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洁
【内容摘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的存储形式和载体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有的纸质载体独揽天下的局面随着计算机技
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发展到了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知识经济形态。传统的纸质图书被赋予了新的载体形式,出现了
——电子图书,一种更经济、更便捷的形态—传统图书馆也随之伴生了更具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势头迅猛
的电子图书给纸质图书带来了巨大冲击,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地位如何?这都是一个值得所有图书馆人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数字化;纸质图书;电子图书【作者简介】张悦洁(1977.4~),女,江苏常州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馆员
一、纸质图书的优势、劣势
书籍作为一种记录的工具,一直以来都是人类交融感获取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情、
巨大。本文探讨的纸质图书的概念更多的是用以区别电子图书,具体指的是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
(一)纸质图书的优势。1.携带方便,具有珍藏的价值。纸质图书的携带非常方便,可以拿在手里、装在包里,袖珍型的甚至可以装在口袋里随身携带,时时阅读;经典的纸质图书或包装精美有特色的纸质图书还可以作为礼品馈赠他人,也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
2.便于永久保存。只要达到保存条件,纸质图书是可以进行永久保存的。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文化成果和人类历史都是以纸质图书这种载体形式保存到今天,也必将更好地被保存下去。
3.阅读的时空属性上限制条件少。纸质图书的阅读在时空条件上约束条件比较少,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
而不必借助一些特定的设备或技术。拿出一本书进行阅读,
4.易于普及。纸质图书的阅读不需要借助特殊的设备,如电脑或各种电子终端设备的支持,也不需要掌握各类信息技术手段,只要识字都可以进行阅读,对于年老者或者孩童更容易接受和普及。在推进全民阅读的浩大工程中,纸质图
也成为最主要的阅读载体。书凭借这一特性,
5.更能满足阅读者的情感需求。手捧一本纸质图书,静静品读,这是很多人特别钟情的一种生活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易满足阅读者的情感需求;相对来说,电子图书的这种特性就比较单薄。
(二)纸质图书存在的劣势。1.对于存放和保管条件较高,且不易修复。纸质图书的存放和保管都有很高的要求,如防霉、防潮、防火、防鼠蚁等,而且一旦遭到损毁,修复的可能较低。
2.存放占用空间大。纸质图书的存放需要一定的空间,数量越多,占用空间越大;此外,还需要各类配套设备,如书
书架、阅读桌等。柜、
3.加工和管理都需要更多的资源。纸质图书在管理方物力和财力,尤其是需要人力。面需要大量的人力、
4.出版、印刷、发行程序繁琐、时间长、成本高。纸质图
印刷、发行都有特定的工作程序,需要占用更多的书的出版、
人力资源,而且发行周期比较长,成本也较高。
二、电子图书的优劣势分析据新闻出版总署的定义,电子图书指的是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数字化的出版物以及植入或下载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的集存储介质和显示终端于一体的手持阅读器。目前国内学术界认定:电子图书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借助
复制、传输。于特定的设备来读取、
(一)电子图书的对比优势分析。
1.传递速度快。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瞬时实现电子图书信息的传递,并且数量不受限制,用户借助特定设备也可以完全不受时空的限制很方便地实现信息的阅读。
2.存储容量大、节省存放空间。电子图书以数字化的形
在大容量存储设备的支持下,可以实现大数据态进行存储,
存储;同时,它不需要纸质图书的书架、书柜等存储设备,大大节省了存放空间。
3.易于实现资源共享。基于数字的特性,电子图书可以很方便地提供给更多的用户进行浏览阅读,而且完全不受时
可以实现24小时全时段阅读,对于实现更大范围间的约束,
的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
4.载体形式生动、多样。电子图书可以提供给读者更多样性的信息类型,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元信息提供给阅读者更生动多样的阅读感受。
(二)电子图书的劣势。
1.对使用条件的依赖性强。电子图书的浏览、阅读需要特定的条件和设备,如计算机网络、电脑及其他各类设备等,没有这些设备就无法更好地阅读电子图书。
2.对用户的操作要求高。电子图书的阅读者需要具备计算机网络、电子设备等的操作和使用能力,应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或接受一定培训。
3.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鉴于计算机网络、电子终端设
·126·
大学生自尊水平与手机依赖程度关系研究
□赵士金
刘凤林
【内容摘要】为了揭示大学生自尊水平与手机依赖程度的关系,通过提高自尊水平减轻手机依赖程度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了调
抽取了佳木斯172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罗森博格的自尊量表和Leung编制的手机依赖查问卷的形式,
