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酒店员工流失的现状_原因及对策探讨_屠纯国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酒店员工流失的现状_原因及对策探讨_屠纯国
企业技术开发

第28卷

TECHNOLOGICALDEVELOPMENTOFENTERPRISE

2009年6月Jun.2009

酒店员工流失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

屠纯国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425100)

摘要:文章以员工流失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对我国酒店业员工流失现状的总结,分析了我国酒店业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针对酒店业高流失率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酒店员工;员工流失;人力资源;以人为本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6-8937(2009)F243.2A11-0052-02

Thecurrentsituation、reasonandmeasuresofthelossofthehotel

employees

TUChun-guo

(Yongzhou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Yongzhou,Hunan425100,China)

Abstract:Thepaperisbasedonthetheoryofthelossoftheemployees.Itcombinedthesummaryofthecurrent

situationwhichisaboutthelossoftheemployeesinthehotelindustryinChinatoanalysisthemainreasonforthelossoftheemployeesinthehotelindustryandthepotentialimpactofit.Furthermore,itasloraisesmeasuresandsuggestionsaccordingtothehighwastagerateofthehotelindustry.

Keywords:hotelstaff;thelossofthestaff;humanresources;people-oriented从我国酒店业的发展来看,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不甚理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员工流失率过高。高流失率导致酒店的服务质量下降、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员工队伍不稳定、员工士气降低,从而最终导致酒店业务

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员工流失率是值得酒店企业潜受损。

心研究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单一因素是不足以促使员工选择跳槽行动的。导致洒店员工选择跳槽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2.1.1寻求更高的劳动报酬。在我国洒店业中,在市

档次与经济类型的洒店之间,洒场经济条件下,不同规模、

店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报酬差距是客观存在的:高新技术行业的工资水平普遍高于洒店业。即使在酒店业内部,一些外资高档洒店员工的收入水平也普遍要高于内资洒店。然而,员工在选择服务对象时,普遍将企业支付给自身的报酬高低视为衡量自身价值的主要标准,一些员工为了找到能够提供更高报酬的企业,往往会选择跳槽。

2.1.2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报酬是在人们选择职业时比较注重的一个因素,但它并不是员工作出最终决策的唯一依据。事实表明,有些员工为了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可能会暂时放弃较高的报酬。反之,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即便是能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员工也可能会选择跳槽到那些能给自身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的洒店。

2.1.3寻求更好的工作环境。洒店员工,尤其是身处第一线的服务人员,工作量大,工作辛苦,有时还要遭受少数客人的有意刁难甚至是人格的梅辱。在有些洒店里,由于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或者管理方法欠妥,致使员工感觉没得到应有的关心和尊重;有些洒店特别是国有洒店,存在着内部人员关系过于复杂、人际关系过于紧张的问题,一些员工因无法忍受各种受压抑的工作环境而选择跳槽。

2.1.4人们的观念问题。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一些员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服务工作低人一等,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千方百计选择跳槽到其他行业中工作。另外,我国洒店行业中,普遍认为洒店工作是吃青春饭的行

1我国酒店业员工流失的现状

作为一个旅游大国,我国的旅游业是一个前景十分

看好的产业,呈现出极其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在蓬勃发展的表象背后,我国旅游产业如旅行社业、酒店业却面临着很大的人才危机,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旅游人才的流失和旅游中高层管理人才的缺乏。

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6年旅游业从业人员约为600万人,而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在800万以上,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在200万以上。北京市旅游局的一项预测结果显示,至2010年北京旅游业从业人员将达到65万左右,而2007年的从业人员为42.5万人。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旅游从业人员的流失情况也十分严重。据了解,一般行业正常的人员流失在5%~10%左右,而旅游业企业员工的流失率高达20%以上,而且资质越高的人才流失率越高。有统计数据显示: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旅游行业两年后,仍然继续从事旅游业的大专生有80%,本科生只有50%,而研究生则更少。

