘本,内心很是喜欢。但是,却对教学设计并没有一点思路,在看了一些相关论文和书籍后,这才有了一点点的思考。于是,经过反复的研究,最终决定以绘本为基础,教会学生想象的阅读策略,争取让学生能够学会想象,并且运用想象的策略去阅读更多的书籍。
这节课分为整体感知、重读文本、自主赏析以及想象策略这几大方面,通过试讲,我认为普遍反响比较好的部分是重读文本这一环节,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找了很多段音乐来搭配文本的内容,最后通过截取不同乐曲的不同部分,最后合成了一段专属于绘本《火焰》的背景音乐,结合图片,配着音乐,加上我的朗读,整个这一环节的课堂效果非常不错,学生们在这一部分都听得很投入、看得很认真,随着音乐的起承转合融入到故事当中,尽管这个故事早已是学生的熟知的内容,但是学生们情不自禁响起的掌声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三、结束语
绘本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但是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面对这样一种新兴的事物,人们对此所持的态度也大不相同。在真正地了解之后,才会发现绘本自身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为我们教师所用,促成一种新的教育资源。
对小学低段绘本在语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笔者只是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拙见,也许很多地方的论述显得比较表面,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同时,论文中的一些论点和实例分析也非常有可能存在许多不足,还要归结于笔者本身经验有限,一些问题还值得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进一步求证,加以改进和提高。
(作者单位:东北师大附中实验小学)
202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