自尊的总体平均分为(35.33±量表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的总体平均分是(40.41±6.77)分,
P=0.001)。通过回归分析发现,3.97)分;手机依赖程度与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59,自尊水平对手机
依赖程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即自尊水平越低,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高。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自尊水平;智能手机
【作者简介】赵士金(1995~),女,山东泰安人;佳木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通讯作者】刘凤林(1965~),男,黑龙江泰来人;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治疗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和自尊水平关系相关问题提出
据调查统计,在2017年12月,中国使用手机访问互联网的人数达到了7.72亿。2016年使用手机访问互联网的人口
到2017年已达到97%以上。使用手机上网比例约为95%,
的人群主要集中在10~39岁左右。主要是一些青少年,大在使用手机上网的主要群体学生和上班人群。经调查发现,
20~29岁年龄段的人占得比重比较多,达到了30%。其中,
为25.4%。当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中又以学生居多,
极大地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手机功能的不断更新和丰富,支付、导航、玩游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用手机购物、
聊天开视频。在网上看电影、追剧,已经成为人们生活非戏、
电子图书在阅读中有可能会发生死机、系备等的安全隐患,
病毒入侵等情况,从这一角度来看,电子图书相对纸统瘫痪、
质图书具有很明显的不稳定性。
4.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明确。长久以来,大家一直在讨论电子图书、设备和产品给人们健康带来的影响,如视力、电
虽然目前还未量化,但是对磁辐射等都是大家争论的焦点,
身体健康存在影响是不争的事实。
三、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和谐共存共荣
科技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新的事物。纸质图书在传承人
传播知识的功能上有了一个得力的新助手,即电子类文明、图书。
纸质图书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
那些包装精美的图书在带给人们精神愉可缺少的精神寄托,
也更多地被作为一种珍藏品或者艺术品被收藏起悦的同时,
人民对于图书的追求就越多元,纸质图书来。社会越进步,
沉浸在知识的海洋的同时还能令人身心舒缓,令不仅实用,
阅读者获得更佳的情感浸润。
而电子图书则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
作为一种无纸化出版物,逐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阅读载体,
它覆盖了更多形式更多内容的知识信息,突破了传统的文字
包含了更丰富的元素,如音视频、动画等。借助图片等元素,
[1]
,可以说现在的手机几乎“无所不能”给人们常普遍的事了,
快捷的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也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有的人当他们长时间没有看手时,
会表现的特别焦虑或紧张。有的人即使没事也会机的时候,
时不时拿出手机来查看一番,害怕漏过任何一条消息,甚至
也会不自觉拿出手机看看,而有的时候明知道没人发消息,
一直沉溺于手机中,只要一拿出来就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
以至于耽误完成重要的事情。另外,使用手机上网中的很多甚至有的人要先把所人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看手机,
微信等软件上更新的消息刷完之后才起床。晚上有的微博、
否则就难以入睡,这已经成为当睡觉之前也要先看一眼手机,
互联网络和各类终端设备就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进行阅读,
体验感极其丰富,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读者们的喜爱。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纸质图书或者电子图书都是信息存储和传递的不同载体,究其根源,两者在根本功能上并无两其所承担的功能都是为读者提供阅读、获取知识的条件样,
所以也并不存在着将来谁会取代谁的问题;区别仅和机会,
仅在于两者的承载方式而已。而正是基于这样的两种载体
形成了目前两种截然不同的图书馆馆藏建及其各自的特点,
如何利用这样的特性来更好地设模式和服务管理操作系统,
如何更好地实现两者的共存、共享、协同和互助发服务读者,
这才是现阶段图书馆工作人员更应关注的工作核心。展,
【参考文献】
[1]徐樾.谈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在高校J].才智,2017,9图书馆中的互补利用[[2].中刘晖.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2017,1国管理信息化,[3].新闻研究张雅婷.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比较研究[J]2016,1导刊,
·1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