2

2.1

酒店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影响

酒店员工流失的原因分析

收稿日期:2009-03-16作者简介:屠纯国(1970-),男,湖南零陵人,讲师,主要从事酒店

旅游管理教学与研究。

第28卷

屠纯国:酒店员工流失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

53业。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酒店员工尤其是那些年龄较大

的员工,很难安心工作,跳槽也就成为他们经常考虑的问题之一。2.2

酒店员工高流失率的影响

意见和建议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同时也能使员工的意愿、

能畅通地传达到高层领导。3.3

建立洒店的心理契约

酒店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流失率高于其他行业是正常的。对于酒店员工的流动问题,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它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利于

从酒店的角度来看,适度的人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员流动,可以优化酒店内部人员结构,使酒店充满生机和活力。适当的人员流动能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

然而,酒店员工流失率过高会增加人力资源的经营理念。

管理成本,不利于企业凝聚力和企业文化的形成。

3对策及建议

导致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解决企业员工的高流失率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具体来讲,控制企业员工的流失,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3.1

实施企业文化管理

即使是最优秀的企业,在制度上也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管理者的职业化必然会带有主观性,不公平的现象在任何企业都会绝对存在,员工的抱怨永远无法完全难以避免。然而,优秀的企业一般有强大的文化内蕴,借助文化的力量增强公司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员工愿意为企业做出适度的让步或“牺牲”。文化建设是现代酒店领导层的核心任务。现代酒店通过营造一个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的和谐的工作气氛,在员工心里产生一种归属感,在员工队伍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同时,让员工尽量做到各尽所能,以发挥其聪明才智,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又让其自身获得成就感,以此留住人才。

洒店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衷心认同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习以为常的东西。而且,这些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在新老员工的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缓性和保持性。优秀的洒店管理者,必须努力营造一种能够使洒店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一个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一个能够确保洒店经营业绩不断提高、一个能够积极地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的企业文化。3.2

坚持科学人本管理的理念

心理契约强调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除正式

雇佣契约规定的内容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这些期望都有内隐的特性。在企业中,员工追求的利益既是一种经济利益,更是一种良好的

企业要首先为员工创造一个平台,让员工能够职业发展。

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又要及时发现与处理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中所产生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就会产生思想问题,进而影响工作的精神状态。“心理契约”的无形规约能使企业内个人与他人在动态的条件下不断的保持与企业的良好关系,充分把自己视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将个体的发展充分整合到企业的发展中去,从而创造出永远充满活力的企业组织。也就是说,共建“心理契约”的意义在于它是实现人力资源的自

“信主能动开发,避免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拥有的所谓的

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工作效率的缺失。因此,有意识地共建

“心理契约”,是企业减少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企业的

开发人力资源潜力,实现企业不断创新的重要保证。3.4

健全人力资源培训机制

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认为,人力资本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内在效应,表现为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收益都递增,是通过教育形成;二是外在效

从实现人力资本的两种效应的应,是通过边干边学形成。

角度出发,洒店业要强调对雇员持续不断的培训。员工培

洒店员工培训应该将“育人”训要做到育人与留人双赢。

与“留人”双肩挑,以一种新姿态新观念新职能,在洒店经营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员工培训工作应以“双赢”为原则,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其次,员工培训对各岗位及岗位群的特点及酒店人才规格要求进行分析定位,建立酒店人才培养模式;再次,员工培训应与企业文化建设

酒店的同步;最后,要重视校企联合,加强培训师资力量。

一些管理者有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没有培训技巧和培训经验,不能很好地担当兼职培训教员的角色,而旅游专业高等院校师资力量雄厚,管理理论丰富,但缺乏实际管理经验。校企合作则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一种最好的解决办法,有利于双赢局面的实现。参考文献:

[1][2][3][4][5]

张彦.企业如何应对员工离职[J].人才资源开发,2005.陈准.酒店业在国民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定位[J].经济研究参考,2002,(11).

刘文斌.基于酒店“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构建[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钟华.深圳酒店业人力资源战略[J].改革与战略,2005.刘宁.关于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的思考[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6,(2).

科学人本管理是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有机结合。科学管理模式以工作为中心,强调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明确员工的分工,约束员工的行为,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酒店实施科学人本管理,首先是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情感人、以制度管人”的管理理念;其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这对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好的作用,努力在酒店内

平等、温暖的软环境;再次,要加强双向部营造一个和谐、

交流,疏通沟通渠道。在洒店中,既要重视由上至下的交流,又要重视由下至上的交流。这样既能保证领导的决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