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我国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我国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作者:符明恺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4年第12期

符明恺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摘 要:近年来政府主要依靠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以刺激内需拉动经济。短期确实增加了建材与能源等的需求,但由于采用的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看会导致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经济问题。笔者首先对我国产能过剩的现状进行分析,尝试探索其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

关键词:中国经济;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2014-12-14

作者简介:符明恺(1987-),男,河南洛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投资方法与实务。

一、产能过剩定义及评价方法

对于产能过剩的定义,国内主要以下几种观点:丁世勋,黄旭平认为产能过剩是一个总量的概念,当总产出大于总消费,则产生产能过剩;杨万东认为产能过剩是一种结构性概念,需要对不同产能进行结构性细分,来做具体判定。还有人认为产能过剩是相对概念,评判是否产能过剩要结合时间跨度、需求水平等因素综合考量。

基于经济学中“生产论”等理论,笔者认为的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对象是“工业部门”而非“宏观总量”,而对产能过剩程度的评价可以主要使用产能利用率这一指标,产能利用率直接的反映了生产力利用程度,如下表1。

二、我国产能过剩的现状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国工业生产领域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2013年上半年工业企业总体产能利用率仅为78%,创近四年来新低。

2012年传统行业中建材、运输设备制造业、煤炭采选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5%、73.6%和74.9%,其中钢铁、电解铝、船舶、有色金属、水泥、平板玻璃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73%、71.9%、73.7%、65%、73.1%和75%,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传统工业行业以钢铁为例,从2010年开始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开始逐年下降,2013年粗钢产能利用率仅72%,结合我国仍然在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来考虑,钢铁行业过剩明显。

三、产能过剩的原因

综合考虑产能产能过剩的原因,应有如下几个方面。

1.地方政府过于依赖投资拉动GDP

在出口下滑、消费不振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快速拉动GDP增长,增加政绩,纷纷推出大规模投资刺激经济计划。政府引导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短期内确实能够刺激对建材、钢铁、水泥、能源等的需求,拉动GDP增长,但这种需求是不可持续的,增长是以产能过剩为代价的,所以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必然会导致未来出现大规模产能过剩。

2.货币超发严重,挤压消费

中国广义货币余额M2从2002年的约19万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约111万亿元,增长了近6倍。2012年新增M2达12.26万亿元,在全球新增M2中占比接近50%。中国的居民最终消费率却从2000年开始逐年下降,2003年开始更是加速下降,到2008年以后基本都停留在49%以下。而发达国家的最终消费率都能保持在80%以上。投资导致社会供给的增加,但是消费却持续萎缩,意味着增加供给不能被消费所化解,必然导致产能过剩。

3.其他原因

我国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弱,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很多行业落后的产能不能及时淘汰,且由于行业利润水平整体较低,各个企业易受政策影响跟风投资新兴产业,导致一定时间内资源大量流入政策鼓励行业,最终导致产能过度扩张。

四、政策建议

1.转变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

消化产能过剩,需要政府推动,市场化主导,但长久以来政府过度依赖投资,造成了增长模式不合理和产业结构失衡。从政府角度来看,我国应加快改善经济增长结构,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扩大有效需求。地方在招商引资中要注意产业集中度和竞争问题,降低招商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要完善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和监督,建立高效完善的评价标准,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责任,采取定期核查和不定期抽查机制,提高透明度,加强外部监督。

2.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十分庞大,对产能过剩存在显著的影响。在货币供应结构上,应采用灵活多变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完善各层次货币的指标体系,还要注重货币总量和结构的统筹结合。应继续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利率在市场经济中的调节作用。要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创造良好的货币政策环境,促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形成。

3.加快产业升级

为应对产能过剩,产业升级已刻不容缓。我国应推进产业政策支持,从税收和补贴等多方位着手,重点推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促进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要大力推进产业整合,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提供政策上的优惠,适当减免税费,进一步规范公用事业收费,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中小企业的资金运用和周转能力。

参考文献:

[1]丁世勋,黄旭平.经济危机视角下的产能扩张与产能过剩[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4):34-37.

(责任编辑:王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